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1-04-01
阅读:2689回复:0

关于朗诵与演讲、朗读、新闻播音几种语体的区别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0-04-04 11:13
一舟关于朗诵与演讲、朗读、新闻播音几种语体的区别
                 作者:一舟 (原创版权,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在参与各种朗诵表演和教学活动中,一舟深感人们对于朗诵与演讲、朗读、新闻播音之间概念和认识的混乱。这直接影响人们的表达。几年来,本人通过实践总结与参考各种有关文章,陆续完成三篇有关这方面的作品。以飨读者,并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篇:朗诵和演讲的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朗诵演讲不分。很多演讲活动变成朗诵活动,其实,演讲与朗诵,同是口头表达方式,同样运用口语、态势语等表达元素。但由于两者的社会功能不同、目的不同,由此,造成了他们在表达内容、表达者身份、表达心态、思维方式、语言等技巧的差异。

1、语体的区别:
    演讲与朗诵,是两种不同的口头表达样式或者说不同的表达语体。
    演讲是口头知识性语体或政论语体,是论述社会政治问题、政治事件、社会文化现象、社会道德等的评论性语体。语言上多用陈述句、祈使句、复句。
朗诵是口头文艺语体。是虚构和想象中的情境和情感的再现和表现。

2、目的、功用的区别:
演讲是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教育领域活动的需要。是用语言说服听众接受一定的观念、思想, “是说服听众认识真实的情况”(伊索克拉底语),演讲是为了让听众信服你阐述的道理。改变或形成受众的态度、激发受众的行动欲望。
朗诵是艺术审美活动的需要。朗诵目的是带给受众艺术欣赏 。主要以形象性、抒情性、美感性为其基本特征。

3、受众期待的区别:
演讲接受过程中,受众心理是对演讲者所说的内容“真实” “对演讲者表现的“真诚”的期待。
朗诵接受过程中。受众心理是对朗诵内容形式的“审美的”、“趣味”的期待。
这种受众期待的差异,规范着表达者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所以,演讲追求生活或逻辑的真实或真实感,朗诵则允许和需要想象和虚构。

4、身份和身份感区别:
演讲的表达是非表演性的,演讲不能扮演角色,演讲过程中只有一个自我,演讲者自己永远是自己,即使是演讲中在学某一角色行为或说角色的语言,也是在以“我”即演讲者的身份在“学”其样子或转述角色语言。
朗诵是表演:扮演角色,第二自我。不管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主张演员与角色合一。是在还是布莱希特 “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朗诵是为作品感动,进入角色、抒发角色的感情,进而感染受众。

5、表达者状态区别:
演讲人是在自己的身份中,始终在思考、在与受众直接交流。
朗诵者扮成角色。在角色的身份、角色性格和行为中,抒情、思考、自语、注视等。艺术感 情境感

6、思维方式的差别:
演讲主导思维是逻辑思维。
朗诵主导思维是形象思维。
虽然朗诵也有逻辑思维的因素,演讲也有形象思维的因素。

7、表达情境感的区别:
演讲的情境感,主要是在现场的情境中。
朗诵的情境感,主要是在作品的情境中。

8、对象感的区别:
演讲者直接和现场受众直接交流。时刻要对受众说的感觉。演讲者需要心中时刻有受众。
朗诵者以角色的身份和观众间接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只有在一种“告诉”情境中才需要。更多的时候,朗诵者需要忘记受众,心中只有作品情境和语言。

9、字音处理上的区别:从语言表达上区别朗诵和演讲,最根本看字音:字尾后的拖音即靠音的波形。。“靠音“形象的说就是字尾后便又有尾巴。(所谓“靠音“请参考十三辙开声法的解释)。演讲的靠音相对来说是直线型的,一拐弯就是朗诵腔了。朗诵的靠音是曲线型的,带拐弯的。 所以,相对来说朗诵更具有音乐感和咏唱性。

