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051回复:63
【原创】日本电影逸话(一)《追捕》
本人一直比较喜欢日本电影,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和兴趣爱好,日语具备了一定水平,开始涉足相关日文原版资料,了解了日本本国对当时风靡中国的这些影片的看法和一些逸闻轶事,自己总结了一下,加上一些个人见解,以飨各位配音网的网友,也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首先谈谈《追捕》,这部电影于1976年2月在日本上映,1978年作为第一个日本电影周的影片在国内上映,立即引起观影大潮,可说是非常火,关于其风靡程度及相关评论我就不再赘述了,只谈一些大家忽视的内容。 (一) 制作影片的两大BOSS。 一谈起《追捕》,大家都会马上想起杜丘和真由美,还有矢村的大鬓角,很少有人注意本片的制片人永田雅一和合作制片德间康快,这两位大鳄可说是战后日本电影界乃至经济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本片能够拍成跟这两个人密不可分。下面让我慢慢道来。 先说说永田雅一,他在1942年成立大映(大日本映画)电影公司,是战后日本电影界五社体制中的一角(其他四家是东映、东宝、日活和松竹),拍出了《罗生门》、《雨月物语》等名片,捧红了若尾文子、胜新太郎、市川雷藏等大明星,他的工作作风比较独裁,有“永田喇叭”的外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日本由于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各大电影公司纷纷陷入经营泥沼,大映公司由于永田独裁的不良体制,与1971年年底宣告破产,永田暂时退出了电影界。 永田雅一也是有名的马主和棒球队老板,在政商界很吃得开。作为他在电影界的复出之作,永田对《追捕》很重视,专门成立了制片公司,那场经典的新宿街头跑马追逐的场面,不但马匹是他提供的,能在新宿街头拍摄也是靠他疏通各级关系才得到了许可。 德间康快是德间书店的创始人,大映破产后,在东映社长冈田茂的游说下,于1974年接手大映公司,成立了新的大映映画株式会社,简称仍为“大映”,新大映作为德间书店下面的子公司,只负责制作影片,发行放在东映或松竹等公司的院线上,规避了一定的经营风险。1975年推出第一部作品《金环蚀》就取得了成功,成为出版界进军电影界成功的先例。1985年出资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由宫崎骏领衔拍摄了很多经典的动画大片。 德间康快重视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电影方面的交流,在两国互办电影周,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华业务的东光德间公司,帮助我国引进了很多日本优秀影片,合拍了《一盘没下完的棋》《敦煌》《菊豆》等影片。 德间康快在1973年和东映合作制作了黑帮电影《山口组三代目》,高仓健主演,估计可能是这层关系,《追捕》能请到高仓健作为他离开东映的第一部作品。 (二) 关于《追捕》的删减 《追捕》在国内上映不久,国内就传出删掉了真由美的裸戏,但是由于当年传播渠道的不畅,直到1998年电影频道第二次引进《追捕》,重新进行了配音,人们才发现《追捕》在国内公映时删了不少内容,除了裸戏,还有杜丘偷鞋、在女招待家过夜等情节,足有半个小时之多。 对于《追捕》的删减,我个人认为经过两次删节,第一次是发行方的删节,那个时候日本出口影片一般都要对内容进行删节,比如《新干线大爆炸》,日本版是152分钟,而法国版只有100分钟,将近差了一个小时。第二次是国内的删节,有些不符合审查要求的内容被删掉,比如裸戏,比如杜丘偷鞋,把杜丘塑造成一个完美主义者。 《追捕》的日本版时长是151分钟,国内上映版在两个小时左右,删节之后反倒感觉译制版情节要紧凑不少,原版倒显得有点拖沓冗长,不符合动作片快节奏的风格。 (三) 《追捕》在当年日本电影界的评价 《追捕》在当年《电影旬报》的专家评选中排名第18位,表现还可以,要知道《人证》当年排名50位。票房和读者评选均没有进入前十。据导演佐藤纯弥说,这部电影比成本稍挣了些钱,估计是不如预期。 