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6-06-13 06:36
同意普通一兵的意见
配音和影片本身确实很贴,所以就这点上来说是成功的 但就是每个人物的配音都没有突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就是说没有激情 换句话说,我会为了一部影片本身的精彩而认可它的配音 却并不是出于对配音的喜爱,而去喜欢、接受一部影片 |
|
|
41楼#
发布于:2006-06-13 10:11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6-6-13 06:36发表的: “我看配音是还可以,贴电影,但比上译70-80年代的有相当大的差距,差距应该就是惹残烟说的不够洋味,声音搭配的不全,缺少象尚华于鼎富润生胡庆汉等那么有特色的声音.白化病人的配音太嫩了,缺少童自荣的华丽也没有施融的干净,如果那个瘸腿学者是尚华配,能配到<爱德华大夫>里那个神经学权威的水平就好了。” 我可以同意一直到“不够洋味”这里,声音搭配得不全这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哪有过去那么强大的队伍。我一直就想说现在上译的音型基本够用,但并不富余,逼得演员不得不兼容并包。 后面那两句我就不同意。之前也说过了。 不管怎样,如果条件允许,我完全会为了这配音再进两次电影院。买胶片版D碟的动机也是如此。 |
|
|
42楼#
发布于:2006-06-13 10:21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6-13 10:11发表的: 同意,我更会是如此。 |
|
43楼#
发布于:2006-06-13 10:25
下面是引用普通一兵于2006-6-12 22:09发表的: 您的见解令大家增长了不少见识,谢谢。 大概这个意思是认为50年代的翻译片“表面上”没有繁荣吧,这里应该绝大多数网友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因此无从知晓,究竟是什么原因那个时代的翻译片“表面上”没有繁荣,估计也只有象以26楼这位网友为代表的很少的那一部分人才最有发言权了,如果方便的话可详细地给大家说说,让大家不断能有增长见识的机会总不会是一件坏事的。 |
|
44楼#
发布于:2006-06-13 11:56
现在的影片显示功力的机会还太少,商业片成了主流。
然而过去,文艺片是主流,前辈艺术家都是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出来的。 青年配音演员都应该潜心钻研自己的专业素养。从基本功到表现力,都有好长的路要走,而这条路往往是孤独的,不应该有太多的浮躁。 愚以为,此话题不妨就此打住吧。 中国译制片的发展要靠演员们的努力,也要靠我们这些配音爱好者们为他们创造和谐积极的环境。 |
|
|
45楼#
发布于:2006-06-13 12:25
本人再次声明,此贴意在探讨《达芬奇密码》对基督教的冲击很挑战。该电影,用子虚乌有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重大问题,耶稣是神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耶稣应该走的神坛吗?
耶稣是人不是神。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心知肚明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又有多少人宁愿牵着一只欺骗的手去寻找不存在的,芳香四溢的伊甸园,而不愿意迎着理智之光,进入那险象四伏的荆棘丛。 丹-布朗先生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及其严肃的重大问题。 对布朗,基督耶稣,你还能象对把你钉上十字架并残忍的杀害的罗马刽子手那样宽容吗?“我的父亲,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实际上,基督耶稣一定很清楚,布朗先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只不过是想把自己的书卖出去更多,挣到更多的钱。耶稣,原谅他吧,他没有真的想把你拉下神坛,他也不可能把你拉下神坛。你就再一次向人们显示你的宽容吧,让这部电影继续在中国上映! |
|
|
47楼#
发布于:2006-06-13 18:39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6-12 22:16发表的: 昨天晚了打字一时疏忽让人产生了误解,我的意思是50年代的配音虽不及最辉煌的时代,但水准也不低,《冰海沉船》应该是50年代后期翻译的,但于邱毕李潘等人的表现已经相当完美了,扯远了,不好意思。 我也认为配音演员的表演比声音重要,我是普通人,我也真心喜欢翻译片,杨成纯,尚华,于鼎等不是美声,但我反而更喜欢。上译的那些配音艺术家们即使不是以声音漂亮著称的人在声音的把握气息等方面也高人一筹,这也是杨尚于戴等在表演之外的声音的独有魅力。 |
