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阅读:12088回复:33

[机构档案][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7-05 03:12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第六章 译制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海没有译制片,当时观看外国电影,一般通过故事说明书、幻灯小字幕、或是解说员解说,大致地了解影片的内容;只有个别影院设有“译意风”,可以同声翻译。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后,设立了翻译片组,开始了译制片的制作。1957年4月,翻译片组脱离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上海电影译制厂。自1950年至1995年,上海先后译制了世界5大洲48个国家的各类影片947部,其中主要是故事片,其它还有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新闻片以及将国产片翻译成外语、将汉语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等类业务。
上海的译制片起步晚,发展快,译制质量与译制速度不断提高,片源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扩大。1950年至1951年译制的全是苏联的影片。1952年至1953年,除苏联外增加了东欧各国的影片。从1954年开始,着手译制西方以及亚非拉各国的进步影片和由世界名著改编的西方电影,并有选择地译制一些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影片,片源遍及5大洲,许多影片堪称世界影坛的佳作与名片。这里有:苏联的《乡村女教师》、《列宁在1918》、《母亲》、《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法国的《红与黑》、《三剑客》、《悲惨世界》、《黑郁金香》、《国家利益》;美国的《大独裁者》、《斯巴达克思》、《魂断兰桥》、《音乐之声》、《谜中之谜》;英国的《孤星血泪》、《王子复仇记》、《简爱》、《海狼》、《苔丝》;波兰的《华沙一条街》;联邦德国的《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神童》;西班牙的《影子部队》;奥地利的《希茜公主》;日本的《松川事件》、《华丽的家族》、《远山的呼唤》;朝鲜的《战友》、《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墨西哥的《生的权利》、《叶塞尼娅》、《冷酷的心》;澳大利亚的《驯马手莫兰特》、阿根廷的《大墙后面》,以及埃及的《萨拉丁》、阿尔及利亚的《我们一定回去》、《背井离乡》、菲利宾的《女仆》、泰国的《婉丽》、印度的《两亩地》等等。
自中国1979年设立政府优秀译制片奖以来,上海先后获得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的有:《追捕》(日本)、《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朝鲜)、《啊!野麦岭》、《远山的呼唤》(日本)、《苔丝》(英国)、《国家利益》(法国)、《胜利大逃亡》(美国)、《黑郁金香》(法国)、《斯巴达克思》、《谜中之谜》(美国)、《国际女郎》(苏联、瑞典合拍)11部。
上海译制片生产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方针,即:在清除旧中国电影市场中的污垢、发展民族电影的同时,让中国人民能看懂健康而艺术性较强的外国影片,增加知识,丰富文化娱乐生活,通过外译中、中译外,让我们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我们,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了解世界电影动态,促进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发展。上海译制片有着严格的译制准则:忠实原著,注重质量。从剧本翻译、编辑、导演、演员配音、录音、拟音、剪辑到后期合成,道道工序都有具体要求,严格把关,不合格产品决不出厂。上海译制片不仅得到国内观众认可,还得到国外原片导演演员的赞赏,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
本章分3节,重点在于选择5大洲较有特点、较有代表性的上海译制的故事片加以介绍。
 
 
第一节 译制故事片
第二节 外语译制片
第三节 地方语和民族语配音片
 
  
第一节 译制故事片
        
一、欧洲片
1.苏联影片
自1950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译制的《小英雄》开始,整个50年代,上海译制了大量的苏联故事片,这一势头自60年代开始才告一段落。
《小英雄》(原名《团的儿子》,黑白故事片,获斯大林文艺奖的儿童故事片)。翻译:陈涓、杨范。译制导演:周彦。主要配音演员:姚念贻、陈天国、温锡莹、张同凝。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影片表现少年凡尼亚在家人被德国法西斯匪徒杀害后,决心报仇,一次次协助苏联红军打击敌人,在不幸被俘后,也坚贞不屈,决不吐露真情;他机智勇敢,屡建战功,后来被送入莫斯科红军少年军事学校去学习。该片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际儿童节在全国放映,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已故配音演员姚念贻在影片中为男主角——少年配音,首创上译厂女演员为男少年角色配音的先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乡村女教师》(黑白故事片,获斯大林电影一等奖,译制后改名为《桃李满天下》)。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周彦。主要配音演员:舒绣文。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影片歌颂一位女教师,从年轻到暮年,从沙皇时代到十月革命以后,在严酷的西伯利亚,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艰苦而光荣的业绩。她获得了列宁勋章,她的学生遍天下。
《列宁在1918》(黑白故事片),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寇嘉弼、汤化达。主要配音演员:张伐。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译制。影片表现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革命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全国人民坚韧不拔、顽强奋斗,并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的悲壮故事。
《彼得大帝》(黑白故事片。上、下集)。根据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改编。1938年获斯大林奖金。翻译:杨范。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温锡莹、邱岳峰、苏秀、胡庆汉、杨文元、富润生。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译制。影片以1700年至1721年之间的俄瑞战争为题材,表现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造俄国,打开通往欧洲窗户的故事。他爱民且善于治军。他不畏艰险,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最终赢得了战争,赢得了民心。
《夜店》(原名《在底层》,黑白故事片)。根据高尔基原著剧本由苏联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而拍摄的舞台艺术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杨文元、路珊、张莺、毕克、胡庆汉、中叔皇、张同凝、林彬、温锡莹、阳华、邱岳峰、程之。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译制。影片描写十月革命前俄国一些失去自己社会地位,失去职业,甚至连姓名也丧失的人物,住宿在一家小客店中的凄惨的生活。
《牛虻》(彩色故事片)。根据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叶明。主要配音演员:卫禹平、上官云珠、程之。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译制。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牛虻的形象。他英勇无畏,坚贞不屈。影片通过牛虻充满传奇色彩的斗争历程,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揭露天主教教会的虚伪、反动。
《生活的一课》(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蒋君超、黎海生。主要配音演员:林彬、卫禹平、苏秀、中叔皇。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影片讲述苏联一对年青夫妇的爱情生活。在生活里,妻子是位善解人意,认真执着的人,而丈夫却是位政治上欠成熟,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忘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工作者。丈夫栽跟头是免不了的。就在他深感孤单、寂寞无助的时候,妻子又回到他身边,从而促使他走向正确的生活道路。
《母亲》(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蒋君超。主要配音演员:舒绣文、韩非、毕克、温锡莹。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影片在银幕上重现了高尔基所塑造的无产阶级母亲的光辉典型形象。影片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一个悲哀而柔弱的女性,如何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逐渐觉醒起来,最终成长为一个为真理而斗争的英雄战士。
著名电影演员舒绣文在题为《我是怎样给〈母亲〉配音的》一文中写道:“作为一个配音演员,主要任务就是用中国的语言来传达出原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来感动观众……配音演员如须从原片演员表演中寻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体验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懂得人物为什么用这样的声音来说话,人物这样说话还包含了其他什么内容和其他什么感情。所以说配音工作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她具体地阐述了自己如何正确地理解扮演母亲的苏联著名演员玛列茨卡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方法,从而在感情的体验方面同其逐渐接近,融合成为一体,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出来。舒绣文的配音博得专家与观众的交口赞誉。
《第六纵队》(原名《但丁街凶杀案》,彩色故事片)。翻译:陈涓。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林彬、潘康、中叔皇、程之、富润生。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影片内容是描写法国人民在二次大战中,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故事。影片结构精巧,情节跌宕曲折,母子俩在战争中由骨肉至亲变为仇敌,最后妈妈竟惨死在叛徒儿子的枪伤中,而审理此案的检察官,却是一个潜伏的法西斯分子。
《奥赛罗》(彩色舞台艺术片)。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翻译:肖章。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高博、程之、姚念贻。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译制。将莎士比亚不朽名著大悲剧搬上银幕,这在苏联影坛是个创举。故事讲述的是古代威尼斯的一员虎将,与一位贵族小姐相恋,因遭到诬陷和嫉妒,他扼死了妻子,当真相大白之时又拔剑自刎的人间悲剧。谢·邦达丘克在剧中出色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第四十一》(彩色故事片)。根据Б·拉甫列聂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苏秀、邱岳峰、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叙述一位红军女战士,押解白匪军官过程中,流落荒岛,面临两个人的世界,女战士由同情进而爱上了白匪军官;当白匪军的船只出现在海平面上,那位军官没命地向船只方向跑去;女战士举起枪,扣动了扳机,她手下的第四十一个敌人倒下了。
邱岳峰为男主人公白匪青年军官配音,其声酷似出自角色本人,影片的配音质量获得好评。
《雁南飞》(黑白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尚华、束荑、于鼎、潘康。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战争拆散了一对情侣。男青年鲍里斯走上前线并倒在战场上。而薇罗尼卡却始终深爱着他,永远抹不去他们之间的挚爱深情。她由于极度的孤独与痛苦,曾违心地委身于表弟马尔卡,但心灵深处仍爱着鲍里斯,并最终离开了苟且偷生的马尔卡。
《海之歌》(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张玉昆、温锡莹、宏霞、毕克、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影片通过修建一个人造海的故事,以抒情、散文的手法,描写众多苏维埃人的悲欢离合的生活及其道德精神面貌。
《一个人的遭遇》(黑白故事片)。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肖章。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高博、沈巧、赵慎之、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影片表现一个普通的苏维埃人司机索科洛夫曾经有个幸福的家,可战争毁灭了它。他在战场上被浮,经受众多折磨而不失尊严地活了下来,并且俘虏德军军官立了功。他的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又在前线牺牲。最后,他收留一个战争孤儿,和他相依为命地继续走着普通人的生活历程。本片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并为谢·邦达丘克带来声誉。
