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164回复:17
[整理]追忆上海电台三位早逝的优秀女主持
我小时候爱听电台文艺节目,更爱听主持人那亲切温馨的话语,总觉得优秀主持人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游,能引领我去云游八方,去梳理、感受美好的人生片段。还记得上海电台先后离去的三位年轻女主持滕佳、安琪、小茗,她们独特优美的声音以及个性十足的主持风格,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01 滕佳 1987年滕佳考入上海电台并担任《点歌台》主持人,这档节目的宗旨是播放听众点播的通俗歌曲,外国抒情歌曲和各种器乐曲,并以谈心的形式与听众进行交流。由于滕佳的播音风格清新动人,其音色又是那么如梦似幻,节目一推出就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并立刻风靡整个上海滩。 正当1991年滕佳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为了她那深爱却晚归的丈夫贾(电影“街上流行的红裙子”编剧),撇下年幼的儿子自杀身亡,噩耗一传出,拨给电台了解内情的电话铃声不断响起,寄往《点歌台》打听请况的信件如雪片般飘来……时光荏苒,往往会冲淡人们的记忆,可老听众不会忘记曾有一个35岁美好成熟的生命为爱消失了,只因在我心目中滕佳的声音美得无与伦比!当时就有听众难过地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法帮助她,现在就让我们为她点一首怀念的歌。 02 安琪 安琪原是华山医院一名“白衣天使”,后凭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电台,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安琪调入东广主持“阳光列车”,这是一个生活类版块节目,主旨是享受生活、欣赏生活。她潜心苦研播音艺术,通过不段改进,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略带洋化,强调节奏和韵律的播音风格;并努力拓展节目内容,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她极富个性魅力的播音,极具艺术感染力,“阳光列车”也很快成为上海电台的名牌栏目。 同样是在35岁的美好年华,安琪却意外死于煤气中毒,遇难那天是约好与男友见面的,晚上男友已来到了她的房门口,却怎么也敲不开门,男友没有多想就离开了,待第二天邻居闻到煤气味报警破门而入时,悲剧已经发生,只见浴缸里留存着她洗澡蓄放的水,水面上还漂浮着毛巾,墙角有脱掉橡皮管的取暖器和摔倒在地上的暖水瓶,周遭的一切保存着她生命弥留之际的印痕,生与死之间原本仅有一道看不见的门槛,她已经爬到了门边,孱弱的身躯终于没有逾越过那道门槛,无援地倒在这沉沉的黑夜里,悄没声息地离开了她十分眷恋的世界,更令所有人唏嘘不已的是:她的BP机里满是男友昨晚打给她的电话号码。 03 小茗 1961年3月生,17岁进工厂,五年苦读之后,在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诗作百余篇。后加盟辽宁电台,成了一个女记者。1992年加盟强手如林的上海交通信息台,1994年起主持的助残帮困节目《小茗时间》是当时上海唯一一个以主持人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节目。小茗每天下午14:00到16:00准时与听众见面,她极富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很受观众欢迎。此外小茗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为听众做好事的举动也给身边的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特困生依靠她每年2000到3000元的资助,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做节目的时候,遇到生活状况特别困难的病人,她便会每个月给他们汇200、300元;直到出事前,她还在资助一个交大在读生;最近,一个盲人听众在节目里谈到自己窘迫的现状,小茗经过核实,立刻给对方寄出了1000元钱;有个特困的听众有残疾在身,和儿子相依为命,相当困难,小茗便竭尽所能在经济上帮助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这样无私为听众奉献的主持人,却在2002年的圣诞节中午,小茗去上班开着奥拓车行驶在外环线上时,不幸遭遇一起交通事故,她的小型轿车被两辆集卡给卡在当中,整个小奥拓就像包饺子一样包着,小茗当即身亡。常说好人有好报,却恨苍天不长眼!记得那天很少下雪的上海飘起了雪花,小茗的突然离去,让得到过她帮助的人们悲痛不已:那个耐心地替听众排忧解难的小茗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
|
最新喜欢:wajian |
2楼#
发布于:2005-10-08 23:34
Re:[整理]追忆上海电台三位早逝的当红女主持
相对于后两位的意外,腾佳的死更让人叹息,那时侯最爱听《点歌台》,许多歌曲都是在那里听到的,她开导无数人,却不能开导她自己。 |
|
4楼#
