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25回复:71
继续破案-《追捕》在日本究竟怎样?刚刚得到一条讯息: "不过前两年(2012)日本对此片进行数字修复重新上映,日本观众非常欢迎。" 这还未进一步得到证实的消息不是我挺《追捕》的救命稻草,而是拨开迷雾的一线曙光。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日本人不喜欢《追捕》时的反应就是没反应,接近无动于衷,而后又有很多零碎的证据出现,如日本人更喜欢同时代的其他日本电影,如采访到参与其中的制作人员,被采访者都不愿意承认曾经参与过等等,这些和上面的那条号外都是未经严格证实过的,但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啊,或许这些说法都有本源。 但《追捕》不同于那个饥渴年代的其他海外影视作品,《加里森敢死队》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美剧了,而且是没有之一,但现在几乎有了这样的共识:当时确实轰动,现在看确实粗糙。童自荣、毕克等的配音也许是现在我唯一想“听”这部美剧的原因了,《大西洋底来的人》好很多,但也有制作上简陋的问题,只是没有《加里森敢死队》那么不堪罢了,这两部现在看,念怀旧的程度比较高,这感觉和《追捕》很不相同。 而我要破案的初衷就是索骥这个感觉: 《追捕》在剧情、演员、剪辑、音乐、动作场面上均属上乘之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追捕》的电影可以说是升华了西村寿行原著的小说,再加上无法复制的精彩上译,怀旧就变得只是《追捕》的附加价值而已了,其比重只占《追捕》电影的很小一部分。这样一部特征明显的类型电影,拍的如此精彩,是可以跨越国界与时间的,这就是我纳闷日本人不喜欢的原因,也是我要破案的动力。 另外我要说的是,我更喜欢看当年上译剪辑的版本,而不是现在的全本151分钟,151分的版本节奏减缓,整体显得臃肿,更不用提那个鸡肋般的、还是真假莫辨的暴露镜头了,猎奇不反对,关键是要看看猎的是个啥东西啊。 |
|
1楼#
发布于:2014-04-24 16:43
不同时代国内接受能力不同,就好象国内引进不少译制电影,很多都是B级制作(要考虑的还有引进成本问题),但80、90年代国人接触的舶来品本身就不多,物以稀为贵,很多这样的东西不单受欢迎,甚至成为经典,而在国外很少有将B级电影奉为经典,最多也只能算精品。《追捕》的故事模式很象《亡命天涯》,这也是为什么后者在引进后同样受欢迎的原因,甚至当时的影院直接拿前者做为宣传样本。归咎原因,很大程度是当时的日本类似的电影太多,或者说从演员和导演等等各方面考虑,观众必定会择其优,国内就不同,剧院里播放什么电影,基本都是固定了的,选择余地非常小,如果放到今天这样的大环境,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所谓“饿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经历了大片轰炸的我们,已经对很多东西早就麻烦了。
|
|
2楼#
发布于:2014-04-24 17:25
楼主所说的“如采访到参与其中的制作人员,被采访者都不愿意承认曾经参与过等等”是指的《生死恋》吧,我记得在《电影传奇》里面有。
|
|
|
3楼#
发布于:2014-04-24 19:44
|
|
4楼#
发布于:2014-04-24 19:46
|
|
5楼#
发布于:2014-04-24 19:46
|
|
|
6楼#
发布于:2014-04-24 19:49
|
|
7楼#
发布于:2014-04-24 23:51
这片3年前在日本下关电影节上重新放映过,现在的观众大概会有一些新奇感吧。高仓健拍了大约150部电影,真正能让中国观众熟悉的,恐怕也不超过十部吧?我同意一楼的观点,毕竟还是由于那时候国内能看到的西方电影太少太少了。(在文化方面,我还是把日本归于西方一类。)