《白痴》(原名《娜斯塔谢·费里帕芙娜》,彩色故事片)。根据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肖章。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张瑞芳、孙道临、温锡莹、张鸿眉。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故事讲述女主人公娜斯塔谢是个美艳绝伦的女人,她身边围着一群利欲熏心、卑鄙成性的地主、官吏、商人,只有被人称为白痴的梅思金公爵真心待她,但她拒绝了他的求婚,不愿因自己的身份使他蒙受耻辱。为了报复那帮恬不知耻的市侩,她毅然将10万卢布扔进熊熊燃烧的炉火中。
《运虎记》(彩色故事片)。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张同凝。主要配音演员:程引、毕克、赵慎之、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影片讲述苏联商船载运一批狮子老虎,由于押运者冒充驯虎员,途中狮虎出笼,闹出众多险情,幸亏船上有一位驯虎女郎,才得以将险情一一化解。苏联影坛60年代盛行喜剧,这是一部较有代表性较受欢迎的作品。
《一年中的九天》(黑白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毕克、邱岳峰、赵慎之。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影片表现苏联科学工作者德米特里·古谢夫在从事着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发现的科研实践,但是实验又具有巨大的危险。他在相当的时间内承受着辐射的伤害。医生警告他,一种突如其来的射线会致人死命。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加速到来,古谢夫坚守岗位,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第一骑兵军》(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尚华、盖文源、翁振新、戴学庐、童自荣等。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影片表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布琼尼以他卓越的指挥艺术,以少胜多,打败白军邓尼金的故事。
《合法婚姻》(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狄菲菲、杨晓。上海电影译制厂1987年译制。影片表现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对青年男女,以谎报的婚姻外衣作掩护,相互关心爱护的故事。
《国际女郎》(彩色故事片,与瑞典合拍)。翻译:肖章。译制导演:乔榛、丁建华。主要配音演员:丁建华、沈晓谦、苏秀、翁振新。上海电影译制厂1993年译制。影片表现一个叫塔尼亚的医学院学生向往外国物质生活,为赚取外汇而加入卖娼行列。她搭上一名瑞典工程师,想嫁给他移居国外。几经周折她如愿以偿。但是,金钱、房子、汽车却没有带给她幸福,其母因承受不了她带给她的凌辱而自尽。她在接踵而来的打击下心力交瘁而出车祸。
影片的译制,由于在人物的配音和处理音乐与画面的情绪节奏的关系等方面,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从而获得广电部1993年度优秀译制片奖及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译制片奖。
2.东欧影片
波兰影片:
《华沙一条街》(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岳路。主要配音演员:叶小珠、赵慎之、康安声、姚金石、张捷、程引。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译制。故事围绕着华沙一条街而展开。战前,这条街上住着不同种族,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和平友好地相处。1939年纳粹入侵波兰后,一切都改变了,犹太人遭遇空前的灾难。1943年德寇撤出华沙前,德国派来大批部队打算毁灭整个街区,消灭犹太抵抗战士,遭到英勇悲壮的顽强抵抗。
《肖邦的青年时代》(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岳路。主要配音演员:凌之浩、苏秀、程引、崔超明。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影片主要描写了青年肖邦,以他富有民族特色和革命精神的音乐,鼓舞着战斗中的波兰革命人民;他在国外旅行演奏时,他的音乐虽响遍欧洲,他的心始终与波兰人民相连,在疾病中得知华沙起义,不能亲赴前线,便在钢琴上猛烈地弹奏出回荡着波兰人民战斗激情和热爱祖国的乐曲。
《夜茫茫》(原名《麻疯女》,彩色故事片)。翻译:朱晓婷。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王建新、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1981年译制。影片内容是:波兰青年公爵瓦尔迪马与家庭教师斯泰芬妮相爱,遭到上流社会的一致谴责,但青年公爵奋力进行抗争。老公爵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同情孙儿,当他得知女教师竟是他昔日情人的孙女时,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然而最后斯泰芬妮还是被旧势力摧残致死。
匈牙利影片:
《一寸土》(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岳路。主要配音演员:孙道临、束荑、叶小珠、李农、史原。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译制。影片通过青年农民约什卡和玛丽卡在爱情婚姻上艰难曲折的遭遇,表现了地主压迫剥削农民的狠毒,以及农民为了挣脱封建枷锁而自发地与地主进行尖锐的斗争直至获得解放的故事。该片曾在第四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劳动奖。这是第一部介绍到中国的匈牙利影片。
《奇婚记》(彩色故事片)。翻译:朱微明。译制导演:傅超武。主要配音演员:凌之浩、奇梦石、温锡莹、束荑、仲星火、朱莎。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故事内容是:男爵发觉女儿与神父有私情,且已珠胎暗结,为了遮丑,遂设计,诱使穷贵族杨诺士与女儿成亲,以便造成既成事实。杨诺士不从,竟被强迫完婚。事后杨诺士告到宗教法庭,祈求公道。宗教法庭自然站在神父与男爵一边,虽证据俱在,也着意袒护。杨诺士无奈,在同学的帮助下,佯称已死亡,并将他的全部财产捐出,以助科学与教育事业。他从此改名换姓,秘密地离开这黑暗之地,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魔椅》(黑白故事片,讽刺喜剧)。翻译:朱微明。译制导演:邱岳峰。主要配音演员:强明、尚华、路珊、杨文元。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译制。影片讲述政府某部次长专司审批发明专利,他贪赃成性。某发明家把自己发明的魔椅放进他的办公室。这张魔椅的特点是,谁坐上去,马上就会讲真话。结果,次长和他的老婆、参事、医生等人都偶然坐上魔椅,讲出一通真话,而自己揭穿老底。最后次长丢了乌纱帽,魔椅的秘密也显露出来。
《十块美金》(黑白故事片)。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富润生、尚华。主要配音演员:毕克、苏秀、邱岳峰、姚念贻、胡庆汉。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译制。影片的内容是:贫穷孤独的老人高夫曼从美国回来,口袋里只有10美元。可他的亲戚以为他是百万富翁,都想从他那里得到一笔可观的遗产。外甥女的情人叶内是个善于吹嘘的青年律师,虽然他晓得老人只有10美元,但他还是利用这10美元作幌子到处吹嘘,弄得全城家喻户晓。老人给弄得骑虎难下,只得听从摆布。最后老人当上了市长,甚至被皇帝陛下任命为宫庭顾问,诸亲好友自然得到了巨大的物质利益。正在他们兴高彩烈时,骗局被拆穿,老人与叶内被捕入狱。后叶内向省长献计谋,宣布这是一个错案,于是又官复原职,骗局继续着。
捷克斯洛伐克影片:
《黎明前的战斗》(黑白故事片)。翻译:孙道临。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高博、穆宏、杨梦旭、张铮、傅惠珍、奇梦石。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影片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红军解放布拉格前夕,捷克的工人、普通市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奋勇抗击德寇,守卫首都重要军事据点特罗亚大桥的英雄故事。
《绑架》(黑白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崔超明、舒适、陈述。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唆使智利代表提出了一个所谓捷克斯洛伐克侵犯人权的提案。为配合这一提案,隐藏在捷克的特务,准备将24名所谓“难民”运往德国,以图制造事端。但这阴谋一开始就失败了,特务被抓,运往德国的旅客不再是那些“难民”,而是些正直的捷克公民。飞机降落德国后,他们面对美国特务的威逼恐吓,坚持真理,揭穿谎言,最后胜利返回祖国。
《非凡的爱玛》(彩色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曹雷、乔榛、杨成纯、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82年译制。故事内容是:捷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爱玛是位爱国的艺术家,她热爱自己的祖国与人民,反对德奥占领当局。她不愿为了逃生而离开祖国,她要为祖国为人民演唱。敌人用她爱人的自由来换取她的合作。她毅然拒绝。她宁愿牺牲一切也不背叛自己的祖国。
捷克斯洛伐克电影代表团访沪时,看了译制的本国影片《非凡的爱玛》,赞誉为爱玛配音的女演员曹雷在语言、音韵和感情的表达上十分逼真,无异于原片。曹雷为了达到配音“有神”,每接一个角色,她都深入到人物内心,掌握人物的思想活动脉络,掌握感情的分寸,再把这些化为自己的体验,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寻找恰当的声音语言手段体现出来。她配的音都富有神采。
《好兵帅克》(彩色木偶片)。根据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的小说改编。翻译:肖章。译制导演:黎海生。主要配音演员:陈述、邱岳峰。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本片取材于小说的三段小故事:一、帅克买酒。帅克在车站遇到中尉卢卡施。卢卡施叫帅克去买酒,并关照他不得对别人说。帅克买了酒,遇到少尉,问买什么,回答是水。少尉命令他喝下。回到车站,帅克醉得发昏,中尉气得发昏。二、帅克在火车上的灾难。中尉的箱子被偷,帅克说里面只是些小东西,没关系,中尉骂他白痴。在车上见到一位谢顶的人,帅克大谈秃头的故事,结果秃子竟是少将,帅克被赶出车厢。后来又误了火车,只得步行。三、帅克路遇警察。帅克因为没有证件,被警察抓至警察局。警察局怀疑他是俄国间谍,派警察押他去分局。路上这位叫马杰依卡的警察喝得大醉,帅克把他搀扶到分局。分局长大怒,关了马杰依卡而放了帅克。
《梦游外星》(原名《第三个龙岩》,彩色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丁建华、王建新、沈晓谦、程晓桦、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90年译制。影片内容是:三个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乘着外星人的飞船来到一个叫鲁里达的星球。这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殆尽。星球处在灭绝之中。仅存的科学家叫孩子们把这一可怕的教训带给地球人。孩子们返回地球后,讲述了鲁里达星球的悲剧,表示我们切不能步鲁里达星球的后尘。
保加利亚影片:
《坦卡》(黑白故事片)。翻译:王澍。译制导演:傅超武。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张同凝、尚华、顾德冈。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纺织女工坦卡,在解放前,从农村到城市,受尽地主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后来在地下党员的影响帮助下,逐渐觉醒,成为党的助手,坚定地向反动政权展开斗争,并在解放后积极投身生产建设的故事。
《上任前夕》(黑白故事片)。翻译:朱人骏。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于鼎、邱岳峰、苏秀、张同凝。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影片表现旧社会一个不择手段想要当官的人,最后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既可笑又可悲的人生闹剧。
《卡洛阳》(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毕克、邱岳峰、戴学庐、于鼎。上海电影译制厂1964年译制。影片内容是:12世纪末叶,保加利亚国王彼得被暗杀身亡。卡洛阳是彼得的三弟,他在诸多不利情况下继承了王位。为了摆脱异族统治,收复失地,奋力与拜占庭统治集团展开斗争,并于1205年4月15日,在亚得里亚堡附近的一次战役中,彻底击溃了十字军第四次东征,生擒其首领,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国王的光荣》(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乔榛、沈晓谦、翁振新、王建新、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87年译制。影片故事内容是:公元7世纪时,保加利亚人部落首领库勃腊可汗被哈扎尔人击溃,部落解体,其第四个儿子阿斯巴鲁赫率领一部分老百姓向多瑙河方向迁徙。教士科洛巴利用自己的特殊职权,阻止阿斯巴鲁赫的计划,使他陷入绝境。后来阿斯巴鲁赫寻找时机杀掉教士科洛巴,率众渡过多瑙河,构筑城堡,并与当地的斯拉夫人结盟,巩固自己的地位,终于打败了拜占庭的讨伐部队,抵达巴尔干山脉,建立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
罗马尼亚影片:
在东欧国家中,罗马尼亚的电影事业发展得较晚。上海在1953年开始译制该国的一些黑白短纪录片,如《少年宫》、《黑海运河》等。
《作贼心虚》(原名《最后消息》,黑白故事片)。翻译:陈涓。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邹华、尚华、孙景璐。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布加勒斯特一家专登黑幕新闻的《觉醒报》主编,关照排字工人抽掉一篇关于燕麦的报导。为填补空白,排字领班信手将一篇关于1000年前亚力山大大帝的论文填上。由于排印上的错误,出版后引起一连串的丑恶事件。大资本家布山做贼心虚,以为文章是影射他的,于是向主编行贿,弄得主编莫名其妙;因文章卷入漩涡的教授也给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他最后被布山赞助而出国旅行时,也始终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崩溃的城堡》(黑白故事片)。翻译:朱微明。译制导演:柯岗。主要配音演员:杨文元、卫禹平、尚华、赵填之、张同凝、潘我源。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表现一个资产阶级家庭,象个旧城堡,被革命所摧毁,有的人走向毁灭,有的人经过生活的震荡后,重又获得勇气,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政权·真理》(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夏明箴、徐志仁。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乔榛、尚华、胡庆汉、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描述地下党领导人斯托扬和战友们在解放前出生入死夺取政权;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围绕一个水利工程),他身居要职,武断专横,视权力即真理,不尊重科学,甚至迫害战友。最后,那些尊重科学维护真理的人,经过不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使建设事业重又走上健康的轨道。
