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15回复:22
写给jokers的<我所反对的配音>
从来没在这个地方发过言 不过jokers提出的东西 让我很想说几句
首先,你可能不太了解配音的过程.老艺术家我不知道,但是现在的优秀的年轻的配音演员,我还是知道一点的. 你说的那种配音,就是老艺术家的配音,我认为那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可是他又高于了 生活,你的感觉我也有,这种配音很美,但是不贴近生活. 现在的配音机构,不包括老配音厂啊,他们已经在中国化了,你可以去看看<别若蚂蚁>的配音. 其实,那是两种理念的冲突,我也一直在想,究竟那种配音方式更能适应观众. 中国化了,是否能有那种味道,毕竟这里有文化上的差异在里面.同时,翻译上也存在着问题,优秀的翻译又有多少来 干这种没有多少钱的活呢.而且,上译的粉丝也不少,也要顾及到他们的感受. 西化,也有问题,贴近西方,究竟是所有方面都贴近还是神似行离.这是个难题啊.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贴近西方的,贴近原片的,可是,配音出来的东西有着太多的雷同,语调就是其一,难. 第二,在配音的过程中,配音演员是必须听配音导演的,片子配出来什么样,和导演有很大的关系,可是,以前的配音导演,有很多都是配音演员出身,所以导出来的还是那一套.跟中国体育界差不多,师父传徒弟的模式.现在的情况是,我所知道的配音演员他们给很多电视剧配音,估计你都没听出来是有人给配音的,就想演员自己说的一样,配音演员是有达到你所说的那种东西的能力的. 其实,拿腔拿调这个词还真是很合适, 同一个人,配中国电视和外国电影,声音状态就是不一样,不是拿腔拿调是什么呢,但是没有办法,从有配音的那天开始,我们的先辈就那样配音外国的片子了,你用别的状态去配音,还有人说你是错的呢 . 第三,我国配音的要求.原某电影厂(那个厂我忘了)的厂长说过:天上地下,拐弯抹角,想尽一切办法贴近还原角色(具体的我忘了).大概就是说你给谁配音就要最大限度的贴近他的原声原态.我不能说这种理论是错的.但是我要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规矩,就是框框,就是模式,试想,一部电影,看的过程中你只去注意配音了,剧情的精彩必定大打折扣,这是最大的错误. 配音的最高境界是,你融入了剧情中,忘记了谁在配音,配音和角色溶为一体. 说的不好,只是希望,配音也能百花齐放,多家争鸣,这样配音才能有希望. |
|
1楼#
发布于:2007-05-10 15:24
引用第0楼wyh7101592于2007-5-10 14:37发表的言论: 以前很多片子其实都达到这种程度了,我们很多甚至以为外国人这不也会说中国话嘛......... 还有,这贴写得非常不错,强烈建议jokers来看看这贴! |
|
2楼#
发布于:2007-05-10 16:10
楼主,看你说话的口气,你是位业内人士.如果你是位配音演员的话,坦率的说,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配音演员,难!
