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42回复:8
一点体会和GOON 闪亮等朋友商讨
今天看了西属五月朋友的 配音体会。其中讲到了 :
首先就是话筒前的状态,一个好的配音演员是很会使用话筒的,而且很会调整自己在话筒前的状态,下面就说一下什么是话筒前的状态,一般来说在话筒前不能像话剧表演那么夸张,再话筒前配音讲究的是要懂得收放,不需要很大声的说话,主要的是人物内心的活动要把握住,再话筒前一般我们要减少口腔共鸣,气息要沉。如果气息是浮的口腔共鸣多了的话,从话筒里发出的声音是很难听的。会很刺耳的(我觉得是这样的), 我个人觉得讲得好极了! 我们平时的声音和话筒前的声音是不同的 。有了话筒哦,你就是艺术,否则就是你平常的状态。 前几天在合唱里我担任朗诵,用的是配音的感觉,排练的效果如同预先录好的,为了证明我是现场读的 ,导演要求正式演出我要加手势和读出气势,证明我是现场版。结果,我有点激动,声音明显浮躁而缺乏个性。当然,一般观众是不会感到的。只感觉声音真好听,但是我自己有点感想: 1、千万要有平常心。排练怎么样演出就这样。太激动显得傻了,声音比情感更重要,声音有了感觉,情绪也就好了。 2、声音要有保留,话筒的介入可以使得小声音变大,所以不用大声,关键在于一个感觉。用6成或7成声音就够了,用了9成就显得过于热情,叫赵忠祥或者任志宏在现场,不管多热闹,他们肯定还是那种柔柔的低调的声音。呵呵~~ 3、要有观众感。尽量贴近生活,不要高调。我发现今年奥运,新闻播音明显格调大众化了 。新闻联播竟然也播体育节目,,康辉把打扮DA3BAN4 念了DA2BAN轻声。感觉口语化很和谐,不是高高在上的。 4、话筒距离近些。这样可以利用近讲效应,美化低音,增强厚重感。切忌音量要收,否则,要破的!!音量大的人除了控制音量就是离话筒远! 其实,能运用不同的声音是我的追求,歌唱和朗诵配音等虽然同源但是有不同,歌唱和话剧倒接近些。因为都要求音域和音色变化大。听了GO-ON,闪亮等兄弟的作品我感觉很广播,很轻柔,很含蓄,很贴近话筒,几乎只用了3成功力,配音还是以中音区为主,假如能像话剧演员一样音域宽点,就能玩出更好的声音。高中低各种声音通吃。当然,这时你得离话筒远一些,呵呵呵呵~~ |
|
|
1楼#
发布于:2008-08-16 19:21
先转一篇孙大师的文章:
“话筒”其实是不同听者的“耳朵” 作者:孙悦斌 话筒对一个从事语言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几乎是天天相伴形影不离。但当我问到许多人“话筒”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麦克风、扩音器……甚至有人叫它“电喇叭”。即使是从事语言工作几十年的人,也仍把它当作机器或设备之类的东西。所以对它说起话来就象对机器说话一样,完全失去了生活中语言自然表达的本能,而进入了一种所谓职业化的误区,也就是潜意识中的录音棚状态。这种状态是长期以来不当的习惯所致,它对于一个初学者或还没有任何录音习惯的人来说,是最可怕的。 其实我们的潜意识往往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从而发出指令,支配我们动作、表情、语言等行为,这个指令如反复的在同一环境下出现,就会形成习惯。如果这个习惯是在正确方法引导下慢慢形成,那么它将是让你逐渐投入全身心创作,并体验到其中最大乐趣的好习惯;相反,一但养成不当的习惯,就要花相当一段时间来摆脱。 然而,一个习惯也会由于不同的环境及时空而产生“不习惯”。比如,一个有着出色演技的演员,在导演、编剧以及拍摄现场所营造出的规定情景中,与对手真挚的交流;演员本真的瞬间、忘我的境界被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丝毫不差的记录下来,那一刻,演员甚至会忘记自己在表演,完全进入到角色的剧情中,真是一段完美的演绎。但当这个演员走进录音棚为自己配音时,却往往找不到感觉,无法还原在现场拍摄时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这段戏,同样是这个对手,也同样是自己演的,怎么换了个环境就配不好了呢?