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41回复:18
配音艺术辉煌不再(看完后心情沉重)
随着译制片观众的分流,老一辈配音演员的去世或隐退,配音行业已从“偶声时代”过渡到“棚虫江湖”。在录音棚间疲于奔命的年轻“棚虫”能否续写配音艺术的辉煌?答案尚需时间证明。只是,那个充满艺术感的“配音时代”已成追忆.
2005年4月22日凌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尚华悄然辞世。有人说,尚华去世了,电影配音艺术死了。 没有人批评这种说法的言过其实。的确,在许多观众心中,随着邱岳峰、毕克、尚华等著名配音演员的去世,以及童自荣等老一辈配音演员的渐渐淡出,配音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记忆。在配音市场依然风生水起的今天,“配音时代”却开始成为人们的怀旧对象。 银幕“偶声”成追忆,很多观众也渐渐养成了欣赏原声影碟的习惯。有人甚至提出取消配音,完全采用字幕。 据了解,本月全球同步上映的《星战前传三:西斯的反击》,全国共发行300个胶片拷贝,其中英文拷贝有100个,达到了配音拷贝数目的一半。 “配音艺术能否再次辉煌,对此我感到很灰心。”上译厂的著名配音演员曹雷对记者说。退休多年的曹雷依然活跃于配音领域,但她说自己再也感觉不到从前那种艺术创作的氛围了。 往日辉煌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入永嘉路383号,并在里面搭建了简陋的录音棚,设置了两个排演厅,及一个只有200余席位的放映厅。在专家的眼中,383号无论是环境还是设备,都达不到电影译制厂的要求,然而在观众心里,那里却是真正的译制片梦工场。 由上译厂译配的影片,如《虎口脱险》、《简爱》、《佐罗》、《悲惨世界》、《追捕》等,让国内银幕跨越了译制片的饥馑时代,也让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等一批配音演员的声音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声”。 “我对那个时代的天才配音演员心存感激,他们就像是文艺体制内一小片‘编外’的天空,从空中散播着人性的声音。”著名画家陈丹青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37岁的教师罗城,至今都无法忘记《简爱》中罗切斯特在英格兰的星空下高喊出的“简!!”。“虽然已看过无数遍小说,但我仍然被深深地震撼。”罗城说,邱岳锋的配音,如此真实地传达出罗切斯特痛彻肺腑的感觉。此后,只要有邱岳锋配音的影片,罗城几乎一个不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观众对“偶声”们配音的角色如数家珍,几乎只要一听到声音,就能报出配音演员的名字,痴迷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日的追星族。据说童自荣每天都要接到几封观众来信,其中有许多是女孩子的情书。 听广播录音剪辑及朗诵译制片里的台词,也是当年的流行风尚。无论是朗诵比赛还是晚会,我们能听到各种版本的《简爱》对白,无数人模仿李梓的声音、腔调,背诵简爱那段经典的爱情宣言。而在中学里,配音磁带也一度成为了最好的普通话教材。 走向萧条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译制片最辉煌的时候,曾有人做过一次统计,上译厂译制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余部电影,中国译制事业的起源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则译制了30多个国家的700余部电影。 不过,如今这种辉煌已成记忆。据了解,在1993年之前,作为主要的译制片生产基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每年要接20部译制任务,而目前由中影公司分配到手中的几乎很难超过10部。 即使当年译制片的“圣殿”上译厂,其境况也难掩盖萧条之意。据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制片方也开始“挑三拣四”,并不会因为上译厂的“金字招牌”就把活给他们,而是从市场出发寻求最佳组合。 