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850回复:59
[转贴]中文并无太多笑料 配音成了引进剧的绊脚石?
2006年05月29日 09:47:23 来源:沈阳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每天以6集速度在央视八套《海外剧场》播出的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已经是第二次在央视露面。不过,据现在的收视调查,与年初首播的0.1%收视相比,“复出”的“雷蒙德”并没有惊人之举,许多观众认为“雷蒙德”说中文并无太多笑料。 剧情离中国太远? 中国观众最早接触的情景喜剧恐怕就是美国的《成长的烦恼》,该剧是美国1985年至1992年间收视率最高的情景喜剧,迄今仍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播放,希弗一家人乐天豁达的性格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中国观众也因夫妇二人的教育方式捧腹。 而上演了9年、共播出210集、赢得大小65个艾美奖的《人人都爱雷蒙德》,与《成长的烦恼》一样,是典型的美国家庭情景喜剧,它没有大场面,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情节,原料全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所以它恐怕是最能够让中国观众认同的一部剧,它涉及的家庭人际关系在很多方面让中国观众也产生共鸣,它让中国观众了解到,美国家庭如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也有数不尽的烦恼,也有头疼的婆媳关系、夫妻间的口角、子女问题上的意见不一致,它又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家庭是如何处理和化解这些问题的。虽然《人人都爱雷蒙德》来自大洋彼岸,但在剧情上离中国观众并不远。 文化背景不同?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八套的《海外剧场》播出了《人人都爱雷蒙德》1996年的第一季,而后央视又买下了该剧1997年、1998年、1999年的二、三、四季,并加紧翻译、配音。不过第一季播出并未得到观众共鸣,收视率一直不见起色,制片人将原因归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把美国人逗得哈哈大笑的事,中国人未必觉得可笑。比如,剧中有句台词是“感恩节不吃火鸡难道吃鱼吗?”美国人听了笑翻天,中国观众却觉得没什么好笑的。 但是,家庭关系是超越国界和文化的永恒话题,每个人不管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不管说哪种语言,都能找到共鸣。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爱雷蒙德》的琐碎故事至今已经讲了9年,观众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守在电视机前,看雷蒙德·巴隆一家无休止的矛盾与宽容、争执与和解。因此,文化背景不同也不是收视率低的主要原因。 配音才是“罪魁祸首”? 有网友称,看过“雷蒙德”原版碟片,剧中很多笑料都来自美式俚语,很难用中文翻译,好不容易翻译过来,又无法让中国观众笑出声来,还不如用“字幕版”代替“中文配音版”。对此,央视方面认为,经过中文翻译肯定会损失一些笑料,采用字幕版的确可以满足一部分有一定外语基础的观众的需要,但绝大部分的观众还是倾向于经过中文配音的版本。《疯狂的主妇》在中国遭遇收视“滑铁卢”就是因为配音,有观众指出其配音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内正统配音风格,字正腔圆,语调华丽,每句话都好似“诗朗诵”,难以表现出“疯狂主妇”的疯狂特点,与整部剧的诙谐讽刺风格不相符。而《白色巨塔》也曾遭遇配音质疑,可见配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观众情绪。每天都要坚持到凌晨观看“雷蒙德”,却没有预期的笑声,观众当然不会买账,又怎能有高收视率呢?记者康晓宁 |
|
1楼#
发布于:2006-05-29 12:35
|
|
2楼#
发布于:2006-05-29 12:44
这其实充分说明水准欠佳的一些非正规配音群体是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的(能大量存在甚至泛滥,这不是市场所选择的结果),即会对引进播出方产生不利,也有对观众 ------ 这一特殊类型的消费者提供“伪劣产品”之嫌。。。而观众的鉴赏能力也只有通过不断欣赏一流作品而不是三四流作品得到提高的。此文标题其实应该是“。。。,糟糕的配音成了。。。”(而且说真的,问号不加都行),而出色的配音非但不会,还能给原片加分。
|
|
3楼#
发布于:2006-05-29 12:55
只能说明配音太差
央视成天家组织一帮乌合之众去配音,撑的 |
|
|
4楼#
发布于:2006-05-29 15:22
我同意文中的说法:“剧中很多笑料都来自美式俚语,很难用中文翻译”。学过外语的人都清楚这一点,这也是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难点!就像我们中国的许多乡里俗语,很难恰当地翻译成外语一样。
所以,楼上两位的看法不敢苟同! |
|
5楼#
发布于:2006-05-29 15:31
有那么多美式俚语,又不能播字幕版,配了音以后没有外语基础的不觉得好笑,有外语基础的更觉得无趣,那引进了干吗?