|
|
8楼#
发布于:2014-04-24 23:55
|
|
9楼#
发布于:2014-04-25 09:40
|
|
|
10楼#
发布于:2014-04-27 18:35
|
|
11楼#
发布于:2014-04-27 18:58
|
|
12楼#
发布于:2014-05-01 13:08
我也说两句吧,前些时候刚刚又看了一遍《追捕》发觉,里面的许多剪辑方式在现在己经显得比较粗糙了
|
|
|
14楼#
发布于:2014-05-01 15:57
|
|
16楼#
发布于:2014-05-05 23:31
|
|
17楼#
发布于:2014-05-06 08:04
|
|
18楼#
发布于:2014-05-06 08:11
《追捕》进来的早,后来记得还有西城秀树的《伤痕累累的勋章》(好吧,我承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里面女主角的裸背……)
|
|
19楼#
发布于:2014-05-06 10:20
|
|
22楼#
发布于:2014-06-17 17:43
|
|
|
23楼#
发布于:2014-07-07 05:35
首先很多优秀的电影,商业上未必成功。一部电影的优劣高下,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人觉得比较棒的电影,别的人看来是烂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之前引进的不少电影都是批判他们社会制度的电影,【追捕】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山口百惠的【绝唱】里也有质问地主老爷“人一出生是否就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台词,还有美国的【恶梦】,等等。楼主想想,这些电影在她们国家属于主流电影吗? 大家开动想象:日本的观众欢呼雀跃的彻夜排队自掏腰包买票进影院观看一部电影。松下日立小松丰田公司拿出公款组织员工利用工作时间观看。中小学校布置学生集体观影并写出800字的观后感,要求学生认清滋补主义司法的罪恶本质。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很多日本人还在对这部电影集体津津乐道。 就说【追捕】本身吧,未删节版的原版拖沓臃肿,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一部精品,情节设置上逻辑不通之处很多,浩浩荡荡的马队奔驰在繁华的新宿街头,尽管浪漫,但有谁会相信,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说不见就不见,瞬间消失无踪,首先不符合常理。杜丘驾驶那么大的飞机也是不知怎么降落逃跑并可以脱失的。 上译公映版本更是直接从开着飞机,一下子就穿越到陆地上,更是不合理的剪切。 那时的引进电影每年就那么多,引进时既要算经济账,不能太贵,又要强调主题思想的大方向,观众的经济水平又做不到每片必看,每年各种进影院的机会不多,加上当时还有电影小人书在放映结束后继续帮着“炒作”吧,早期电视台无片可放只能循环播出老片,可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部中许多年还可以记住情节的而已,那时不用说精品电影,就是一部烂片大家都会津津乐道好多天,这是那时精神饥饿、电影匮乏的的表现,那个时代填鸭式精神供给是管用的,因为观众没有其它选项。 我们时常怀念一部电影,不过是在怀念属于我们自己已逝去的最美好的那段童年或少年的时光,流连的是当时观看某部电影时的那份快乐,其实那份快乐早已跟电影本身是否精品无关,深入人心的电影未必就是优秀的影片。 