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阅读:4619回复:10

雅坤老师点评美文诵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8-15 13:50
 


[wmv=450,70,1]http://baiyuncx.com/zhuanchang/huangshanpeixun/yakun.mp3[/wmv]

下载


时间:2005_8_12
地点:黄山徽州大剧院
录音:白云出岫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1楼#
发布于:2005-08-16 15:06
提要:

朗诵不外乎两大点:第一是理解,第二是表达。
第一,理解
备课时一定要把每篇课文的内容,故事的发展、结构,要讲这个内容,准备的内容就是第一个要理解的。朗诵就必须要抓理解,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当你拿到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好案头准备工作。你首先要用心地默读一篇作品,为什么要默读?刚开始看的时候,你不知道内容,你要从头到尾,静下来、用心地读,不出声,用心读,用脑子去理解。这时候的理解是第一步,然后要作第二步理解,对通篇作品结构的分析,我过去语文老师都跟我讲,请同学们分几段,找出主要段落,把他的主题思想找出来,与我们的朗读是一样的,我们要作结构分析,这是第二步理解。结构分析是表达的坚实基础,非常反对拿起东西就读。课堂上,我还是建议老师,让学生静下心来默默地用心读,等到他张口念的时候,他的语言是有根据的,语气是内容决定的。

如《赶海》。我们要读的时候,我的依据是什么?就是课文。是非常有情趣的,是有儿童气息的,如果我们不理解,拿起来就读肯定就不一样的。如果我的语言依据有了,我再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要设计一个场景:“这一天,天气特别好,我的心情也格外好,我要去赶海,想起来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我们在处理上,如果不作案头的准备,我们读出来的味道,肯定是平平的,淡淡的,没有情趣。作为朗诵第一位的要求,要理解作品,理解他的内容、结构,决定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基调来表达这篇作品。

比如《大海中永生》,这是深情地缅怀、歌颂邓小平同志的故事,这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生前的所作的一切,这时满怀深情与眷恋。但我们读这个作品、采用什么样的基调?是深情的缅怀、是深情的赞颂。怎么来把握?我们都有感觉,送亲人是难过的。但这篇,是在小平同志去逝后,要撒他的骨灰,赞颂应该多于悲恸。我们的起调不应该太悲切。刚才我们的老师,朗诵时,感情是真挚的,如果基调要稍降半格,语言再松弛一些,效果会更好。我们读的不是字,是句子,要出来意思,不要让别人去想,你读得是什么,你读出来的要有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不要在每个字上表达情感,要用我的感情,带出一个完整画面,带大家进入情境。文章后面的几个“也许”,那不是想像,而是邓小平生前非常关心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情,不要在字上下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大家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表达激动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字上使劲,一定要真正运动、燃烧起来,这是朗读的基础。如果你没有真情实感,别人就不会有共鸣,这样的朗读,就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就是表达。
我认真地读了苏教版教材,有那么多好作品,所以我们要表达好这些作品。我再强调一下,老师给孩子们作示范朗读的时候,朗诵的语言要生活化。不要一朗诵了,就感觉与平时说话不一样了。作品的语言来自于生活,拿到作品就感觉不一样了,气也提起来了,声音也拿捏起来了,这种处理,就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你自己。朗读的语言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要做一些语气、速度、停连的加工,成为艺术语言,让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一次抱母亲》这是一篇非常催人泪下的文章,讲的是母子亲情。虽然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很感人。如果处理这样的作品时,端着架子,拿腔拿调,出来的效果是不会感人的。刚才那位老师读的时候,很投入,有动作感,要注意,是自述,语调不宜太高。母亲的话,不要扮演,我们要达到神似,不要形似,不要刻意模仿老人的语言。到最后,妈妈闭上眼,我以为她睡着了,却看见“有两行泪水流下来”,读这句话时,不要匆忙。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能这时,儿子看到妈妈的眼泪下来了,自己的眼泪也下来了。如果读这种地方,摆出朗诵的姿态,这种情也就烟消云散了。朗读的目的,是要和听者共鸣,要把听者带到作品中去。我们的朗诵,大家千万不要离开生活。我们生活里的语言,通过你的朗读,再现出来。生活化,就是要口语。不要认为,朗诵有一种固定的语言格式,没有的。我们朗诵者的语言,一定要朴实,自然。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朴实、自然。
在语言上一定要注意,教低年级的老师读书,有些人把每个字都读很得特别清楚。字正腔圆是对的,但要通过你的语言,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画面,一个完整的意思。我建议老师,不要把每个字都读得非常死。不要因为自己的诵读,给学生一个一字一顿的印象。老师读课文时,不要满足于光把内容读清楚了,更主要的是,要出形象,要情景再现、绘声绘色,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给很小的孩子读时,要形象,要有一点夸大。

