阅读:3417回复:6
朗读、朗诵、播音、播讲、解说、讲解……等的区别
朗读、朗诵、播音、播讲、解说、讲解……这些描述有声语言表达方式的词汇,意思相近,又相对独立,互有重叠,容易混淆,看到很多爱好者都在乱用,其实那是因为不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 我在这里不妨把我理解的这些词的含义解释一下,如有不足之处,望大家纠正补充。
朗读:朗读其实是最广泛的一种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它的核心是读,出声读,让别人能听到。只要是读文字,除了默读就是出声读,出声的读其实都可以叫朗读。有不少人顾名思义,认为“朗”是大声的意思,朗读就是“大声的读”。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有点窄了,有些文章需要小声一点读,比如抒发自我内心感受的文字,就得小声点,就不是“朗读”了吗?所以,朗读应该理解为“出声的读”,比“大声的读”要准确。所以中国播音界泰斗张颂先生除了《中国播音学》这样的鸿篇巨制外,还写了一本小册子《朗读学》,其实可以看作是《中国播音学》的通俗版。朗读是最基础最广泛的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很多高手都喜欢说自己是在“读字”,这不仅仅是谦虚,其实接近于事情的本质。反而是很多初级爱好者喜欢说自己是在练“播音”,其实不如踏实点,就说朗读吧。 朗诵:朗读和朗诵只有一字之差,“朗”是一样的,“读”和“诵”不同。诵,字典上说,“诵”是“高低抑扬的腔调念”,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和尚诵经的场面,那就是典型的“诵”。但这样的腔调用足了,多少就有“唱”的感觉在里面了,因此,“诵”比起“读”来,应该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这就是朗诵的本质。因此,朗诵,可以理解为语气和节奏感、音乐感更加强烈的朗读。所以,“朗诵”一般都是朗诵诗,有时候也会说朗诵散文,但我们不能说“朗诵小说”。另外,由于节奏感和音乐感更强,使朗诵更适合当众表演,所以,朗诵通常是有一定表演性的。比如前面说的朗诵散文,通常只有在当众表演的时候,才会说朗诵散文。平时读散文,都应称为朗读。 播音:播音其实不是一种有声语言表达方式,而是一种行为,或一种工作,带有职业的烙印。要想“播音”,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您自己必须是播音员。不管专职还是兼职还是临时客串,但读的时候,必须是播音员的身份;第二,必须借助大众传播媒体传播,比如广播或电视。两个条件有一个不具备,就不能称为“播音”。 新闻播音、评论播音、专题片播音……都有迥然不同的文体特征,这都是对播音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播新闻?还是播评论?还是播专题片?所以,播音不是某种有声语言表达方式,而是一种行为或工作。 简单的理解,播音,就是播音员在广播电视里朗读。您在自己家里读篇文字,就叫朗读;您要是作为播音员在电台或电视台朗读,就叫播音。 当然,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尤其是播新闻,有很强的文体特征,也就是有“新闻腔”,有人说,一般的朗读是不这么读的呀?我说,那是一般朗读者没经过训练,不会这么读,或者不愿这么读。偶尔有个语言感觉好的,模仿力强的就这么读了,那您也是朗读,不是播音。最多是在学播音。 解说:字面上理解,就是解释说明。主要是用在电视专题片里,对画面的内容进行解释、延伸和补充。解说其实是播、讲、说、读、诵、配音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融汇统一,综合运用。解说有时也称旁白,但细微区别。一般,解说多用于专题片解说,语言量比较大;旁白多用于影视剧中,语言量比较小,用来解释说明、衔接评论、旁敲侧击等。 配音:配音的重点在“配”字,也就是揣摩、模仿,需要维妙维肖,形似神似,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一般侧重于指影视配音。追求的目标,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不能仅仅“模仿对象”,而应“成为对象”。学科上,应该属于表演专业,而不是播音专业。 播讲:播讲,就是“播+讲”,播,就是朗读;讲,就是讲述,讲故事。所以,我们会说播讲小说。 演播:演播,当然就是“演+播”,“播”就不说了,和前面一样;“演”,则是表演。要有表演的成分。常常用在讲小说时。比如,小说连播,经常说“XX演播”,演播者在里面,时而是第三人称讲述者,时而扮演小说里男女老少不同的人物。像一个人的广播剧。 |
|
2楼#
发布于:2014-10-28 20:21
明了、精辟!
去掉职业性的“播”和模仿性的“配”,对一般的语音“玩家”来说就是“读”和“诵”了。 “读”为根本,具有共性,语音的基本功将在“读”中炼成。“诵”为升华,凸显个性,个人固有的音色、律感、韵味、激情,以及个人对诵文的理解,都将在“诵”中体现。 “读”不好,“诵”的感染力就贫乏了。“诵”不好,“读”的吸引力也就有限了。 不知能不能这样说? |
|
4楼#
发布于:2017-01-26 03:31
感谢谢 哈哈
|
|
5楼#
发布于:2017-02-03 19:47
学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