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47回复:8
朗诵新思考之-----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原创作品,独家版权.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朗诵新思考之-----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一 舟 流行的播音和朗诵、演讲理论中把”重音”这一概念扩大了.这样脱离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常识.也远离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意义.使人们对”重音”概念陷于懵懂之中. 一、有关”重音”的界定: 词目:重音 拼音:zhòng yīn 基本解释 1. [accent] 2. 指词、词组、句子里重读的音 3.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因素 详细解释 1. 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参见“ 重读 ”。 2.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符。 语言概述: 重音:(1)在语音学中,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重音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而在播音和朗诵理论中.”重音”有了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另一种说法是: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因此,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是不同的! 第一种说法,和词条和平常理解的”重音”是一致的,即重音就是读得重的音.第二种说法,则把重音当成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词语”。 一种是声音在语流中的轻和重的关系,是语音层面的概念,一种是在”稿件”中的重要和次要的的关系,是语义层面的概念。 这是继续含混和厘清重音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把第一种说法还称为“重音”:第二种说法中的概念改为“重点”。由此来构建“重点”、“重音”的理论结构。 二、首先,我们来弄清重点和重音的关系。 重点是稿件词语或语句中所要强调的东西,重点的强调。表现在语音上可以是重读、高调音或低音的重音,也可以是轻读或弱读的音,也可以是表现在语流中的停顿或拖音、拐音、怪音等,即一切能够突出这一重点词语的声音形式都可以是的重点表达手段。“重音”只是其中一种。而现行理论把这些形式手段都称为重音,必定是自相矛盾、含混视听。 所以,重点的声音形式和重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可以图式为: 图片:重点与重音关系副本.jpg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一部分重点是通过重音来表现的,还有一些重点是非重音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现的。反过来说,一部分重音表现的是语言中的重点,一部分重音表现的并非是语言的重点。 如《再别康桥》头两句,“轻轻的”是每句强调的重点,但在声音表现上只能用轻声表达和突出。显然,重音不在重点词语上。 三、重点地界定 (一)什么是重点? 重点是语义层面的概念,是稿件语句中所占的分量相对重要些的,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突出和强调的词或短语。因此,重点是:在表达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语言元素,它表现为词或短语的突出或强调。 (二)重点确定的依据: 语句中那些词语是要突出的重点。这是由语句目的和情感需要决定的。比如:《再别康桥》第一段: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是“我一个人悄悄地走了”。这一语句目的,决定了几个“轻轻”和“作别”、“云彩”等应该是重点。 四、突出重点的多种手段 重点地强调和突出,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实现。.只要能够把重点突出出来的任何方式都可以作为重点的突出的手段. 比如: 音强突出:运用某些音节重读或轻读等强调和突出。 音色突出:运用实声、虚声、柔声、钢声、涩音、滑音、颤音、泣声等强调和突出。 音调突出:运用高音或低音、怪音、拐音等强调和突出。 音值突出:运用某些音节的拖音、顿音等强调和突出。 停顿突出:运用停顿强调和突出。 五、重音 重音可以按常规明确界定为:语流中重读的音或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节。 (一)重音的存在域有三种: 重音可分为音步重音(或词重音)、句段重音和句子重音三类。多音节词里往往有一个音节读音比较重,这个音节就是词重音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与其音节数量和结构有关,双音节词多数为“中重”格式,如“火车”;少数为“重轻”格式,如“孩子”。