|
|
6楼#
发布于:2006-05-29 15:37
对这里某些人一贯的做法已经习以为常了
凡是有关上译的好消息一定会转,对上译不利的消息一律不转 凡是对其他配音不利的消息一定转,有关其的好消息绝对不转 |
|
7楼#
发布于:2006-05-29 15:43
楼上说话真精辟
|
|
|
8楼#
发布于:2006-05-29 16:00
有网友称,看过“雷蒙德”原版碟片,剧中很多笑料都来自美式俚语,很难用中文翻译,好不容易翻译过来,又无法让中国观众笑出声来,还不如用“字幕版”代替“中文配音版”。
既然很多笑料都来自美式俚语,你要是会英语那就用不着字幕,你不会英语有字幕也没用,因为那是翻译过的,还是没有"笑果"啊. 反正感觉好象没配音什么事啊. |
|
9楼#
发布于:2006-05-29 16:51
下面是引用永远热爱辽艺于2006-5-29 15:37发表的: 永远热爱辽艺真风趣,说得太经典了,既然这们,我们直接投胎当美国人得了,这们不是更好吗!哈哈! |
|
10楼#
发布于:2006-05-29 16:52
下面是引用123456于2006-5-29 16:51发表的: 实在不好意思,们应该是样才对,又打错了,看来又要挨批评了! |
|
11楼#
发布于:2006-05-29 16:56
下面是引用123456于2006-5-29 16:52发表的: |
|
12楼#
发布于:2006-05-29 16:56
楼上的同学,你直接在自己的原帖上编辑不就好了......
|
|
|
13楼#
发布于:2006-05-29 16:57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5-29 16:56发表的: 多谢指点,实在是感激不尽啊,谢谢! |
|
14楼#
发布于:2006-05-29 17:04
下面是引用974y于2006-5-29 15:22发表的: 100%正确! 我觉得,遇到类似笑料,可以放弃愿意,填进中国人熟知的,或是能理解的笑料进行翻译。 |
|
15楼#
发布于:2006-05-29 17:16
我很喜欢《雷蒙德》的配音,我认为配得相当不错!这部戏配了很长时间,每个配音演员都很努力,导演也很下功夫,从庞大的配音名单就能看出来。什么叫“央视成天家组织一帮乌合之众去配音”?(“家”在中间是什么意思)你看过吗?没看过就没有资格说这些话。不喜欢的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喜欢,跟配音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只要遇到这种新闻就要大肆宣传。等我把这段繁忙期熬过了就写一篇音评,说真的,我很久没看过这样优秀的译制剧了。
|
|
|
16楼#
发布于:2006-05-29 17:26
这片子翻译也许不是很完美,不过就我看的片断来说配音没什么不好啊
某些同学也别把对CCTV6重配经典的怨气全放在央视所有配音身上……不利于公正团结啊 harry,他也许是想打“成天价”来的…… |
|
|
17楼#
发布于:2006-05-29 18:00
下面是引用harry于2006-5-29 17:16发表的:我也觉得HARRY说得有道理,我也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的配音,而且有很多片断我都是边看边笑的,的确配得不错! |
|
19楼#
发布于:2006-05-29 19:20
没看过这部剧```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千万不要又成了京沪斗嘴贴````
大概,观众品位变了? 嗯,可以从翻译上看看```当年《成长的烦恼》好像也有不少美国俚语啊```一样很受欢迎``` 总之``没看过,暂时不发表意见``` |
|
|
20楼#
发布于:2006-05-29 19:21
下面是引用笑谈于2006-5-29 19:20发表的: 这样争来争去的真让人觉得没意思,真是太没意思了! |
|
21楼#
发布于:2006-05-29 22:05
敢问楼主:你看过配音版的《雷蒙得》吗?
