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31回复:31
绿树成荫的荫和玫瑰的瑰怎么读?
大家发言.
|
|
|
2楼#
发布于:2006-05-25 18:15
楼上的,人家问的是玫瑰的瑰啦!同问!!!!
|
|
|
3楼#
发布于:2006-05-25 20:37
“绿树成荫”,按照现在的规范,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绿树成阴”,所以还是念 yin1
“玫瑰”,mei2gui1 |
|
4楼#
发布于:2006-05-25 20:55
“玫瑰”的“瑰”在老北京话中为轻声,轻声音节的调子像一个比较弱的去声,慢慢地,这个音节在口语中被人听成了去声,并且不轻读了,这样,许多人就以为这个音节是去声了。不过,现在去声的读法没有被有关部门采纳,所以正读还是阴平。
这种听错觉造成的音变现象在北京话/普通话中还有一些。例如,“成绩”的“绩”、“古迹”的迹,原本都是阴平,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现在干脆就把去声的念法定为正读了。 |
|
5楼#
发布于:2006-05-25 21:02
“荫”在老北京口语中是用声调的不同来区分词性(当然也就区分了词义)的,读去声一般是形容词性的,比如荫凉、屋子太荫。读阴平是名词,例如树荫。书面语中读去声一般是动词性的,比如荫庇。
另,香港有个官员叫曾荫权,我听说应该念yin4。 |
|
6楼#
发布于:2006-05-25 21:10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25 20:37发表的: “成荫”和“成阴”现在都算对。 |
|
9楼#
发布于:2006-05-25 22:44
嗯,查了96版的现汉,“绿树成荫”成立,阴平。
“荫”在“荫庇”、“荫凉”中念去声,在“荫蔽”、“荫翳”、“树荫”、“绿树成荫”里念阴平。 我记得有一阵统一了“树阴”的写法的,不知道是我当初搞错了还是又改回去了。 不过“荫庇”念去声,而“荫蔽”念阴平,这实在有点滑稽。 |
|
11楼#
发布于:2006-05-27 20:32
[quote]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25 22:44发表的:
嗯,查了96版的现汉,“绿树成荫”成立,阴平。 “荫”在“荫庇”、“荫凉”中念去声,在“荫蔽”、“荫翳”、“树荫”、“绿树成荫”里念阴平。 quote] 偶98年修订版的新华字典里就一个去声音~~~~晕死了 |
|
13楼#
发布于:2006-05-28 17:19
一个是去声!
一个是轻声! 刚参加过一甲的培训!一个老师这么说的。 特别提到这两个字! 林荫道应写成林阴道! 好像是已经统读了! |
|
14楼#
发布于:2006-05-28 17:42
感谢楼上的用心。
|
|
|
15楼#
发布于:2006-05-28 19:43
下面是引用speech于2006-5-27 21:42发表的: 我说国家语委最近几年也过于勤快一些了,实在是让人莫衷一是啊。 简单拿这个“荫”来说,96版的现汉和98版的现汉就如此不同,最功利地说,你让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怎么办? 谁家里能跟着语委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啊,而且现在的词典又这么贵! “别老挪来挪去的”好不好?! |
|
16楼#
发布于:2006-05-28 21:04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28 19:43发表的: 96版的和98版的怎么不同啦?我从上面的帖子里看,你查的那个96修订版跟05年第5版没有什么冲突呀。 我查了96版、02年增补版和05年第5版,前两种对“荫”的注音和释义完全相同。05版在词条上增补了一点,但注音与释义之间的关系(我上面的帖子说了)没有改变。“成荫”在这几个版本中也一直是成立的。 但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修订版“荫”统读yin4,而“树yin1”、“林yin1道”一律作“阴”,看样子你的那个印象来自这里。这还是我第一次碰到《现汉》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相牴牾的情况。 去年人家送我一本普通话词形的整理表,我一时找不到了,“树阴”的问题应该属于词形问题。 此外,《现代汉语词典》是社科院语言学所词典编纂室编的,与国家语委没有关系,这个词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学术产物,大概没有什么行政效应。《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国家语委聘请专家制定并且发布的,我想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应。 |