因为你连自己想说的话都说不清楚,替别人说话,就更说不清楚了. "西化,也有问题,我个人更倾向于西化的配音,你之所以有那种感觉,还是在西化的过程中,处理的问题.这是个难题啊. " "第三,我国配音的要求.原电影厂,那个厂我忘了,的厂长说过,天上地下,拐弯抹角什么什么的,忘了,就是说你给谁配音就要最大限度的贴近他的原声原态" 这些话都让人感到费解.基本语法都掌握不了,自己的话都说不清楚,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言工作者,可能吗? ![]() ![]() ![]() |
|
3楼#
发布于:2007-05-10 17:15
哈哈 回给2楼 首先我不是业内的,只是离的比较近,有所了解
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想到那里说到那里,你说的很对,我已经改了,如若还有错请指出!~~~~~ 刚才急着玩游戏,就那么写出来了,对不起大家了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确实是没怎么想的明白,大家多指正多讨论吧. 嘿嘿,细节决定成败啊 !~ |
|
4楼#
发布于:2007-05-10 17:42
那篇<我所反对的配音>文章的作者可以试试让美国黑人用黑人的说话习惯给中国的古装电影配音
![]() ![]() ![]() |
|
|
5楼#
发布于:2007-05-10 19:22
我认为,如今国产影片以及港台片与早些年的同类影片相比,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用配音。
相对于演技,声音更注重天赋。一个演员如果声音缺少魅力,那么基本只能成为本色演员或类型演员,会使角色受很大局限。 同一个演员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外形可以通过化妆来改变,声音理应随之改变。如果总是雷同的声音,本色的声音,则将产生听觉疲劳。 然而,一般人的声音是很难随意改变的(这比肢体动作、表情的变化难得多),因此,有必要使用配音演员。 现在的演员强调表情、动作,但忽视了声音的训练,又不用配音,只能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塑造的角色”,显得不那么对路。 |
|
6楼#
发布于:2007-05-10 19:39
引用第5楼李晖于2007-5-10 19:22发表的言论: 李晖朋友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声啊. ![]() ![]() ![]() ![]() ![]() ![]() |
|
7楼#
发布于:2007-05-11 06:21
为什么周星驰的片子在内地红火?剧本+导演+演技+配音。你用他的原声试试,想想会是什么结果。
|
|
|
8楼#
发布于:2007-05-11 07:50
楼上说的我绝对赞成,没有石斑鱼,星星的电影绝对大打折扣
|
|
|
9楼#
发布于:2007-05-11 08:29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当年《英雄》公映的时候
李连杰甫一登场,张嘴说得第一句话就惹得一片笑场,他还是北京人那 关于配音,我个人觉得还是尽量还原的好,这是原则而不是什么规矩 因为配音是影片的组成部分,只有还原才能够与原片浑然契合一体,让人看了不别扭 好像电影学院表演系是有台词这门课的,也就是说在表演中也不能把台词演绎的随随便便 所以配音必然不可能那么生活化,何况还有巨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看看当年东影的配音,东北味道 挺足,也挺生活化,可我觉得要是陪欧美片就缺少味道 至于拿腔拿调,个别时候能有感觉,但基本上,感觉每个角色配的都非常贴,原剧就是那个样的 |
|
12楼#
发布于:2007-05-11 09:57
引用第8楼黑郁金香于2007-5-11 07:50发表的言论: 绝对赞同!!! |
|
14楼#
发布于:2007-05-11 15:51
引用第3楼wyh7101592于2007-5-10 17:15发表的言论: 楼主脾气好,有雅量!表扬一下下。 |
|
17楼#
发布于:2007-05-11 15:59
引用第11楼神农氏于2007-5-11 09:50发表的言论: 恩 是那个 我觉的 配的还是挺好的 你的看法呢 |
|
18楼#
发布于:2007-05-11 16:15
引用第4楼电影粉丝于2007-5-10 17:42发表的言论: 是啊 这样出来的效果 我们听了一定很好笑 但是,他们自己人听了可能就觉的"恩,是什么回事" 他们能接受. 他们本身就很难理解中国武侠,和我们有偏差,说到底还是文化差异 除去翻译上的偏差,那种味道也是难点. (味道这里就不好说清楚了) 我们是忠于原作,还是二度创作.都说要统一起来,可也没看统一的怎么好.反到成了模式. 现在就是这样的问题,我们的配音,既要贴近角色本人,又要照顾到本国人的理解,这就很难了. |
|
19楼#
发布于:2007-05-11 16:17
引用第14楼滑铁卢中士于2007-5-11 15:51发表的言论: 哈哈.毕竟是我的错.大家能理解就好 |
|
20楼#
发布于:2007-05-11 16:56
楼主又何必对jokers多费口舌,岂不闻对牛弹琴么?它听得懂才怪
|
|
|
21楼#
发布于:2007-05-11 17:15
楼主的第三条确实看着不对劲,自相矛盾啊。
“配音的最高境界是,你融入了剧情中,忘记了谁在配音,配音和角色溶为一体.”那不就是“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陈叙一语)的最高境界吗? 还有,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什么艺术要取得成就,是靠着没规矩成的 ![]() |
|
|
22楼#
发布于:2007-05-11 22:00
引用第19楼wyh7101592于2007-5-11 16:17发表的言论: 楼主的观点很有道理,那人说话太尖刻,不好,楼主还这么大度,很让我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