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6-06-01 00:21
不得不佩服呢
|
|
|
41楼#
发布于:2006-06-01 07:36
以前怎么没看到啊, 我!汗~ 谢谢楼主。
|
|
|
42楼#
发布于:2006-06-01 10:45
跑题八卦一下:
“他在《亡命天涯》中为汤米·李·琼斯的配音,可谓老到之极。此人亦正亦邪,一张坏人的脸,却总是以正义的身份出现。沈晓谦的声音造型,与演员气质十分一致。对于其性格特点——霸道、狡黠、适时的小幽默、不动声色下的古道热肠——每一处些微变化,沈晓谦总能配合得天衣无缝,至于情绪的大起大落,他更是游刃有余,而且绝不过火。”汤米·李·琼斯毕业于耶鲁大学,这在好莱坞演员里不多见。 当今美国总统布什,是他在耶鲁大学的同学。 |
|
44楼#
发布于:2006-06-05 13:12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31 21:30发表的: 我觉得那可能是因为: 1。当时没有互联网 2。当时虽然已有VCR、录像带,但尚未进入任何的普通人都可以以相当于一两本杂志的价格买到一种可以永久欣赏的高品质电影拷贝(即现在的影碟,DVD)的时代。 3。当时录像带放映业的出现和繁荣 。。。。。。 个人认为上述几种因素,足以导致信息交流不畅,以及民间立场的资料整理开展不起来,也可导致电影没有能真正作为一种文化来得到人们(包括专业者和普通影迷在内)的研究、探讨,进而影响到一些外部环境的格局,因为要反复欣赏和交流,首先需要有个开放的平台,以及足够多的资料,特别是电影本身的资料。译制片一直都有一个固定的影迷群体的,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扩大,当然现在是因为信息交流畅通的原因引发新的粉丝们加入进来,但在当时那批影迷手中能拥有的,恐怕只有录音剪辑而不是整部的电影了。因此,当时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机会进电影院看片的话,就有可能不知道“佐罗”、“希茜公主”他们最近都有那些新的作品推出,也无法方便而准确的了解他们以前和现在的作品里的一些细节方面和风格走向等等的问题,因此很容易被电视节目或当时比较新鲜的录像带拉了过去,需要官方的一个新“概念”的出现(比如“大片”)才会唤起公众重新关注已有一段时间未关注的事物,是一种被动的关注,缺乏一种独立性,比如当时并没有及时出现一个专门有关译制片领域的鉴赏和评论体系,几乎没有能做到当时就从一种独立的角度来分析配音艺术在商业片中的融合与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而才会人云亦云地说什么配音艺术“衰落”了等等有好多年了,而现在不同了,可以上网,也可以购碟,是看电影还是电视,随时可以家里作出选择,还可在网络上畅谈一些感想,官方策略所忽略(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一些信息资料已不足以导致公众的“失忆”了,官方以后再出现什么新的要公众去“被动关注”的玩意儿谁还会去理它?民间自己的研究和探讨交流都忙不过来了!~~~ ^_^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
|
45楼#
发布于:2006-06-06 11:57
下面是引用nndzry于2006-6-1 07:36发表的: 我也是哦,以前怎么没看到?! 学习不认真,自我批评一下。 |
|
|
47楼#
发布于:2006-06-07 09:44
另外,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31 21:30发表的: 如果这个时间点属于比较准确的话,那么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与普及,对于这一领域来说(当然也包括其他领域),还是恰恰晚了几年。在这之前,我发现当时的影迷观众和创作团体的交流,大都仅限于每月一期电影杂志里的象“观众信箱”之类的栏目,更新极慢,容量也极其有限,根本谈不上及时互动。因此这短短的几年,却显得非常的重要。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