10停连处理的区别:演讲的停连以语意停顿、语法停顿为主,而朗诵则以情感停顿、乐律停顿为主。相对来说,在语句的整散关系上,朗诵要比演讲变化更多更大。

11、重音处理的区别:演讲的重音以语意重音、语法重音为主,而朗诵则以情感重音、乐感重音为主。

    
     注: 靠音。在唱字的拖长音时,必须使用“形似音”,它能制约字的归音无法扣死,保证字的归音能强,能弱,运用自如。它可以使演员的境界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形似音”在汉字当中也是一个字,如果在唱词当中出现“形似音”的字时,  那它的“形似音”就是本字的归音,也就是“闭声字”。因为,它能使“开声字”不至于跑掉,起着扣着“开声字”的作用。因为“形似音”都是“开声字”,而本字归音是“闭声字”,“形似音”是“开声字”,喉部处于开声状态是松弛的,字音易跑,本字归音喉部处于“关闭式”容易扣死,所以在演唱时,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谁也离不开谁。无论中国的戏曲,歌曲,还是外国歌曲,谁也离不开“靠音字”和“形似音”,  如果你把“形似音”真正搞通,就是不懂外语,你也能清楚的辨别出演唱者的声音是否通,不管哪个国家的戏曲或歌曲,都是以声音为主的,他们发出来的声音按中国的十三道辙来套用,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声音按十三道辙清楚,准确的归类,那他的声音好坏也就明显可见了  (这仅指“形似音”而言)。  “形似音”是汉字归音的“靠音字”与十三道辙是紧密联系的,“靠音字”和“形似音”是没有国界的,  虽然国际上语言文字各异,但就发出来的音韵世界上全是一样的,哪国没有阿音,依音等等。聲樂界重大發現----- 開 聲 十 三 法




第二篇:朗诵和新闻类播音的区别  

一直以来,人们把朗诵和播音相提并论.把朗诵和播音(后加的几句话:我说的播音在我心中是以新闻播音,和评论性播音为原型的,另外,我觉得文学类播音已是朗诵的一种了.专题片解说是否介于朗诵和播音之间?”)当作近亲关系.如不少谈播音主持发声的书籍,行文都是“播音、主持、朗诵的发声方法”,“播音、主持、朗诵的呼吸”云云。而我觉得朗诵和播音虽然都是语言的表达形式,然而两者实在是差别太大了。可以说是咫尺之间,差之千里也!
从历史渊源上来说,(这里声明:本人对诵读和播音历史知之不多,仅凭感觉而已。)朗诵似乎更靠近歌唱,不知当时那个荷马在行吟时是怎样的节奏和旋律,但中国古代的吟诵,却是接近于歌唱的。较之与播音的关系,现代中国的朗诵应该和吟诵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吧。
下面我们从表达目的、主体、语流、气息、共鸣运用等方面探讨下朗诵和播音的区别吧:
1、从表达的目的看,播音是为了向公众传递消息、知识和观念。朗诵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主要的以情感的感染力达到感染提升净化受众心灵,给受众一种审美享受。
2、从主体角度看,播音者是公共媒体的代言人,他代表政府或某团体在说话。由此,他是非个人化的,同时,由于其目的是传递信息,所以,他的事件的剧外人、旁观者、叙述者和评论者。而朗诵是个人化的,朗诵者是剧中人,他是事件中叙述者、评论者,更是事件中的多个角色和抒情者、行动者。
3、从情感的的角度看,播音排斥个人情感色彩,其情感是公众性的,类型性的、旁观者的。而朗诵则需要个人情感的融入,朗诵的情感有时是旁观者的情感,有时是剧中人的情感。同时,播音的情感仅仅是一种基调的表现,而朗诵的情感是细节化的具体的变化着的情感。
4、所以,从类属上看,播音不属于艺术,更不是表演。而朗诵则象话剧、象声乐、象相声快板一样,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表演类型。
5、从表意和表情元素上看,播音主要通过语音来表达,朗诵除语音外,其语流中的气息、气口、空白(停顿)、配乐、形体动作、表情都是传情达意的元素。

由此,产生了朗诵和播音语流上的不同。
6、从语流面貌上看,播音的语流是串珠式的,语流中的字音强调颗粒性。而朗诵的语流则不同。
7、从语流的节奏上看,播音的语流是相对匀速的、相对平稳的。而朗诵的语流则是变速的、波动起伏的。
8、在语流的停顿中,相对来说,播音更多的是语法和生理需要的停连,而朗诵更多的是情感需要的停顿。同时停顿的时值上,朗诵较之播音要更富于变化。
9、从语流的每个音节的时值(字音时长)上看,朗诵的字音与字音的时值差,要比播音大的多。

主体及主体的身份的不同、语流的状态不同,带来了对声音的不同要求。
10、、在音色变化上,由于情感表达的需要和语流状态提供的可能性,朗诵的音色变化要比播音大的多,对音色的使用种类也宽泛的多。
11、在音高变化上,播音的音域一般不超过5度,朗诵的音节变化则往往要大的多。
12、在音强的变化,朗诵的强弱对比比播音要明显的多。
13、由于朗诵的时值变化大,出现很多拖音现象,加上朗诵的音乐感的要求,由此朗诵的声音对泛音的要求更高,同时朗诵中的字音中靠音现象更普遍更明显。