三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重”格式,如“图书馆”;少数为“中重轻”格式,如“同志们”;极少数为“重轻轻”格式,如“朋友们”。四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中重”格式,如“北京大学”。 词重音除了指词的内部结构重音以外,还包括词的外部关系重音,即词和词相互比较的重音。表达中,实词比虚词总体要读得重些。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读得重些;助词永远轻读;介词和连词一般轻读;数词和量词连在一起是数词重,量词轻;副词作状语,读音一般较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一般重读,人称代词一般轻读。 (二)重音有三类。三类重音中有些是体现语句重点的重音,有些重音和语句重点无关。 1、、强调重音。是语句意义或感情重点在语音中的表现。作为重点表现手段的重音有三种: 第一、逻辑重音(又叫逻辑强调音)。逻辑重音,就是那些不受语法限制,而由句子的潜在含义所确定的必须强调的音节。 第二、感情重音(又叫感情强调音)。感情重音,由于情感的需要,对语句中某些词或词组加以情感色彩的强调。 第三、修辞重音(又叫修辞强调音)。修辞重音。朗诵者对文章中作者的采用的修辞手段的词句给予强调。 2、、语法重音,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语流的轻重关系,也就是说一句话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语流中把其中的某些音节的声音稍稍加重。 3、乐律重音 乐律重音:是被目前的理论忽视的.确是一个实际存在且很重要的、可以对于朗诵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最高级别的重音。它超越于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当语句需要它时。一切重音都要给它让位。 乐律重音,是由词语间的韵律和节奏关系或需要决定的。 语句中,有些需要读的重的音不是由于逻辑或情感的需要也不是语法重音的音节,而是由于节奏和韵律的需要而形成的重音。 比如《黄河》中的这段文字: 我的黑发白发三千丈的黄河 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河 我的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黄河 我的轻舟以过万重山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照片带不走我的容颜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歌声带不走我的情感的黄河 这段朗诵中,“丈”、“尺”、“来”、“山”读音应特别重。而这几个字既不是强调重音,也不是语法重音,也不是音步中的重格。但如果我们按上述几种重音要求处理,怎么也不如现在这样处理感觉顺畅舒服和给力。这是因为这段语句的韵律和节奏关系使然。 如,毛泽东的诗句: 别梦 依稀 咒逝川, 故园 三十二年前。 第二句”二”重读也是节律需要造成. 再如,一些告示类的语句。如五粮液广告语: 中国的五粮液 世界的五粮液 两句话一样的结构,但重音不同。第一句”中国”重,第二句”五粮液”重. 还有,车站的告示播音: 某某车站到了 有到某某车站下车的旅客 请您下车 这里除了正常的重音,“客”和最后一个“车”会读得特别重。这是由于这两个字的在句子节奏中的位置关系使然。 六、关于音步(或词和短语)的轻重格式 音步或词的轻重格式中的重音节,音步或词的轻重关系中,音强较大或音值较长的主要是由音音节本身和音节间的声韵开度和音调关系决定的。这是乐律重音在音步这个域中的体现。比如: 后重的音步: 大海 大山 大水 大厅 大地 大气(自然现象) 情愫 情感 情境 情景、情况 情调 情怀 情窦 黄河 黄海 黄土 黄水 前重的音步: 寸草 寸土 寸心 寸步 寸断 重要 重视 重工 重压 重大 重点 安全 安顿安定 安然 安放 安置 安逸 安泰 安心 安装 安好 安检 安慰 安稳 安阳 安排安培安徽 安静 安康 安乐 安葬 安详 安息 安危 安宁 安民 安眠 安谧 还有些音步的轻重关系是由语义重点决定的。比如:“大气”这个音步。如果作为表示自然现象的名词,应该是厚重。如果作为表示一种有关风格的形容词,则读前重 |
|
|
1楼#
发布于:2011-05-11 11:37
认真拜读了一遍,谢谢一舟老师
|
|
|
2楼#
发布于:2011-05-11 13:12
一舟老师好,你的文章和朗诵都与人印象深刻,虽然我对某些术语还不甚了解,仍能感到这篇文章对喜爱朗诵的朋友会很有帮助。
|
|
|
5楼#
发布于:2011-06-20 23:09
先补充一下,所谓“音步”现在的教材叫“轻重格式”,正名之后,学习者方便参考专业的书籍。
另外,对于重音,我的感受是应该放在整句中,整段中甚至整篇中去考察。不要太纠缠于细枝末节。不然就容易流于拆散玲珑宝塔了。 传统的逻辑重音、情感重音、语法重音,我也曾下大力气研究过一段时间,总觉得不得要领。后来发现,这样的思路其实有点钻牛角,最终是给自己找麻烦。中传教材中的10个分类要比传统方法更科学一些,不够彻底,但实际运用过程中给人以很多启发。 |
|
8楼#
发布于:2020-08-30 19:12
受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