《复仇》(彩色故事片)。翻译:周明德。译制导演:杨成纯、乔榛。主要配音演员:毕克、尚华、高博、乔榛。上海电影译制厂1980年译制。影片的内容是:在德国法西斯扶植的罗马尼亚傀儡政权中供职的警长莫多万,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利用伪政权与亲法西斯恶势力的矛盾,打击德国一手培植的所谓铁卫军,从一位革命的同情者成长为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影片:
《不可战胜的人们》(黑白故事片)。翻译:肖章、朱微明。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崔超明、韩非、强明、苏秀、李纬、项?。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译制。影片表现1878年至1890年间,德国俾士麦政府害怕蓬勃开展的工人运动,颁布了“特别法”试图镇压工人运动。以舒尔茨为代表的工人群众,在社会民主党人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的领导下,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推翻了“特别法”而取得了胜利。
《贝多芬传》(大型黑白纪录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陈叙一。配音演员:孙道临、邓楠。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译制。影片以丰富的关于贝多芬的文献和他的音乐为基础,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贝多芬的重要生活经历和创作发展道路,同时也反映了影响贝多芬作品的那个时代。
《科伦上尉》(彩色讽刺喜剧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程之、张同凝。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内容:故事设定在西德,一个寻找临时工作的年轻人,被误为战犯,列入战犯名单、且刚从国外回来的陆军上尉。他受到纳粹分子的欢迎,平步青云,最后竟当上了联邦议院的议员。结局是,被拆穿后,只能按不是战犯而冒充战犯被判了五年徒刑。
邱岳峰为影片中男主角配音,能生动地传达出人物的神韵,令人折服。
《阴谋与爱情》(宽银幕黑白故事片)。译制导演:胡庆汉、苏秀。主要配音演员:杨文元、毕克、赵慎之、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故事根据席勒同名剧作改编。故事通过宰相儿子与一平民乐师女儿相爱,最后被王公贵族们设计的阴谋所毁灭,反映18世纪德国贵族的黑暗统治。
《悲惨世界》(上、下集,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上海外语学院德语教研室。译制导演:卫禹平、孙渝烽、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胡庆汉、邱岳峰、尚华、丁建华、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是根据雨果晚期著名的小说改编,通过冉·阿让一生的传奇经历,以人道主义的观点,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颂扬了人世间难得的人性美。
南斯拉夫影片:
《旧恨新仇》(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黎海生。主要配音演员:吴茵、中叔皇、赵慎之、陆英华、杨文元。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故事内容是:老船长的女儿安妮采与造船木工伊伏相爱。老船长嫌伊伏穷,要把女儿嫁给一个从美洲归来的富翁聂柯为妻。一天,伊伏手持利斧要砍夺妻仇敌聂柯时,伊伏的妈妈叶莲赶到,夺下利斧,告诉儿子,这聂柯就是他的生父。20年前他强暴了叶莲后去了美洲。叶莲求聂柯让伊伏与安妮采相爱,遭到拒绝。后来当聂柯要加害伊伏时,旧仇新恨涌上心头,叶莲抡起利斧砍了聂柯。
《开往克列沃的列车》(遮幅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刘素珍。译制导演:毕克。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丁建华、杨文元、乔榛。上海电影译制厂1984年译制。影片描写地下工作者为了护送党的机密文件,在列车上与敌人周旋,惊心动魄而又巧妙地通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完成任务的故事。
阿尔巴尼亚影片:
阿尔巴尼亚电影事业发展较晚,年产量也少,中国从1966年至1976年译制了该国十多部影片。
《塔娜》(黑白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苏秀。主要配音演员:李梓、陆英华、邱岳峰、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影片的故事来自真人真事。合作社生产组长塔娜在战争中失去双亲,只与爷爷相依为命。她与山区青年斯切方相爱。但好事多磨,合作社长与爷爷都阻拦这件亲事;斯切方也不愿下山入赘,因没有土地还不能加入合作社;塔娜更不能撇下合作社和爷爷,嫁到无合作社的山区去。经过诸多的折腾后,得到共产党领导的支持,终于说服斯切方下山入社,塔娜得以如愿以偿。
《特殊任务》(黑白故事片)。翻译:林秀清。译制导演:胡庆汉、尚华。主要配音演员:于鼎、高博、温锡莹、董霖、伍经纬等。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影片表现阿尔巴尼亚公安人员与敌特巧妙周旋,并最终破获潜藏很深的特务组织的故事。
《第八个是铜像》(黑白故事片)。翻译:张以群、曹恩玉、肖章、易豫、李成葆。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吴鲁生、于鼎、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1年译制。影片内容是:通过七个人对战友的回忆,歌颂了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3.西欧影片
意大利影片:
《偷自行车的人》(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岳路。主要配音演员:李纬、刘小沪、保琪、胡庆汉。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译制。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代表作之一,曾有广泛的影响。影片内容是:失业3年的里西突然得到一个替广告公司贴广告的职业。他把家里仅有的物品拿到当铺去,赎回自己上工必备的自行车。不幸的是,在工作时他的自行车被人偷了。自行车是他的饭碗,他必须找回它。他和儿子焦急地寻找被窃的自行车,等待他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与焦急。万般无奈中他去偷别人的自行车,当场被抓。他虽然在众人的轻蔑责备中被失主轻饶了,但他和儿子下一步怎么办呢?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苏秀。主要配音演员:李纬、汪漪。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译制。影片内容是:二次大战末期,纳粹德国占领军借口保护罗马的名胜古迹,宣布罗马为不设防的城市,其实却是疯狂掠夺罗马的财物,残酷镇压意大利的革命者。意大利共产党罗马地下反法西斯组织的领导人之一曼发弟,他组织罗马市民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尖锐的斗争。最后曼发弟和神甫被捕,但他们没有吐露地下组织的只言片语,从容就义。
《警察与小偷》(黑白故事片)。翻译:刘小蕙、浦允南。译制导演:黎海生。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程引。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译制。影片内容是:贫困失业的埃斯波西成了小偷。警察波多尼追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抓到埃斯波西,却让他逃脱了。按公安法,波多尼3个月内如果抓不到埃斯波西,他就可能被开除而失业。波多尼展开了侦察行动。但当他们重又相见时,波多尼知道埃斯波西因失业而偷窃;埃斯波西了解波多尼因抓不住自己,也将面临解职、失业。警察下不了手,小偷同情警察。最后小偷埃斯波西甘愿就擒入狱,并嘱托警察今后对他的家庭多予关照。
《她在黑夜中》(原名《卡比利亚之夜》,黑白故事片)。翻译:刘小蕙、方柏荣。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朱莎、毕克、尚华、潘我源。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妓女卡比利亚想挣脱苦境,希望有个家,有人真心对待她。然而她的努力一次次失败,人们欺骗她,侮辱她,为了抢她的钱,有的男人竟把她推入河中。后来她认识一个名叫贝吕欧的青年,频频表示要娶她为妻。卡比利亚相信他的甜言蜜语,以心相托,结果她变卖房屋所得的30万里拉竟又被抢。她绝望,悲愤之极,孑然一身重又溶入茫茫夜色之中。
《警察局长的自白》(彩色故事片)。翻译:陈叙一、叶琼、赵国华。译制导演:卫禹平、戴学庐。主要配音演员:卫禹平、毕克、李梓。上海电影译制厂1974年译制。影片描写一个有正义感的警察局长与意大利黑社会进行斗争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佐罗》(彩色故事片)。翻译:朱晓婷、刘素珍、何际平。译制导演:杨成纯、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主要内容是:一位武艺高强的义士,假冒侠客佐罗之名,劫富济贫、为民除害的故事。(注:该片为意法合拍)。
《伦敦上空的鹰》(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何际平。译制导演:杨文元。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盖文源、杨成纯。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影片的故事是:英国陆军上尉保尔经过机智勇敢的苦斗,将混入英国本土及空军基地企图进行破坏的希特勒特工队一网打尽,使英国空军赢得了胜利。
法国影片:
《勇士的奇遇》(原名《郁金香芳芳》,黑白故事片)。翻译:郑兆璜。译制导演:张捷。主要配音演员:韩非、宏霞、富润生、程引、毕克。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这是一部古装喜剧片。影片颂扬一个为人们所崇敬的英雄芳芳,他为保护善良的人民而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同时讽刺18世纪法国封建王朝及其将军们的荒淫无耻、庸俗低能。
《红与黑》(彩色故事片)。影片根据司汤达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肖章。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胡庆汉、姚念贻、苏秀、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译制。影片内容是:19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平民出身的英俊青年于连,立志要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物。他在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有了私情,市长知悉后把他送到修道院当教士。不久院长下台,于连登上主教宝座的梦想遂告破灭。后经院长介绍,他又成了巴黎一个侯爵的私人秘书。在那里他与侯爵小姐倾心相爱,但由于出身及四周反对者的破坏,难以如愿。激愤之下,他持枪前去行刺作梗的市长夫人。结果于连被上层社会的嫉妒者们送上了断头台。
《三剑客》(原名《三个火枪手》,彩色故事片)。根据法国大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程之、于鼎、邱岳峰、赵慎之。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故事发生在法王路易十三时期。红衣主教企图利用法国王后与英国白金汉公爵的旧情,达到挑起法王与王后的矛盾,借以削弱王室,扩大教会势力。王宫青年卫士达达尼昂约请3个火枪手,经过千难万险的奋力争斗,终于帮助王后粉碎了主教的阴谋。
《广岛之恋》(黑白故事片)。翻译:集体翻译。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于鼎。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这是法国于1959年至1961年间出现的“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描写一个法国女演员与一位日本工程师偶然相遇、相爱。他们的邂逅不包含任何情节元素,只有短暂的爱情所并发的狂乱的潜意识才是影片的主体。其内容是表现一个人怎样复活所遗忘的事情,如何体验遗忘的情绪,广岛使女演员想起纳尔维,日本工程师使她想起1名被杀害的德国士兵,那个她曾以身相许的恋人。
《塔曼果》(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张同凝。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杨文元、于鼎。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影片内容是:非洲某一黑人部落酋长把他部族里的一些黑人当作商品,与白人船长交换枪枝与酒。黑人武士塔曼果与其他黑人一起,在船上被戴上镣铐,倍受虐待。塔曼果忍无可忍,遂动员黑人同胞反抗。他亲手扼死了鞭打他们的白人。黑人奴隶们叫着“白人只能卖活人,不能卖死人”而起义了。白人船长无计可施,只能用炮把他们轰死,以承认失败而告终。
《巴黎圣母院》(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王道乾。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时汉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故事内容是:神父富洛娄看中吉卜赛女郎吉卜赛女郎埃斯美拉达,令手下的敲钟怪人卡西摩多去把她抢来。抢劫中被卫队长菲比思撞见,卡西摩多以抢劫罪被押至圣母院广场受笞刑。神父冷眼旁观,而心地善良的埃斯美拉达却给遭受折磨的怪人喂水,使他深为感动。后来卫队长与吉卜赛女郎相爱,引起神父忌恨,刺死卫队长,反诬吉卜赛女郎埃斯美拉达用巫术杀人。她被判处死刑。临到行刑时,她被怪人救入教堂,并被告之,这一切都是神父的罪恶所致,而且卫队长只是受伤,并未死。女郎万分感激怪人,他面丑心美。在众丐友与国王卫队的冲突中,吉卜赛女郎中箭身亡,怪人卡西摩多悲愤之极,将神父从高楼上摔下致死。最后怪人找到女郎的遗体,躺在她的遗体旁而逝。
