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76回复:16
我朗诵了一首诗歌——《再别康桥》,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
|
4楼#
发布于:2009-04-24 13:38
是“金柳”和“榆荫”。
上扬的语势太多,不像再别康桥,倒像是再别康桥的宣传片,呵。 声音很好,“柳”字估计也是没发满,失误,不至于真的不会读,但整体诗的感情不太对。 这个诗不好读,我自己也读不好。建议听听陈醇版。 |
|
9楼#
发布于:2009-04-26 22:02
个人意见:楼主的声音很浑厚,有磁性,音质很好,可以去配音了。只是朗诵缺乏情感。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朗诵是诗人的情感的第二次燃烧!”楼主的声音没有起伏,缺少抑扬之感,自然谈不上燃烧。中间的过渡停顿有些生硬,其实如果情感投入的话,这些停顿正好是情绪的蓄势。情感朗诵需要理解诗歌,理解诗歌需要知人论世。这首《再别康桥》之所以久传不衰,就在于它并不是一般的离别诗,徐志摩离别的非常潇洒。诗中充满对母校的依恋和不舍,他眼中的剑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当他回忆自己往昔的读书生活时,充满梦一般的怀念。要知道,在这里,他和林徽因度过一段浪漫甜蜜的爱情生活,这里不仅是他学习提升精神、学识的地方,更是铭记爱情守望希望的地方。徐志摩的三美原则:爱,美,自由。这三点在康桥都有。那么,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和兴奋。到“但我不能放歌”又是怎样的伤感!由这种伤感再到最后的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情感是如何过渡出来的?弄清楚这一些,读起来就能有感情了。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诗。可惜我不会录音,不然倒可以交流一下。唠叨不少,莫见怪!
|
|
10楼#
发布于:2009-04-27 10:57
你的条件真的很好,很适合朗诵。不过感情把握有些欠缺,找专业老师指导一下!加油!!!!!
|
|
11楼#
发布于:2009-04-27 11:16
引用第5楼亚声配音于2009-4-24 20:09发表的 : 在我的新浪播客有。我签名有链接。 不过播客放这个不是因为觉得满意,而是因为有网友给我做了个flash,做得不错。 你可以听听,也提提意见。毛病很多,我自己已经发现很多了,你不妨也听听看。呵。 |
|
12楼#
发布于:2009-04-27 11:19
另外,同意楼上语文老师的意见。
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再别康桥》,只学生时代听别人读自己也读。 我当时的语文老师特别爱徐志摩和李清照,我们背了一个多学期的徐、李。 我其实特别喜欢徐的《云游》和《偶然》。我觉得这是徐志摩性格的更鲜明的体现。 |
|
13楼#
发布于:2009-04-27 16:01
引用第12楼go_on于2009-4-27 11:19发表的 : 我也录过,而且。。。被别人说是另类的康桥,魂断的康桥。 其实,谁都无法推测当时的志摩。 我倒是觉得,志摩一直很悲苦。 呵呵,倒霉孩子。 情侣被拆散,找了陆小曼也不是省油的灯。 谁知道他的文字背后呢。 猜吧。。。。。 |
|
14楼#
发布于:2009-04-27 18:01
听了go on老师的《再别康桥》(http://you.video.sina.com.cn/b/14253004-1275971017.html),没发现毛病,收获倒挺多的。特别是两个“沉默”,给人感觉很是沉默,可我的“沉默”倒像是“爆发”,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