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39回复:2
朗诵问题讨论之二:朗诵与当代文学的疏离
见证了最近一个朗诵大赛,朗诵内容的选择的狭窄和陈旧落后令人吃惊。除了几个来自网络的参赛者带来4、5篇80年后的文章外,几乎百分之90多的文章是高尔基、郭小川、贺敬之等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或一些表扬稿式的文章。古诗有一些也就是那么有限的几篇。80年后的文章几近没有。
想想许多朗诵会的选材,莫不如此!! 悲哉,难道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里就没有适合朗诵的作品么? 难怪一些诗人和作家嘲笑现在的朗诵没文化。 朗诵落后于文学的发展,文学早从“大我”走向“小我”,走向人性化。可朗诵还在讲着过去的故事,陶醉于60、70年代的理想中,还在“大我”中做着“啊!啊!啊---”的虚假抒情。 脱离人性化、远离时代的选材,怎样进入当代人心里。脱离时代脱离当代青年的朗诵,必然失去观众。 |
|
|
1楼#
发布于:2005-10-10 07:25
这和现今的诗歌、散文创作有一定关系,但主要问题是表演者和组织者(包括电台编辑)视野狭窄,没有花更多工夫去发掘当代的适合朗诵和播音的好作品。以往中央台小说连播的成功运营就是因为编辑里有叶咏梅老师那样的有心人。
|
|
2楼#
发布于:2005-10-10 16:57
深刻的一个话题,希望更加深入!大家一起加入吧。
PS:刚才冒着炮火跟了帖子,大家继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