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31回复:41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在电视上看到一台中秋朗诵晚会,诵诗者都 是一些头顶“著名艺术家”头衔的人物,朗诵涉及到的也是古今以“月”为主题的名篇,我便把频道锁定了。
唉!这些“著名艺术家”啊!你让我说他们什么好呢?当我看到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苏民在朗诵一首吟月的古诗时,我想到一个老问题:关于演员的文化素质-----而这个问题是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常数落年轻演员时爱谈的话题。北京人艺是类似于“国家剧院”的地方吧?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力。每一句他都读得很扎实、很用心,字正腔圆,声如洪钟,很见话剧演员训练有素的那种功力,但总体听下来却是东一句西一句完全支离破碎的感觉。我知道这每一句的声音处理是师傅手把手教会的把式,而对一首完整的诗的阅读则必须动用身心-----由此见出的完会是一个演员的文化素养和生命形态(这又是师傅所教不会的)。北京人艺在摆脱以往话剧那种上海滩式的洋腔洋调方面是有过贡献的,但后来他们又坠入一种北京下层油话的单调模式,所以他们可以教会一名演员像一名北京土著那样满嘴跑舌头,但就是无法教会他正常地面对一首诗的阅读。濮存昕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满面春风地把徐志摩读成了汪国真。我无法容忍的是他朗诵食指的<相信未来>――从对当时中国诗歌的贡献来说,食指最经典的一是“当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在这里,“手指”就等于“涌向天边的排浪”。玩的是通感,形象性很强。可小濮却是完全不懂 ,他念成“当手”,然后停顿,“指向那涌向天边的排浪”。食指好端端的一句诗(中国现代诗的经典名句)就这么被“腰斩”了。好像是在两三年前,当舒婷诗歌朗诵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时候,在诗人圈中引来了一片啧啧羡慕,我想如果我真的身在现场聆听了那场朗诵,我就一定不会再羡慕舒婷了,因为那一天其实是舒婷诗歌的蒙难日,她的诗在朗诵演员的公共语调处理下饱受劫难,这是毫无疑问的。 最无法信任的就是演员的朗诵,那完全是用一种模式化的朗诵技巧对诗歌艺术实施的一种强奸行为;其次便是读者的朗诵,读者的朗诵只能够表现出一首诗歌最外在的声音;只有诗人自己的朗诵是可信的――尤其是不受传统朗诵模式干扰的诗人,他们会读出这首诗的内在声音,如果这首诗和这个诗人的质量是有保证的,通过朗诵,你能够从中听一个人灵魂的声音。 原载<北京青年>周刊2001年第41期 作者:伊沙 |
|
|
2楼#
发布于:2001-10-09 22:28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伊沙说,\"只有诗人自己的朗诵是可信的――尤其是不受传统朗诵模式干扰的诗人,他们会读出这首诗的内在声音,如果这首诗和这个诗人的质量是有保证的,通过朗诵,你能够从中听一个人灵魂的声音。\"好笑.如此说来,曹禺该亲自饰演周朴园了. 有些人朗诵诗歌不成功,不等于就得诗人自己来朗诵.我敢肯定,一百个诗人有九十九个无法通过朗诵来向公众展示他们的作品.想象一下东北话\\山西话\\湖南话.......去朗诵,再想象一下在公众面前战战兢兢读诗的诗人,就可以知道有多么滑稽了. 尤其对于诗歌,每个人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朗诵的风格也会有不同. 不喜欢濮存昕的朗诵,不等于就得请诗人自己来朗诵了. |
|
3楼#
发布于:2001-10-09 22:33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食指的诗歌 作者:刑天 食指、原名郭路生,他是被公认的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这种公认是在90年代以后才得以实现,之前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得到承认,而这种承认并不是首先来源于诗歌而在于他的传奇色彩。 郭路生被称为自朱湘以来第一个疯狂了的诗人,他的半生的时间是精神病院中度过的,现在依然安居在那里,多年以来他靠着这种命运的安排成为中国诗坛上真正的隐者,虽然他隐居的地方离文明只有15分钟的车程。 郭路生的诗歌成就没有现在人们吹嘘的那么高,在他的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诗歌中,技术的凿痕比比皆是,如他著名的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那种民歌加格律式的韵脚和结尾口号式的抒情方式都显露出诗人的写作还处于把诗歌当武器的时代,当然他的真诚我们毫不怀疑。这种奇怪的语言体例贯穿了他写作的始终如: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78年北京 从68年到91年,诗人的语言方式没有改变,或者说诗人根本不屑于改变----在他的头脑中或许语言根本不是他追求的东西。