《基度山恩仇记》(原名《基度山伯爵》,彩色故事片,上、下集)。翻译:岳扬烈、李成葆。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孙道临、李梓、毕克、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影片根据大仲马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内容是:19世纪法国一名海员,因当时政局的变化,遭到情敌、势利小人和贪图钱财之辈的陷害,沉冤17年。越狱逃脱后在基度山小岛的岩洞里觅获大批财宝,遂成巨富,并改名基度山伯爵。他返回原地,报了仇,也报了恩,终于了却了心愿。
《蛇》(彩色故事片)。翻译:王人德、肖章、李成葆、冯锋、周芝萍。译制导演:陈叙一、乔榛。主要配音演员:卫禹平、杨成纯、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影片故事是:苏联一名克格勃,伪装叛逃,他提供的假情报使北约及西方的谍报机关蒙受巨大的损失,并造成混乱。后来他的假叛逃事实被查出,遂遭逮捕。这名人犯,最后在双方交换被捕人员时,被释放回苏联。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彩色宽银幕故事片,上、下集)。翻译:岳扬烈、肖章、李成葆。译制导演:陈叙一、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毕克、邱岳峰、尚华、赵慎之、李梓。上海电影译制厂1977年译制。影片讲述拿破仑在建立第一帝国后,为粉碎反法联盟,与俄奥联军决战于奥斯特里茨,立下了闻名于世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充分显示了拿破仑作为一个军事家的卓越才能。
《国家利益》(彩色故事片)。翻译:徐志仁。译制导演: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乔榛、曹雷、于鼎、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83年译制。影片的主要内容是:法国的情报部门,以“国家利益”为借口,先是杀人灭口害死了马洛教授,后又与美国情报部门合作,让生物学家安杰拉“自杀”,目的是掩盖法国政府以支持弱小国家独立名义,通过秘密方式将军火贩卖给交战双方的卑鄙行径。该译制片曾获1983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随心所欲》(彩色故事片)。翻译:徐志仁。译制导演: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尚华、王玮、童自荣、刘风。上海电影译制厂1989年译制。故事内容是:一位球艺优异的足球运动员,一再遭到忌恨与诬陷,但他并不气馁,以自己的智慧与足球技艺,对陷害他的小人一一进行了报复。本片获1989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英国影片:
《孤星血泪》(原名《前程似锦》,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尚华、程之、苏秀、中叔皇、毕克。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根据狄更斯的小说改编。该片于70年代又重新拍摄为彩色故事片。翻译:译影厂英语组集体。译制导演:陈叙一、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刘广宁、富润生、胡庆汉、苏秀、邱岳峰、潘我源。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以“开始篇”1830年、“伦敦篇”1836年、“归来篇”1850年三个阶段,描写一个向往自己“前程似锦”的英国青年匹普,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经历,歌颂了新兴的平民阶级,鞭挞了以骄横贵族为代表的封建没落势力,表达了作者对“上等”社会的厌恶。
为影片中匹普配音的童自荣,他抓住了所配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忠于原片”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创造,特别是他在影片《佐罗》、《黑郁金香》、《铁面人》中,一人同时为二个角色配音,却能配得形声融化,各具神韵和风采。
《王子复仇记》(原名《哈姆雷特》,黑白故事片)。影片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改编。翻译:卞之琳。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孙道临、程之、张同凝、尚华、朱莎。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内容: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外就读,突然得悉父王暴死,叔父接位,母后改嫁叔父,便终日抑郁寡欢;夤夜之间,忽见父王冤魂出现,说他是被哈姆雷特的叔父毒死的,并说他叔父和他母亲通奸。王子装疯卖傻,决心报仇。王子逃脱了当上新国王的叔父一个个加害于他的措施,最后终于报了仇,自己也因受剑毒而身亡。
《抗暴记》(原名《同心协力》,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朱莎、刘广宁、李梓、毕克、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影片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北部有个专门囚禁一些父母已被纳粹杀害的犹太儿童的集中营。集中营由意大利士兵管理,因而对附近修道院修女救援囚禁儿童佯装不知。后来纳粹上校接管了集中营,严加防范,并逐渐得知修女们解救儿童的秘密。他们搜查了修道院,逮捕了相关修女,逼她们交待儿童出境路线和游击队名单。最后当上校要处决院长和修女时,意大利士兵射杀了纳粹军官和他的副手,一同投奔了游击队。
《红菱艳》(原名《红舞鞋》,彩色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陈叙一、张同凝。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李梓、乔榛、伍经纬。上海电影译制厂1970年译制、影片内容是:作曲家克拉斯特和舞蹈演员蓓姬由相识到相爱,并很快被剧团老板发现。他们正在排练《红舞鞋》。后来演出获得成功,但老板竭力贬低蓓姬和克拉斯特。按剧团的规定,演员不能谈恋爱和结婚,否则就得离团。一对情人被迫辞职,且很快结婚。老板依然不忘技艺出众的蓓姬。重又说服她随自己去世界各地演出。蓓姬被说动了,于是又回到剧团演《红舞鞋》。克拉斯特闻讯赶来阻止。蓓姬要在事业与家庭中间做出抉择,陷入极大痛苦之中。最后,她为真诚的爱情所吸引,穿着演出的舞装,在匆匆追赶克拉斯特时,不幸坠入正在疾驶而来火车的轨道上。
《简爱》(彩色故事片)。影片根据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李梓、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故事内容是:19世纪的英国,一个出身贫苦的家庭教师与一个富有的庄园主相爱,两人冲破封建的门第观念和等级障碍而结合的故事。
《坎贝尔王国》(彩色故事片)。翻译:张骏祥。译制导演:乔榛。主要配音演员:孙道临、李梓、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小坎贝尔继承祖父遗志,为在他们的领地上勘探出石油,与恶势力摩根等人展开斗争,最后在琼小姐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成功。
《尼罗河上的惨案》(彩色故事片)。翻译:译影厂英语组集体。译制导演:卫禹平、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丁建华、李梓、赵慎之、刘广宁、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富有的林内特小姐同新婚丈夫在尼罗河的豪华游艇上作蜜月旅行。一天夜里,在游艇沿着尼罗河溯江而上时,林内特小姐在睡梦中被人枪杀而死。凶手是谁?比利时著名侦探波洛立即在游艇上对一些具有金钱纠葛嫌疑的游客进行调查。波洛根据通常最易被人忽视的蛛丝马迹,运用严谨、科学的逻辑推理,把错综复杂的线索疏理清楚,最后终于揭开这桩惨案的真相。
《苔丝》(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叶琼。译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童自荣、乔榛、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82年译制。影片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贫穷的农村姑娘苔丝,在一位阔太太家帮工时,为少爷亚历克看中,被逼做了他的情妇。但苔丝不爱他,最终离开了他,心灵上蒙受巨大创痛。后来她与牧师儿子安吉尔相爱而结婚。安吉尔因为她的过去而不谅解她。安吉尔去了巴西,苔丝只得回娘家。后苔丝父亲病死,全家面临遭驱逐之难,亚历克乘虚而入,他们又同居了。不料安吉尔从国外回来,要求和苔丝重归于好。苔丝觉得一切都晚了。她杀死了恶少亚历克,因为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最后可怜的苔丝被判处绞刑。本片曾获1982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刘广宁为影片中女主人公配音,她很注意原片人物的眼神,努力使自己配的角色,不仅同原片人物声似,而且做到神似。
《铁面人》(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朱晓婷、何际平、刘素珍。译制导演:毕克。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毕克、乔榛、刘广宁、施融。上海电影译制厂1983年译制。故事内容是:法王路易十四是个昏庸的君王,和财政大臣富凯一起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内务大臣科尔贝尔和火枪手队长达达尼昂忠于先王勇敢正直。他们巧施计谋,扶正祛邪,把路易的孪生兄弟菲利普扶上王位,废掉路易十四,逮捕富凯,重振朝纲。
《追寻铁证》(彩色立体故事片)。翻译:赵国华。译制导演:乔榛。主要配音演员:乔榛、丁建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91年译制。影片故事是:一位年轻的女律师詹妮,用自己的才智与胆识,侦破了一起凶杀案,抓住了元凶,洗刷了当事人受嫌疑的罪名。本片获文化部1991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联邦德国影片:
《世界的心》(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蒋君超、张捷。主要配音演员:上官云珠、尚华、程之、富润生。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影片内容是:表现奥地利著名作家蓓泰,为和平事业奋斗一生的各个侧面。年轻的时候,她也曾经拥护过战争,但未婚夫的牺牲改变了她的信仰,从此投身和平事业。她在任诺贝尔秘书时,反对将烈性炸药专利权卖给军火商扎哈洛夫。她自费付印的作品《放下武器》被译成多国文字,风行一时。1892年,她在摩纳哥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和平会议。1905年她被推选为第一个接受诺贝尔和平奖金的人。1914年战争阴云密布,她的和平演说的门票全被军火商扎哈洛夫买去,面对只有一名军火商的会场,她坚定地说道:“我相信爱,我相信人是渴望和平的,我要为我的信仰斗争到底。”然后含笑与世长辞。
《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黑白故事片)。翻译:董问樵。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林彬、邱岳峰、尚华、程引。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影片描述希特勒德国崩溃前夕,一等兵路梯因偷窃两盒巧克力,竟被军事法庭施拉姆博士判处死刑。幸遇盟军轰炸才得以逃生。战后,施拉姆当上首席检察官,仍贪赃枉法。此时一等兵路梯也在此地,与女友以做小生意谋生。冤家路狭,施拉姆竟与路梯相遇了。施拉姆怕旧日丑事恶行暴露,遂利用职权想方设法要弄走路梯。路梯决定离开,但他在路上有意砸碎玻璃橱窗,存心被拘捕。路梯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说出旧事,只说因酒醉想吃巧克力而砸橱窗。在开庭审讯时,施拉姆侃侃而谈,大有宽恕轻罚之意,不料说到两盒巧克力一事,他突然想到往事,居然说出要判处死刑的裁决,令众人大哗。路梯于是出示昔日之判决书,说出原委,施拉姆大叫路梯是疯子。后路梯出狱,他还是离开了。
《神童》(原名《我们是奇迹的产儿》,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毕克、祝希娟、邱岳峰、于鼎、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故事内容是:1913年德国一个小镇举行庆祝会放气球,汉斯爬吊篮未成挨训,他的小伙伴布鲁诺爬汽球成功,下来后胡扯见到德皇,受到学校奖赏。布鲁诺长大后成为能说会道专搞政治投机的无耻之徒。战前他拍银行家犹太人史坦恩的马屁,纳粹上台他又成为反犹先锋,战后投靠占领军成了社会名人。他的昔日友人汉斯在报馆工作,见布鲁诺为新纳粹张目,遂发表文章予以揭露。布鲁诺亲至报馆兴师问罪,狂怒之下,一脚跨进损坏待修的电梯,一命呜呼。
《英俊少年》(原名《海因策,重见阳光》,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苏秀。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杨文元、于鼎、丁建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81年译制。影片故事是:海因策是大实业家威廉的外孙,但从小就不为外祖父所接纳,因为他爸爸妈妈的婚姻不为威廉认可,遂被逐出家门。后来海英策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威廉的信任并为爸爸洗刷了冤屈。
影片中为主角海因策配音的李梓,她通过长期配音的实践,较好地攻克了三个难关:一是“声象”,改变自己的发音部位,使之尽量符合儿童或少年的发声的特点;二是“心象”,体会到童稚之心,从懂得儿童心理走向表现儿童的世界;三是“态象”,从表到里,吐字的清浊和说话的节奏,要有孩子气。经过对声音进行“化妆”、“乔装打扮”,终于赢得了很好的配音效果。
《汤姆的小屋》(彩色故事片)。翻译:肖章、赵文?。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盖文元、丁建华、翁振新、乔榛、杨文元、赵慎之。上海电影译制厂1982年译制。影片内容是:一个笃信基督逆来顺受的黑奴,在奴隶主辗转买卖中尝尽人间非人待遇,最后在临死前,悟出了要解放只有斗争的真理。
西班牙影片:
《马歇尔,欢迎你》(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黎海生。主要配音演员:姚念贻、杨文元、陈述。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译制。本片曾获得1952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喜剧片奖。影片故事是:西班牙一个小镇,得悉马歇尔计划有个委员会在西班牙巡视要经过该镇,市长受宠若惊,并奉上级指示要准备欢迎。一时上上下下议论纷纷,商讨如何盛大欢迎。一位女歌星的经纪人扬言自己与美国人有交往,熟知他们的生活方式,知道如何欢迎,并告诉全市居民每人可提出一项物质要求,列成清单,马歇尔计划会按清单分发。于是一条排队登记的长龙出现了,欢迎工作也如火如荼。小镇居民连晚上都在做着美梦。然而当美国人来临时,几辆小轿车穿街而过,疾如火箭,霎那间欢迎便告终结。接下来市政府前又出现长龙一条,市民们捐钱捐物以偿还欢迎所花掉的钱财。