|
48楼#
发布于:2006-06-13 18:56
下面是引用法兰于2006-6-12 23:52发表的: 童和施不是标尺,但他们达到的高度是一个标尺,声音是次要的,配音演员通过声音的表演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气质是主要的,童施因为配了很多不同性格经历的年轻人的角色,所以我捎带提了一下,并不是要求别人的声音必须向他们看齐,请站长明查。 确如站长所说,“塞莱斯是一个被宗教狂热扭曲和操纵的悲剧人物,他是阴暗和压抑的,华丽与干净本身就与他无缘。这个人物的声音,照我看还该更变态嘶哑些才好”,所以我感觉他的声音不应是稚嫩的,应该是压抑沧桑的,从电影看他有过悲惨的经历。上译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声音类型搭配的齐全和整体实力的整齐,每个都人有自己不可被代替的特点。 |
|
49楼#
发布于:2006-06-13 19:07
下面是引用norwoods于2006-6-13 10:25发表的: 我打字的疏忽造成你的误解,是我的原因。我看的50年代的翻译片不多,但也使我得到了很美好的艺术享受。发言权我看凡是看过翻译片的就有,呵呵。 我看讨论到此为止吧,让我们继续喜欢关注配音好了。 |
|
50楼#
发布于:2006-06-14 01:13
“昨天晚了打字一时疏忽让人产生了误解,我的意思是50年代的配音虽不及最辉煌的时代,但水准也不低,《冰海沉船》应该是50年代后期翻译的,但于邱毕李潘等人的表现已经相当完美了,扯远了,不好意思。
我也认为配音演员的表演比声音重要,我是普通人,我也真心喜欢翻译片,杨成纯,尚华,于鼎等不是美声,但我反而更喜欢。上译的那些配音艺术家们即使不是以声音漂亮著称的人在声音的把握气息等方面也高人一筹,这也是杨尚于戴等在表演之外的声音的独有魅力。 确如站长所说,“塞莱斯是一个被宗教狂热扭曲和操纵的悲剧人物,他是阴暗和压抑的,华丽与干净本身就与他无缘。这个人物的声音,照我看还该更变态嘶哑些才好”,所以我感觉他的声音不应是稚嫩的,应该是压抑沧桑的,从电影看他有过悲惨的经历。上译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声音类型搭配的齐全和整体实力的整齐,每个都人有自己不可被代替的特点。” 的确翟巍所演绎的塞拉斯,声音是“嫩”了些,“干净”了些,但这是天生音色使然,是否该归为“稚嫩”有待商榷。也就是说,比起他音色的偏细嫩,他的表演是到位的,而且那种扭曲的心态也透过低沉嘶哑的声调表现出来了(“嘶哑”其实是状态,不能完全划入音色)。看您的发言,您显然比我更明白声音不是最重要,声音的演技才重要,可是说来说去您好象重点都停留在对他声音的不满意,那么他的表演您以为如何呢?特别是您说他没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那么能分析一下他的其他表演证明这看法吗?? |
|
|
51楼#
发布于:2006-06-14 08:25
你们让我嫉妒死吧!!!
13号了,本来我们这13号开始放这部影片,昨天特地坐车往电影院去了趟,希望我们这能不受影响,小地方嘛!可惜哦,没能得偿所愿,也停了!!!不放了!!!我现在正到处找公映版本的碟呢! |
|
52楼#
发布于:2006-06-14 08:31
下面是引用shuihuo56于2006-6-14 08:25发表的: 我现在就不愿意进电影院,喜欢买碟看。在家里一个人静静的欣赏,感觉--味道好极拉~ |
|
|
53楼#
发布于:2006-06-14 10:34
下面是引用普通一兵于2006-6-13 19:07发表的: 没关系,这应该不是您的某一个回复中的“打字疏忽”所导致,而是因为从您的一些回复中不难发现,您对: 译制片是什么 目前译制片行业的状况 中国国内的电影发行体制的现状 中国社会生活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 这个贴子的讨论话题主要是什么 。。。 均不太了解。 其中的绝大部分答案,相信可以通过搜索论坛旧贴而获得,有些还是很近期的。如果真的如同您所说的“发言权我看凡是看过翻译片的就有”,那似乎在这方面您还是应该再多去看一些译制片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的译制片为好。(注:这里的译制片是指上译的作品) |
|
54楼#
发布于:2006-06-14 17:58
下面是引用上译迷于2006-6-14 08:31发表的: 喜欢买碟看也没什么,既省钱又自由。我以前(现在也是)就喜欢自己买碟看 不过我觉得如果有条件还是应该去电影院看一下。我相信老师们在录音室里努力地揣摩和配音,心里应该是希望观众到电影院里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的 |
|
|
55楼#