因为录音棚里没有灯光、道具、现场环境,甚至没有对手,能看到的只有被剪辑好的画面和一支话筒。演员的注意力也不再是与对手的交流,而是要完成画面中自己所饰演角色的有规定长度的“口型”了。对于一个没有配音经验的演员来说,是从一个全身心忘我投入的表演状态,转变为对准口型,还原现场状态的纯技术性工作,心理及生理上都会极不适应,一时找不到感觉。这时,他就需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录音棚状态了。有很多演员第一次进棚都是由于两种状态的差距,对口型技巧的陌生,加之导演及录音环境带来的紧张,最终放弃自己配音,要么采用同期声录音,要么一直启用专业配音员为自己配音。这个例子说明,建立正确的录音棚状态,对于一个初学配音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反之,对于那些已形成不当的习惯,或有一定录音棚经验,但走入误区的人来说,如何能还原自然表达的语言本能就更重要了。 我相信在生活中,任何人说话的意识,都是想向对方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并没有对着话筒录音或需要技巧,使自己的声音更好听的念头。说话的音量或吐字,都会随场合、相互的关系,或谈话的内容,及此刻的情绪而本能的自然调节,语言听起来是自然的、流畅的、生动的、也是恰如其分的,特别是带有个人特色的。即使是对于一个有着丰富话筒经验,或养成不当录音习惯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他所处的是自然环境,而不是录音棚;面前的是好友或亲戚,而不是话筒,说的是心里想说的话,并非稿纸上的方方的字。所以,他的语言是本真的、灵动的、无技巧的、更没有使自己声音更好听的念头。好!这下终于找到了障碍我们语言本能自然表达的原凶了。原来是一个不当的意识,一个多余的念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自然的语言本能,关键是在话筒前如何还原它,而去除影响这种语言本能的意识和念头的方法就是——请先把“话筒”当作是不同听者的“耳朵”吧!挚此一念,以祛杂念。 |
|
2楼#
发布于:2008-08-16 19:54
我们缩小话题,来讨论一下话筒前状态。
上面贴那么一段,意思是请我们一起牢记大师的告诫吧:“话筒”其实是不同听者的“耳朵”! 所谓“对象感”的树立,所谓“情景再现”的实现,其开门的金钥匙,不就是这样一句话么? 谁会对一只铁块诉说自己的心声呢?所以,在话筒前,最重要的是,你要如在现场,把冷冰冰的话筒当成一只或一只只倾听你的耳朵,当成你的一个个朋友,或让你感到亲切的陌生人,然后忘掉一切的技巧,试着去表达你的意思,去说话,去告诉他或她,你说出来的话,不是哪个作者的文字,而你的心声,你的想法,你的意见,你的感情,你的故事……是说话,是交流,而不是朗读、朗诵、播讲、演出…… 所以,所谓朗读的时候要用几分力,不是机械的一个定量。完全可以在情景再现和对象感中凭感觉去把握。比如,你对恋人细语低诉的时候,你会大声朗诵么?你在千人大会场中对大家演说时,会低声述说么?你在面对面给朋友讲你的一些想法时,会声音忽高忽低有意抑扬顿挫么? 以上说的是充分感受和体会文字,那是主观方面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来客观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得出,读的时候不要太大声,留有余量,近讲的时候少用几分力,朗诵的时候声音起伏大一些。这些都是有益的,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角度,两者兼顾不能偏废,但客观应该放在第二位,第一位的是自己读的时候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脱离了主观谈客观就容易机械化;而过于强调主观感受,缺乏客观认识,容易受环境情绪影响导致发挥不稳定。 所以,客观分析是在读之前做的工作,定好基调和框架,可以使认识更清晰,发挥更稳定;但在话筒前读的时候,应该是体会文字中的情景、意境和情感,从内容的表达出发,来选择相应的声音形式。 