我不相信一个特定时代会把一批烂片造就成一部部经典,我只相信,那些和是烂片是精品无关紧要的国外电影给我们电影文化极度匮乏的青春留下了或美好或深刻的记忆,让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尽管经过严格挑选的海外镜头一睹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外面世界充斥着的那么多不公和黑暗,使自己的童年尽管贫困但又可以感到无比自豪满足和幸福,没给自己脆弱的幼小心灵发育成长过程留下痛苦的阴影。 即使今天,如果【追捕】能在朝鲜公开放映,依然会强势火爆。 |
|
|
24楼#
发布于:2014-07-07 12:29
lilipinglili:首先很多优秀的电影,商业上未必成功。一部电影的优劣高下,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人觉得比较棒的电影,别的人看来是烂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日本的观众欢呼雀跃的彻夜排队自掏腰包买票进影院观看一部电影。松下日立小松丰田公司拿出公款组织员工利用工作时间观看。中小学校布置学生集体观影并写出800字的观后感,要求学生认清滋补主义司法的罪恶本质。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很多日本人还在对这部电影集体津津乐道。 ——这是什么电影? |
|
25楼#
发布于:2014-07-07 12:58
|
|
|
26楼#
发布于:2014-07-08 18:17
被删镜头 由高仓健原田芳雄中野良子主演的电影《追捕》(日文名《涉过愤怒的河》)1974年摄制完成,1978年引进中国电影市场,当时曾引起极大的轰动。一时间,杜丘和真由美成为了那一时代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遗憾的是,由于引进的过程中,国内的电影审查机构对其中的一些敏感镜头做了删除,使得国内的观众无法一览该片的全貌。其中有些镜头是因为过于裸露,有些则可能是因为不符合中国观众对于正面人物的理解。 ![]() 被删除的第一场戏“杜丘偷鞋”:一起来回忆一下影片是怎么开始的:在东京的街头一名女子突然指证检察官杜丘对她实施了强奸。正当杜丘在警局接受调查时,又有一名男子指责杜丘偷了他的钱和高级相机。检察长勒令杜丘停职,警长矢村带杜丘到家中进行搜查,找到了被盗的钱和相机。杜丘意识到被人陷害,假装上卫生间呕吐趁机跳窗逃跑。紧接着发生的情节中国观众没有看到:杜丘光着脚走在路上遇到一群孩子,孩子们惊讶地看到杜丘没有穿鞋,杜丘进了一座寺庙,偷走了一双摆在门外的鞋子。这场戏所以被删,一定是有关领导怕观众接受不了杜丘竟然会偷东西的事实。 ![]() 被删的第二场戏“山洞中的激情”:接下来很长一段基本完整,审查人员没有动剪子。杜丘打听出来告她强奸的女子来自北海道,于是到那里去调查。惊讶地发现她和告他盗窃的男子是夫妇——横路敬二和横路加代,杜丘在横路家中看到了加代的尸体,然后遇到两名杀手的追杀。杜丘逃进山林,从熊口救出了农场主的女儿真由美。真由美把杜丘藏在山洞里,又救了追捕他的矢村警长。这时,杜丘告诉真由美,他回东京去继续调查,真由美坚持要和他一起去……接下来的台词人们应该非常熟悉,真由美勇敢地抱住了杜丘。两人热烈接吻,音乐声起……(对于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个镜头已经足以让他们看得热血沸腾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他们看不到的更刺激镜头),下面是被删的部分了:真由美默默地开始脱去外衣,又开始脱内衣,在火光的掩映下,两人热烈地…… ![]() 被删的第三场戏“杜丘袭击看鸟人”:接下的情节人们都应该还记得,真由美的父亲教会杜丘开飞机,杜丘飞过青津海峡回到本州。