之所以在日本没有大热,除了影片情节有些拖沓,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一是高仓健的形象相对于他在东映后期的形象(比如《新干线大爆炸》)没有太大的突破,真正让高仓健成为国民影星的是之后拍摄的《幸福的黄手绢》;二是这部电影是动作娱乐片,悬疑的成分不多,这类影片日本肯定是不如007系列那样好莱坞的大片,无论从成本上还是制作理念上。 总的来说,《追捕》是一部有特点的商业片,不敢说是经典,但也不算平庸之作。 (四) 《追捕》如果由其他导演来拍会怎么样? 由于《金环蚀》取得成功,本来德间康快准备让山本萨夫导演这部电影,并且已经开始了影片的准备和剧本的写作。后来山本由于种种原因中途退出,改由佐藤纯弥导演,剧本改由《金环蚀》的编剧和佐藤合作,其他剧组成员也部分用了山本的人。 我想这部电影如果由山本萨夫执导,会增加批判社会的内容,动作戏会少些,结局长冈虽然会被绳之以法,杜丘也会被检察厅开除,弄了个两败俱伤。 佐藤纯弥执导使影片娱乐性更强,更容易吸引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 如果由松竹的悬疑片大导演野村芳太郎导演,估计悬疑的气氛会浓重些,还会附以音乐的渲染,但是西村寿行这种硬汉派推理不一定适合野村的胃口。 (五) 《追捕》的演员阵容和其他 《追捕》作为当年的大片,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主演高仓健、原田芳雄和中野良子就不用多说了。主要的几个配角大泷秀治(真由美父亲)、池部良(检察长)和田中邦卫(横路敬二)可说是高仓健的“亲友团”,七八十年代的高仓健主演的影片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饰演搭救杜丘的女招待(国内公映被删减)的倍赏美津子是松竹影星倍赏千惠子的亲妹妹,在日本名气很大,主演过很多获奖影片,只不过引进的很少。 饰演横路加代是日本七十年代著名艳星伊佐山博子,曾获1972年电影旬报最佳女演员,八十年代开始摆脱脱星路线,曾参演过《海峡》。 饰演酒井的内藤武敏是日本著名声优,《血疑》的日语原声旁白就是他。 饰演细江警官的大和田伸也曾参演过中国影片《秋瑾》《孙中山》,是第一个参演中国电影的日本演员。 本片的作曲青山八郎创作了两个旋律,一个是片头曲《孤独的逃亡》,比较符合片子的基调和杜丘的形象;片中不断出现的《白色的悬疑》则是模仿了美国影片《第三个人》的片头曲,采用电子乐在当时很时髦,后来被《405谋杀案》再次借鉴。 参考资料: 电影传奇《杜丘和真由美》 刘文兵《日本电影在中国》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 日文维基百科 [男人辛苦于2017-02-19 14:23编辑了帖子]
|
|
1楼#
发布于:2017-02-16 16:49
写的好,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看过很多遍,小时候没看懂,现在重温感觉非常不错。我还是喜欢高仓健后来的非动作片,确实深沉更有内涵。
|
|
2楼#
发布于:2017-02-16 17:00
第一次看《追捕》是在电视上,央视播放的,当年一共播放了三部影片,《望乡》《追捕》《狐狸的故事》。当年播放时这三部影片在预告表上均没有给出片名,只是写着日本故事片。
电影放映的时候,以狂热称一点不过分。在我们这里影院排片7天,我一个同学在7天里看了8场,一天一场,最后一天看了两场。 |
|
|
5楼#
发布于:2017-02-16 21:01
追捕中那个 topless有点莫名其妙,真由美不必这样做,勾引男主角还是勾引观众?真是败笔,多余。现在看来也真不算刺激,剪了的好。法国人够浪漫的,觉得更多余,可见真是拖沓冗长,不是有点。
曲子和第三个人的事,早在天涯见过帖子,好像有争议,作曲的事,也可能有不约而同吧,旋律相似的情况也不少,模仿?后人的揣测吧,模仿谁?也许模仿的是一种格调,不知青山八郎自己怎么讲。 经典啊,至少在中国是的,上译功劳大大的!片子好看的! 曲子和 第三个人 当然有区别: 还有 啦呀啦: 相声 下棋,那时真没少听: http://www.tudou.com/listplay/VZyIJLQfcn4/BIe6uQnZPR4.html [rach于2017-02-16 21:07编辑了帖子]
|
|
6楼#