发布于:2006-06-14 18:04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6-14 01:13发表的: 看电影只管看好了,看完了自然有自己的评价,观众不是职业评论家.我希望你能有包容性,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他独有的音色,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配音演员. |
|
56楼#
发布于:2006-06-14 18:16
下面是引用norwoods于2006-6-14 10:34发表的: 再说一次,我只是一个普通观众.90年代以来的翻译片也必须放在整个中国翻译片的大范畴里看待,翻译片的低潮期自90年代开始,这是有目共睹的吧,任何人没有资格要求别人降低标准去看待某一部电影,也没有资格对别人了解什么下什么判断.如果讨论没有一个公认的基础,那就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
|
57楼#
发布于:2006-06-14 18:28
回55楼
我不明白我哪里缺乏包容性??也许是说对您的意见缺乏包容性?? 我也不太明白您为什么说后面那句?在我看来是您太注意音色问题,而没有提多少关于表演的东西 |
|
|
58楼#
发布于:2006-06-14 18:47
这两天一直在找一个突破,关于密码的配音
知道它和老上译之间有差距,可就不知道这个突破口在哪里,究竟从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可以使配音不仅仅依附于电影本身 我不知道这些配音演员们是否了解,困于迷雾中的观众和他们是一样的痛苦,一样地苦苦寻求一个解答 还有,我说的不够洋味并非是指不同声音在不同层次上的搭配,而是归于最基本的,一个角色,他的每一句台词,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作以恰当的表达 一直在抽空听配音,多少有了一点感觉,等等吧,尽量想办法理一篇文出来 |
|
|
59楼#
发布于:2006-06-14 19:20
我也在考虑给密码再写篇更详细的、具体到单句台词的配音分析
当然,不会只说好的,也会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但愿我提得出)的改进意见 |
|
|
60楼#
发布于:2006-06-14 19:45
我这一两天先抽空听记整理一下全台词,发上来,楼上可以省点儿麻烦哈
|
|
|
61楼#
发布于:2006-06-14 20:45
残烟真体贴人哪,呵呵
当然,你自己也要用就是了 论坛里也有贴心人把电影全本的录音截成了MP3,方便我听评 |
|
|
62楼#
发布于:2006-06-15 11:55
下面是引用普通一兵于2006-6-14 18:16发表的: 我当然知道您是普通观众,不用再说一次的。这不,是您的一个回复先跑了题,而后又希望这个“跑题”“到此为止”,那就不免要让人要对您所“了解的什么”下一些“判断”了,试想如果这个“跑题”不是有关配音方面,估计也就不会引来各路网友前来浏览、回复了。这里的绝大部分网友应该也跟您一样,也都是普通观众,不会没有包容性的,不过既然这个“跑题”能引起那么广泛的关注,那一定是在很多方面值得继续探究的了,网络论坛的存在也应该是为了这个,不是说结束就结束得了的,假如最后被证明是网友对事物的一些理解和观念上的差异所导致(比如,您所提到的“90年代以来的翻译片也必须放在整个中国翻译片的大范畴里看待”,那么“整个中国翻译片的大范畴”又是指什么?该不会是应该“站在板凳上配音,配音的话筒用竹竿绑着,配音的房间没空调又漏音”才算吧?---- 等等),就更有必要不让其“没必要继续下去”了,因为那将会是相当有意思的,也许还会有助于大家继续增长一些来源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见识。 |
|
63楼#
发布于:2006-06-15 19:52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6-6-14 19:45发表的: |
|
|
65楼#
发布于:2006-06-24 10:33
[引用上译迷45楼原话]耶稣是人不是神。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心知肚明的人不在少数。
============================================ 这个问题在很早的《牛虻》小说的结尾章节里揭示得相当透彻,过去是把此小说当成“红色经典”来看待的。而如今不知是惶恐西方经济实力和西方主流信仰的影响,新拍国产电视剧《牛虻》的处境也很微妙。 《牛虻》的作者埃塞尔·伏尼契夫人不可能继续写作了,而丹·布朗还在以“畅销书”的方式坚持着陈述自己的观点。许多国家对《达》书《达》片的胸怀还是很宽容的,对比之下,某些地区就显得“小家子气”了。 |
|
|
66楼#
发布于:2006-06-24 10:58
因为《牛虻》电视剧没有“公映”,所以不另开主帖了,只加个链接,请朋友们继续关注。