从这篇报道的内容看,我也想问问该文作者同样的问题——我猜他也没看过。做到记者这个位置上,至少应该有点文化涵养的,说实话,翻译过来的版本,很多笑料已经中国化得非常完美了,所以我一直很钦佩那些翻译,作者难道没听出来?很多观众没听出那些笑料我理解,中国一位知名制片人说过,中国电视剧观众的欣赏水平普遍很低,所以自嘲说他们做出来的国产剧基本上就是给猪看的(强调:这里我仅是引用他人原话,不是针对谁的人身攻击)。美国电视剧的那种幽默一些观众听不出来我相当理解。但我不相信这位记者也听不出来。所以我只能善意地理解为——他根本没看过。 拿《成长的烦恼》说话?好。我想让大家看看两部电视剧制作的时间差有多久?《成》制作于1985年,而《人》制作于1996年,美国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中国观众不理解里面的笑料为什么不先从自身找问题?我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是必须承认《人人都爱雷蒙得》里面的幽默段子,真不是高中文化水平以下的人能理解的。虽然同是家庭剧,但《人》要比《成长的烦恼》深刻许多。楼主从一个沈阳的报纸转来这个帖子,可见是处心积虑的,我倒希望你先可以事先调查一下所谓“很多观众”的文化水平。我真奇怪“笑料不多”怎么就扯到配音上去了? |
|
|
22楼#
发布于:2006-05-29 22:18
接着说,字幕版代替中文配音版就能让大家笑了?可以去试试啊……这个记者真有意思,把内容和形式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混淆在一起了。全是配音把好好的翻译给糟蹋了?糟糕到什么程度这个记者怎么不举例了?
《疯狂的主妇》、《白色巨塔》的配音人员与《人》是相同的吗?这又体现了记者对配音界的无知!哦,在一个频道播出的译制片就必须是统一的水平了?那《人》的配音人员倒真成了央视的替罪羊了。用别的片子来对比《人》完全就是记者穷途末路的表现——他写不出《人》配音评论,所以只能用别的片子来影射。 这么一个弱智的取巧方法放在地方报纸上倒是可以糊弄人,可怜楼主也被蒙蔽了,这就太不应该了。 |
|
|
23楼#
发布于:2006-05-29 22:23
楼主要是真觉得《人》配得糟糕,我很期待您自己写的配音评论,专从犄角旮旯找些别人粗制滥造的评论也对不起楼主自己在配音网的地位不是?
别让小儿科级别的闲言碎语玷污了您的话语权。 |
|
|
24楼#
发布于:2006-05-29 22:31
其实,从某些媒体狂批《白色巨塔》的配音开始,我就觉得这风气颇为不美
人家星特配《白色》可能的确没有之前配韩剧那么妥帖那么出色(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听惯日剧原声的人来说),但也绝对没他们说的那么差。要真是态度随便水平差劲的配音也就算了,人家配的时候又没对日剧大小眼,把收视什么的都和配音扯上关系也太夸张了。好象批评配音已经成为时尚似的,真叫人反感 |
|
|
25楼#
发布于:2006-05-29 22:41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5-29 22:31发表的: 在配音艺术论坛,这句话可以转换为“好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北京配音已经成为时尚似的,呵呵” |
|
|
26楼#
发布于:2006-05-29 22:43
下面是引用月下远方于2006-5-29 16:00发表的: 支持 你把赵本山的中国 俚语翻译给老外听,看看老外笑不笑 结合国情是最重要的 |
|
|
27楼#
发布于:2006-05-29 22:50
下面是引用x-ray于2006-5-29 22:41发表的: 央视不是北译,老北译的配音相当的好 央视里也有很多不是北京人,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 所以有些话用北京话说出来更幽默,但是央视的配音在有些风格的影视作品里实在很糟糕 |
|
|
28楼#
发布于:2006-05-29 23:03
片子我看了,所以我想本人还是有发言权的。
比前段时间放的几部日、美的片子强得不止一点半点。最喜欢韩童生的配音,非常出彩。翻译上没有问题,对比以前香港的那个版本,翻译得生活多了。 斗胆说一句:楼主说话刻薄了些。 |
|
29楼#
发布于:2006-05-29 23:07