《影子部队》(黑白故事片)。翻译:允南。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潘我源、苏秀、邱岳峰、胡庆汉。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故事内容是:一幢拥挤着许多房客的楼房里,住着演员、作曲家、发明家、画家和妓女,他们都在生活中挣扎,做着自己的美梦。靠妻子养活的作曲家一旦功成名就便撇下自己糟糠之妻而远走高飞,幸有妓女劝慰其妻,使其苦度时日,最后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回心转意。智商过人的发明家迫于生活只得去当小工糊口。傲骨嶙峋的穷画家临终时却得到邻居倩女的热吻。悲剧演员去当小工从高空坠落,奄奄一息之际,却诵念他的拿手戏:临终独白。人生就是个大舞台。
荷兰影片:
《偷袭》(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张同凝。主要配音演员:富润生、毕克、戴学庐、伍经纬。上海电影译制厂1964年译制。影片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占领军在荷兰某地的头目格朗曼要从狱中提出七名犯人枪决,以报复抵抗运动打死两名德国士兵。在执行枪决前,格朗曼决定留下一位名叫巴克的囚犯,因为他是抵抗运动中的知情人物。格朗曼想从他口中搞出抵抗运动领导人比特的情况。为此,抵抗运动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便营救巴克。在看管人员、狱医等人的帮助下,抵抗运动终于战胜困难,巧妙地救出巴克,粉碎了纳粹的计划。
丹麦影片:
《天堂血案》(原名《奥土比的凶杀》,彩色遮幅立体声影片)。翻译:翁可安。译制导演:曹雷。主要配音演员:宋怀强、王建新。上海电影译制厂1993年译制。故事内容:丹麦首都一位记者的熟人,因讲述一件血案而遭到杀害。记者大惑不解,为探知实情,便远去血案所在地探访。他在途中遇到该案被告的女律师,两人结伴而行。他们在那个小镇,经过惊心动魄的调查、取证,在首都警方的协助下,终于查明了案情。
挪威影片:
《北海运输队》(黑白故事片)。翻译:朱人骏。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程之、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摄制的影片。影片中有16个人担任了他们自己在那场反希特勒战争中担任的角色。1940年德寇占领挪威后,不少挪威人渡过北海逃亡到英国岛屿,其中有一百名水手和渔民在那里组成了一支非正规的海军,他们的任务是用小渔船横渡北海,把武器和秘密工作者运送给在占领区的地下组织,然后再把难民带回去。他们先后渡海198次,其中44人在敌人的袭击下或是在北海的风暴里牺牲了生命。这是一部独特的影片。
芬兰影片:
《根据法律》(黑白故事片)。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芬兰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潘康、尚华、李梓。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的内容,是讲述芬兰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悲剧,它反映了芬兰的地主,利用所谓的法律,野蛮地迫害穷苦的劳动人民;揭露了资产阶级法津丑恶的一面。
奥地利影片:
《屠夫》(彩色故事片)。翻译:赵文?、余玉熙。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于鼎、赵慎之、童自荣、翁振新。上海电影译制厂1983年译制。影片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影片故事是:肉店主伯克勒为人憨厚善良,他每周四必与牌友数人相聚玩牌,希特勒占领奥地利后,牌友中的一位犹太人被迫去美国避难,牌局因而散伙。他反对纳粹,因自己生日与希特勒相同而拒绝过生日。他处处以他特有的诙谐讽刺的言论,表达他的反抗。他把受纳粹欺骗的儿子赶出家门。儿子醒悟后却被送上前线,最后死在战场上。战争结束后,老牌友自美国返回,每周四的相聚重又开始。
希腊影片:
《血的圣诞节》(黑白故事片)。这是希腊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影片。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李梓、邱岳峰、尚毕、张同凝、潘我源。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影片故事是:雅典市民尼古拉少校一家,在战前生活得幸福美满,然而战争摧毁了这一切,妻亡子散,女儿双目失明;战争也迫使更多的人投入反法西斯的行列,其中甚至有十多岁的少年,他们同仇敌忾;他领导抵抗者破坏敌人的运输线,炸毁火车、桥梁,发誓血债要用血来还。
《囚徒》(彩色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陈叙一、乔榛。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影片的情节是:冯·塞克莱名义上是国际轮船公司的老板,实际上是一名暗中贩卖武器,组织雇佣军的军火商。维基是一个白人妇女,在刚果曾遭受雇佣军的摧残,后在冯·塞克莱的帮助下离非洲回国,并在他的帮助下成为歌星影星。两人由相爱到结为夫妇。这个丈夫有个怪病一直令她不解:冯·塞克莱一见到火光就要歇斯底里地发作。出于妒嫉,冯·塞克莱的情妇兼秘书琪娜,向维基揭露了这个丈夫的军火商的真面目。维基向警方告发。警方拘捕了冯·塞克莱。可是法院没有判她丈夫重罪,反而认为他是战争的受害者,他年幼时即遭受战争创伤,亲人朋友全都葬身于柏林的大火,这也是他怕见火光的缘由。他被无罪释放。后来他和维基又重归于好。
二、美洲片
1.美国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美国电影充斥中国市场达数十年之久。自1950年12月开始,上海影院自觉停止放映美国影片。美国电影在中国银幕消失近十年后,于60年代初,又陆续在我国银幕上出现。
《社会中坚》(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张同凝、于鼎。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影片是根据1950年爆发的美国著名锌矿工人大罢工的事件摄制的。影片导演赫·毕波尔曼曾是受非美活动委员会迫害的10位电影工作者之一。影片中的角色,除女主角外,绝大部分都是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担任的。影片的故事是:美国资本家基于种族歧视,不顾墨西哥矿工的生命安全,制定出个人分散操作的新规章。拉蒙代表工人与资方经理交涉,指出工人操作时必须有助手相助以保证安全,但遭到拒绝。后矿区果然出了重大的伤亡事故,拉蒙和矿工们与资方警方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挫败了他们的一个又一个阴谋。他们发动群众,动员妇女,团结奋斗,终于迫使资方低头,获得罢工的胜利。
《琼宫恨史》(原名《克里斯蒂娜女王》,黑白故事片)。翻译:杨小石、张宝珠、孙道临、叶琼、刘素珍。译制导演:孙道临。主要配音演员:张瑞芳、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本片系根据旧片资料译制,未公映。解放前曾在上海放映该片原版片。故事内容是: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爱上西班牙特使,放弃王位与特使同去西班牙,途中,特使与追兵战斗,最后受伤死去,女王带着无限的悲痛和深厚的爱情,永远离开了瑞典。她不愿作为一个象征存在,而要作为一个人真实地生活着。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黑白故事片)。翻译:万培德、张宝珍、赵国华。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乔榛。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影片故事是:陆军上尉罗依与芭蕾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相遇,一见钟情。他们原打算尽快结婚,可罗依接到命令立即去了法国。后来玛拉从报上得到罗依阵亡的消息,迫于生计,她当了妓女。战争结束后,罗依返回,他并没有阵亡,死讯竟是误传。玛拉觉得自己的妓女身份与罗依的贵族门第与身份无法相容,遂投身于滑铁卢桥的车轮之下。
《鸳梦重温》(原名《偶然的收获》,黑白故事片)。翻译:赵国华、朱晓婷。主要配音演员:毕克、曹雷。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本片系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该片原版片曾在旧中国上映过。影片故事是:英军少校史密斯在炮战中受震伤,丧失一切记忆,被收容在梅白力地区的精神病院里无人认领。后来他溜出精神病院,得到马戏团姑娘宝拉的同情与照顾,他们相爱3年,且得一子,史密斯已能写作,只是过去的一切他仍然回忆不起来。他在去利物浦某报社任职时遭车撞,忽然恢复旧时记忆,记起自己名叫却尔斯·雷纳,英国大实业家的儿子,但却把他与宝拉相处3年的生活忘得一干二净。他继承家业,成为实业界巨头。宝拉不知史密斯的音讯,生活艰难,爱子夭折。她偶然从报上见到雷纳的照片,认定那是史密斯无疑。她来到他的身边,成了他的秘书,后又成了他的夫人。最后宝拉找到机会,领史密斯去他们昔日的乡间小屋前,史密斯触景生情,终于恢复了全部记忆,原来他现在的夫人就是昔日的宝拉。
《屏开雀选》(原名《傲慢与偏见》,黑白故事片)。翻译: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集体。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曹雷、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本片系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该片原版片曾在旧上海公映过。影片故事内容是:英国一个古老的小城中,中产阶级贝内特一家为了5个女儿的婚姻问题而发愁。原来是因为贝内特1家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与当时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门第高低、出身尊卑的观念产生了矛盾。影片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贝内特家的二女儿莉琪与达西的纠葛而展开,最后新兴阶级的特有个性与爱情魅力,终于征服了贵族的傲慢。由于他们的相爱,门第和身世等矛盾得以化解,贝内特的5个女儿相继找到了乘龙快婿。
《空谷芳草》(原名《决定命运的山谷》,黑白故事片)。翻译:杨小石、张宝珠。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林彬、毕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本片系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该片原版片曾在旧上海公映过。影片内容是:19世纪末的匹兹堡。钢铁资本家斯科特的儿子保罗,与钢铁工人拉弗蒂的女儿玛丽相爱。拉弗蒂曾在工作中被压断了一条腿,对斯科特恨得咬牙切齿,而女儿玛丽却比爸爸冷静而显得通情达理。工厂发生罢工,工潮中拉弗蒂开枪打死资本家斯科特,使玛丽和保罗的爱情受挫。但是斯科特的妻子对玛丽的为人很赏识,且极同情她,使她能够获得斯科特钢铁厂五分之一的财产继承权。在对工厂产权予以变卖还是保留的斗争中,玛利和保罗取得了胜利,并以美满的结合而告终。
《美凤夺鸾》(原名《这都是夏娃惹出来的》,黑白故事片)。翻译:黄佐临。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高博、杨成纯。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本片系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该片原版片曾在旧上海公映过。影片故事是:纽约大富翁乔纳森病危,电召儿子约翰和他的未婚妻见见面。恰逢约翰的未婚妻格洛丽雅突然外出,情急之下,他便把大饭店衣帽间的女郎安妮带去冒充未婚妻与父亲见面。没想到乔纳森对安妮十分满意,病情竟因而好转。安妮酷爱音乐,乔纳森答应为她举行盛大宴会,把她介绍给音乐大师们。安妮觉得不安,不能破坏约翰的婚姻,遂拒绝出席宴会,决心返回故乡。乔纳森获悉个中内情,说要为她饯行,故意邀她至夜总会,引来了众多记者,拍了许多照片,都把他们当作公公与未来的儿媳妇。格洛丽雅见报后,气得不告而别,大富翁将错就错,得到一个称心满意的儿媳妇。
《音乐之声》(彩色音乐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毕克、邱岳峰、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故事情节是:30年代末的奥地利,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丧妻后,家中留下7个孩子无人照料,全靠家庭教师管教。经修道院长的介绍,见习修女玛利亚来到上校家任教。她真诚地爱护孩子,决定改变上校那种军营式的管理方式,带领孩子们在户外做游戏,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学会唱歌跳舞。孩子们得到家庭温暖,把玛利亚当成母亲。上校带着他的情侣男爵夫人从维也纳回来,发现家里全变了,孩子们变得活泼,会唱会跳。他和玛利亚之间的了解加深,且产生了感情。上校情侣男爵夫人恶意中伤,气得玛利亚不辞而别。在孩子们的坚决要求下,玛利亚重又回来了。男爵夫人只得与上校解除婚约。就在上校与玛利亚欢度蜜月时,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下令上校去德军基地报到。上校和玛利亚假借参加音乐会的机会,带着7个孩子越过边境,去过自由的生活。
《未来世界》(彩色故事片)。翻译:译影厂英语组集体。译制导演:陈叙一、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李梓。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内容,是讲述两名记者,深入另一个星球的旅游胜地采访,揭露“未来世界”内幕的科学幻想故事。
《谁来赴宴》(彩色故事片)。翻译:译影厂英语组集体。译制导演:陈叙一、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李梓、乔榛、丁建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内容:一对美国青年男女相爱情笃,但他们的婚姻问题,由于肤色不同,竟遭到双方父母和亲朋的反对,后来经过相互开诚布公的争论,终于冲破种族和社会偏见的束缚,在一席晚宴上得到圆满的解决。
《大独裁者》(黑白故事片)。这是卓别林编导且主演的电影。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卫禹平。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内容是:一个虚构的叫托曼尼亚的国家,有一个名叫查利的犹太人理发师,在一次大战中被征入伍,因负伤失去记忆。此时大独裁者亨克尔上台执政,以铁拳治理国家,对外大搞侵略,竭力煽动反犹仇恨。查利被迫出逃。在逃跑途中,由于他和大独裁者亨克尔面貌酷似,被托曼尼亚军队误认为是他们的元首。在这不得已的情况下,查利这个理发师只得作为元首对军队发表讲话,但他说出了人民的心声,以“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力即将归还人民。”为结尾的演说词竟长达数分钟。