由此,产生了对用声上的气息和共鸣的不同要求。
14、在呼吸方法上,播音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朗诵由于音色、音高、音长、音强和停顿变化幅度大的缘故,不仅仅需要胸腹式联合呼吸,同时也需要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15、从换气上看,由于停顿的特点不同,朗诵的气口和播音的气口注定不同,换气的方式也多于播音。
16、从气息的流向看,在两个气口之间,由于匀速语流和字音时值相对较短,播音的气息流向一般是单向性的,气息来不及回流;而朗诵则不同,在两个气口间可以有不同幅度的多个气息回流的出现。
17、从气息的深浅程度看,朗诵较之播音在深浅幅度的变化更大。
18、从每个字音的气流的中心点和形状上看,播音中的气流中心点是相对稳定的,字音间的气流形状变化较小,而朗诵的气流中心点则相对变化较大,字音间的气流形状变化要相对大的多。
19、播音的共鸣以口腔共鸣为主,以中声区为主,头腔共鸣用的不多、胸腔共鸣相对用的浅。相对来说,朗诵以咽腔口腔共鸣为中心,同时带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的共鸣来满足语流变化幅度大的需要。
20、形体语言表达的不同。不用赘述


第三篇: 朗诵与朗读的区别

1、目的不同。朗读的目的是要把文本的文字用声音清晰的传达给受者。使受众通过声音文字,来理解作品。朗诵则是把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念加载到声音中传达给受众,使受众通过声音在情绪感染中,接受作品,净化心灵。
2、适用听众和环境不同,所以受众的接受期待不同。
3、所以,朗读和朗诵最根本的区别是:朗读者是转述者.他就是他自己,他始终是他自己,他转达作者的话语,或作者所写人物的话语,他不会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这里虽然,朗读者转达作者的文本,转述作者的话一度转述,作品中人物语言是二度转述.公式是:我跟听众说----作者说----某某说.朗诵者是角色,我就是作者,我就是作者写的人物.
4、相对作品来说,在作品的几个层面上:
朗读的声音是文本结构的声音化形态,受众感觉到的是声音化的文字或文本,声音背后的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围等内在意蕴不是直接从声音本身获取,而是在声音文字的理解中通过受众自己的想象和思维获得的。朗诵指向文本的内蕴,朗诵的声音则要直接体现文句的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围.受众通过声音就可以直接感觉到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围。
5、相对文本来说,朗读者相对被动,他在再现文本的的结构、情感意象是受者想像理解中的事情。朗诵者相对主动,他要创造性的用声音表现出文本背后的情感、意象和情境
6、受者接受期待方面由第六条,可以说,朗读的需要接受者参与更主动,朗诵的接受者参与相对被动。
7、对朗读来说声音是一种文本传达工具,对朗诵来说,声音是一件乐器、一堆色彩、线条。
8、朗读的技术性和朗诵的艺术性
9、朗读的书面化和朗诵的生活化 朗读从文字的结构来解读和转换为声音 朗诵从生活的情感情态和语言的体验解读文字转换文字为声音
语态
10、情感差别,朗读的情感是转述者的情感、身份的单一化和与朗诵的角色的心理的分别,使朗读的情感变化相对较小。
11、朗读的语气是转述的语气。语气相对平稳,朗诵的语气是不同角色的语气。所以变化较大。
12、音色的变化上,由于角色和情感变化的需要,朗诵要比朗读的变化大得多。
13、由此,在语流上,朗读的语流相对平缓,朗读的语流则相对变化大的多。
14、在停顿上,朗读以语法和生理停顿为主,朗诵则以情感停顿为主。朗读体现的是文本语法结构,朗诵停顿主要体现的是情感节奏和音乐感的的需要。所以,朗读停顿特别强调尊重标点符号,而朗诵的停顿常常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有时甚至在句号时也不停顿,而有时在没有标点处甚至在一个字之间随情停顿。
15、轻重格式上,一般来说,朗读遵循规范的轻重格式,而朗诵常常根据情感和角色的需要突破轻重格式的规范。如“妈妈”一词,在叙述语气中,是规范格式,在角色撒娇和嗔怨的情态中则可能是轻轻格式或轻重格式,而在愤怒情状下则可能是重轻格式。
16、在字音的时值方面,朗读的时值在字音与字音之间的差距相对小,而朗诵的时值变化则要大的多。所以朗读的拖音相对短和用的少。
17、由此,因为时值或拖音的关系,朗读的字音处理上很少“靠音”或听不出“靠音”,而朗诵的字音却常常存在或较明显的存在靠音。
18、朗读和朗诵都是以声音为主要传达手段。除运用声音外,朗读和朗读都会有相应的动作表情,不同的是,朗读的动作表情有转述者的特点,是随意的、生活化的,朗诵的动作表情则是角色的表演性动作表情。(虽不同于戏剧表演)
19、朗读时任何时候一定要有对象感,要对听众“说”。而角色化的朗诵中,对象感则只是在某些语境中需要,而在很多角色化情境中,则不需要对象感.  
一舟播客http://blog.sina.com.cn/yzpy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