下面是引用电影粉丝于2006-5-29 22:50发表的: <人>剧的配音演员李智伟、廖菁、韩童生、盖文革、毛毛头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北译”配音演员 |
|
30楼#
发布于:2006-05-29 23:08
下面是引用电影粉丝于2006-5-29 22:50发表的: 我当然不否定这点,但我以上的回帖完全是针对《人》剧的,也请这位朋友看清楚才好。另外我也想问你同样一句话:你看过了吗?看过就说点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同等的条件下,讨论才有意义。 |
|
|
31楼#
发布于:2006-05-29 23:51
下面是引用phoenix于2006-5-29 18:38发表的: 我觉得他所说的“配音”是广义上的,并不是仅仅指的配音演员的工作,涵盖译制工作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翻译了 |
|
|
32楼#
发布于:2006-05-30 00:13
下面是引用x-ray于2006-5-29 22:05发表的: 我敢赌两百块:写这篇报道的人是绝对没看过配音版的《雷蒙德》的--我还敢再加一百赌写报道的这人原版也没看过。 注意看那篇报道的最后一段的开头,“有网友称”,中间的“有观众指出”--现在写娱乐报道的娱妓里十个有八个半以趴在网上扒网友的帖子交差为主,自己也不会做半点功课的。他们干的就是照抄一通别人说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报道里动不动拿“网上传言”之类当引语的原因。至于网上别人说的到底准不准确或者是不是有违常识,新闻源不明是不是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业务守则,那帮娱妓是不管的,事实上他们也没什么常识。 相信我,美剧里很多笑料很多观众理解不了,其实有些娱妓就算真的看了原版也听不出来的,他们的听力没那么好,娱乐(说文化有点太高深了,就说娱乐吧,美剧里有很多笑料都跟热门的社会及娱乐热点有关)知识也没那么丰富。 |
|
|
33楼#
发布于:2006-05-30 00:28
爱怎么说怎么说好了,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就是不喜欢,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很反感法兰站长提到的记者的行为,媒体不好好做功课不是一天两天的现象了,连体育记者都是,更何况跑娱乐新闻的?
我还是那句话:很多人已经习惯将影视剧的苍白归罪于配音了。 |
|
34楼#
发布于:2006-05-30 04:58
下面是引用风荷于2006-5-30 00:28发表的: 我倒很认同法兰站长“提到的记者的行为”,这应该是普遍的现象了。我不敢说那些记者没有写作能力,而是知道他们中很多人为了饭碗而不能、也不敢写深层次的报道文章,包括那些在荧屏上自我吹嘘自己是“新闻人”的人! |
|
35楼#
发布于:2006-05-30 06:14
没看过, 但也有发言权, 因为楼住也没看过 基本赞同8 18 19 楼观点, 骂配音成了时尚, 就算我哪天完全能听原声 还是会听配音的
|
|
36楼#
发布于:2006-05-30 06:15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
|
|
37楼#
发布于:2006-05-30 07:21
下面是引用dorayaki_dk于2006-5-30 06:15发表的: 配音演员好无辜啊,配音演员得罪谁了,难道只有在前面表演的才是演员,在后面配音的就一文不值了吗,现在的社会风气也太爱慕虚荣了,真让人觉得讨厌! |
|
38楼#
发布于:2006-05-30 07:30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5-29 22:31发表的: "好象批评配音已经成为时尚似的"这句话说得好,好像在某些人眼里,喜欢配音就是落后于时代了一样,难道只有喜欢CS游戏,喜欢网上聊天才是最时尚的吗! |
|
39楼#
发布于:2006-05-30 07:31
再次觉得这和配音没什么关系。不要一怎么着就在报上口口声声大骂配音!
要真觉得不好笑那也是翻译处理不太得当。不要动辄就指责配音演员,尤其是在不了解实情时。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