比如迪斯尼公司,他们拿了各种风格的小片子、动画片到上译厂配音,对那里的导演、演员、设备都考察了一番,等真正的大片《玩具总动员》、《恐龙》等进来时,却一部都没有给上译厂,而是直接找厂里的退休演员当译制导演组建配音班子。 人才的青黄不接也是译制片厂面临的最大困境。据了解,目前上译厂的配音演员只有10多个人,正在着力培养的几名年轻演员,也依然淹没于上一辈的辉煌之中。 而长影厂的配音演员,大部分为生计所迫漂在北京,厂长杜慧军曾向媒体记者呼吁拯救配音艺术,但他同样无奈地表示,“说演员们功利性强,但他们也要糊口。” 2001年11月,上译厂搬入上海广播大厦。较之于永嘉路383号,这里的环境堪称“豪华”,还有价值数千万元的亚洲一流设备。不过,这一切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上译厂日渐衰落的印象。 观众分流 在北京知名青年配音演员陆揆看来,“海派”配音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配音行业的凋零。相反,北京这两年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只不过由于译制片观众的分流,让人们形成了一种配音时代已成追忆的印象。 曹雷也认为,当年配音艺术的辉煌是大的社会环境的直接后果。“那时娱乐方式很单调,加上文革期间文化上的隔绝,除了前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影片,中国观众很难看到译制片。” 曹雷感叹地回忆起当时译制片受欢迎的情形:“《卖花姑娘》放映时,那真是挤死人,甚至连夜排着队买票。” 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不但是一些译制片中的主角家喻户晓,银幕之后的配音演员也成为明星。如今,蓬勃发展的电视与网络业,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原声盗版影碟,抢走了很多观众。在大中城市里,人们常可以于影片引进半年前,就买到制作精良的原声盗版碟。 说起盗版影碟,陆揆感到非常无奈。“盗版商不但掌握了先进技术,而且有着良好的服务意识,他们做出来的盗版影碟比正版还要像正版,质量还要好,收录的花絮还要多。” 陆揆的无奈恰是许多影迷津津乐道之处。在一些影迷看来,盗版影碟不但让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原声电影,也渐渐培养了他们欣赏原声电影的习惯。 “‘敬业’的老板(盗版商)把活做得很好,字幕又简单又明白,看的时候不会有障碍。”北京崇文门地铁口一位卖盗版影碟的小贩告诉记者,“如果拿货不小心拿到配音版的,顾客会非常生气。”不过,他说这种可能非常少,因为很少有人去盗配音版本。 创作粗糙 自称“从8岁开始看译制片”的记者刘小峰(化名)则认为,不是不想看译制片了,实在是因为现在许多电影的配音“不堪入耳”。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曹雷认为,配音艺术的江河日下与行业工作者日渐粗糙的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曹雷告诉记者,上译厂老一辈配音工作者严格遵循翻译、初对、复对、配音、鉴定、补配、混录等7道工序,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期间从导演到配音演员、翻译,每个人都是非常用心地投入其中。 “为了让自己更‘贴’角色,尚华老师有时要让放映师把原声电影放几十遍。”曹雷说。上世纪80年代,童自荣配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时,边骑车边琢磨台词,一头撞上大卡车,撞飞了一只自行车轮。 “但现在一些配音演员基本没时间去熟悉本子,拿到就读,口形对不上了,就随意加快或放慢语速。”曹雷说。陆揆也告诉记者,有的配音演员对台词根本不过脑子,“即使翻译的前言不搭后语,也照读不误”。 配音质量的好坏,与翻译和导演的创作态度、水平紧密相关。为了了解异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剧本和人物形象,上译厂著名导演兼配音演员苏秀,不仅专门学习俄语,还学习了英语和法语;精通外语与各国文化的厂长陈叙一,在翻译、导演《王子复仇记》、《简爱》等片时,几乎是字斟句酌。 