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阅读:5063回复:0

[精品转贴][转贴]《广播剧二三事》(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 /《往事知多少》(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局)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0-17 11:24
  视野杂志∷2005.1 ∷ 广播剧二三事


广播剧二三事


                  作者:赵琮婕   来源:www.hrbtv.net   发布日期:2005-8-9  

                    这里记述的是1975—1985年广播剧从年轻走向成熟时期里采撷的一些往事。

                  一炮打响

                    30年前,省、市台分设后,市台组建广播剧队,省台过来的六位演员编入剧队。1975年清规戒律还很多,做节目有风险,弄不好什么帽子都可能戴上。我们苦思冥想,想到一个革命故事——金绣娘。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太湖边上一位普通妇女掩护新四军智斗汉奸的事。想来这个内容不会出毛病,于是根据金绣娘的故事,由赵琮婕编剧,王灏导演,黄绍青、常虹分别担任男女主角,李维信演汉奸的广播剧《太湖红梅》启动了。当时条件有限,录音时遇到不少困难。有一场戏是汉奸掉在枯井里,在井底下对上面讲话。起初我们把两张椅子摞在一起,刘玉森高高举着话筒线,吊着话筒对准上面那张椅子的空隙处,李维信把头伸进下边那张椅子里,歪着脖子脸朝上对话,录完一听,不像,白受累。再想新招吧。左一个方案,右一个方案,折腾到晚上。最后,把三角钢琴打开了,支起支架,用盖琴的丝绒布将琴腿四周遮起来,李维信钻到钢琴底下仰面朝天躺着,嘴对着一个用硬纸壳卷成的长纸筒,话筒伸向筒口录音。嘿,这回行了,效果非常好。我们高兴得把一天的疲劳都扔到九霄云外了!可怜李维信,累得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啦,节目一播出,反响很强烈,有本地的,有外台的。听众多少年听不着新节目了,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太湖红梅》新颖,有听头,令大家耳目一新,因而一再要求重播。

                    第一炮打响,我们信心倍增。那时工作条件不好,办公室在马家沟,录音棚在松花江街,没有车,全靠两条腿来回走。录音设备落后,外录使用的是淘汰的601机器。没有专职音乐音响,我们连踢带打。可是没有人在乎这些,只是热情地一心一意搞创作。《雪飘除夕》、《童心上的阴影》、《严峻时刻的音乐会》、《岭上梨花》、《伤痕》、《小松树》、《大海作证》、《马背上的教师》、《海瑞出山》、《思亲泪》、《在中国的会面》等等,一连串以改编为主的广播剧,在大家的团结奋斗中诞生。

                    《太湖红梅》播出后,曾经在省台共事多年的老朋友来找我们,建议合作。很快,我和省台李柏林根据小说《神圣的使命》改编,我导演,两台共同制作的同名广播剧播出了(很遗憾,原稿遗失,原作者的名字记不清了)。根据彭瑞高短篇小说《赤脚踢球的孩子》我改编、省台马友骏导演的同名广播小说也播出了(1979年此节目获黑龙江省首届文艺大奖赛一等奖)。接着,1975年末至1976年初,与中央广播文工团合作,我们编剧、广播文工团导演,联合制作了广播连续剧《篝火》。1977年大连台带来广播剧本《变色龙》,请我们演播。1979年中央台文艺部谷文娟拿着《居里夫人》的设想提纲,约我们编剧。于是文艺部郑如雯和我与谷文娟编剧、谷文娟导演、上海译制片厂演播的广播连续剧《居里夫人》诞生。1979年、1980年中央台先后请刘玉森播讲长篇小说《森林支队》、我播讲《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0年后,我们开始与更多的兄弟台合作,如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台。创空前记录的是与中央、浙江、黑龙江、陕西五台联合制作广播剧《二泉映月》轰动一时,被中国唱片公司制成唱片发行,在广播系统引为佳话。