=========================== 2004年06月22日?来源:TOM 娱乐?? http://ent.tom.com/1030/1574/2004622-84970.html 《牛虻》主创介绍 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 万科影视有限公司 北京喜年电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新文化广播电视制作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制片人:郑凯南 刘杨 周军 钟嘉陵 执行制片人:王远 编 剧:周七月 阿列克。波利霍季克(乌克兰) 导 演:吴天明 执行导演:谢政辉 刘铉 摄 影:徐红亮 副摄影:张 翔 郑雨丹 照 明:赵立民 周志坚 作 曲:王 宪 ======================= 《牛虻》 ——“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怕我” http://ent.tom.com/1030/1592/2004623-85131.html 主创人员 制片人:郑凯南 刘杨 周军 钟嘉陵 执行制片人:王远 编 剧:周七月 阿列克-波利霍季克(乌克兰) 导 演:吴天明 执行导演:谢政辉 刘铉 主要演员: 莎 沙饰牛 虻 玛 莎饰琼 玛 朱丽叶饰吉 达 谢尔盖饰红衣主教 ========================= 当然还有配音导演 曹雷老师及担任配音组合的老师们功劳不可抹煞。 ——耐心等待吧。 |
|
|
67楼#
发布于:2006-06-24 11:04
开个新贴方便有兴趣的朋友收藏,何乐不为呀~
|
|
|
68楼#
发布于:2006-06-25 21:06
終於有機會拜讀了上譯的這部號稱今年的高素質配音陣容的表現, 很失望!社會在進步, 配音也該進步,
不能一成不變的跟著老一套的配音方式和語調, 相信有太多的觀眾已不能接受那種拿腔拿调的洋鬼子的 說話方式, 只是苦無機會和沒有渠道傳達到哪些個配音負責人的耳朵裡, 這是可悲的, 上譯還在陶醉於他 們過去的風光,死抱著不放, 雖然聲調有所減少, 但那種作做的感覺實在讓人毛骨悚然 ,配音迷們, 好好聽聽他們說的是否人話 |
|
69楼#
发布于:2006-06-25 21:20
你的看法,会有不少人予以否认。
|
|
|
70楼#
发布于:2006-06-25 22:06
请摆正对译制片的态度
68 楼的那位请先把您的Word的打字水平提高一些吧!看帖子里的句法和繁体字的运用不太相配呢,那种半句话没有说完就转行的“诗体排列”,像是从其他页面上辗转“粘帖”过来的,中国人看得累啊——不过有首歌唱过:“够!够!够!啊累啊累啊累!”瞧:[沒有渠道傳達到哪些個配音負責人的耳朵裡]“哪些個”,是“那些个”吧?不如更“古朴”些,写为“箇”岂不显得越发有文化?[渠道傳達] 渠道能传达吗?“传达”一词是上面精神下发给下级的意思吧?似乎用“转达”恰当些吧。若阁下是上级,何必找到本网这个小“渠道”里来呢? 所谓“那種拿腔拿调的洋鬼子的說話方式”的结论本身就说得不科学,拿腔拿调的是“假洋鬼子”,真正的“洋人”会称自己是“鬼子”吗?何况,译制片《达·芬奇密码》里说得都是中国人听得懂、且语调平缓、吐字清晰的普通话,轻易以一己之见来代表“有太多的觀眾”,是不是经过了“公投”后选举出来的呢? 话虽说得重些,但还是希望阁下尊重上译的艰辛劳动,请摆正对译制片的态度。 |
|
|
71楼#
发布于:2006-06-25 22:28
弋老前辈请注意,没看到楼上阁下的ID前我还以为前不久刚被禁严的norwoods借尸还魂了呢……
|
|
|
72楼#
发布于:2006-06-25 22:57
有人说不够洋味,有人却说拿腔拿调
说不够洋味的好歹是真正为配音进步着想,认真写了分析文章,言辞恳切 说拿腔拿调的让我想到一句话——“站在甲板上,穿着海魂衫,一副小样” 不是我糊涂,是某些人确实让人不明白 |
|
|
73楼#
发布于:2006-06-25 23:21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6-25 22:57发表的: 掌声响起!!! |
|
|
75楼#
发布于:2006-06-25 23:30
我也奇怪呢,怎么被某人扣那么多分……原本还以为是永远兄你干的……
|
|
|
76楼#
发布于:2006-06-25 23:34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6-25 23:30发表的: 我只扣某个法西斯分子的 |
|
77楼#
发布于:2006-06-25 23:36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6-6-14 19:45发表的: 正好我下载了这部电影,有时间我也可以听记一部分台词. |
|
78楼#
发布于:2006-06-26 00:37
扣分的原因可能跟宗教信仰有关~
|
|
|
79楼#
发布于:2006-06-26 01:00
下面是引用不知肉味于2006-6-25 23:36发表的: 支持、感谢热心人们的无私奉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