他太高傲了,高傲的要让语言仰视他!因为在这段日子里他已经远离人群多年。 归宿 由于创作生命的短促 诗人的命运吉凶难卜 为迎接灵感危机的挑战 我不怕有任何更高的代价付出 优雅的举止和贫寒的窘迫 曾给了我不少难言的痛楚 但终于我的诗行方阵的大军 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 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 绝对不是我的归宿 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 坟头仅仅是几丕黄土 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的陵园 长年也无人看管守护 活着的时候倍尝艰辛 就连死后也如此凄苦 我激动地热泪夺眶而出 一阵风带来奶奶的叮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 1991年于第三福利院 到了90年代,食指的诗歌被再次带入人间,他的诗歌和另一个诗歌后生一起被这个后生结集出版,于是食指这个无辜的诗歌先驱,在重新被人翻阅之后,连同他自己的诗歌一并成为拮取功名的武器。食指灿烂了,灿烂得令人陌生。但是,令他灿烂的人不是历史而是试图借阅他光芒的侏儒般的人群。 伊沙说,\"在这里,“手指”就等于“涌向天边的排浪”。玩的是通感,形象性很强\" 这种修辞手法真是通感吗?似乎不是. |
|
4楼#
发布于:2001-10-10 00:30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力。每一句他都读得很扎实、很用心,字正腔圆,声如洪钟,很见话剧演员训练有素的那种功力,但总体听下来却是东一句西一句完全支离破碎的感觉。)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单是朗诵者的责任。一般情况是由于配乐太长,而朗诵者不得不用某一段文字对应某个乐句所至。 |
|
5楼#
发布于:2001-10-10 00:59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不过话剧和朗诵是两回事。演了一辈了话剧了,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过来。不过有时太煽情了,反而会引起人的反感。 |
|
7楼#
发布于:2001-10-10 06:45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苏民是濮的父亲,不知道这里是否有人知道。我听过一次曹雷的朗诵,艺高人胆大,手里拿着稿子就开念。这样不熟悉作品,能不读破吗? 现在这样的朗诵太多了,数不胜数。 |
|
|
8楼#
发布于:2001-10-10 16:35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但我觉得伊沙的文章有一些道理。的确有演员在朗诵时分寸感把握得不好,这和一个人的名气没有关系。不能因为喜欢他的人多就不让不同的声音出现是不是?虽然我也很喜欢他。 |
|
|
9楼#
发布于:2001-10-10 17:0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不同形式的艺术之间是有相通性的。话剧和朗诵真的是格格不入吗?不是。 不知道老光头心目中的朗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
|
10楼#
发布于:2001-10-10 20:42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话剧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几十年的台词功底只能让诗歌变的象话剧一样。这就象美声唱多了,就不会唱通俗了,一到高音就窜到美声,这是谁没法改变的。艺术是相通的,但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
11楼#
发布于:2001-10-10 22:30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老光头的话好玄。到高音不用美声还真不行。惠特尼·休斯顿、席琳-狄翁、韩红等唱流行曲的没有一个不是用美声唱上高音的。 那些学不会美声只会干嚎的除外。 |
|
13楼#
发布于:2001-10-11 18:51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就对了嘛。借用话剧的发声技巧朗诵诗歌又有何不可? |
|
14楼#
发布于:2001-10-12 00:37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当然可以,但是每个字都那么用力,就大可不必了,有话筒嘛!!!也没必要情景再现嘛!!!只要把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就可以了,用不着加上表演嘛 。 |
|
15楼#
发布于:2001-10-12 00:5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下面引用由老光头在 2001/10/11 04:37pm 发表的内容: 那只是说明有些人借用得不好,不会借用。 不能因为别人吃鱼被鱼骨头卡住了喉咙, 自己就不吃鱼了。 对不对? |