《恶梦》(彩色故事片)。翻译:叶琼、朱晓婷。翻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丁建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的故事是:两个女大学生,白人姑娘凯茜和黑人姑娘黛安在暑假里驾车去南方旅行,途经一小镇,偶遇白人恶霸警长比姆,只说了一句戏言得罪警长,即遭到巨大的恶运。他以“非法侵入私人土地”罪将她俩拘捕,罚巨款,强奸了黛安,并控告她们卖淫罚苦役30天。她们受到惨无人道的虐待。最后,黛安为掩护凯茜给家里打电话而被比姆开枪射杀。
《胜利大逃亡》(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朱晓婷、刘素珍、何际平。译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盖文元、王建新、童自荣、尚华、程晓桦。上海电影译制厂1984年译制曾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影片讲述的故事是:1943年在德国南部的一个战俘营中,关着同盟国的战俘,他们中有几个足球明星,常和大家以踢球作乐。德国情报官员斯坦纳少校忽发奇想,要组成一支战俘队与德国军营队比赛。德国指挥部又把这一比赛升级,变成德国监狱的战俘同盟队与德国国家队的比赛,以宣传德国的胜利。战俘们一边准备比赛,一边准备越狱。在比赛中德国队虽然有裁判的帮助,但战俘们还是顽强拼搏,把比分扳平,并在游击队的帮助下,胜利地逃走。
《斯巴达克思》(彩色宽银幕故事片,上、下集)。翻译:朱晓婷。译制导演:曹雷。主要配音演员:盖文元、乔榛、刘广宁、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影片表现了公元前73年古罗马斯巴达克斯领导的一次壮烈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斯在做苦工时因救援一名老奴而受到惩罚。由于他的体格健壮被选中为角斗士而免于一死。在那里他与女奴瓦里尼亚相爱。角斗士们由于不忍相互厮杀愤而揭竿起义。起义队伍迅速扩大,所到之处奴隶大批被解放,罗马军队节节败退。后来由于海盗们的毁约,起义军腹背受敌,招致失败。斯巴达克思被处死,而他的儿子和瓦里尼亚却活了下来。本片曾获1986年~1987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谜中之谜》(彩色故事片)。翻译:朱晓婷。译制导演:毕克。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丁建华、乔榛、程玉珠、杨文元、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89年译制。影片故事是:里吉·兰帕特夫人是一位侨居法国的美国人,她在回巴黎途中与一个名叫彼德的美国人相识为友,并将地址告诉对方。不料她回到家中,却发现屋里空无一物,丈夫兰帕特竟惨死在火车轮下。在葬礼上一个叫巴塞洛缪的人给里吉一个字条,说他是中央情报局的,约里吉面谈。约见中,巴塞洛缪说她丈夫的护照是假的,指出她丈夫在二次大战中曾盗窃美国政府一笔巨款,要她协助找回。里吉接二连三遭到三个陌生男人的侵扰,幸亏彼德及时赶来救了她。巴塞洛缪叫她赶快交出财产,否则恐有丧命之虞。此时里吉也开始怀疑彼德的身份。盯住里吉不放的三个男人相继被害。当里吉把价值连城的三枚邮票打算交给巴塞洛缪时,彼德赶到,说杀死其夫和另外三个人的就是这家伙,巴塞洛缪终于露出真相。后来里吉去美国使馆递交那些邮票,她见到的竟是彼德。他们消除误会而相爱。本片曾获1989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为影片中里吉配音的丁建华,是配音演员中的后起之秀。她在创作中坚持“理解作品要深,性格把握要准,感情交流要真,语言味道要浓”的原则,刻苦地探索配音艺术的真谛。她的声音清纯、亮丽,感情真挚、朴素,具有魅力,她主配的包括《谜中之谜》在内的一系列影片,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声音形象。1993年,人到中年的丁建华还在为日本影片《我两岁》中为两岁小男孩配音,获得一致好评。
《亡命天涯》(原名《逃亡者》,彩色立体声故事片)。翻译:赵国华。译制导演:丁建华。主要配音演员:乔榛、沈晓谦。上海电影译制厂1994年译制。影片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一个外科医生,因抵制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新药而被诬为杀妻凶犯,但他伺机脱逃,奋力追查案犯,最后终于击毙真正凶手,使冤案大白于天下。本片获得1994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2.墨西哥影片:
《生的权利》(黑白故事片)。这是上海译制的第一部拉丁美洲国家的影片。翻译:黄兰林。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林彬、中叔皇、张同凝。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译制。该片于1967年由墨西哥世界影业公司重新拍摄为彩色影片,我国又重新译制。翻译:李多、章洪发。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林彬、伍经纬、苏秀。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影片故事是:富翁的女儿埃伦娜被一纨袴子弟玩弄而生下一子。埃伦娜父亲拉斐尔碍于家族颜面欲将私生子丢弃。黑人女仆私自携带婴儿外逃他乡,将其抚养成人,取名阿尔贝托。阿尔贝托得到一位善人相助成为一名医生。此善人名叫路易斯,竟是他生母的恋人。阿尔贝托与伊莎贝尔相爱时,因有个黑人妈妈遭到对方的反对,而姑娘的母亲原是埃伦娜妹妹的女儿。富翁拉斐尔生病,幸得阿尔贝托的全力抢救方得脱险,他亲去阿尔贝托家造访,当看到昔日的黑人女仆竟是他妈妈时,方知阿尔贝托实则是自己的外孙。
《勇敢的胡安娜》(黑白故事片)。翻译:朱人骏、慕容婉儿。主要配音演员:潘我源、戴学庐、于鼎、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影片故事是:胡安娜在其父亲和未婚夫被联邦军残暴杀害后,便愤怒地率领乡亲们起义反抗,并进而为墨西哥的自由解放而战。她在斗争中有勇有谋,善于团结身边的战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冷酷的心》(彩色故事片)。翻译:李多、章洪发。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尚华、李梓、伍经纬、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影片的故事是:遭遗弃的私生子胡安长大成为一个非法走私军火的船长,他重义气,济贫扶危,受到海岛居民爱戴。他与一个叫阿依曼的女子邂逅后有了私情。但当阿依曼得知未婚夫雷纳多自国外荣归故里时,又撇开胡安投向雷纳多。阿依曼之妹莫尼卡原本视雷纳多为心上人,此时为掩盖姐姐丑行而违心地投向胡安,不料却因此弄假成真。雷纳多知道阿依曼的不轨行为后,毅然与其分手。此时雷纳多成为检察官,虽然胡安曾在他危难时救过他,但还是要逮捕胡安。法庭上莫尼卡为胡安辩护,情真词严,雷纳多深为感动,遂撤销起诉。这时雷纳多的母亲,披露胡安和雷纳多乃是同父异母兄弟,两人遂以和解而告终。
《叶塞尼亚》(彩色故事片)。翻译:冯锋、范杰、吴美玉。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李梓、乔榛。上海电影译制厂1977年译制。这是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影片。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墨西哥内战时期。革命派军官奥斯瓦尔多与吉卜赛姑娘叶塞尼亚一见钟情,但因吉卜赛人的习俗是不准与外族通婚,令两人痛苦异常。后来叶塞尼亚的外祖母指出真相,说叶塞尼亚原是白人,生下来被她的外公遗弃,吉卜赛人收留了她,因而头人允诺了这桩亲事。此时奥斯瓦尔多奉命去首都办件公务,途中被保皇军抓获入狱。叶塞尼亚久等不归,遂返回吉卜赛部落。当奥斯瓦尔多被营救出狱后,已不知叶塞尼亚去向。他后来与其教父的外孙女路易莎相识,出于同情与怜悯,奥斯瓦尔多允诺联姻,但心中想的仍是叶塞尼亚。其实路易莎乃是叶塞尼亚的同母异父妹妹。最后几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为影片中叶塞尼娅配音的李梓,能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光彩。墨西哥著名电影演员叶塞尼娅的饰演者杰奎琳·安德烈访问上海,看了汉语版《叶塞尼娅》以后,称赞中国的翻译片具有很高的水平,并称赞为她配音的李梓“声音真是美极了,动人极了,给原片增添了光彩。”
3.阿根廷影片:
《大墙后面》(宽银幕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于鼎、苏秀、邱岳峰、张同凝、李梓。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故事内容是:由于农村灾荒与贫困,萝西父女俩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布宜诺斯艾利斯谋生,住在围着大墙的贫民窟里。为了生计,父女俩落入盗贼的黑网里。最后父亲被害,自己也被贼首奸污,对大城市的迷恋彻底破灭,决意告别昔日情人独自回乡。
《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黑白故事片)。翻译:慕容婉儿、朱人骏。主要配音演员:伍经纬、邱岳峰、尚华、富润生、程引、潘我源。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影片故事是:足球明星、著名中锋球员卡丘,被一位大资本家作为“收藏品”高价买去,然后加以珍藏,并要他与别的“收藏品”杂交而培育良种。不自由宁可死。卡丘被迫反抗,扼死大资本家而被判处死刑。
4.巴西影片:
《异乡泪》(原名《外人》)。这是80年代在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巴西故事片。翻译:朱实、叶琼、王锁瑛。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丁建华、童自荣、盖文元、严崇德。上海电影译制厂1982年译制。影片故事是:本世纪初,日本农村姑娘千都江和未婚夫山田及哥哥等人抱着致富的希望,远涉重洋来到巴西。但事与愿违,他们不仅受到种族歧视,而且从事着极其繁重的劳动,深受农场主的盘剥和虐待。他们结婚后生有一女,但山田却突然得了传染病而死,临终前叮属妻子从速逃离农场。千都江在同伴和意大利移民的同情和帮助下,终于逃出虎口。
5.古巴影片:
《革命的故事》(黑白故事片)。翻译:胡振华。译制导演:尚华。主要配音演员:伍经纬、李梓、刘广宁、于鼎。这部影片由3个短故事组成,反映古巴起义军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叫《受伤的人》,表现在地下斗争时期,一个伤员受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加以救护的经历。第二个故事叫《起义》,描述起义军在高山密林地区孤军作战的动人情景。第三个故事叫《圣克拉拉》,描述革命队伍迅速成长,转守为攻,与敌人正面作战,夺取城市的故事。
6.哥伦比亚影片:
《苦命夫妻》(彩色故事片)。翻译:范杰、冯锋、吴美玉。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尚华、王建新、丁建华、胡庆汉。影片讲述一个叫洛伦索的青年农民,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被迫流落波哥大当装卸工。他的妻子因打伤侮辱她的地主,也流落波哥大当女招待,等到那个地主被同伙击毙她才敢返回故乡。洛伦索在协助警方破获一个盗窃团伙,报了仇以后,也坚决返乡务农,与妻儿团聚。
7.智利影片:
《圣地亚哥之行》(黑白故事片)。翻译:胡振华。译制导演:尚华。主要配音演员:苏秀、潘我源、毕克、富润生。影片故事是:议员贝劳阿在竞选时曾允诺为多哥乡建一条公路,然而当选后音信全无。乡民组成1个6人代表团去首都寻找议员。谁知到了首都那位叫贝劳阿的议员找借口不予接见,他们也因受人欺骗,涉嫌抢劫而遭警方拘捕,陷入困境。后来幸得另一议员相助,才得以洗清冤案,并完成任务。
8.委内瑞拉影片:
《螃蟹》(彩色遮幅宽银幕故事片)。翻译:范杰、冯锋、吴美玉。译制导演:伍经纬。主要配音演员:乔榛、李梓、于鼎、杨文元。上海电影译制厂1984年译制。这是一部侦探故事片。“螃蟹”是委内瑞拉政府嘉奖警方人员的一种勋章图案。得过“螃蟹”勋章的刑警处长莱昂,接到一件绑票案。肉票是大企业家凯撒的小儿子。莱昂得报后,便展开侦察,获悉案主大儿子名叫柯克,与一些富家子弟均系吸毒团伙。未几,案主按绑架者要求暗中送款,结果赎金被取却不还人。后来警方发现肉票尸体,系吸入大量煤气致死。莱昂侦察取得进展,认定凶手系上层社会的年轻子弟,遂缩小范围,拘捕了一些人,包括柯克在内。但是这些被拘捕的人,家长都是些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侦察工作无法进行。正义无法伸张,法律只对付穷人,信念理想破灭,莱昂愤而辞职。
9.加拿大影片:
《制止战争的狗》(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译制导演:严崇德。主要配音演员:任伟、梅梅、李晶冰、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厂1988年译制。影片故事是:冬日里,孩子们玩打雪仗的游戏。这场雪仗的缘由,是因为两派孩子争选一个头目而引起的。虽是儿童游戏,但酷似一场真的战争,有进攻,有防御,有偷袭,有伏击,有以少胜多的计谋,也有侦察敌情的暗哨。双方鏖战数次,一方连连败北,后因一条爱犬被雪制的堡垒压死而赢得双方孩子的同情,战火遂在爱犬的葬礼中结束。
三、亚洲片
1.日本影片:
《松川事件》(黑白故事片,上、下集)。翻译:郭炤烈、朱实、谢运生。译制导演:时汉威、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卫禹平、高博、郑敏、梁波罗、钱国民、伍经纬、毕克、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这是日本进步电影工作者根据真实事件摄制的影片。1948年8月27日,有人在松川车站附近制造了一起火车出轨事故,然后诬陷是日本共产党人的暴行。警方逮捕了一名19岁的青年竹间胜美,经过威逼、利诱、严刑拷问,弄出一份假口供,然后根据这份口供逮捕了20名工会干部与会员,经过多次审讯,被分别判处死刑、无期和有期徒刑。青年竹间见自己的假口供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遂勇敢地站起来揭露事实真相,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一事件引起全国性的声援抗议浪潮。
《望乡》(彩色故事片)。翻译:郭炤烈。译制导演:卫禹平、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李梓、尚华、刘广宁、赵慎之、苏秀、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以20年代一位日本妇女被迫沦为妓女的故事,揭示了那个时代日本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影片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加以回叙。阿崎婆14岁那年被骗到南洋陷入火坑,过着非人的生活,唯一一次爱情也夭折了。后回到日本备受歧视与冷落,又流落到中国的哈尔滨,与一位日本皮匠结婚成家。战争又毁了这个家。阿崎婆只好回到原籍,孤独地苦度余生。
影片中的阿崎婆由一位七十多岁的日本演员饰演,而为她配音的演员赵慎之却比她年轻二十多岁,在气质与声音上差距极大。但她通过对原片演员表演的仔细揣摩,分析阿崎婆在底层社会受尽凌辱、陷入火坑的身世,以及终日在烟酒熏染中铸成的精神面貌、说话神态与音质,她苦心钻研,进行“声音化妆”,改变自己的说话状态和发音部位,使之接近于原片演员的表演,获得了较为出色的配音效果。
