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阅读:3290回复:6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1-18 00:02
[这个贴子最后由白云出岫在 2004/10/06 07:15pm 第 1 次编辑]

http://lovewu.oicp.net/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056&show=0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1楼#
发布于:2003-11-18 08:06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作者: 穆青 冯健 周原
播音:齐越
文字来源:http://dyzj.96963.com/20030114/1036095.shtml
录音根据下载文件处理:
http://www.boshanxc.com/bshgl/ylgx/yinxiang.htm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3i
3i
游客
游客
2楼#
发布于:2003-11-21 19:16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太好了
这样的帖子要多发!
支持!!
余声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3-11-28 20:56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你真是太好了,我想这个想得太久了,谢*n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4楼#
发布于:2004-10-28 17:51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闲闲书话』来到焦裕禄的墓前
 
 作者:丁弘 提交日期:2004-10-28 1:43:00  
??
  
   二OOO年五月二十日,路过河南兰考。我下车径直来到焦裕禄的墓前。
  
   我怎么能不来呢!几十年间,穆青的报道,我看过听过。电影《焦裕禄》看了不知多少次。在突出政治的年代,对学习的要求是要反复进行的。一天,通知地方全体干部集中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再学焦裕禄,请播音员余洁再读穆青的那长篇通讯。她抑扬顿挫,感情投入,使焦裕禄无私的情怀,再次打动人们的心扉,不觉叫人流下眼泪。那时很快又有一个歌子流行起来。
  
   古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了一片黄沙地。要为咱们除三害,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
  
   当时觉得,大家都像焦裕禄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把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理解为决定性的是精神——精神变物质,共产主义的精神,创造共产主义的事业,共产主义就在眼前。
  
   这天,一群孩子在焦裕禄墓前嬉戏。“你们怎么有时间在这儿玩?”他们说:“今天是星期日。”五月的阳光灿然,孩子们的脸上也是灿然的春晖,服装整洁,笑逐颜开,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合照一张照片好吗?”大家欢呼:“好!”于是,我们在焦裕禄的墓碑前列队……
  
   这时,我想到焦裕禄在兰考时的孩子们。
  
  焦裕禄提着一个书包上任,走到县委机关门口,四五个孩子向他乞讨,他从包里拿出一块饼。孩子们饿狼似的扑过来。焦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是仓皇地逃进机关里去的。电影《焦裕禄》就是这样开始的。
  
   饥饿的狂潮在袭击着兰考。时间到了一九六二年底,这是对“大跃进”毫不容情地惩罚。
  
   现在,墓侧有一个纪念馆,一张桌子放在大厅里,是比乒乓还需台大一些的长方形台子,上边盖着蓝色的台布,中间放着一个牌子“县委会会议桌”,这个最大的展品,是历史的见证,焦裕禄召开的第一个县委会,在这个桌旁进行。大家在桌前坐下来,焦裕禄说:“此时此刻,我们能在这儿坐得下去吗?”这时成千上万的饥民在火车站,正在等车外出逃荒。他说:“走,我们到火车站去……”他去干什么?他有回天之力吗?他能动员大家留下来,一切救灾,保证不饿死、或少饿死人吗?他对县委一班人说:“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他没有再说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穆青的文章这样描写。
  
   焦裕禄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在兰考只有一年零四个月,灾情这样重,病情这样重,农业生产的周期又长,更不要说林业,加以还有政治斗争。很难说他为兰考人民做出多少实事。穆青的文章还是大量记录一些兰考人民的成绩。有人说焦裕禄精神伟大,但在兰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纵观这一时期,焦裕禄的最大贡献,是体现了人道主义的“车站放生”!当时,农村人口不准流动(农村工作六十条明确规定:“四固定”在生产队三十年不变。“四固定”首先是劳动力)饥饿也不准流动。当年,我所在的公社有数十人逃到新疆去垦荒,被县里派人追回来,理由是政治影响不好。“大跃进”的结果,特别是在河南、安稳一带,农民是大量地、默默地死去。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婉转地承认饿死二千万。若干年后,国际国内研究机构提供的报告,都说事实不止此数。焦裕禄对农民逃荒出走,不是装作不知,也不是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光明正大到车站送行,真是了不起!
  
   焦裕禄的廉洁,自己家里也吃不饱,作为新上任的书记,在群众性的饥饿面前,自己能做点什么实事呢?对三十多万兰考人民,一时无能为力。他派一部汽车,到登封县去搞了一点粮食,给县委机关的干部每人分了两斤。为此,一封人民来信告到郑州(省委),说他违法乱纪,破坏统购统销政策。对这样的事,省里抓得紧,立即派专人前来调查。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来人同情焦裕禄,竟作:“这种事焦书记是不会做的。但是焦裕禄坦诚直言,是自己的所为。这样一来,上级检查批判,折腾一段时间。对一个新上任的书记,这是怎样的精神压力。
  
   个人怎样检查都可以,而这个形势,河南省的老百姓怎么辨?将会有多少人辗转于沟壑呢!
  