|
17楼#
发布于:2006-05-28 21:05
下面是引用画音于2006-5-28 17:19发表的: “荫”的问题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版的规定。 |
|
18楼#
发布于:2006-05-28 21:19
98版的我没有,我是听11楼天使在飞翔说的……
现汉怎么可以跟异读词审音表不一致呢?一般的老百姓是不会买异读词审音表来学习的,这也未免太儿戏了。 |
|
19楼#
发布于:2006-05-28 21:21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28 21:19发表的: 老大,人说的是98版的《新华字典》。 |
|
21楼#
发布于:2006-05-28 21:28
是啊,按说同一个单位编的……
不过,审音表的那个说法,我还是有意见的。“荫”可能是“阴”的后起字,但是,“荫”的历史也不算短,它靠声调区别词性,自古而然,没有必要硬取消一个读音,而且又把字形改回到最早的状态,弄得太复杂了。 |
|
22楼#
发布于:2006-05-28 21:35
是啊,有理啊,但是一个已经固定下来的规定,哪怕不讲理,也不宜再变了。比如我从小习惯了“的、地、得”的不同,现在又被告知不管在动词还是形容词前面,用“的”都不算错。我自己当然已经无所谓了,也没人会考我,写文章的话,即便哪个词用错了,编辑可以帮我把关。可是让我以后怎么给我儿子把关呢?
|
|
23楼#
发布于:2006-05-28 21:40
我女儿他们小学一年级要求区分这三个助词的写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很困难,我只好给她讲简单的句法知识。
|
|
24楼#
发布于:2006-05-28 21:45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28 21:35发表的: 实际上,区分“的”、“地”最困难,它不是由中心词是体词还是谓词决定的,而是由整个短语是体词性的还是谓词性的决定的,例如: a) 这件事一定要进行周密的调查/周密的调查非常重要 b) 这件事一定要周密地调查一下/我们已经周密地调查过了 这里“周密de调查”这个短语的性质不同,助词也就得做相应的变化,一般人容易出错。所以我倒是倾向于不分这两个de。 |
|
25楼#
发布于:2006-05-28 23:01
那现在到底是分还是不分呢?前几年有个中学老师问我,我答不上来,因为他们的教案上是说“的”用在哪里都不算错。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一年级的小孩子分呢?但是,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不分,等长大了之后岂不更分不清了?如果小学课本里(或者国家语委?)连“的地得”都没有个准讲,那么怎么还可能要求大家在其他的语词使用上做到规范化呢?
|
|
26楼#
发布于:2006-09-06 16:21
转贴:《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读音规范有异
规范异读词的规范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王磊 张颖 “规范”指的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现代汉语词典》)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看到规范有两种标准:一种是约定俗成的标准;一种是明文规定的标准。语言文字规范是指使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成员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趋同的结果。1985年12月27日修订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就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而明文规定的标准,它包括行政标准和专家标准。行政管理部门在吸收语言学家的意见后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对社会语文生活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引导性。 异读词是表示一个意义、在相同的词语中使用时有不同的读音。异读词既无区别意义的作用,又无区别用法的作用,应该将其规范,以利于人们交际。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老一辈语言学家呕心沥血的结晶,是经典性的辞书,其中也有异读引导规范。