中国观众下一次看到杜丘就是在东京新宿被警察追捕的那段了,实际上这中间还有两场杜丘的戏被删了。杜丘躲在森林里,被一个护鸟队员发现了,杜丘矢口否认,护鸟队员企图抓住杜丘,杜丘假装晕倒,借机抢夺护鸟人手中的猎枪,杜丘把护鸟人打晕后逃走(这段戏所以被删,一方面可能是我们的电影局觉得多余,另一方面大概不愿意大家看到杜丘袭击一个无辜者)。 被删的第四场戏“妓女援手杜丘”:杜丘到了东京,躲避着警察对他的追捕,被一名在街上拉客的妓女发现了。发着高烧的杜丘晕倒了,妓女将他带回了自己的住所,细心地照料他,晚上和他睡在一起。为他做早饭,表示相信他不是坏人。这场戏有人觉得删的很合理,和主题没多大关系,而且有点不合情理。 被删掉的第五场戏“真由美舍身救杜丘”:杜丘在东京新宿被追捕,关键时刻真由美骑着马救杜丘突出重围。然后矢村找到他们住的旅馆。中国观众看到的是:矢村往房间里闯,真由美说了一句“太无礼了!”杜丘就出来了,可实际上电影里的情节比这个要复杂。先是矢村来找杜丘,真由美开了门,矢村没看到杜丘,矢村硬要检查,要进洗澡间去看,真由美想用脱衣服的办法阻止他,矢村不为所动,就这么看着,居然有正面特写!矢村有点受不了了,杜丘终于出来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镜头不但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 ![]() 被删掉的第六场戏“真相大白后的对话”:矢村并不是来抓杜丘的,而是来帮他的。他告诉杜丘横路敬二已经进了精神病院。杜丘于是假装精神病人混入精神病院查出真相。唐塔大夫在罪行暴露后跳楼自杀,长冈议员也在逃跑前被杜丘和矢村抓住,最后死于枪下。按中国观众看到的,紧接着就是真由美和杜丘在最高检察院门口见面,真由美问:“完了?”杜丘说:“哪有个完啊?”真由美问:“我可以一起去吗?”杜丘点头,然后二人一起向远方走去。他们去做什么?杜丘平反了吗?完全没有交待。而事实上,这中间还有一段戏的。在检察院的楼顶平台上,矢村告诉杜丘事情已经查清了,这时,检察长一脸阴沉地走过来。检察长宣布杜丘清白了,杜丘表示不回检察院工作,要去旅行。检察长很惊讶,他想挽留杜丘,杜丘执意离开了。最后这一场戏其实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原片还有续集的,杜丘假装旅行继续进行调查,终于发现检察长和犯罪集团是一伙儿的,但他最终被那两名杀手杀害,矢村揭开真相,为他报了仇。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局的领导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引进续集。 ![]() 对照世界电影版的双D5《追捕》,与国内公映版做了一番对比,发现国内公映时竟然有多达15处以上删节。 碟1 2分47秒——3分10秒:水泽惠子报案 3分38秒——4分45秒:矢村听警察属人员介绍案情 8分5秒——8分48秒:杜丘离开看守所随矢村来找检查长 10分11秒——11分2秒:检查长示意矢村为杜丘打开手铐 15分11秒——16分4秒:杜丘翻窗逃跑后到附近庙宇里偷鞋 16分34秒——17分15秒:检查长回答记者提问 20分57秒——22分3秒:杜丘专案组成立 26分17秒——29分4秒:杜丘在前往北海道逃亡途中 ![]() 63分43秒——64分58秒:杜丘和真由美在山洞作爱 碟2 3分52秒——5分9秒:飞机落海后杜丘逃亡、矢村在警察属分析杜丘逃跑路线 11分19秒——12分5秒:东南药厂矢村与酒井专务对话的后半部分 12分48秒——22分40秒:杜丘在树林里与看林员搏斗后逃跑、从长野市一路逃跑到一个小城生病被一个妓女搭救 2人产生一夜情、警方继续沿途设卡 32分16秒——32分56秒:真由美在旅馆脱衣 51分54秒——52分28秒:真由美从疯人院看杜丘出来后给矢村打电话 66分58秒——69分15秒:结案后杜丘、矢村、检查长3人在检查厅楼顶的对话 |
|
27楼#