发布于:2017-02-16 21:19
|
|
8楼#
发布于:2017-02-16 21:42
多说两句,大映1979年又拍了一部以西村寿行原著改编的大制作《黄金犬》,作为德间书店成立25周年的献礼片,由鹤田浩二和岛田阳子主演,演员阵容也很强,但是将《追捕》拖沓的故事情节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也有很多余的裸露戏,比《追捕》差了不少,都没有进入当年电影旬报的榜单(只公布了前70名),网上能找到字幕版,据说九十年代引进过,估计也没少删节。
|
|
12楼#
发布于:2017-02-17 10:06
偷鞋是形象不完美?可见光腚局的见识有多短~
[doiod于2017-02-17 10:17编辑了帖子]
|
|
13楼#
发布于:2017-02-17 10:13
不符合审查要求的内容被删掉,比如裸戏,比如杜丘偷鞋,把杜丘塑造成一个完美主义者。
............... 注意到了 |
|
14楼#
发布于:2017-02-17 10:57
《追捕》在当年《电影旬报》的专家评选中排名第18位
这个数据比较重要,第18位虽不是什么冠亚季,但也不至于是什么不遭待见的地位了,我的一直的一个观点: 追捕这部电影即使没有上译,即使不在中国放映,即使是在当时的日本,也是一部优秀的惊险动作片,演员够卡司,表演够卖力,剧情很曲折,配乐很回味,动作满精彩,还要啥自行车啊~ |
|
17楼#
发布于:2017-02-17 12:18
刚知道《人证》的演员里还有这3位大咖:深作欣二、森村诚一、角川村树!加上之前知道的三船敏郎,共4位大咖客串!
[doiod于2017-02-17 12:20编辑了帖子]
|
|
18楼#
发布于:2017-02-17 12:59
|
|
19楼#
发布于:2017-02-17 13:03
|
|
20楼#
发布于:2017-02-17 13:21
|
|
21楼#
发布于:2017-02-17 14:33
男人辛苦:八十年代春晚还有一个用方言给《追捕》配音的片段,非常搞笑。这个看过,杜丘用方言说药名-AX,笑翻我了 [doiod于2017-02-17 14:51编辑了帖子]
|
|
22楼#
发布于:2017-02-17 15:42
|
|
23楼#
发布于:2017-02-17 16:27
|
|
25楼#
发布于:2017-02-18 12:38
《追捕》经过上译的精准删减就减少了冗拖,也成就了老少皆宜的大众电影。
|
|
|
26楼#
发布于:2017-02-18 15:25
还有一个小问题,据说旬报只给出前十的名次,十名以外是不评比的,是这样吗?
|
|
27楼#
发布于:2017-02-18 16:46
|
|
28楼#
发布于:2017-02-18 17:02
|
|
29楼#
发布于:2017-02-18 17:03
|
|
30楼#
发布于:2017-02-18 19:24
|
|
31楼#
发布于:2017-02-18 19:31
|
|
32楼#
发布于:2017-02-18 19:34
|
|
34楼#
发布于:2017-02-19 08:49
|
|
35楼#
发布于:2017-02-19 08:56
当年追捕的排名是根据这本《电影旬报十大85回全史》提供的,当年还有几部影片也在国内播出过,我简单描述了一下,点图片就能看到。
我记得1998年央六第二次引进《追捕》时是作为佳片有约播出的,当时嘉宾说《追捕》在日本不是太火,票房排在第18位,估计就是指的这个排名,但不是票房。 [男人辛苦于2017-02-19 09:04编辑了帖子]
|
|
36楼#
发布于:2017-02-19 09:04
昨天偶然翻了一下香港著名作家、电影人蔡澜写的《蔡澜谈日本-日本电影》(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这本小书,其中在一篇介绍永田雅一的文章里是这样写的“大映关门之后,永田销声匿迹了一个时期,又以独立制片的面貌出现,拍了几部片子,其中由高仓健主演的《愤怒之河》还像样,其他失败的一塌糊涂。”算是香港电影人对《追捕》的评价。
|
|
38楼#
发布于:2017-02-19 11:58
电影最后,在楼顶上对法制问题的讨论也被删除了,不理解是为什么。难道是政治敏感?
|
|
39楼#
发布于:2017-02-19 12:05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