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59回复:2
【资料整理】记影片翻译潘耀华(载《电影评介》1980年第12期)
【原题】为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记影片翻译潘耀华
作者:成梁 在如林的电影译制人员中,有这样一位女翻译,多少年来,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为我们翻译外国影片。她才五十出头,可参加翻译的影片,其数目差不多与她的年龄相等了,共四十多部。这位女翻译是谁呢?爱看外国片而且细心的人,也许不会忘记片头字幕上常常出现的三个字——潘耀华。在今年文化部评选的优秀影片中,荣获翻译片奖的《舞台生涯》,就是她翻译的。她还因翻译《舞台生涯》、《蝴蝶梦》等影片,在长影厂和吉林影协举办的电影“小百花奖”中荣获最佳翻译奖。 潘耀华是长影厂的英语翻译,除译过《悠闲阶级》、《鲁滨逊漂流记》(电视片)、《摩登时代》、《寻子遇仙记》、《一个国王在纽约》等英、美片外,还通过英文台本翻译过其他国家的影片。如南斯拉夫的《桥》、《67天》、《夜袭机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26个画面的占领》、《苏捷斯卡战役》;朝鲜的《南江村妇女》、《鲜花盛开的村庄》,法国的《愤怒的人》;匈牙利的《军乐》;波兰的《寂静的线索》,以及苏联与保加利亚合拍的《前夜》等等。这些影片除几部是合译的外,大多数都是她独立翻译的。 潘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她的勤奋努力分不开的。她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外语。十五岁前,在天津、北京的英、法学校学习,以后又在家自修,从小打下了学习外语的良好基础。五十年代初,她在一所大学当资料员时,又在旁听外语课中得到了深造。由于她从小喜欢文艺、酪爱电影,有一定文化修养,二十九岁那年就考到长影厂演员剧团当演员,以后当了翻译。她的第一部翻译片《军乐》,是1962年2月与当时的老翻译黎歌合译的。不久,潘又独立翻译了越南片《初秋的一天》,自此开始了翻译影片的生涯。 有人曾把翻译视为一种“苦差事”,认为这不过是人家的工具罢了。可是,她却认为:翻译工作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桥梁。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吸取和借鉴外国文艺的精华来丰富中华民族的的文化宝库,为祖国人民多译些外国影片,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她甘愿承担这个“苦差事”。为搞好这一工作,她刻苦钻研,虚心向别人请教。她在学习外语和广泛的文化知识中,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可是,当她看到观众陶醉于她翻译的影片之中,受到感动和教育时,她心里又是多么高兴啊!陪她观看译作的人,常见她跟着观众一起流泪。这泪是因为受影片的感动所流的,抑或是想到自己的译作居然能感动别人而流的呢?我想也许二者兼有吧! 翻译的工作是艰巨的,译出一部作品或影片已经不易,何况还要译得好。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甚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潘在翻译过程中就是按“信、达、雅”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每接到译片任务,她就反复地认真阅读和研究台本,不仅要把原著读通弄懂,还要理解它的主题思想,熟悉其中人物的性格与特征,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以及编、导、演的风格等等情况。不懂的就问人或者查字典、查资料,常常废寝忘食,真可谓全心身投入了翻译工作。 译人物对话时,她还亲自对口型,使译出的话既要符合原意,又要与影片中人物的口型相吻合。在各国语言、词序、语音的多少和长短等特点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要求得到这样的统一和和谐是不容易的,潘在对口型时,也象配音演员一样进入角色,往往带着剧中人物的感情去作。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词恰当,她都进行了反复的琢磨、推敲,使译出的语言顺口,符合汉语语法规范,而且注重符合原意的真实感和美感。因此她翻译的影片真实、生动、感人,其语言高度概括,适合角色的身份和内心活动;并且文雅而又通俗,能较好地再现原片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这些特点在她的代表译作《舞台生涯》、《蝴蝶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潘是谦虚的人,虽获得了翻译奖,但并不自负。她认为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由很多人创作的,自己只不过是集体创作中的一员,荣誉应属于集体。她立志还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决心多译一些外国影片,多为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力量。目前,她又译好了一部巴基斯坦故事片《永恒的爱情》(上、下集)。这部影片不仅译了对话,还译了歌词。这些歌词不仅把原意译了出来,而且仍然诗意盎然。刚翻完这部影片她又接受新的任务了。我们相信,今后将能看到潘耀华翻译的更多更好的外国影片。我们衷心祝愿她取得更大的成就! |
|
1楼#
发布于:2009-08-30 00:03
向这位优秀的翻译家致敬。
可惜现在这种认真的翻译不多了。 |
|
|
2楼#
发布于:2009-08-30 08:33
老太太最经典的作品当属《乱世佳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