曹雷认为,这样严谨的工作方式现在已经很少了。“有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干活,连翻译是谁都不知道,也没人数口形。”在这种情况下,曹雷无奈地表示,自己也只能尽力而已。 人们常常指责临时组合的“草台班子”译制质量低下,而一位上译厂的老人告诉记者,即使是“出身正宗”的上译厂,现在也存在着走形式的现象。 比如以前配音完成后,厂里所有人都要参与“鉴定”工作,再由厂长、艺委会提出意见,补戏或重配。而现在,有时候是技术、行政人员来“鉴定”,一些艺术上的负责人都到外面走穴、挣钱去了。 出于商业考虑,影片生产方开始热衷于找影视明星配音。明星们百忙之中做起了“兼职”,虽然也有徐帆、张国立等成功的例子,但让人们怀疑的是,除了因为没受过相关训练而力有不逮之外,这些明星有多少时间、精力投入配音“副业”当中。 一位录音师告诉记者,一些大牌明星拿的配音酬劳可能是普通配音演员的百倍以上,但付出的努力却百分之一都不到。很多明星没有时间看剧本,根本谈不上对角色的先期挖掘就匆忙上阵。 “某某(国内著名男演员)在配音时,一句话录了5遍,就不耐烦地耍开大牌,说‘录这么多遍还不行,你们究竟干什么用!’”该录音师说,而正常情况下,哪怕50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市场制约 配音工作粗制滥造,很多人将谴责直指游离于译制厂外的“棚虫”,陆揆无奈笑道:“其实,就北京这个圈来说,不排除有些人注重的是金钱,但也有很大部分人在为配音艺术而努力。” 不过,让他们感到郁闷的是,虽然“我们也想精益求精,比如一天配一集电视剧,一星期配一个电影,但经费谁来出?” 据了解,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译配经费都少得可怜。译配一部译制片的资金通常只有10多万,交纳各种费用及分摊给导演、翻译、录音师等人后,即使是为大片主角配音的知名配音演员,收入也不过几百元。 例如给《星战前传三》主角阿纳金配音的金锋,自己负担了从上海来回的费用,报酬也只有1200元。 资深制片人王进喜说,现在配音是一个社会化生产,大家都压低成本。为了节约开支,一些电视剧往往是几十个角色四五个配音演员就搞定。“既想马儿不吃草,又想马儿快快跑,难呐。”陆揆说。 同经费问题一样,让王进喜头疼的还有译制时间问题。4月30日,记者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棚里时,《星战前传》的配音队伍正昏天黑地赶活--他们只有两天时间,必须完成所有的配音工作。 而22日,翻译顾铁军才拿到本子。顾铁军觉得翻译时间不够,制片人王进喜也十分无奈,“为了保证全球同步发行,我们7号前必须把拷贝做好,配音完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译配的时间只有这么点。” 据王进喜介绍,目前电影配音,配音演员在录音棚里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天,熟悉人物角色的时间也只有一两天。一位配音演员告诉记者,给电视剧配音,一场戏往往只能看一遍就要开始录。 不过,让王进喜感到安慰的是,整体工艺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产效率,导致整个流程时间大大缩短了。“以前的工艺配一本需要4小时,现在只需要1小时了。”而且先进的工艺和处理软件还能调节口形,甚至能自动将音调音色往原片上去靠。“人的因素比从前少了。”王进喜说。 观念转变 “对于我们来说,译制厂是个圣殿,在译制厂那边就是艺术。但是在这边,你唯一的感觉这是个流程,是个产业,和艺术没有多大的关系。” 上海“棚虫”冯俊骅的说法代表了很多圈内“虫友”们对目前配音行业和配音市场的理解。市场制约着老一辈行业工作者们的“艺术事业”,也在改变和引导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陆揆看来,市场的引导更多的是观众欣赏习惯的反映。“从前的译制片配音掺杂着一种华丽的朗诵味,但现代观众比较习惯于生活化的配音。在这种市场需求下,配音应该是译制片与通俗生活相结合的过程。” 