   纪念馆的展厅里,有一个玻璃柜,里边是一个破烂的藤椅。因为过去对它的说明太多,我来到它的面前,有“久别重逢”之感。焦裕禄当时已到肝癌后期,他在工作中为了抑制肝区的疼痛,把这个藤椅的一边压出了大洞。我在纪念馆里买了一本小册子,再读穆青等的文章,这才发出许多段落——几乎是在所有的工作现场,他对焦裕禄的肝癌剧痛,有惊心动魄的描写:“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感到阵阵肝痛,他不时弯下身子用手按着肝区……大家要求他回去休息,他没有同意。”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披……这时肝区疼痛发作,有时痛得厉害,就用钢笔硬顶着肝部……”
  
   “许多人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
  
   几乎是在所有工作的场合,我们都看到焦裕禄的悲剧情怀!他“拒绝住院”,他“拒绝休息”“他想到群众的困难,忽不吃了,又向风雨中走去!”到最后,“开了地方,他嫌药费贵,不肯买。县委成员背着他买了三剂,强迫他吃,但他执意不再吃第四片……”
  
   这是为什么?
  
   他入很美梦:“群众生活困难(实是在饥饿的残废线上挣扎)我能吃得下吗!”
  
  这样,焦裕禄一而再,再而三地体现出他自觉地与人民同甘共苦,对自己的身体,他从夏到冬,从春到秋,都是这样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当然,这被视为“毫不利已”的共产主义!焦裕禄去世时才四十二岁,成为国人的光辉楷模。在发表穆青的长篇通讯的报纸版上,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高度评价他是“毛主席的学生”!
  
   焦裕禄最后还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写好了:《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要写“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他要写“精神诚挚子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可惜,他只写了一个开头,肝区疼痛,手发抖,钢笔从手指上掉了下来,他终于搁笔了。今天,我们为看不到他这篇文章感到遗憾,这篇文章应该是有思想性的,他是以献出血肉之躯作出的思考,且提到哲学的高度了。
  
   “焦裕禄现象”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如果离开时代背景,很难理解:试想为什么组织上对一个确诊的癌症病患者这样不关心?为什么社会对他这样不人道?他自己为什么这样亏待自己,甚至不给自己正常的生活、生的权利?他怎么以残酷地对自己来实现自己的辉煌,只有如此才是不朽的楷模,才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吗?
  
   认识焦裕禄,关键要看时代背景。
  
   穆青对时代背景强调的是“三害”——自然灾害,加避了人祸。这是附合当时的宣传口径的(几年之后,中央领导和历史“决议”都改变了这个提法)。对大量灾民的外出逃荒,他说:“他们等待着国家送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专车。”好像当时灾民在有计划地转移。焦裕禄前去送行,是 时动力,并没有有计划的安排。这样掩饰一句,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的“笔杆子”只能如此,虽然穆青是新华社的负责人。河南这个重灾区,饿死农民数百万,新华社未能报道,也没有那一个传媒可以报道。穆青把灾情和焦的悲壮情怀写得这样具体,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已经很不容易。
  
   焦裕禄在郑州去世。他对后事要求从简,要求把骨灰埋在兰考的沙丘之上。但是后来相反,他得到不同寻常的哀悼。关心他的后事,成为突出政治的行动,成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个态度。从郑州开出了前往兰考专列火车,火车上饰满白花。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小将从北京一批批南下,历届县委在压力下,一再把修焦墓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墓当然是越修越好……
  
   焦裕禄是可敬的,是否可以说,他生前不幸。
  
  焦裕禄是无私的,是否可以说,他死后不安。
  
   焦裕禄去世前出的题目,发人深思。“毫不利已”是毛主席在《老三篇》中提出的道德要求,这是理想的境界,这是超载时空的。除此外,道德有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有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现实性,有和觉悟状况、传统习惯相联系的群众性。什么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原子弹呢?
  
   首先还是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这是焦裕禄最关心的。
  
   从深层的社会伦理关系来看,凤阳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写血书,冒着生命的危险,反对的是打着“毫不利已”的红旗的“大寨工分制”,而要求实行的是“联产承包”——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自己”在这儿出现了,“自己”终于被承认了。这开启了中国农民温饱的新纪元。
  
   这使我们今天可以在焦裕禄的墓前,看到孩子们的笑颜。
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5楼#
发布于:2004-10-29 20:25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焦裕禄墓我也去过,当时正是收麦子的时候,整个纪念馆没有见到什么人,只是路上铺满了刚收的麦子。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不知肉味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5-10-20
6楼#
发布于:2004-11-05 05:32
[推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齐越播音]
焦裕禄要是在现在,恐怕还当不成县委书记。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