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75回复:6
上译配音版(毕克版)《简爱》VS上海电视台配音版《简爱》
2006年拿到的第一张碟就是期待了很旧的由上译配音的黑白版《简爱》!
这次,罗切斯特先生由上译厂的另一位大师毕克代言,简爱依旧由李梓老师代言。这次除了上译厂配音外,为了增加碟片的性价比,给配音迷们提供比较的机会,全美译制经典还特地合成了一条上海电视台的配音,虽然其中有我非常喜欢的沈晓谦(为布洛克赫斯特校长配音),但是总体的讲这条上视的配音和上译的配音还有较大的差距! 沈晓谦VS邱岳峰:沈晓谦给布洛克赫斯特校长配的还不够冷酷,而且感觉他的声音太粗了,沈晓谦本人的声音好象没有那么粗吧? 林海(CCTV正大综艺主持人)VS乔榛: 林海为里弗斯大夫的配音感觉还像是在给《世界真奇妙》旁 白,感情上好象很不到位,尤其是当里弗斯大夫跟简爱说话时流露出的那份关爱,林海没有表现出来,而这点乔榛十分到位! 毕克VS王玮?好多人喜欢拿毕克的这个罗切斯特和邱岳峰的罗切斯特做比较,但是这个没有可比性,因为这是两个版本的《简爱》,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而且好象还是两个国家拍的。而上视的这个版本,王玮?(我对上视的人不太熟悉)配的太温柔了,没有表现出罗切斯特刚刚见到简爱时的那份傲慢,甚至是无礼,王玮太“有礼貌”了。 另外,不知怎么的,上视的这个版本电影配乐声音太小了,而人物的对白却太大,当剧情推进到高潮时,电影配乐却没有及时跟上,依旧像蚊子叫一样的声小。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上视的这个版本是重新翻译的,台词和上译的的完全不同,这点比起央视要强多了,央视有的电影台词完全剽窃上译的。 |
|
|
2楼#
发布于:2006-01-08 21:50
上视的这个版本没有国际声,经常当出现对白的时候,无效果声,周围一片死寂。
配乐是该片主题音乐不断反复反复,有时还和原配乐叠在一起,很不舒服。 毕克老师配的罗切斯特和形象不太符合,声音有点紧。感觉上视的男女主角的声音更适合原片。 |
|
3楼#
发布于:2006-01-08 22:06
“没有国际声,经常当出现对白的时候,无效果声,周围一片死寂”——这类的所谓译制片,就属于粗制滥造之列的。
|
|
5楼#
发布于:2006-01-09 12:40
下面是引用大头龙于2006-1-4 19:55发表的上译配音版(毕克版)《简爱》VS上海电视台配音版《简爱》: 回复楼主:这一比较想必主要是在配音艺术方面的,个人觉得上译和上视的比较,基本上就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师徒之间的比较了,可以说都是在同一个艺术体系里的,由于目前还没有听过上视配音的这个版本,不便多作评论,不过觉得上译的这个黑白版里也不都是每个 角色都是无可挑剔的。众所周知,上视译制部的创作在艺术理念上传承了上译的精华,艺术奠基人也是上译的几位前辈,然而电视译制机构跟电影译制机构毕竟是有区别的,其目的、要求、面对的观众类型、制作时所获得的素材、播出方式乃至观众观看到译制片成品时的设备等都有较大的差别,上译作品的播出在影院和电视台均很适合,只要电视播出带的转制不出问题,而反之却未必尽然,以电视译制片规格完成的作品如果直接拿到影院放映,就未必能完美地达到只在电视播放的效果,这里还仅指配音演员的对白部分。然而这却不影响两家单位互通有无的一些合作共事,比如上译演员经常在上视作品中出现,上视演员也一样,从早先的倪康等到现在的陈兆雄、叶露等老师,都是从没间断过和上译的合作的。另外,还一同加盟上海音像资料馆的一些资料片的配音。对于大家关注的作品资料方面的情况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象常有报道的经典组合“披头士”乐队的未公开作品、早期佚作等,还不是每发现一批都是身价不菲、引起巨大轰动的,人们就是因为喜欢他们以及他们的所有作品,希望能拥有尽可能多的资料而未必介意当时所使用的不甚先进的录音、录像技术。目前市场上受人青睐的译制片DVD也一样,有不少都是当时不作公开放映的资料片,是为广大译制片迷们作为资料收藏的,由于不乏极其珍贵的作品,作为译制片、配音艺术爱好者们感激都还来不及呢,尽管当时完成的那些配音于技术要求方面不可能完美~~ 过去年代由于素材和技术原因所造成的一些经典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其实译制片爱好者们都是非常清楚的,而这里所探讨的一直以来仍以配音艺术居多,而早期资料作品如果以今天的技术要求去衡量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出什么“结论”、暂入什么“行列”,想必是另有其目的了,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至于会不会也能成为把声似当成了神似的“草台”、“杂牌军”们的又一根可以自我安慰一下的“救命稻草”,就不得而知了,然而无论怎样,于阻碍人们对配音艺术的崇尚、对配音名家们完整作品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欣赏收藏,是起不了任何的作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