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390回复:60
[原创]邂逅视频版(我自己做的电视散文诗,FLV格式,推荐!) Flash版(汪洋制作) FLV音频版(图片) MP3音频版(无画面) 邂逅 文/周国平 那年冬天,你围着绿色加长的围巾,站在雪花漫天的山谷。在我沉甸甸的记忆里,山谷里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只有雪和雪中的雪白。 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这是一个永远的谜,像音乐一样飘渺、像雪山一样沉静! 我从你的身旁走过,带不走你身上的一片雪花,亦带不走你双眸中的一丝忧愁。然而,我没有停下脚步,就像风过,就像溪流。 风过和溪流,将我带到更远的岁月。而我总是频频的回首,一次次地怀想,那无声的邂逅,那静静的山冈和雪中站立的倩影。 你不知道我的名字,而我也不知道你是谁? 多少年以后,我突然想到,那里正是我梦的开始,我思的源头。重回旧地,而你又在哪里?雪山依旧,层林尽染,只是多了时空、多了苍茫、多了我这零余者落寞的脚步...... 我静静站在那里,与雪山相融,与冰天接壤。 |
|
1楼#
发布于:2011-03-16 16:09
一直很喜欢您朗读的《邂逅》,也很想模仿。但是又找不到您配乐中最开头的那一段。您说过是叫《从前》,可是我在网上搜寻了很久,也没能找到。所以,想请您告诉我课注意到哪里下载。多谢多谢!(是最开头那段竖琴的音乐)
|
|
3楼#
发布于:2009-02-03 01:03
读得很放松,也很美,也很精致,处处显示出所用的心思来,而且还专门作成电视散文,GON大哥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
|
4楼#
发布于:2009-02-02 17:05
一直以来都很爱看周国平的散文,今天是第一次“听”到。Go on把那种心境,我看文所读出的心境表现出来了,感觉很美,很契合。
![]() |
|
6楼#
发布于:2009-02-01 23:31
完美的声音. 普通话应该是一甲吧?
|
|
|
11楼#
发布于:2008-09-08 12:53
引用第40楼go_on于2008-8-24 14:20发表的 : 非常感谢老师的答复!!这样就觉得有据可寻了!!! |
|
13楼#
发布于:2008-09-06 14:08
后面的歌是电影《Magic boulevard》同名插曲
整首歌散发着法国式的淡淡的凄美。 歌曲描述着一个电影院领座员忧伤的心情。随着空灵的钢琴前奏,一幅幅凄美的电影画面也随之展现在眼前:一个落寞的女人默默注视着往来的人群,她的内心应该是随着电影情节而跌宕起伏。否则怎会伴随着剧终而落泪?晶莹的泪滴在美丽的脸上无声地流淌着,是画面触动她心底最隐蔽的哀伤,还是为影片的落幕而伤感? 曾有人问起,哪款香水能使自己感觉到忧郁。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寻找忧郁这样的感觉,但是有时候独自一人时,有些这样的情绪也未尝不是件伤感的事. 听这样的旋律和歌声,足以抚平心灵的所有伤痕,甚至熔化一颗颗冰冷的心。 喜欢电影和音乐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QQ:80346487 [附件] |
|
17楼#
发布于:2008-09-01 14:18
而我也不知道/你是谁?-----go-on老师这里的谁应该怎么读啊?什么时候读shui2?什么时候读shei2?
![]() |
|
18楼#
发布于:2008-08-28 01:58
|
|
19楼#
发布于:2008-08-27 21:01
引用第19楼go_on于2008-3-3 22:32发表的 : 后面那首法文歌是Francois Feldman的Magic Boulevard |
|
|
20楼#
发布于:2008-08-24 16:47
引用第40楼go_on于2008-8-24 14:20发表的 : 看来我习惯不好……总爱把所有的都读作“zhei”和“nei”,要改哦…… |
|
|
21楼#
发布于:2008-08-24 14:20
其实规则很简单:“这”和“那”,读成zhei和nei的时候,其实是“这一”和“那一”的合音。
比如,“这天”,可以理解为“这一天”,就可以读zhei;而“这里”,不能理解为“这一里”,所以不能读zhei li。“这是”也不能理解为“这一是”。 只要能在“这”和“那”之后加“一”的,基本上都可以读zhei和nei。 |
|
22楼#
发布于:2008-08-24 04:40
听了一遍又一遍。。。非常美的声音与情感交融的享受!!!
十分钦佩版主老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那么自然又饱含深情,像轻风细雨又像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 太精彩啦!!!使劲鼓掌!!!!!!! 这个视频我也不能看,但MP3的音频文件我可以听!! 有个问题请教:您第一个字“那”好像读得是“nei4”,下面“这是一个永远的迷”的“这”,读得是“zhe4”。怎么才能准确把握这两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呢?我自己读的时候就是凭感觉,很希望知道有没有什么规则可循。谢谢!!! |
|
23楼#
发布于:2008-08-16 12:35
|
|
29楼#
发布于:2008-08-06 10:23
好深情的朗诵
![]() 拜托go_on, 改天有时间的话,能不能朗诵一下艾特马托夫的<白轮船>? 我相信,你的朗诵一定很感人... ------------------------------------------ “你已经听不见这支歌,你游走了,我的小兄弟,游到自己的童话中去了。你是否知道,你永远不会变成鱼,永远游不到伊塞支库尔,看不到白轮船,不能对它说:‘你好,白轮船,我来了!’“你游走了。 “我现在只能够说一点———你否定了你那孩子的灵魂不能与之和解的东西。而这一点就是我的安慰。你生活过了,像亮了一下就熄灭的闪电。闪电在天空划过,而天空是永恒的。这也是我的安慰。我的安慰还在于:在人的身上有孩子的良心,就好像种子里有胚胎一样,———没有胚胎,种子是不能生长的。不管世界上有什么事在等待我们,只要有人出生和死去,真理将永远存在…… “孩子,在和你告别的时候,我要重复你的话:‘你好,白轮船,我来了!’” |
|
30楼#
发布于:2008-07-14 10:21
再次欣赏你的独特的精彩;再次感受你声音的魅力;再次沉醉于视觉和听觉的纯美和浪漫之中...
在炎炎夏日欣赏、聆听、收看这个经典,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享受...一个字——就是“爽”啊... |
|
31楼#
发布于:2008-07-12 20:06
引用第29楼go_on于2008-7-10 00:57发表的 : 哦,我保留我的部分想法。 ![]() |
|
|
32楼#
发布于:2008-07-10 00:57
引用第26楼gjj126于2008-7-6 16:57发表的 : 文字语言的标点只是个参考,有声语言有自己的“标点”体系-停连,和文字语言的标点并不完全一样,不能机械地用哪个标点比哪个标点长或短来衡量。 另外,网络上的文字,经常有标点错的。更不能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标点束缚。呵。 |
|
35楼#
发布于:2008-07-06 16:57
我好象没资格评论!
不过,“像音乐一样飘渺、像雪山一样沉静!”中间顿号,处理上应比逗号短。是不? |
|
|
36楼#
发布于:2008-07-01 22:28
我好久没有听老师的声音了~昨天考完试,今天来学习了~!好棒啊!~~~~~
![]()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