发布于:2014-07-08 18:19
追捕 被删镜头 由高仓健原田芳雄中野良子主演的电影《追捕》(日文名《涉过愤怒的河》)1974年摄制完成,1978年引进中国电影市场,当时曾引起极大的轰动。一时间,杜丘和真由美成为了那一时代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遗憾的是,由于引进的过程中,国内的电影审查机构对其中的一些敏感镜头做了删除,使得国内的观众无法一览该片的全貌。其中有些镜头是因为过于裸露,有些则可能是因为不符合中国观众对于正面人物的理解。 《追捕》被删除的第一场戏“杜丘偷鞋”:一起来回忆一下影片是怎么开始的:在东京的街头一名女子突然指证检察官杜丘对她实施了强奸。正当杜丘在警局接受调查时,又有一名男子指责杜丘偷了他的钱和高级相机。检察长勒令杜丘停职,警长矢村带杜丘到家中进行搜查,找到了被盗的钱和相机。杜丘意识到被人陷害,假装上卫生间呕吐趁机跳窗逃跑。紧接着发生的情节中国观众没有看到:杜丘光着脚走在路上遇到一群孩子,孩子们惊讶地看到杜丘没有穿鞋,杜丘进了一座寺庙,偷走了一双摆在门外的鞋子。这场戏所以被删,一定是有关领导怕观众接受不了杜丘竟然会偷东西的事实。 《追捕》被删的第二场戏“山洞中的激情”:接下来很长一段基本完整,审查人员没有动剪子。杜丘打听出来告她强奸的女子来自北海道,于是到那里去调查。惊讶地发现她和告他盗窃的男子是夫妇——横路敬二和横路加代,杜丘在横路家中看到了加代的尸体,然后遇到两名杀手的追杀。杜丘逃进山林,从熊口救出了农场主的女儿真由美。真由美把杜丘藏在山洞里,又救了追捕他的矢村警长。这时,杜丘告诉真由美,他回东京去继续调查,真由美坚持要和他一起去……接下来的台词人们应该非常熟悉,真由美勇敢地抱住了杜丘。两人热烈接吻,音乐声起……(对于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个镜头已经足以让他们看得热血沸腾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他们看不到的更刺激镜头),下面是被删的部分了:真由美默默地开始脱去外衣,又开始脱内衣,在火光的掩映下,两人热烈地…… 《追捕》被删的第三场戏“杜丘袭击看鸟人”:接下的情节人们都应该还记得,真由美的父亲教会杜丘开飞机,杜丘飞过青津海峡回到本州。中国观众下一次看到杜丘就是在东京新宿被警察追捕的那段了,实际上这中间还有两场杜丘的戏被删了。杜丘躲在森林里,被一个护鸟队员发现了,杜丘矢口否认,护鸟队员企图抓住杜丘,杜丘假装晕倒,借机抢夺护鸟人手中的猎枪,杜丘把护鸟人打晕后逃走(这段戏所以被删,一方面可能是我们的电影局觉得多余,另一方面大概不愿意大家看到杜丘袭击一个无辜者)。 被删的第四场戏“妓女援手杜丘”:杜丘到了东京,躲避着警察对他的追捕,被一名在街上拉客的妓女发现了。发着高烧的杜丘晕倒了,妓女将他带回了自己的住所,细心地照料他,晚上和他睡在一起。为他做早饭,表示相信他不是坏人。这场戏有人觉得删的很合理,和主题没多大关系,而且有点不合情理。 被删掉的第五场戏“真由美舍身救杜丘”:杜丘在东京新宿被追捕,关键时刻真由美骑着马救杜丘突出重围。然后矢村找到他们住的旅馆。中国观众看到的是:矢村往房间里闯,真由美说了一句“太无礼了!”杜丘就出来了,可实际上电影里的情节比这个要复杂。先是矢村来找杜丘,真由美开了门,矢村没看到杜丘,矢村硬要检查,要进洗澡间去看,真由美想用脱衣服的办法阻止他,矢村不为所动,就这么看着,居然有正面特写!矢村有点受不了了,杜丘终于出来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镜头不但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 《追捕》被删掉的第六场戏“真相大白后的对话”:矢村并不是来抓杜丘的,而是来帮他的。他告诉杜丘横路敬二已经进了精神病院。杜丘于是假装精神病人混入精神病院查出真相。唐塔大夫在罪行暴露后跳楼自杀,长冈议员也在逃跑前被杜丘和矢村抓住,最后死于枪下。