也许正是这样,《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港台配音的动画片,虽然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却因为足够生活化,甚至连小孩儿的咬舌话都有,反而比一些字正腔圆的动画片更受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配音演员就是一块胶泥,角色要求我怎样就怎样。”如果说从前的“偶声”让观众一听就知道是谁,陆揆等年轻配音演员的努力则是让观众忘掉这群说话的人。 就拿陆揆来说,在一些初入行的“小字辈”眼中,他的成功是没人能想到《巨星总动员》中唾沫横飞的“达菲鸭”,和《指环王》中的王者“阿拉贡”及怪物“格鲁姆”是同一个人配音。 “回忆永远是美好的,但真是拿老电影看,当时那种工艺现在简直没法听。”从1994年的《阿甘正传》开始,王进喜组织着他的“草台班子”译制《拯救大兵瑞恩》、《指环王》等几十桩大活,还得了不少奖。 他的自信不仅在于先进的录音工艺,而且在北京还有一两百名各具特色的“棚虫”以供选择,他有信心把译制事业好好做下去。而陆揆认为,在北京的圈子里有那么二三十个人在为“能对得起观众而努力”,“京派”配音也能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难忘的声音 邱岳峰 (1922年5月10日-1980年3月30日) 主要配音作品 《伟大的公民》、《安娜·卡列尼娜》、《警察与小偷》、《白夜》、《第四十一》、《红菱艳》、《悲惨世界》、《大独裁者》、《简·爱》等。 毕克 (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 主要配音作品 《海之歌》、《白痴》、《阴谋与爱情》、《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余生》、《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老枪》、《追捕》等。 尚华 (1922年5月10日-2005年4月22日) 主要配音作品 《孤星血泪》、《虎口脱险》、《胜利大逃亡》、《锦绣前程》、《悲惨世界》、《冷酷的心》、《鹰冠庄园》、《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等。 李梓 主要配音作品 《音乐之声》、《白夜》、《阴谋与爱情》、《可尊敬的妓女》、《红与黑》、《红菱艳》、《红色宣传员》、《简爱》、《巴黎圣母院》、《望乡》、《叶塞尼娅》、《英俊少年》、《啊,野麦岭》等。 童自荣 主要配音作品 《佐罗》、《黑郁金香》、《少林寺》、《蒲田进行曲》、《苔丝》、《茜茜公主》、《铁面人》、《绝唱》、《加里森敢死队》、《海的女儿》、《悲惨世界》等。 刘广宁 主要配音作品 《叶塞尼娅》、《绝唱》、《吟公主》、《生死恋》、《白衣少女》、《大篷车》、《望乡》、《苔丝》、《尼罗河上的惨案》等。 苏秀 主要配音作品 《孤星血泪》、《望乡》、《为戴茜小姐开车》、《华丽的家族》、《警察与小偷》、《尼罗河上的惨案》等。 |
|
3楼#
发布于:2005-10-23 15:58
楼上说的对,如果体制不改的话不仅仅是配音了,中国的电影也会举步艰难的
|
|
|
4楼#
发布于:2005-10-23 16:39
这是从哪里转载的啊?~~~
|
|
|
5楼#
发布于:2005-10-23 17:00
这个作者八成是个心血来潮却又完全不懂行的记者,采访了几个人,再凭借着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想法凑成了这么一篇东西。在目前这个阶段竟然还有这种发问——“在录音棚间疲于奔命的年轻‘棚虫’能否续写配音艺术的辉煌?”,如果现在谁还抱着续写配音艺术辉煌的想法看译制片最好赶紧停止吧。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我看过草台班的配音,也看过陆揆、周志强的配音,当然有些人也乐于把后者称作草台班,不过却是天壤之别的两个“草台”班子。希望大家可以搞到后一个版本听听,然后再品味陆揆的那句“在北京的圈子里有那么二三十个人在为‘能对得起观众而努力’”。 刚才看到一个帖子《可笑的人们》,说了一个现象:当今很多人无论看没看过配音版都会把配音抨击得一钱不值;我想以此类比一下我们这些喜欢配音的诸位,我觉得很多人似乎也犯着同样的毛病:无论看没看过北京的配音片,无论是经典的还是垃圾的,都会一概否定,而且言辞也非常过激,其程度丝毫不在于那些抨击配音的观众。 |
|
|
7楼#
发布于:2005-10-23 23:37