|
17楼#
发布于:2001-10-12 16:5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下面引用由老光头在 2001/10/11 09:54pm 发表的内容: 还是没掌握方法嘛。 |
|
18楼#
发布于:2001-10-13 22:21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一个个人品味的问题,还有的就是关于我就是和我就在的差异问题,作为话剧的情景再现,一般来说还是遵循的我就是的原则,这就使的话剧演员的朗诵从调动情感来说就会置身处地---我就是.但是,任何一种调动情感的手段都有优劣的区别.这只能说是功力问题,而并非我就是本身是不适合朗诵,如果各位听过焦晃老师的朗诵,就会被这种我就是的朗诵所深深的打动的.我相信,就是诗人郭小川本人,也无法如此传神的传达自己的思想的.感觉很过的朗诵一般给人感觉并不是感情太充沛了,实际上,那正是感情还不充沛的表现,以至于过多的用外在代替内在,但是,仅有内在还是不够的,适当的外部表现技巧是绝对必要的,没有外在的艺术何称其为艺术呢?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朗诵往往是由2流的话剧演员来完成的. |
|
|
19楼#
发布于:2001-10-16 19:17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我想听徐涛朗诵《相信未来》!一定很棒! |
|
|
20楼#
发布于:2001-10-20 01:40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曹禺年轻时演过周朴园呀!要不是他个子矮,真当演员去了。 |
|
|
21楼#
发布于:2001-10-20 08:0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徐涛的相信未来真的很棒呀 |
|
|
22楼#
发布于:2001-10-20 17:46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我的老师鲁景超(苏是她人艺的台词老师)说老苏是一极用功之人,老濮是一极耍小聪明之人 |
|
23楼#
发布于:2002-10-23 23:33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 版主模式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配音艺术论坛</a>转移过来的! |
|
24楼#
发布于:2002-10-25 09:50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伊沙有些过了。单凭一点儿感觉就敢写出这么一大堆字来,令人佩服! |
|
26楼#
发布于:2002-10-31 06:03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话可不对!不论是朗诵还是播音!创作主体的精神是积极的,必须是全身心的,尽管表达方式不同!!!!!!!! |
|
27楼#
发布于:2002-11-02 23:3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又是话筒。唉!话筒已经培养了太多说话无力、唱歌无气的嗓子了。。。 |
|
|
28楼#
发布于:2002-11-23 20:07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是也有人喜欢理查。克莱德曼演绎的贝多芬的“命运”吗?问题是朗诵的人如果不理解内容而在拿捏技巧, 那是对原作的亵渎。 |
|
29楼#
发布于:2002-11-24 03:56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下面引用由吴刚在 2002/11/23 12:07pm 发表的内容: 经典! :em02: |
|
|
30楼#
发布于:2002-11-30 16:18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对于艺术的看客们,应该抱有一种宽容打态度,试着自己去尝试一番,才知道演出者的不易!对于艺术的执行者们,应该抱有一种严谨的态度,以十二分注意力来解读作品,这是对艺术的负责,也是对自身的负责! |
|
31楼#
发布于:2002-11-30 19:52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个贴子最后由harry在 2002/11/30 12:13pm 编辑]诗人读自己的诗也未必能读出味儿来,他会写不一定会读,但谁也不会说他对这首诗没有理解。同样的,朗诵者也是,朗诵虽算是一种艺术,但依然是表演,依然需要有一定的演绎技巧。 优秀的朗诵者能把对诗的理解和表演技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一种境界。但往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的,他也许对诗很有体会可不知该怎么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他能力的问题了。但也并不能因此就说明他对诗不认真,他亵渎了诗。如果这么说,我们这些热爱者们闲时读的名篇那还不全成亵渎了? 所以评价什么都别太极端。我们只能认为现在的很多朗诵者的能力实在比较差,或者空有表演的架子,脑袋里面少有内涵;或者满腹经纶却是个表演的菜鸟。与其这样,最好少上台表演,以致招来观众的非议,得个强奸诗歌的名声,怪不好的! |