如果情景的理解和体会能够深入准确的话,空间和时间的对应,情绪和对象的不同,这些处理起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话筒前,想得太多,包袱太重,忘记了自己是在对人说话,而总想着自己是在表演。那样,即使技巧再娴熟,也最多让人说你声音好,却打动不了人。楼主你说的第一条,就是背包袱的缘故。 其实我自己也常常读出这样只能让人说声音好却不能感动的东西。我读的东西,如果评论者说,楼主你的声音真好,往往会让自己觉得很失败。呵。只是随着经验的丰富,想信这样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把声音形式深藏于文字内容的背后是我的追求。 至于我读东西用3分力的时候多,是因为我喜欢读那些感觉的文字。我也有读《我的心》那样的大起大落,也有讲故事《靠近》那样的温暖平和。还有读《东方不败》的搞笑滑稽。只不过我自己玩着录的东西,更趋向于《邂逅》般的抒情而已。闪亮也和我的爱好差不多。 这是一个人的偏好。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风格。比如我们熟悉的各位大师,方明、林如、赵忠祥、张家声、孙悦斌、李易、徐涛、任志宏……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所有语言形式都可以播得很好,但有一两样走到顶峰,就可以傲视天下了! |
|
3楼#
发布于:2008-08-16 20:20
偶然在书店看到名为《演奏者的秘诀》一书。
想看看秘诀到底是什么? 技巧到最后是无技巧。是禅悟,是意境、意念的东西。 能通吃的人才是配音的高手。因为角色是千变万化的,甚至能变声的人更为神奇,在论坛里听到小米加步枪的朋友的配音,感觉模仿力厉害,就像今春晚的盲人歌手杨光,能变化声音你的戏路就更宽了。 当然,坚持自己用3分功的风格,加上打动人的艺术目的,这样的追求是有希望的,使导演一想到某种风格就想到你,什么风格都会,就是没有风格的模仿者。但愿就像倪萍朱军的煽情风格,大家不厌烦就是高手了。 说道3分功,能否4分,5分功力呢,在这7分功力之内竭尽全力想禅悟,想内涵想文字本身。配音高手方明、林如、赵忠祥、张家声、孙悦斌、李易、徐涛、任志宏都没有超过7分的 ,方明可能8分,除了他其他人总有保留,有收的感觉,特别是任志宏。倒是业余的朗诵者8分9分甚至全部,把自己的弱点短处全部拖出,显得太热情太傻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业余爱好者一定要记住,人家GOON 闪亮版主也3分功力,你这么激动干啥啊?犯傻啊?呵呵。 |
|
|
4楼#
发布于:2008-08-16 20:28
呵,其实,很多时候是人自身的条件限制。
声音宽到什么领域都可以擅长,什么声音都容易模仿,那样的天才太少了。 多数爱好者,都有很多领域是不适合自己涉足的。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全能;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声音不够浑厚;而我们也必须相信,唯有我自己的真实的声音,是最有魅力的。 战胜那些隐藏的自卑和贪念,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然后,找到你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才是聪明的做法。 让我们这些声音条件不够好的人感到欣慰的是,我记不得是哪位大师说过:能达到艺术顶峰的人,多数是那些先天条件不是特别好的中等人。 可能因为条件太好的人,太贪大而全,反而不如三千弱水,只掬一瓢。呵。 |
|
5楼#
发布于:2008-08-16 21:32
GOON版主的 声音条件是好的,这点就不用怀疑了。
