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87回复:9
怪哉!
数月前买的一张片子,昨天想看,但片子放到主菜单时,光标就赖在了“Sound Format”上,上下左右怎么调它就是不动;进了这个声音格式设置里面上下左右兜一圈儿出来,光标还是像被定身法定住一样就是不能动!也就是说这张片子买来只能看半分钟的片头!
以往我买碟如果暂时没时间看,就先放入机器中试一下,只要能读出就算OK不再去退换。所以这张片子当初没发现问题。更恼人的是,我忘记它是在哪家店买的了!如此一来,这张片子坏了我100摘盆尼斯言! 有哪位朋友知道这种“鬼剃头”的怪事是怎么回事么? |
|
|
2楼#
发布于:2004-03-28 10:46
怪哉!
哈! 问题解决一半了! 放在电脑的DVDROM里,用鼠标点击Play all就可播放了!虽然只能在电脑上看,总算是能看了,起码又找回了50摘盆尼斯言! |
|
|
3楼#
发布于:2004-03-30 12:29
怪哉!
下面引用由mulan在 2004/03/25 10:17am 发表的内容: 不能不看哎。至少要试试能否读片,再看看是不是内容与片目是否相符。 我周五晚上拿了一张《女子十二乐坊》, 回来一放全片都是一些没有标题的踢死狗的场景!类似情况以前我也碰到过两次。 还有一次我拿了一张标题是“贝四”,回来一放是维氏的“四季”。…… |
|
|
5楼#
发布于:2004-03-30 20:49
怪哉!
嘿嘿,盗版工业发达的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超购买力的囤积碟片(低廉的价格总会勾起人的消费欲望并产生“幻觉”。)却没有消耗碟片的时间,同时会慢慢变得不懂地珍惜。故意残缺的版本为以后更新留下的余地又成了地下商行反复盈利屡试不爽的手法,并借此培养出一大票“洗牌强迫症患者”。如果是光棍,那倒算了,有时为了这种事两口子还容易闹别扭。(我就见过一个,以前住我隔壁的一个数学老师。他也算是个碟友吧,以前和我一起买古典音乐唱片时总是约上一大帮人一起去。各取所需地买上几十张凑够捞优惠的数然后“AA制”,既便宜,买回来又是满心欢喜、视若珍宝。现在此人开始疯狂收碟、洗碟,据说为此女方都带着女儿回娘家好几回了,想想真可怕!)所以说,喜欢的电影,如果有上映的还是去一趟电影院,哪怕一年就一次。虽说票价确实贵,但总还是比身不由己地“胡乱”买碟要便宜。(不信你可以回家翻一下有多少没看的碟片,还有懒得换的坏碟和洗牌碟,然后算一下它们当初买来时价钱的总和,肯定非常惊人^_^说不定够看好几场电影,外加狂吃一顿的。) |
|
|
6楼#
发布于:2004-03-30 21:15
怪哉!
房兄说的有理。但反过来说也有理呀:再没时间看碟的碟迷,一年也能看上几十部“大片”,可去电影院看不到这么多。 比如我,一年听看音乐会不般不会超过两场,还只能在上海听看;可买碟虽然有不少没时间听看,一年也能听看几十“台”,而且能“去”大都会,“去”斯卡拉,“去”柏林森林。。。 前两天我还在网上看到今年柏林森林听乐游18600大洋,口水流了一升,然后还是拿碟出来阿Q一下了事。:) |
|
|
7楼#
发布于:2004-03-31 10:46
怪哉!
偶想卖打口CD的JS一看见指挥家同志就心跳,识货的主又来了,好东东(特别是古典)又被他挑走了,价格高的还不要。喝喝喝!偶还想请教指挥家,您所在地的原盘贵不?您喜欢电影原声吗?能否给偶们说说? |
|
|
8楼#
发布于:2004-03-31 11:15
怪哉!
[这个贴子最后由FangZheNan在 2004/03/30 12:11pm 第 3 次编辑]我挺喜欢电影音乐的,不过只限纯音乐的,呵呵。我在上海,此处的电影原声从5元-40元之间不等,主要看是否真的喜欢,有特别喜欢的么就开始杀价咯。有一次我买到过1元一张的电影配乐(但5张起售,没有外壳,主要是一些老电影的音乐。),于是摊上这类货色被我一扫而空……电影音乐以配合电影为主,抽离画面单独听多少要打些折扣,但写得特别好的除外,如:《永恒与一天》、《尤里西斯的凝视》、《走出非洲》、《西部往事》等等。 买这类东西主要还是在于喜欢与否,勉强地拿回去只会让人窝心,然后一买来就“收藏”了。我主要是以听音乐为主,音乐好,版本无所谓。盗版、正版只要有就收呗,洗来洗去真地没啥意思。为买而买,何必呢?我在某个网站的电影原声专栏看到过,一个朋友唱片靓照贴了一大堆,版主问他听完音乐有何感想,他说:“感想就是爽爽爽……”我很佩服他淘碟的执着精神,但总好像缺点了什么…… |
|
|
9楼#
发布于:2004-03-31 15:52
怪哉!
本地这些东东的原盘极少,偶有时价格很贵:( 想来阁下是杀价高手,能否帮偶代买一些如何? :em06: 不知指挥家听过《拿破仑》和《西玛拉雅》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