下面是引用weigege于2005-10-23 15:17发表的配音艺术辉煌不再(看完后心情沉重): 下面是引用weigege于2005-10-23 15:25发表的: 贝多芬去世了,但交响乐没有死;Furtwängler 去世了,BPO也没有死。尽管总会有人不同意甚至是哭着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劣质交响乐和杂牌、差劲的演奏团体和人员的黄金时代是始终也到来不了的。 顶楼转贴的这篇文章(及它的一些“变种”文章等)已经被这里转过好多遍了,而且每每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只是至今未见作者署名,不过大家当时也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的确,这篇文章是需要那些配音草台和杂牌们好好收藏起来的,而且一定要放在随时可以拿得到的地方,用记号笔着重做好一些句子、段落的记号,实在不行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也好缓解一下其沉重的心情,好歹也可以成为又一根可以紧紧攥住那么一会儿的稻草。。。。 |
|
8楼#
发布于:2005-10-24 10:57
个人认为,50%观众(包括碟友)的文化素质(包括观影素质)应该有所提高。不是所有影片都要求有“高质量的配音。
|
|
|
9楼#
发布于:2005-10-24 12:21
下面是引用门外汉于2005-10-24 10:57发表的: 你说的文化素质是指英语水平吗?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学英语的,即便是会,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说英语或者说喜欢听英语的,大家大多还是习惯听母语……汉语。在法国,95%以上的外国影片都是翻译为法语的,但是法国有多少人精通英语呢?这个比例一定比我们国家高,这应该是一种民族精神在里面。我是这么认为的。 |
|
|
11楼#
发布于:2005-10-25 00:45
还是应该求精品吧,现在配音的糙品太多了
|
|
|
12楼#
发布于:2005-10-25 15:09
搞笑,配音不会亡的,但同样会被体制约束,那些吃闲饭的人已经麻木到一种境界了,没救了。我甚至怀疑他们智商出了问题,被老虎吃了的人反过来为虎作账,真是可悲,配音者已经很努力了,但他们回天无力,革命的导火线永远来自经济的强权,颠覆一种体制需要的是魄力和牺牲
|
|
13楼#
发布于:2005-10-26 21:46
下面是引用古道飘零客于2005-10-24 12:21发表的: “民族精神”?没那么“严重”。恐怕是和欣赏习惯更挂得上钩。剩余的5%大概是他们配不出来的汉语电影(也许还包括其它亚洲电影)。哈哈! 语言文化差得太远,一无知就怕露短,从小学教育这一块就空白,又一时半会补不起来,干脆不配,给个字幕就截啦。 |
|
|
14楼#
发布于:2006-05-28 08:34
下面是引用西蜀五月于2005-10-23 15:58发表的: 中国电影只有《无极》,《十面埋伏》。已经完了!! |
|
15楼#
发布于:2006-05-28 16:54
那个时代的辉煌不单单只是由人来创造的,也是由大环境决定的,要现在复制或还原那个时代的辉煌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配音的辉煌不是单单靠演员们的敬业精神就能实现的,只有在保证他们足够温饱和充裕的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得最好。
现在的年轻一代只要是真心热爱配音这个行业的,同样很努力,固然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拥有老一辈的沉淀和精髓,但也不该用一种先入为主的“青黄不接”的眼光看待他们 |
|
|
17楼#
发布于:2006-05-28 17:39
一些粗制滥造的草台班子破坏了整个译制片市场,还有那么多不懂行情的人抨击配音,真该好好的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我是80年代后期出生的,但我同样热爱译制片,热爱配音。
|
|
|
18楼#
发布于:2006-05-28 19:15
应与时代发展联系起来看,不必过于悲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