你的低音不错的。而象我的声音,因为是学音乐的缘故,变化大,唱歌还行,唱歌和朗诵虽然同源但是实在距离太大了。你叫戴玉强、廖昌永这些唱歌大师来朗诵我想也不会好,虽然他们掌握了世界先进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呵呵。你叫任志宏他们来唱歌也是勉强了。说明有方法上的差异。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我发现的问题就是唱歌者朗诵太追求声音,不注意话筒等因素。朗诵者唱歌音域太窄,只能唱中低音的歌曲。至于情感,我个人认为是是声音感觉和话筒前的状态。重要的,但只能作为朗诵伊始的基调调节,好声音就是标志就是符号。情感那是听众的二度创造。什么抒情的,激昂的,温柔的全是听众对你声音的听后想象。在声音里情感还是要保留的。过分突出情感是大忌。特别是配音! 关于舞台表演则不然,情感是第一的,你要夸张,声音变化也要大。比如《黄河大合唱》里的朗诵:啊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这时候要象话剧般大起伏,大音域。用3分力只能适合小资的,个人情感的。关于民族的,大气的东西还是要7分左右力的。当然,话说回来,艺术在于创新,黄河的 朗诵叫GOON版主来依然用3分力,配音的感觉,注重打动人的东西,容民族忧患于个人情感,也不失是一种艺术大众化,平民化的创举! 现在的舞台表演注重个人情感,在喧闹的舞台上,GOON的《邂逅》能上大台的话,能不为环境所动,依然保持柔柔的近距离话筒表演,不失为一种超越尘世的声音,会打动所有人的心。关键是有的人一上台就忘记了作品本身,想得太多,就仿佛为了迎合什么,高调了,表现声音了。就像我,呵呵。 说明,幕后配音和直接上舞台朗诵有不同。也有相互融合的时候,关键在于得体。学唱歌的人朗诵要收,学朗诵的人唱歌要放,主要还是作品和个人理解,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超凡脱俗的表现。 |
|
|
6楼#
发布于:2008-08-16 22:26
《黄河》这样的题材,是不能用低声小气的感觉去表达的,呵。不过,那样就不是我擅长的了。这种风格的东西,是我的短处,轻易不敢碰的。我的声音条件并不好,我自己评价只能算中等偏下的,最多只能说“有特点”。只是我比较擅长取长补短而已,其实我也很烦恼,呵。
你说的对,个人化的,柔情的,小资的,才是3分力。民族的,大气的东西,就需要很强的声音。 唱歌和朗诵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基本上是两种感觉。甚至话剧、朗诵、小说演播、评书播讲和播音,同是有声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别。正如你说的,“学唱歌的人朗诵要收,学朗诵的人唱歌要放”,每个人都有一些习惯和职业的影响,比如,电视台播音员自然平和,但容易平淡;电台播音员起伏大,表现力强,但容易做作;影视表演的,情感准确,但语言不够清晰平稳。能克服自己的惯性,完全跟着作品的要求走,太难了,不过也太具有挑战和乐趣,太吸引人了! |
|
7楼#
发布于:2008-08-16 22:49
呵呵,依你的说法,任志宏也是小资了,因为他也3分力,罗京也4分力左右。照样很大气啊。用力是一方面,声音的状态也是一方面,大声音也能表现小资,小声音也能大气。罗京的音量不大的,只是感觉调门和格调高,其实就声音来讲,4分力而已。字正腔圆而已。康辉比他大1成5分力吧。
问题是我们听惯了高调,大气的东西,对3分的近距离的人性化的象《邂逅》之类的小资作品加上演播者的技巧不露痕迹,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说到话剧之类和煽情,我觉得朱军挺好的,他假如用3分力配音也应该能配好邂逅之类的作品,关键是调整自己。你能配《我的心》我相信你的声音条件也很好。 我听作品,一开始的定调就决定论成败。不管在什么场合,一张口就知道有没有,你的低低的调出来, 就是《邂逅》那个调门出来就知道刻画内心的东西来了。 纵观电视播音,低调是趋势。但是正如你说的 ,一般认为现场要热闹。要7分力,但假如现场演出你还是这么低,这么低调。你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创举啊!!! 人还是低调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