《追捕》(原名《你啊,渡过忿怒的河吧》,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赵津华。译制导演:胡庆汉、乔榛。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丁建华、杨成纯、富润生、邱岳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曾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影片描述日本东京地方检察厅刑事部检察官杜丘,被人诬告犯有抢劫和强奸罪而遭到警察的追捕。杜丘一面逃避追捕,一面要独自进行侦查,寻找诬告自己的两名伪证人。他在逃亡、侦查中,救了农场主女儿真由美,并相爱。后来他在真由美的帮助下,潜回东京,混入关押伪证人的精神病院,在极度艰难惊险的境遇中,终于弄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真相大白。
影片中的杜丘,和《远山的呼唤》中的田岛耕作,都是由高仓健扮演的,而为这两个人物配音的都是毕克。他对两人的身份、职业、教养、气质和遭遇以及在逆境中的态度,作了仔细的分析,紧紧抓住两个人物的不同特征,运用语言、声音的再创作,从而把杜丘的正直、坚毅、年轻自信,田岛的质朴、善良、倔强而又内向的两个不同个性,塑造得各具风采。
《金环蚀》(彩色故事片)。翻译:瞿麦、安可。译制导演:苏秀、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吴文伦、富润生、毕克、邱岳峰、尚华、翁振新。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意在揭露60年代日本政界的黑暗与腐败。执政的民政党选举总裁,党内两大派展开激烈的争夺。党的总裁就是当然的内阁总理大臣,为争夺这个宝座,双方不惜以高价来拉取选票。获胜的寺田派为了清理竞选中欠下的债务,企图利用电力开发公司修建福龙川水库的机会,索取巨额政治捐款。于是围绕这一水库修建工程,又展开了一场承包商向官方行贿,高利贷者敲诈勒索,党派之间又在会上会外上演了一幕幕丑剧。
日本著名导演山本萨夫在参观译影厂时,评述中国的译制水平是世界第一流的,并特别赞扬了为影片中高利贷者石原配音的富润生在语言艺术上的修养,夸奖他既形象地表现出原片人物一嘴耙牙、说话漏风的特点,又含蓄地反映了这一角色刁钻阴险、凶狠毒辣的性格。
《吟公主》(彩色故事片)。翻译:郭炤烈。译制导演:卫禹平、孙渝烽。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富润生、乔榛、毕克、伍经纬、杨成纯、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影片故事是:16世纪80年代的日本。吟公主是日本茶道宗匠千利休的义女,与丰臣秀吉的一员部将高山右近自幼青梅竹马。后因高山右近有了妻室,她听命于父亲嫁给了富商宗安为妻。其时丰臣秀吉积极筹划出兵入侵朝鲜与中国,高山右近酷爱天主教和平教义,反对出征,弃甲罢官,隐居于小岛。吟公主的义父千利休也是主和派,而她的丈夫宗安却是主战派。吟公主不堪宗安的折磨返回了娘家。丰臣秀吉见吟公主貌美,一面想占为己有,一面把她作为人质,要挟千利休听从自己,并说服高山右近出山。千利休毫不退让,决意让吟公主逃往高山右近处。后机密败露,吟公主和她的义父千利休先后自杀。
《绝唱》(彩色故事片)。翻译:瞿麦。译制导演:胡庆汉。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童自荣、邱岳峰、丁建华、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影片故事是:顺吉在大学念书时与女佣人小雪相爱甚笃,但父亲反对,强令他娶商家女美保子。顺吉气愤之下离家出走,在外打工,虽然艰苦,但与小雪在一起仍感到很幸福。后来战争爆发,顺吉被征召入伍,临行前两人相约,每天下午3时为对方唱“伐木歌”。顺吉走后,小雪劳累过度,得了肺病,卧床不起,等顺吉复员回来时,她已奄奄一息。此时顺吉的父亲已逝世。小雪死后,顺吉把小雪的遗体作为新娘迎进家门,隆重地为小雪举行了婚礼和葬礼。
《啊,野麦岭》(彩色故事片)。翻译:赵津华。译制导演:苏秀、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李梓、刘广宇、毕克、童自荣、尚华。上海电影译制厂1980年译制。曾获1980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影片内容是:30年代,日本北方贫穷山区的女孩子们,才十三四岁,就背井离乡冒着风雪严寒翻越野麦岭,长途跋涉来到信州城里缫丝厂做工。她们遭受非人的工作待遇与生活待遇,有的累死,有的病死,有的自杀,有的病倒而被老板一脚踢开。她们是阿峰、阿时、阿菊、阿花、阿雪。北方山区,又出现漫长的女工队伍向信州走去,人间悲剧继续着。
《远山的呼唤》(彩色故事片)。翻译赵津华。译制导演:毕克、苏秀。主要配音演员:毕克、丁建华、梁正辉、施融。上海电影译制厂1981年译制。曾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影片故事是:日本北海道一个小畜牧场主是个寡妇,一天雨夜来了个陌生人要求借宿。一年后他又来了,说要求打工。这个陌生男人沉默寡言,为人正直,肯干活,对女主人的孩子也很好。开始女主人对他存有戒心,慢慢戒心消失,对他产生了感情。当她最终打算向他吐露真情时,他的身份却暴露了:一个在逃犯。他被判处4年苦役。女主人在火车上向他暗示:她将把他当作丈夫,等他归来。本片获1981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姊妹坡》(彩色故事片)。翻译:周平。译制导演:杨成纯。主要配音演员:刘广宁、曹雷、王建新、程晓桦、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喜多泽的妻子千代是孤儿院的保育员,因孤儿院关闭,剩下3个女孩无人领养,就把她们领回家,当作自己的亲生女抚养。3个女孩和千代的1个女儿在和睦相处中长大。后来喜多泽和千代在一次不幸的车祸中丧生,4姐妹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各种磨难,她们都互相帮扶,勇敢地面对坎坷境遇,顽强地生活下去。本片获1986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2.朝鲜影片:
《战友》(黑白故事片)。这是上海译制的第一部朝鲜故事片。翻译:金君紫。译制导演:张同凝。主要配音演员:杨文元、张同凝、胡庆汉、施正庆。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故事内容是:朝鲜战争中,在攻打连珠峰战役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及朝鲜的老百姓,相互支持,共同战斗,以鲜血铺写了伟大的中朝友谊,颂扬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彩色故事片)。翻译:郑玉在、高宗文、黄兆美。译制导演:苏秀、杨成纯。本片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主要配音演员:乔榛、毕克、胡庆汉、尚华、吴文伦、王惠。影片内容是:本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吞并朝鲜的目的,由伊藤博文出任日本驻朝鲜首任统监。他收买叛徒,增兵汉城,逼朝鲜订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安重根目睹祖国危亡,爱国志士残遭捕杀,而救国无门,遂采用暗杀手段。他趁伊藤去哈尔滨会晤俄国财长之机,在车站击毙了伊藤,最后被捕入狱,昂扬就义。
3.印度影片:
《两亩地》(黑白故事片)。在亚洲国家中,印度电影最早进入我国。这是上海译制的第一部影片。该片获第八届国际电影节争取社会进步奖。翻译:慕容婉儿。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中叔皇、姚念贻、魏建。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译制。影片内容是:地主为了造纺织厂,硬要收买向波的两亩地。这是向波一家的活命地,哪里肯卖。地主遂生毒计,对向波实行逼债,过期不还将以两亩地作抵押。向波无奈,与儿子去加尔各答做工挣钱还债。结果是不幸的,自己的腿被压伤,妻子被汽车撞伤,两亩地还是没有保住。老父被逼疯不知去向。向波无可奈何地带着妻儿离开故土。
《大篷车》(彩色故事片)。翻译:赵国华。译

最新喜欢:

peiyinluxpeiyin... xiaoyinxiaoyi...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楼#
发布于:2004-07-05 11:15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强哎!!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楼#
发布于:2004-07-05 11:17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是呀!又惊又喜!刚刚找到的好资料,还有相当多的内容!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3楼#
发布于:2004-07-05 11:22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嘻嘻,有了你这篇转帖,我们这些不能去上海的,也跟他们一样象过节那样的惊喜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4楼#
发布于:2004-07-05 11:25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也不知怎么就找到了这个!:)  ^_^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5楼#
发布于:2004-07-05 11:27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那还不是冥冥注定了的,哈哈
看来还是官方的资料最全啊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6楼#
发布于:2004-07-05 16:41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这个好的要命的帖子再顶一下吧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lms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12
  • 网站建设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楼#
发布于:2004-07-05 19:28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下面引用由norwoods2004/07/04 12:12pm 发表的内容:
《海之歌》(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翻译:叶琼。译制导演:时汉威。主要配音演员:张玉昆、温锡莹、宏霞、毕克、富润生。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
《肖邦的青年时代》(黑白故事片)。翻译:陈叙一。译制导演:岳路。主要配音演员:凌之浩、苏秀、程引、崔超明。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
《绑架》(黑白故事片)。翻译:肖章。译制导演:陈叙一。主要配音演员:崔超明、舒适、陈述。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译制。
《黎明前的战斗》(黑白故事片)。翻译:孙道临。译制导演:寇嘉弼。主要配音演员:高博、穆宏、杨梦旭、张铮、傅惠珍、奇梦石。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
《坦卡》(黑白故事片)。翻译:王澍。译制导演:傅超武。主要配音演员:赵慎之、张同凝、尚华、顾德冈。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译制。

看来在上海译制片事业的早期,长影的演员也加盟过,比如已故的可爱的胖翻译王澍,配音演员张玉昆、崔超明(大反派,1962年调入长影)。孙道临的外语也很了得了。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8楼#
发布于:2004-07-05 19:38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这期影音童话里就说王子复仇记是陈叙一先生和孙道临先生一起选的译本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9楼#
发布于:2004-07-05 20:08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看来在上海译制片事业的早期,长影的演员也加盟过,比如已故的可爱的胖翻译王澍,配音演员张玉昆、崔超明(大反派,1962年调入长影)。孙道临的外语也很了得了。
 
这个情况倒是一直就有,比如于鼎的绝大部分配音生涯应该可以说就
是在上译开始并度过的,从早期的录音里还听不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常常淹没在周围其他演员的声音里,并不突出,区别也不大,当然那段
时期也比较短些。直到好象1980年代上译和长影还有过合作,只是这些
影片资料目前还不易得到。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0楼#
发布于:2004-07-06 10:45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这个顶一下
呵呵,这么好的一个精品帖倒被压到后头了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11楼#
发布于:2004-07-06 10:47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昏,这么好的东东怎么能错过!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2楼#
发布于:2004-07-06 10:49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真是的,你们昨天都去现场过瘾了,天可怜见儿,叫我们也在坛子里得了这么个好东东,气气你们,哼哼!!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黑郁金香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9-05
  • 优秀管理员
  • 最爱沙发
13楼#
发布于:2004-07-06 10:49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经典的要命的帖子,难得难得!!!!
老上译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是一群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别人不容易理解,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14楼#
发布于:2004-07-06 10:53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昨天开机后10分钟之内找到了这个!~  ^_^
那个地址里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资料,都是全本全本的哎!~  :) ^_^
15楼#
发布于:2004-07-06 11:01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我全下载了,再度感谢!