|
|
32楼#
发布于:2002-11-30 20:1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打个比喻(也许很不贴切):鸡会生蛋,但是未必能当个炒好鸡蛋的好厨师,好厨子能炒出香喷喷的鸡蛋,可是你要求对方一定要会下蛋才有下厨的资格可就近于不讲理了。当然,这世上自有爱吃原味的生鸡蛋的,认为这样最有营养最新鲜——比如寒羽良,笑,可是你不能以这个为唯一的标准要所有为喜欢吃熟鸡蛋的人服务的厨子下岗。吃熟鸡蛋的人品味的不但是鸡蛋的滋味,还有烹饪的水准,怎么能一概而论? |
|
|
34楼#
发布于:2003-05-07 16:44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个贴子最后由时间破碎在 2003/05/07 03:51am 第 1 次编辑]从朗诵这门语言艺术的发展这个意义上讲,参与的人越多越是好事。 濮存昕的朗诵之路如果一直往后走,我想,他终会成为大家。 每个人的朗诵都只是他个人对某部作品的“二度创作”。 用人的语声“演“、”译”人的文字,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得好的事。 朗诵并不单纯,它是“口头”对“书面”的一种窥探。 总体上讲,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重“含于内”,而轻“宣于外”。 因此,在大中国,“语”的艺术弱于“文”的艺术。 孔雀开屏。 有人在正面看,觉得漂亮。有人在后面瞧,觉得不美。 孔雀自己爽了一下儿之后,就收了毛,又干别的事儿去了…… 另外,朗诵就不应该是看的,而应该是听的,管它谁谁谁,只要是好的——自己认可的——就可以常听,甚而至于与人分享着听。 |
|
35楼#
发布于:2003-05-07 17:19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这个贴子最后由时间破碎在 2003/05/07 04:20am 第 1 次编辑]伊沙自己本身是个会“写”诗的人,写得好不好,我不敢肯定,也说了不算。 但我敢肯定的是:他不是个能将诗“朗诵”好的人,那怕是他自己写的。 而且,我们也根本没打算听他那“四川普通话”的诗朗诵。 伊沙如果非要觉得只有他自己才能“朗诵”好他自己“写”的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光“写”是不过瘾的。——我也经常拿笔刺几下儿,然后还想着嚎两嗓子。 鸡蛋——为人所熟知,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次,它很豪壮地拿自个儿往石头上狠命地撞了一下。至今,每想起石头那次一脸的黏黏的蛋清,鸡蛋就禁不住笑出声儿来…… 不知道伊沙这会儿有没有在笑…… |
|
36楼#
发布于:2003-05-07 20:10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非常棒的三首诗.演员既然打算登台,自然应该事先好好阅读练习.这是对作者的起码尊重不是吗? 我不懂朗诵技巧,但是网上down下名人朗诵的诗词,感觉全都慷慨激昂.专业有余,个性不足.朗诵一定要是这个样子吗?我还以为,这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情绪,随心而念就可以.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词\"朗诵表演\". 另外,我以为,读一个作品肯定不是在试图代表作者去表达作品,只不过是读自己的理解罢了.至于让作者自己来读,一个写歌的人,一定能把歌儿唱得象他想象中一样吗? |
|
37楼#
发布于:2003-05-07 21:03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说实话,我可真不喜欢伊沙的诗,最近在“诗生活”看见的几首,完全陷入了文字游戏。我喜欢食指的诗,非常喜欢,倒不一定是技巧如何高明,他的诗里充满了深沉真挚的感情,让我看到一颗纯真而热烈的心。《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我见过最动人的对母亲、青春、故乡的恋歌,每次重读都会潸然泪下。《相信未来》我觉得是一个时代青年的最强音,你现在可以随意贬褒,但是我相信这首诗将世代流传。 |
|
|
38楼#
发布于:2003-05-07 21:12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真怀念上次看这个贴字是整整两年前呀。 这两年自己变了很多 诗俄朗诵还是那个样:) |
|
|
39楼#
发布于:2003-05-07 21:58
(转)可怕的诗歌朗诵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徐涛都朗诵过。我记得当时大家在论坛上提到《四》时,他还为自己分到朗诵这首很高兴的说:哈,我运气真好。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