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所审定的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进行统计,我们看到共审定了996个异读词。将《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加以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分别代表行政规范和专家规范的标准在审定异读词读音时却存在着宽严不同的分歧。具体表现在以下类型: 1.轻声两可审订不同。例如“量”,《审音表》在审订〔打~〕〔掂~〕时读liɑng,《现汉》在审订〔打~〕时读liɑng,〔掂~〕时读diān·liáng;“杷”,《审音表》审订统读为pá,《现汉》审订〔枇~〕时读为pí·pá;“琶”,《审音表》审订统读为pá,《现汉》审订为pí·pá;“散”,《审音表》审订[零~]时读san,《现汉》审订为líng·sǎn;“碡”,《审音表》在审订[碌~]时读zhou,《现汉》则审订为liù·zhóu。 2.书面语读音审订不同。例如“傀”,《审音表》审订统读为kuǐ,《现汉》在审订[~奇]时读为guī;“跄”,《审音表》审订统读qiàng,《现汉》在审订[跄跄]时读qiāng;“瞿”,《审音表》审订统读为qú,《现汉》在审订表示“惊视”义时读jù音;“唯”,《审音表》审订统读为wéi,《现汉》在审订[~~诺诺]时读wěi。 3.方言读音审订不同。例如“凹”,《审音表》审订统读为āo,《现汉》在审定地名音[核桃凹]时读为wā;“括”,《审音表》审订统读为kuò,《现汉》在审订[挺~]时读为tǐngguā;“笼”,《审音表》在审订[名物义]时读lóng,《现汉》在审订时也收了方言音读为lǒngzi;“澎”,《审音表》审订统读为péng,《现汉》在审订表示“溅”义时读为pēng,“挼”,《审音表》审订统读为ruó,《现汉》审订“皱和快要磨破义”时读为ruá;“咱”,《审音表》审订统读为zán,《现汉》在审订[多~]时读为zan。 4.另有读音审订不同。例如“纪”,《审音表》审订姓氏读为jǐ,《现汉》审订为近年也有读jì;“凿”,《审音表》审订统读为záo,《现汉》审订为záo,也有读zuò。 5.姓氏、地名、古国名审订不同。例如“秘”,《审音表》中除[~鲁]读Bì外,统读mì,《现汉》在审订译音用字和姓氏时都读为Bì,其他时读为mì;“嵌”,《审音表》审订统读为qiàn,《现汉》在审订地名[赤~]时读为kàn;“召”,《审音表》审订统读为zhào,《现汉》在审订姓氏时读Shào,周朝国名时也读为Shào。 6.早期白话读音审订不同。例如“恁”,《审音表》审订统读为nèn,《现汉》在审订nín音时同“您”,多见于早期白话;“咱”《审音表》审订统读为zán,《现汉》审订[~家]时读为zá,也多见于早期白话。 7.化学元素审定不同。例如“胜”,《审音表》审订统读为shèng,《现汉》在审订化学元素[肽]时也叫胜,读为shēng。 8.其他的还有:“间”,《审音表》审订[~距]时读为jiàn《现汉》审定读为jiān;“拉”,《审音表》审订统读为lā,《现汉》审订[拉个口子]时读lá,[半拉]时读lǎ,[拉拉蛄]时读为là;“娩”,《审音表》审订统读为miǎn,《现汉》审订[婉~]时读wǎn;“螫”,《审音表》审订口读为zhē,《现汉》无此音;“荫”,《审音表》审订统读为yìn,《现汉》在审订[~蔽]时读为yīn。通过统计,我们看到行政规范和专家规范审音不同的有31个,占所审异读词的3.1%。说明这两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一致性;但是我们也看到异读词规范的原则和标准尚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地方,说明规范有不甚严密之处,这样势必会使人无所适从。 为此,希望制定语言规范的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组织语言学家进行认真调研,对渐变的语言形式进行共时的描写和历史的分析,再行审定异读词的读音,以达到行政规范和专家规范二者的统一。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23日第4版 |
|
|
27楼#
发布于:2006-09-08 19:01
我好困惑~~《新华字典》第十版,《现汉》2005版,我信谁啊!?
唉——中国字哦~ |
|
|
28楼#
发布于:2006-09-09 18:46
我记得我们测普通话水平的时候是强调以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音为准。
另外,玫瑰的瑰一直就好象是要念轻声的啊,在瑰宝中的瑰的话就念一声。 |
|
|
31楼#
发布于:2006-09-17 10:44
你小子!!
呵呵!工作忙,好久不来了. 听了你的"风雨二十年" 二十年三个字你的轻重没有把握好!! 呵呵,音色进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