16楼#
发布于:2004-07-06 12:26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其实上译的历史,的的确确是上海历史的一部分啊……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17楼#
发布于:2004-07-07 18:22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再转一个相关的:上海电台的广播剧
 
--------------------------------------------------------------------------------
第六节 广播剧
        
一、概况
1949年11月上海广播剧团成立后,上海电台就有了自己的广播剧。由团长吴淞等改编演播了《感谢斯大林》、《我们夫妻之间》、《新事新办》、《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多部广播剧。50年代中、后期,又有《韩梅梅》、《红旗手》、《把大炮带回家的兵士》等一批广播剧问世。
进入60年代,上海电台的广播剧形成了一定规模。录播了《觉醒》、《两幅油画》、《红色的轨道》、《连长和战士的故事》、《看女儿》等一批广播剧。不仅数量较前一时期有了成倍的增长,质量也有新的提高。这时,编导运用音响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艺术构思已较为成熟。《两幅油画》、《红色的轨道》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已有相当水平,获得了广播界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12月播出了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越战越强》。1967年9月初播出了上海戏剧学院造反组织演播的广播剧《谈心》,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以后还以“广播小说”的名目播过备战备荒内容的《战备水泵》和批判“先验论”内容的《暗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电台逐步恢复录制和播出广播剧。1978年3月5日在少儿节目中播出了首部录制的广播剧《山城报童》,在文艺等节目中还播出了《琴声》、《献身》、《瞎子阿炳》、《小爱莉的星期天》、《木偶奇遇记》等。
1980年10月设置了“广播剧场”栏目后,上海电台几乎每月都有新录制的广播剧播出。其中有反映与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为题材的广播剧《神圣的使命》、表现张志新烈士事迹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等。1986年7月,上海电台成立了广播剧科,在节目设置上增辟了“广播连续剧”栏目,并在广播剧录制工作中形成两条生产线,实行流水作业,开展友谊竞赛。两者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创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广播剧艺术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及管理的新模式,使广播连续剧好戏迭出。《特殊巡官》、《W、P行动》、《上海的早晨》、《月朦胧·鸟朦胧》、《大洋彼岸的百年恩仇》、《橡胶大王传奇》、《太太学堂》等都在听众中掀起了收听热。如《特殊巡官》播出后,在很短时间里就收到4000多封听众来信。
1990年8月10日上海电台推出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八○三》,开创了上海广播剧的新局面。该剧是抓住上海听众关注的本乡本土的刑侦人员侦破大案要案,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热点问题而精心录制的。编导通过艺术构思和提炼,颇为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刘刚这一艺术形象。该剧的内容有:东北虎列车抢劫案、海洛因空中走私案、鳗鱼苗掠夺案等等一大批案件。情节惊险曲折,表演生动细腻,音响变幻丰富。(如在“擒拿东北虎”的一场戏中,两名抢劫犯在列车上拒捕而自戕身亡,其手段极为残忍。编导借用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元素,巧妙而细腻地处理了这场戏。)许多配音明星:乔榛、曹雷、丁建华、刘广宁等参加了演播。他们通过各具特点的语言艺术,强化了广播剧的艺术魅力,把各种角色表演得恰如其分。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八○三》从1990年8月始播到1995年7月播完最后1集,共39部208集。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均创中国广播剧之最,全国有33家电台先后播放,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收听热。在众多的热心听众中,就有文学大师巴金。1992年,此剧的全国发行暨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有包括中央台在内的35家电台人员与会,订购前102集的有33家,创经济效益近10万元人民币。
[广播剧导演和演播人员正在录音]
二、剧本创作
上海电台的广播剧本,有一个从偏重改编向改编与创作并重的发展过程。50年代初,仅有广播剧《红色的轨道》是创作剧目。它由上海电台编导陈榭创意,邀请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严励、强明参加编导。他们共同深入上海市公交公司,访问参加过解放前法商电车公司罢工的老人,并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三易其稿,最后完成剧本。其余的广播剧剧本,大都是根据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话剧、报告文学等改编的。如1952年,广播剧团根据报告文学改编为广播剧演播的《邵玉梅》、《三千里江山》等。建国10周年前后,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广播剧播出,并配以名家评析和作家本人谈创作体会。如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的片断改编成广播剧《前仆后继》。播放时配合播出茅盾写的《怎样评价〈青春之歌〉》。将峻青的小说集《黎明的河边》中的一个短篇改编成同名广播剧。播出时还播了作家本人的文章《谈〈黎明的河边〉的创作》等。1980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纪实性广播剧《生命的凯歌——献给烈士吕士才》,由上海电台编导祖文忠创意,邀集上海文艺界的耿可贵、张启蓉、任广智等人,深入吕士才生前工作过的长征医院,采访吕士才的夫人以及和吕士才一起参加过前线救护工作的医、护人员,并创作了剧本。该剧在中共上海市委发出向吕士才烈士学习通知的时候播出,为这一学习活动提供了生动的形象化资料。从那时起,广播剧的创作队伍日益扩大,创作剧目也逐渐增多。
1986年4月,中国首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上海电台组织作者将莎士比亚同名剧原作改编成4集广播连续剧《麦克佩斯》,以电台播放的方式参加了戏剧节,这在我国广播剧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我国莎剧演出史上的首例。该剧发挥了广播剧的艺术特长,将原作注重气氛的特征表现得颇具艺术魅力,在尖锐的冲突中成功地塑造了麦克佩斯的形象。当时,一些报刊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和评述,评价此剧的成功及其深远影响。编导还曾将该剧的盒带送给国际莎协主席、英国莎士比亚学院院长布罗克·班克教授。他欣然接受,并说要带回英国,陈列于莎士比亚纪念馆。
1990年8月推出的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八○三》,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先后组织20多位剧作家深入公安刑侦第一线,将当时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大案要案作为创作素材,同时广泛征求包括“803”原型在内的许多听众来设计该剧的剧情和结尾。短短的两个月中就收到300多篇设计稿。编创人员由此捕捉到听众的欣赏热点和审美情趣,打破常规,采用“开放”结构,边播出边创作,不时地吸纳听众反馈的意向。
三、演播
在初创时期及以后的一些岁月里,采用的是“直播”形式,演播人员在演播室里即演即播出,听众则是即刻听到,这是“演播艺术”阶段。那时虽有蜡盘和钢丝录音,但因技术过于复杂,放音播出又很不方便,所以采用了“直播”。
随着磁带录音迅速发展,广播剧由“演播艺术”演进到“构成艺术”。由“前期录音”和“后期合成”两个制作过程完成,不再是即演即播出,而是制成后对外播出。
由于有了较先进的录音设备,艺术创作人员积极探索广播剧由“直播”向“录播”转轨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特点。既是“构成”,录制中就大有施展、“调度”的余地。它可以运用“蒙太奇”等艺术手法,打破戏剧结构的传统模式,少受时空局限。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心理活动更为丰富,情节开展更为曲折,语言更加动听,音乐、音响和语气更为适当、贴切。从而使广播剧在艺术质量上有了一次飞跃。例如,在制作《一封将要寄出的信》、《蓝天下一支绿色的歌》等许多广播剧的过程中,通过应用混响器、延时器、电子合成器和调音台等设备,试用虚实声音的反复交替描述时空的转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求达到想象天地的无限延伸。在《拨响生命的琴弦》中,对男女主人公的脚步声、缝纫机声作了音响特写,充分展示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等。“构成艺术”的成功应用,还受到外国同行的赞赏。1990年底英国马里澳电台节目部主任兼苏格兰著名节目主持人勃兰恩·安德逊,在上海连续4个月听了上海的广播剧之后,他认为上海电台的广播剧的音响因素和声音层次的组合、运用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其制作水平已和国际上先进国家相当。
四、体裁与题材
上海电台的广播剧,在题材方面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力求做到多样化。有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外国题材,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题材,科学幻想题材,以及取材于现代、古典名著和戏曲剧目等。在品种方面有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微型剧和小中大型剧;有主要面向成人听众的,也有面向少年儿童的;有戏曲广播剧、音乐广播剧;有严肃的、诙谐的;有正剧、悲剧、悲喜剧、闹剧;有普通话的、方言的;有探索性的;还有根据外文原版译制的;与外国合作录制的等等。就方言广播剧来说,用沪语演播,具有浓郁的本地色彩,特别受到上海地区听众的欢迎。其中,1964年2月播出的方言广播剧《李木匠和他的妻子》就富有沪语的特殊魅力,在上海市民中有一定影响。与该剧同一时期还录制了普通话广播剧《李木匠和他的老伴》,也很受欢迎。又如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根据他的作品改编录播了同名广播剧《长明灯》、《风波》等,同期还编录了探索性广播剧《还我299个吻》。1984年4月播出的《蝴蝶泉》,是上海电台制作的第一个立体声广播剧。它有效地运用了立体声技术,剧中人骑马前逃后追的音响场面,以及男女主人公告别时回荡在山谷间的由近到远的呼喊声,都有逼真的环境感,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1985~1991年更多地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改编了广播剧,包括《聊斋》系列、《三国》故事系列、《水浒》故事系列。
五、展播
为推动、繁荣广播剧制作,1981年元旦起,上海电台和全国各省市台联合举办广播剧展播月活动。各兄弟台为此新录制的广播剧达300多部。展播期间,共有26家电台播出新录制的广播剧32部。这是广播剧的一次丰收,也是广播剧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举。
1988年上海电台主办第一届“白玉兰”杯广播连续剧评奖活动。这次评奖与学术研讨结合起来进行。受到各兄弟台的好评。
1989年,又主办第二届“白玉兰”杯微型广播剧大奖赛,其做法也别开生面。为举办这次赛事,曾在全市广泛征集改革开放以来以市民生活为内容的微型广播剧故事,引起听众很大兴趣,共收到来稿800多篇。上海电台广播剧科还为参赛广播台(站)的专业人员,工厂、学校广播台半专业人员,以及广播爱好者,举办改编、制作微型广播剧培训班,颇受欢迎。这种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做法,为吸引听众参与广播,推动微型广播剧制作,是有益的尝试。
1990年,上海电台主办第三届“白玉兰”杯全国广播剧剧本评奖,共收到参赛作品247篇,作者遍及20多个省市,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有较强的现代感,达到了相当水平。
六、获奖与出版
上海电台在历年的全国性、地方性、部门性(如煤炭部)、国际性评比评奖中,均有广播剧作品获奖。1980~1993年,就有28个广播剧获不同种类的奖项。如1983年,上海电台与日本合作录制的广播剧《上海幻影路》,荣获日本文化厅艺术节大奖。此剧在日本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东京新闻》、《朝日新闻》等报刊发表评论,给予高度赞扬。“东京放送”还专门为此举行酒会,热烈祝贺中日广播剧首次合作成功。1984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丹桂杯”评奖中,《拨响生命的琴弦》兼得四奖,即最佳剧目奖(综合奖)和三个单项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编辑奖、最佳录音奖。1989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第一届“蜀秀杯”广播剧评奖,《火车在黎明时到达》获一等奖。1991年第二届“蜀秀杯”广播剧评奖中,《超越生命》获一等奖第一名。
上海电台的广播剧不仅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员的好评,还受到出版界的注意。如1991年《三国》系列广播剧出版了盒带后,台湾的音像制品商重版,发行到东南亚一带。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八○三》播出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为之出版了文学剧本选。书印1万册,一上市即售完。另外,该剧还出版了连环图画。同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广播剧剧本选《太阳·月亮和吉他》,其中收有上海电台编辑达世新编剧获第三届“白玉兰”杯剧本奖一等奖的《采访外的采访》和由编辑瞿新华编剧获“吉化杯”一等奖的短剧《天下第一妻子》。瞿新华还出版了两本广播剧剧本选。
上海电台的广播剧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并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出版了一些著作,如祖文忠的《广播剧电视剧概论》。书中的一些内容被北京广播学院用作教学参考材料。戎雪芬等也在公开和内部刊物上发表了理论文章。上海电台还积极支持广播剧专业刊物《中国广播剧》的创办,并直接为之编辑出版了4期刊物。
[1988年上海电台主办首届“白玉兰”杯广播连续剧评奖活动,上海电台编辑在颁奖会上领奖]
  
专业志 >> 上海广播电视志 >> 第二编广播节目 >> 第三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 节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10/node10338/node10420/node63811/userobject1ai12218.html
 
配音守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1-10-31
18楼#
发布于:2004-07-08 15:44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打印下来,是份好资料!
19楼#
发布于:2004-07-08 22:36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不知道广播剧<刑警八零三>有没有购买的,我想要要全套的!
不仅是要声音,内容也不错.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0楼#
发布于:2004-07-09 13:02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好象录音外面是没卖的,另外文中提到的:
> 如1991年《三国》系列广播剧出版了盒带后,....
也从来没看到过有卖的啊~~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1楼#
发布于:2004-07-09 14:03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补充一些:
----------------------------------------------------------------------
专业志 >> 上海电影志 >> 第八编对外交流 >> 第三章合作拍片和劳务协作 >> 节
第二节 劳务协作
.....
五、译影为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译制汉语故事片和动画片
1994~1995年,上海电影译制厂为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用汉语译制了11部录像片,其中8部故事片、2部动画片、1部专题片:故事片《欢乐天使》,译制导演乔榛;故事片《外星猫》,译制导演严崇德;动画片《鸟兹岛人》,译制导演曹雷;故事片《迪克·杜平》,译制导演伍经纬;故事片《一匹马》,译制导演孙渝烽;故事片《铁胆英豪》,译制导演伍经纬;故事片《超级爸爸》,译制导演程晓桦;故事片《麦特库姆的财宝》,译制导演杨文元;动画片《101条狗》,译制导演曹雷;故事片《动物佩里》,译制导演乔榛;专题片《小怪物》,译制导演严崇德。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node17931/node18024/node63954/userobject1ai12049.html
22楼#
发布于:2004-07-09 20:55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命苦啊,要什么没什么.
mulan
  • 最后登录
23楼#
发布于:2004-07-09 21:12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中华曲艺的自录小组有人专门负责收录《刑警803》,你上那儿转转吧。是我们的友情论坛。
24楼#
发布于:2004-07-09 21:19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请问\"中华曲艺的自录小组\"在哪儿?
是一个论坛吗?[DISABLELBCODE]
mulan
  • 最后登录
25楼#
发布于:2004-07-09 21:30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http://quyi.cn/discuz/
26楼#
发布于:2004-07-09 21:43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haha ,小木兰,我拿什么爱你!
mulan
  • 最后登录
27楼#
发布于:2004-07-09 21:50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天,我有那么小吗? ;p
中华曲艺的ftp很难连的,要有足够的耐心。
28楼#
发布于:2004-07-09 22:06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我亲爱的小小木兰,谢谢!
我什么都没有,除了耐心.
mulan
  • 最后登录
29楼#
发布于:2004-07-09 22:39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快刹车,要昏过去了。
mulan
  • 最后登录
30楼#
发布于:2004-07-10 19:40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我花高价买了三套不同版本的《特殊巡官》(《特殊身份的警官》)连环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的《特殊巡官》,是根据上海电台的广播剧本改编的,读之如闻其声,王洪生、于鼎、陆丁裕、张名煜、尚华、朱莎……一个也不带走样的。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31楼#
发布于:2004-07-10 21:01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扫描,上传~~! ^_^
没有录音,看看也是好的,我也曾看到有卖《魔桶》的连环画
和《电话里的老太太》等原翻译小说,都是上译有广播剧的,
可当时都还不识货~
在广播剧里配音艺术家们能根据本不存在的人物画面形象而全靠声音
来塑造,最显真功夫了!!
mulan
  • 最后登录
32楼#
发布于:2004-07-11 14:49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扫描上传啊?工作量太大了,而且这套书画得一般。(湖南美术刘斌昆画的那套是这三套里画得最好的,但不是照广播剧做的。)不如你给我地址我买一套送给你:)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33楼#
发布于:2004-07-11 19:44
[转帖]上海电影志: 第六章: 译制片
闹着玩的,嘻嘻~~ ^_^
我没听过这个广播剧,所以如果有,也要先有录音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