发布于:2005-10-09 16:48
小茗的声音……实在是不喜欢……不过,听说她是个很好的好人……
上海电台还有一位早逝的优秀主持人,也是车祸去世的。他就是顾超。 |
|
5楼#
发布于:2005-10-09 17:01
可惜我们都没听到过。其实中央台应该多推介地方优秀节目和优秀主持人。我们这边曾经有个赵晖,空前绝后之人。可惜……
|
|
|
7楼#
发布于:2005-10-09 22:20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0-9 19:16发表的: 小声问一下:是不是多了个草字头?已改正了:) 这三位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能够得到听众的认可,与她们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还记得安琪离去后他的同事们为她出了一本书,小林、渠成、张培等人在市宫里签名售书,安琪的听众闻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云南路,大家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悼念这位优秀主持人,足可见那时广播的巨大影响力。小茗的节目以前经常在出租车上听到,她的“滔滔不绝”给我留下很深且美好的印象。 现在我很少听广播了,因前几年上海电台里一位“阿姐”级的主持人让我倒足了胃口,她在节目里总是极力吹嘘某种商品或保健品的神奇功效,千方百计诱导听众购买,往往还有使用该产品康复后的听众来电表示感谢,但这些听众的真实身份却很值得怀疑……无情的市场经济充斥了每个领域,广播业同样不能免俗,我想只有融入心灵的声音才能够历久弥坚,才会一如既往地陪伴大家慢慢变老。 |
|
|
9楼#
发布于:2005-10-09 22:43
不服气较真了一下:先后查阅了字典及92年的《上海小说》杂志,果然是滕佳而非腾佳
穆阑真是太厉害了,在此谢谢。 |
|
|
10楼#
发布于:2005-10-09 23:00
滕佳很棒的,现在还能想起她的声音。我们登载过陈村的《怀念滕佳》,您找找,或许还在……
|
|
11楼#
发布于:2005-10-12 22:35
1994年CCTV<东西南北中>的上海妞蒋剑秋的MTV<相伴到黎明>里还有安琪的镜头
|
|
12楼#
发布于:2005-10-12 22:39
<街上流行红裙子> 马中骏、贾鸿源编剧,1984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首演。描述纺织女工生活、学习的故事。她们有理想,也有苦恼,更有对美的追求。全剧充满青春的朝气。
街上流行红裙子 故事片。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 织布女工陶星儿是大丰棉纺厂的劳动 模范。她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但 因地位特殊,时常谨小慎微、顾虑重 重,整天穿着白衬衫蓝裤子。一天, 她在好友葛佳等女伴的怂恿下,穿上 阿香的那条红绸裙去公园“展览”, 比试之下,陶星儿翩翩的风度和耀眼 的绸裙,使周围的姑娘都显得相形见 绌。陶星儿内心得到舒展,可劳模的 声誉仍时时束缚着她。一次,她在与 葛佳交接班时出了疵点,领导上为了 保住她万米无疵布的记录,把疵点记 在葛佳帐上。陶星儿一直为此事感到 内疚,但又无勇气承认。她和葛佳一 起去工业大学参加入学考试时,故意 答错考题,有意将上大学的机会让给 葛佳,葛佳知道真情后,执意不去入 学。同班青工阿香来自农村,她为摘 掉“乡下人”的帽子,谎称哥哥在香 港,将从个体户小玲木那里买来的衣 物,冒充从香港寄来的港货,并低价 转让给车间女工,以博得女工们的好 感。长此以往,她入不敷出,最后只 好把自己的衣物托小玲木卖掉。当她 乡下的哥哥来厂看她时,她唯恐露出 破绽,弄得胆战心惊,引起女工们的 怀疑。值班长代表组织追问她时,阿 香放声痛哭,说出真情,陶星儿感触 很深。她为阿香赎回了衣物,并在小 组会上检讨自己被劳模荣誉束缚,失 去了一个人应有的勇气和真诚。她的 真心换来了女伴们的信任和友情,她 们相互拥抱在一起。 编剧: 马中骏、贾丕源 导演: 齐兴家 摄影: 张松平 美术: 隋壮基 作曲 张鸿基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赵 静 陶星儿 姜黎黎 葛 佳 宋忆宁 阿 香 贺小书 值班长 郭碧川 董晓勤 葛存壮 吹箫老人 汪宝生 小玲木 |
|
13楼#
发布于:2005-10-16 09:10
很想重温一下滕佳主持的《点歌台》,听听她的声音,估计挺难,要有也是磁带保存的吧!
|
|
14楼#
发布于:2005-10-16 19:43
滕佳的《点歌台》和冯秉友的《上录音乐万花筒》是我们接触国内外通俗音乐的启蒙窗口,可惜两位过早离我们忠实听众而去,当年确实有切肤之痛。
曾经请上海电台的孙仲瑜老师为我和爱人点歌,滕佳特意选了歌曲《朋友》送上生日祝福,至今仍珍藏在磁带里;还收录了上海电台怀念滕佳专题节目,并笔录下来。 贴一幅我初上本网时制作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怀念她和纯净的声音…… |
|
|
16楼#
发布于:2006-01-20 22:46
滕佳的播音风格清新动人,其音色又是那么如梦似幻;安琪略带洋化,强调节奏和韵律的播音风格。想遇到她们那样的人和听到她们那样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