按中国观众看到的,紧接着就是真由美和杜丘在最高检察院门口见面,真由美问:“完了?”杜丘说:“哪有个完啊?”真由美问:“我可以一起去吗?”杜丘点头,然后二人一起向远方走去。他们去做什么?杜丘平反了吗?完全没有交待。而事实上,这中间还有一段戏的。在检察院的楼顶平台上,矢村告诉杜丘事情已经查清了,这时,检察长一脸阴沉地走过来。检察长宣布杜丘清白了,杜丘表示不回检察院工作,要去旅行。检察长很惊讶,他想挽留杜丘,杜丘执意离开了。最后这一场戏其实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原片还有续集的,杜丘假装旅行继续进行调查,终于发现检察长和犯罪集团是一伙儿的,但他最终被那两名杀手杀害,矢村揭开真相,为他报了仇。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局的领导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引进续集。 《追捕》对照世界电影版的双D5《追捕》,与国内公映版做了一番对比,发现国内公映时竟然有多达15处以上删节。 碟1 2分47秒——3分10秒:水泽惠子报案 3分38秒——4分45秒:矢村听警察属人员介绍案情 8分5秒——8分48秒:杜丘离开看守所随矢村来找检查长 10分11秒——11分2秒:检查长示意矢村为杜丘打开手铐 15分11秒——16分4秒:杜丘翻窗逃跑后到附近庙宇里偷鞋 16分34秒——17分15秒:检查长回答记者提问 20分57秒——22分3秒:杜丘专案组成立 26分17秒——29分4秒:杜丘在前往北海道逃亡途中 《追捕》63分43秒——64分58秒:杜丘和真由美在山洞作爱 碟2 3分52秒——5分9秒:飞机落海后杜丘逃亡、矢村在警察属分析杜丘逃跑路线 11分19秒——12分5秒:东南药厂矢村与酒井专务对话的后半部分 12分48秒——22分40秒:杜丘在树林里与看林员搏斗后逃跑、从长野市一路逃跑到一个小城生病被一个妓女搭救 2人产生一夜情、警方继续沿途设卡 32分16秒——32分56秒:真由美在旅馆脱衣 51分54秒——52分28秒:真由美从疯人院看杜丘出来后给矢村打电话 66分58秒——69分15秒:结案后杜丘、矢村、检查长3人在检查厅楼顶的对话 |
|
28楼#
发布于:2014-07-08 18:29
搞不懂???
您提交的内容含有敏感词!!! 哪些属于???没有答案。 |
|
29楼#
发布于:2014-07-08 19:02
|
|
|
30楼#
发布于:2014-07-08 19:56
lilipinglili:日本投入巨资拍摄,几百当红明星参与的的日本版【建锅大爷】吧,恐怕只有这位大爷出马才有这般号召力。【追捕】不够格。回到原帖天皇陛下万万,啊,是没几岁了,《建锅大爷》?笔误矣,应该是《煎锅大爷》,或者是《见过大爷》吧。 |
|
33楼#
发布于:2014-07-20 09:16
|
|
34楼#
发布于:2014-08-29 16:18
《追捕》的成功是70年代末中国社会一种文化饥渴的产物,从本质上说电影确实谈不上很经典。但什么是经典?如果配音艺术让其成为经典那也是译制片团队的心血。
|
|
37楼#
发布于:2014-09-16 21:56
多亏上译,现在大家多遍看的片子也多亏上译的精彩演绎,其次,就是纯个人对影片的喜爱了。
|
|
|
38楼#
发布于:2014-11-08 01:31
《追捕》在70年代的确是大制作了。记得我买的DVD的预告片里说制作费是5亿日元,制作了半年。在当时也是A级大作了。也许只是运气不好,票房就不佳了。现在这样的事还是很常见的。
不过,本片的一些思想只是点缀。本质还是娱乐大片。不过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看了还是很有意思的。那么也足够了。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