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379回复:3
【十周年征文】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上这些声音。
是天赐之物、是天簌之音。 【那段时光 仙音流觞】 十年。 与配音网结缘是在2001年。 2002年4月注册,虽然期间也偶而冒个泡,但总喜欢潜水。 传几张01年配音网的图片吧。 当时我打印了很多,可惜一不留意被小孩拿去玩了, 折飞机的、撕纸的。。。大多都给弄丢了。 所剩无几。 现将仅存的拍了传上来。 大家还能记得起当年的论坛模样么? 图片:SSL23745-1.jpg 图片:SSL23740-1.jpg 图片:SSL23743-1.jpg 02年注册的号,长期间没登现在已不能用了。 这是当时注册之后第一次发的贴,纪念一下。 图片:克.jpg 记忆中看到的第一部译制片是《大蓬车》,那时很小,大约七岁左右。那时对影片中的喊出“小辣椒”的声音印象深刻,觉得那声音特好听,长大了之后方知为她配音的是刘广宁。 当年有部连续剧叫《李信与红娘子》,在我模糊的印象中,李信是童自荣配的,红娘子是刘广宁配的,但当时好长一段日子,我总将声音跟名字搞错,总以为女声是童自荣,男声为刘广宁。 第一次看见配音演员,是当时中央台在电视中曾放过系列的专题片《不见面的影视明星》(片子的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这样子的),当时的心情,象发现了大宝藏一样。 94年时,收集了一套世界名著录音剪辑和其他配音作品有关磁带,如获至宝,至今还保存着。 98年底左右,在书店偶然发现了苏秀老师的《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十分的惊喜。05年,又收了新版的苏秀老师签名的《我的配音生涯》。 对七、八十年代的译制片,尤其痴迷。所有上译艺术家的声音,耳熟能详。尚华、邱岳峰、毕克、于鼎、张同凝、杨文元、胡庆汉、富润生、苏秀、赵慎之、潘我源、李梓、刘广宁,程晓桦、曹雷、丁建华、童自荣、乔榛、施融、翁振新、杨成纯、严崇德、王建新。。。。太多太多。。。。群星璀璨,在配音长河中流光溢彩。 听他(她)们作品,是耳朵的盛宴,是心灵的涤荡。可谓仙乐飘飘,回味至甘。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看老片,喜欢看带着划痕的胶片版,尽管画质不清晰,但画面飘出的声音依然悦耳,带给我回到那时的感觉。 现在很多的译制片,画面声音分离,没有感染力。不象原先的那些译制片,光听剧中的声音就能想象出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剧情。那时的片子,部部都能做成录音剪辑,百听不厌。 前几年,电影频道放的重配版《尼罗河上的惨案》,配音太失败了。尤其是给杰基配音的那位女演员,完全没有入戏,重场戏口型气息完全对不上,显得生硬造作。 现在有很多老片,都经过了重配,但配的效果无法与原配相提并论。我一直想不通的是:既然有这么好的配音原作,何必要重配? 当时进入论坛的另一个原因,也跟想要了解香港的配音演员不无关系。我是从这里,将他(她)们的声音、姓名与片中的形象连在了一起。在这里,我知道了香港片中声音的塑造者是谁,知道了叶清老师的论坛。让我了解了张济平、冯雪锐、周司平、廖静妮、陈元、黄河、潘宁、王逊、李亚昭、杜燕歌、孙燕超、唐菁、卢琨、杨育敏、于小华、小小、袁来怡、邢金沙、林晓萍、晏晓陶等等一大批香港配音演员的不可多得的资料作品。 【蓦然回首 情怀依旧】 05年底,对现有的译制片及配音作品的痴迷感渐渐淡去。感觉新人新作与我心中的那份挚爱仍有距离。 加上TVB、ATV的老配音演员也陆续远离了我的耳际,兼之种种因素,离开了论坛。 人总是怀旧的。今年10月,再次翻起苏秀老师的书时,内心的情感又一次复苏。于是在网上搜索有关配音论坛的消息,不过徒劳无功,一度迷失。几番周折之后,终于找到了组织。 感谢配音网让我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感谢配音网让我熟悉了大批幕后的明星。 感谢穆站的一一耐心回复。 很感动。谢谢! 12月14日,易水寒蝉。 |
|
|
1楼#
发布于:2010-12-14 19:58
楼主伉俪都是资深音迷,这还是配音恢复中我在热心人创办的后备坛里知悉的,记得你说“印象中只有法兰,穆阑,还有LIMBO,配音守望者”,而历历如新的旧版画面,是我头一次见,像贤伉俪各据一本的《我的配音生涯》——
图片:suxiu.jpg “就是这本,苏秀老师的字漂亮的。” ——易水寒蝉 2010-10-22 09:58 |
|
2楼#
发布于:2010-12-15 16:00
回 1楼(adelinechao) 的帖子
谢谢踏雪还记得我上次的留言~~我痴迷上译和香港的声音很多年了,当初也因此而喜欢上了论坛。现在重新回来后,所有的一切对于我说都是全新的。因为我的认知度有局限,对新的配音演员、新的作品不熟悉。现在正一篇篇地细细翻阅以前浩如烟海的贴子,从中了解新一代的资料和作品,这种感觉又新颖又美好。你的文章我也在看,感情真挚,有感而发。我觉得你们才是真正的资深音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