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363回复:13
[请教]一卡车的难题
[请教]一卡车的难题
问题如下: 1)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姓名时(后面还会出现),读的时候要突出人名吗?或者说在读这句时,把这几个字稍微着重一点? 例句: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 毕浩勒也经过这里。 2)文章读到语言处,放慢、变口语一些?需要这样处理吗?是必须还是随意? 例句:当事情结束的时侯,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把语言和后续部分区分开,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例句:班杰明就招呼到:“你看我的房间,太不整洁了,、、、、、、你再近来吧。”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3)例句:“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的说,“你进来又一分钟了。” “这些”根据之后的省略号有些拉长音,需要这样处理吗? “轻言细语的说”后面的话就要轻言细语的说出来? 例句: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的说,“你进来又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这里的“一分钟、、、、一分钟、、、、”,处理上就用思考的语气表达,还是不要太突兀? 4)在句子中出现“渐渐地、缓缓地”这样的形容词时,这些词用不用刻意用情使其生动? 例句: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船,缓缓地流到河中间去。 5)例句: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纷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的似的说:是“金刚”。 这里的“象”、“狮”、“金刚”在处理上,是不是要用三个人的声音? 6)例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里的“但是”需要重读吗? 以上我的一些想法是有哪?还是不可以有哪?请各位老师、朋友给一一指点,谢谢! |
|
|
1楼#
发布于:2009-07-25 12:35
你提的问题,其实都很对。
不过,我是从朗诵这个角度来说。 相对来说,普通话测评文字,感情上有一个倾向应该就可以。(这个后边估计会有测评老师跟帖) 从朗诵的角度讲,只要大的节奏能够把握住,细节越多越好,至少是在开始学习朗诵的时候,慢慢的,就会抓住主要矛盾了。 |
|
2楼#
发布于:2009-07-25 12:41
这么快,谢了。 |
|
|
4楼#
发布于:2009-07-26 23:07
普通话考试篇目也!来学习一下!
|
|
|
5楼#
发布于:2009-07-27 12:36
麻烦老师朋友们给分析分析,肯定想法有不妥当的地方,请指教!谢谢! |
|
|
6楼#
发布于:2009-07-27 15:34
我试着回答,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1)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姓名且后面多次出现时,一般都要重读。至于重的方法和程度灵活对待。 2)文章读到语言处,必须让人听出来这是人物语言,而与前后的叙述不同,所以必然要变化。但散文,一般不必模拟声音,语气传神即可。你举的这一句,其实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泛泛地假设,所以听起来略有区别即可。 3) “这些”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可以拉长音,也可以略做停顿,但要以自然为准。后面的年轻人的思考过程,也是这样,一般用停顿,稍微拉长一点即可。 至于“轻言细语的说”后面的话,你恶狠狠地说说试试?呵。当然,要在文章的统一基调的统率下,表现出比前面轻即可,不必真的就轻细到什么程度。 4)在句子中出现“渐渐地、缓缓地”这样的形容词时,是否刻意用情使其生动,要看文章的需要。如果这里有很深的抒情,自然要刻意一些,如果只是简单的交待,那就平平带过好了。 5)散文的读法,要求神似,不必形似。所以,声音不必变,直接读,把语气的变化读出来即可,不必扮演成三个人。如果是生动的故事,那么,扮演一下效果更好。 6)关联词语一般不重读。这里的“但是”,后面略停一下即可,也不必重读。 以上是针对语言表达技巧来说的。如果只是普通话测试,把每个字读清楚的意义,大于文章的感染力。呵。 |
|
7楼#
发布于:2009-07-27 15:53
http://www.verycd.com/topics/53046
可下载这个做参考。 |
|
8楼#
发布于:2009-07-28 09:20
引用第6楼go_on于2009-7-27 15:34发表的 : 第一点,还有一些可以发挥的。比如有篇文字,是写周庄,同里和乌镇的。好多朋友都把周庄读成了重中格式,但是这样的表达,应该时候面存在赵庄李庄才会读成重中格式,否则,应该一律中重格式才对 |
|
9楼#
发布于:2009-07-29 14:16
对go_on老师“恶狠狠地说”:太感谢老师喽!细致周到!我都不知打什么字表达了、、、、、、
看到小声说话老师推荐的书下载的地址,我想真心想掌握这份能力的朋友还是买一本正版书好,不用长时间抱着电脑看、练,减少一些辐射,并且在电脑上不能随意标注我的体会、知识点,小声老师同意吗? 沉默时钟老师提到的“重中格式”、“中重格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是专有名词? 感谢以上三位老师的指教,我的问题反映我的能力,看来差的远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准备这个考试用了多长时间,我是在用最傻的方式,从词、到字,到文章,挨个读的。长时间沉淀,我发现的我朗读能力、正确读音辨别能力确实提高很多很多。我现在可以拿过任意一篇文章(报纸、书)流畅的朗读,错误在千分之二三,或者没有。我不是在吹牛,我相信专业人士就得是这个水平,是吧?练多了,朗读时的语速、气息控制等都很流畅自然,不象刚读时,大脑只能集中在文字上,可千万别读错了。以上三位老师长期练习,有这样的感受吧? 回到本文,看来我需要找本朗诵教程好好研究研究,麻烦各位老师朋友再给推荐一两本。谢谢! |
|
|
10楼#
发布于:2009-07-30 16:25
同意,同意,当然同意,呵呵!
我在小城市,没有大书店,很多书都是在网上买,但是看着书名猜内容真的容易上当,所以一般都是先下电子版再决定买不买,呵呵! 我考这个普通话和你不一样,我一般不看朗诵方面的书,我是先学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发现学不懂,就再学语音学,结果还是学不懂,就再学国际音标,还是学不懂,就再学英语国际音标和日语语音,学懂了,再回过头去学国际音标,终于学懂了,再学语音学和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基本懂了。现在的学习程度是,真正懂了汉语拼音和部分懂了国际音标,过一乙小意思,呵呵呵! |
|
11楼#
发布于:2009-07-30 18:10
我看过的朗诵的书不多,张颂老师的《朗读学》是一定要看的。
另外,罗莉老师的《文艺作品演播技巧》(新版的,加写了基础篇的那本)也很好,特别是加写的基础篇很细很实用。 其它的不知道了,大家来推荐。 |
|
12楼#
发布于:2009-08-01 15:39
引用第11楼go_on于2009-7-30 18:10发表的 : 收到。 Thank yo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