《鸟语》中,模仿鸟儿的语言,生动形象。把这些人和鸟的对话,读得人就象鸟在说话,鸟就象人在说话。

  给孩子们领读的时候,我建议,不要一句一句地读,要按意思、一层一层地读,要出画面。

朗读时要感情深厚、爱憎分明。朗诵好一篇作品,声音、表现技巧要和你的真挚感情相配合,把作品内容准确生动的呈现给观众,光有好嗓子、读得流利清楚是不够的。没有情就是一杯白开水,不能打动别人,要取得好的效果,朗诵者要满怀深厚的感情。你爱什么,恨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要求朗诵者要情动于衷而形于声,声和情是并茂的。朗诵者的感情是由作品引发的,朗诵者要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燃烧,要和作者的爱憎完全一致。作品本身非常的深情,朗诵者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朗诵还应该是想象丰富,真实生动。朗诵者要突出作品,形象思维。朗诵者看到作品时,被作品感动。作者和诵者,融入在一起。但是,作品的文字,是有限的,而朗诵者,你在案头准备时,要想到作者没有写进作品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去联想,发挥想像力,使作品更加丰富、真实,把作品活灵活现地朗诵出来。朗诵者进行第二手创造,要发挥想像。充实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比如《生命的壮歌》,写的是动物,但我们可以想到人的事情。这样的想像和联想,就充实了作品。朗诵作品时,不要孤立地停留在字面上,要发挥联想,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素材。生活方方面面的积累,都是我们朗诵的很重要的素材。大家要借鉴。
我很欣赏爱因斯坦这样一段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像力,在艺术语言的创造中,是绝对不能少的。通过想像,能够把作品理解得更深更透,同时,要让听者受到感染和启迪。所以,想像、联想,是朗诵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同的朗诵者,想像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要尽量体会作者的本意。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5-08-17 15:36
大汗,第一次知道她老人家姓佟。
smbbjs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5-10-17 13:36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朗读这方面一定下苦工夫,我深有其感.
4楼#
发布于:2005-10-27 02:15
谢谢楼主。好贴。    
5楼#
发布于:2005-11-17 19:24
支持佟老师!
猪猪
  • 最后登录
6楼#
发布于:2005-12-19 22:47
收获很大,希望能多听到类似的点评
7楼#
发布于:2005-12-20 00:13
听到这样朗诵的课文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享受……
高中上课的时候最怕老师要给我们朗诵课文,说实话,真得很有感情也很投入……
笨鸟
  • 最后登录
8楼#
发布于:2005-12-20 18:59
曾经有机会受到雅坤老师的指点,太厉害了,在她面前我是几乎不会说话了,而且在读了几句话后就几乎把我全部的问题都给指出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zhangfan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6
  • 优秀管理员
9楼#
发布于:2005-12-20 20:06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8-17 15:36发表的:
大汗,第一次知道她老人家姓佟。

说明你不会观察细节。《艺术人生·永不消逝的电波》里介绍雅坤的儿子王佟时,说到这个名字是取雅坤夫妻俩的姓合成的,后面雅坤又说到她丈夫姓王,那雅坤自然是姓佟了。
波洛就是这么炼成的。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http://www.mtime.com/blog/483412/
10楼#
发布于:2007-05-09 20:46
我是个新加入的朗诵爱好者,有自己的朗读博客,朋友们可以听听.多指教  http://hexun.com/hangchengaxh/default.html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