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72回复:0
朗诵“忆秦娥 《娄山关》”的一点体会
朗诵“忆秦娥 《娄山关》”的一点体会
毛主席的“忆秦娥 《娄山关》”作于1935年2月,当时毛泽东从博古手里正式接过军事领导权,在挺进四川时,受到川军的激烈抵抗,毛泽东毅然决转战贵州,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虽然在娄山关附近遭遇黔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的激烈抵抗,并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但是,红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及时抢占娄山关,并在几天内消灭敌军两个师,取得了在长征途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及战斗艰巨惨烈的悲壮,全诗波澜壮阔,雄沉宏大,意境深远。 这首诗上阕的前两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道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直上云天,悲壮的气势扑面而来。因此,“西风烈”三个字“烈”字稍加重,“长空雁叫霜晨月”,前4个字应突出,声调要提高,而重音放在“长空”二字上,可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重复的“霜晨月”,在突出了悲凉的气氛的同时,也有一种美的意境。“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是红军转战川贵巨大艰辛的写照,朗诵的难度较大,重音放在“声碎”和“声咽”上,“马蹄声碎”的“声”字要扬起来,“喇叭声咽”“咽”字,要沉下去,并咬住,略拖。要给人一种非常不顺利的感觉。 下半阙一开始,就扭转了上半阙悲壮的意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昂慷慨,云天洞开。这两句是全诗音调最高的两句,第一句重音放在“雄关”、“真”上,第二句,我认为,重音放在“迈步”二字上,可以很好的描绘出诗人不怕前程艰辛,一切从头作起,并一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大无畏的豪迈气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将祖国万里江山之美,尽收眼底。“苍山如海”朗诵得必须要大气,将万里群山的磅礴之势,展现出来,重音放在“如”字上,并上挑,“海”字的发音要彻底,三声要念透,可以拖一些音,以体现浩瀚之势。“残阳如血”重音也在“如”字上,“残阳”要朗诵出韵味,“如”字也要上挑,并要拖音后略停,“血”字要沉下去,平稳,加上一点力度。注意,“血”字,要发“写”的音,不要发“穴”音。 当然,由于朗诵者对诗的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水平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上是我对朗诵“忆秦娥 《娄山关》”的一点体会,鉴于水平有限,有不对之处,望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