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44回复:3
[本站特稿]朗诵的魅力(作者:曹雷)
朗诵的魅力
曹雷 新世纪的第一个夜晚,在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举办了一场很有些特别的新春朗诵会。朗诵会主题是“向往崇高”,诗篇和内容由朗诵者自选,还穿插着歌手的演唱。演员们都坐在舞台上,和观众一起欣赏着别个演员的朗诵或演唱。因为这个主题有很大的包容量,诗篇的题材就很丰富;因为是朗诵者自选,大家就可以把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作品拿出来。观众都是朗诵爱好者,台上台下感情交融呼应,竟形成了一种难得的温馨又热烈的气氛。演出结束,观众涌上台来,要求演员签名合影,久久不肯离散。这样的热情大大出乎演出组织者和演员们的意外,也出乎我的意外。我真高兴这个世纪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头。 说起朗诵,最早的回忆是在幼稚园。模糊地记得自己跌跌撞撞跑上台去,念了一首儿歌:“老鸡骂小鸡,你这蠢东西,我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现在想来,这就是我朗诵的开始吧。把一支儿歌、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念给大家听,念得好听、念得达意、念得有趣、念得动人,这就是好的朗诵了吧。 喜欢朗诵,那是在中学的时候。我的中学是一座文艺气氛很浓的学校,经常举行全校性的诗歌朗诵会和合唱比赛。一开始,我们还只是朗诵一些少儿题材的作品;后来,胆子慢慢大了,眼光转向“大家”、“名著”。艾青、臧克家、李季、田间、郭小川、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裴多菲、莱蒙托夫、还有那些语文课上读到和没有读到的唐诗宋词等等古今中外的不朽名篇,都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诗歌朗诵会上。那时的朗诵会,有些是为了配合形势,更多的内容却是让我们自己选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就会想尽办法朗诵得让听的同学也喜欢,于是,就开始研究:研究发声,研究吐字的清晰,研究作品的内容、风格,研究表达的方法,爱好朗诵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一起互相切磋,还相约去观摩专业演员们的朗诵。一时,竟成了一种风气。 中学时期的朗诵,凭着一股热情,本色、朴素,有动人的地方,但毕竟没有多少技巧,对作品的理解,也没有多少深度。直到有一回,我听到了老演员黄宗英朗诵贺敬之的长诗《西去列车的窗口》,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颤栗,一种震动,我才知道一首好诗,朗诵好了,竟有这样一种力量。至今我还记得,这一首充满激情的诗,她却是用一种低低的语调,缓缓地开始的:“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她不像是念别人写的东西,那些诗句,已经变成了她自己的话语,变成了她抑制不住非说不可的话语,从她心底缓缓流出。于是,我记住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把朗诵作品变成自己心中的话,告诉给听众。 当然,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包含许多学问,这是后来我自己在朗诵实践当中慢慢懂得的。要把作品变成心中的话,就要对作品理解、体验,理解作者的心理,体验作者的感情,让这些在自己心中引起共鸣。要告诉给听的人,就要选择告诉的形式,传达的技巧……这些说起来话就长了 ,成了很专业的话题,能写成书。而且,至今,我还在琢磨,还在学。 不能不承认,朗诵是一门艺术,可朗诵这门艺术常常被人嘲笑,嘲笑它是“大声说话”,一说起朗诵,人们就会戏謔夸张地模仿“哦——!啊——!”的声音。我很为朗诵这门艺术感到委屈。对着那么多听众,声音总是要大一些的呀!人们生活里不也常发出各种声音的感叹吗?但是,也不能不承认,朗诵作为艺术被人们研究得确实不多。不分内容地拔高嗓门大声喊叫,矫揉造作地拿腔拿调,虚假空洞、没有真实情感内容的“啊”“哦”声,也确实经常听见,让人生厌。其实,比起其它艺术,朗诵更要赋予字句充实的内容,赋予内容真实的感情。它没有音乐旋律来帮助,没有造型、灯光、布景来烘托,说得不动听、不感人,不就剩下“大声说话”了吗?这真不是一门如看上去那么简单容易的“开口活”呢! 好的朗诵自有它的感染力、号召力、煽动力。因为它比别的艺术更直接地面对听众。黄宗英当年的朗诵就是一个例子。历史上,朗诵活动最活跃的几个时期,也正是群众情绪最需要鼓舞的时候。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好诗,就是通过朗诵深入人心。粉碎四人帮以后,诗歌朗诵遍及全国舞台,上海曾在万人体育馆举行过大型诗歌朗诵会,虽不像今天的歌星演唱会那么疯狂,场面也相当热烈。人们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情感话语,也似乎只有通过朗诵才能更直接、痛快地抒发出来。可即使在那个时候,朗诵也不光是大声疾呼,口号式的喊叫。记得那次在万体馆的朗诵会上,我朗诵的是一首《摇篮曲》,这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不宜慷慨激昂、高调大嗓,可是,面对几千观众,怎么才能压得住台呢?也许,这样的诗根本不适宜在这样的场合朗诵?上场前,我几乎失去了信心。这时,我想起了黄宗英老师的处理方法,我在台上利用扩音设备,让话筒靠得很近,用一种喃喃的语气,轻轻地念出第一句:“摇啊摇,摇啊摇……”尽量真挚、尽量柔和。忽然间,场内悄然无声,真好像眼前有个婴儿在摇篮里睡着了……这时我相信,好的诗句,通过恰当的处理,把意境、把情感表达出来,完全能够传达到听众的心里去,用不着非得大喊大叫的。 还是回到新春朗诵会的话题上来。这一台没有官方出面,不以赢利为目的,完全由朗诵爱好者自己发起、自己组织、自动参与的朗诵会,所以会得到成功,我想,也正是因为与观众有了心与心的交流吧。参加演出的歌唱家于莉红说:“多少年没有感受这种气氛了!”我想,朗诵者所要追求的,不正是这个吗? (2001年4月4日) 感谢曹雷老师赐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有偿转载请通过本站联系作者。 |
|
1楼#
发布于:2005-08-22 14:39
朗诵之于配音,犹如话剧之于电影,考水平和出魅力尤见一斑。所以那么多演员把演话剧舞台剧当作自身魅力水平的难得展现,虽然名上利上比不上拍电影电视,也要过一段就要去台上飚一飚过一过戏瘾。配音演员和话剧演员、播音主持们也是,有难得的朗诵会,总是愿意参加其中的,难得的艺术表现啊。
朗诵好,不易。 |
|
|
2楼#
发布于:2005-08-22 18:42
喜欢曹雷老师文章里结尾的那几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