                  双花齐放

                    1980年中央台召开广播剧研讨会,要求与会台带一部剧参加。我们带了两部广播剧:《噢,我是你的》,取材于契柯夫早期短篇小说《三个当中选一个》,赵琮婕、郑如雯编剧;《青草地绿油油》,取材于原作张弓短篇小说《我爱您,但是-----》郑如雯、赵琮婕编剧,两剧均由郑如雯和长影译制片厂向隽殊导演。为什么带两部戏呢?因为尽管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但思想禁锢并未消除,我们这两部戏取材都很大胆,拿出去命运未卜,我们想看看情况,再决定放哪一部。在会上我们忐忑不安地拿出《噢》剧。没想到刚一播放,会场气氛就非常活跃热烈,大家饶有兴趣。上海广播局局长邹荻帆听后说:“这部戏充分发挥广播特点,一个一个镜头展现在你的面前,像看一部美妙的电影,语言、音乐浑然一体,艺术上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会上没有对追求真诚爱情这一主题提出异议。我们绷紧的心稍稍放松些。待各台剧都听完了的时候,有的兄弟台知道哈台还有一个剧,提出要听。我们想见好就收不放了,可同行就是要听。中央台经过研究,将《青》剧播放了。放听时会场静静的,人们神情专注。李春生、郑如雯和我,你看我,我看你,三个人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儿了。嗨,又一个没想到,剧放完了居然响起掌声。邹局长讲:“《青》剧令人感动,听时忍不住掉泪。”戏剧评论家陈默在会议结束时的长篇发言中,分析剧本立意、人物、结构、语言均以《青》剧为例,认为“《青》剧真实反映生活,提问题尖锐,处理巧妙大胆,人物思想境界高,语言闪光,演播朴实,真挚,听后感动落泪。”在这次会议上,哈尔滨电台创出“两个惟一”,一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哈尔滨电台是当时参加广播剧研究会的惟一的市级电台;二是举办全国首届优秀广播剧展播月,哈尔滨台《噢》、《青》两剧同时被选为优秀广播剧参展,是惟一有两部剧参展的电台。双花齐放!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下,在局、台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广播剧队与文学组并驾齐驱,刘玉森、孔繁旌、高艺彬、徐士惠、刘淑清、胡青林等编导都满怀热情地做节目,韩志敏、唐洪声两位音乐编辑应接不暇,做完这部剧又接那部剧,我们的好搭档录音组武秀珍、马永玉、张弘、李英庆等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时间好节目不断涌现:《睡美人》、《繁星》、《关东历险》、《大业弥艰》、《选择》、《亿万富翁》、《高山下的花环》、《伦敦启示录》等等,分别获省、市及级各类奖。《追随》(赵琮婕、郑如雯编剧,赵琮婕导演)、《追光的人》(孔繁旌编剧,赵琮婕导演,陈迪、高艺彬演播)、《荷花》(刘淑青编剧,赵琮婕导演)三剧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广播剧奖。《小步舞曲》(吴德林编剧,刘玉森导演,高艺彬主演)全国首届儿童广播剧评奖获银奖。《肝胆相照》(孔繁旌编剧,徐士惠导演)、《乱世将军》(高艺彬编导)两剧连续两届获全国“丹桂杯”优秀广播剧奖。《山妹子》(胡青林编剧,刘玉森导演)获全国文艺节目一等奖。这期间,我们播讲的中、长篇小说也年年在全国各类奖项中获奖。在历次文艺节目交换会上,我们制作的节目为各台首选,为哈尔滨电台创出《广播剧》与《长篇小说连续广播》两个名牌节目。1985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队“全国广播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作者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



http://www.hrbtv.net/shiye/view.asp?id=18



视野杂志∷2005.1 ∷ 往事知多少



往事知多少

                  作者:李德道   来源:www.hrbtv.net   发布日期:2005-8-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借用这句诗表达我对20年前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时光的无尽怀念。

                    满院的丁香花绽放着,香气袭人……这就是1984年的春天,满洲里街33号大院。

                    孟宇飞副局长来到节目部办公室指示我们:马上播一部香港电视剧,一定要好看,咱们台没钱买,你们自己想办法。

                    当时电视台正是初创阶段,需要钱建演播室,需要钱买技术设备,需要钱来办节目……可是政府不给钱,只有自筹资金。我们要请那些资助过我们的有关单位的领导到电视台看节目。

                    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在深圳通过关系复制了香港无线台播放的电视剧《陈真》。

                    《陈真》剧中的演员说的是广东话,我们必须把它译成普通话。为此,我们立即组织了一个译制班子。由黄绍青同志任导演,演员来自四面八方,当时有播音员潘彬、晨迪;广播剧演员王凡奇、高艺彬;技术部的莫晓菲、呼庆功。还有市话剧院的安志民、王亚平、王兰英、李永平……以及省广播电台的王波、王淑平、王艳平、李山等等各路豪杰。

                    这是我台第一次搞译制配音工作,真是困难重重。有时一天也录不了几场戏,因为大多都是生手,记住了台词对不上口形,好不容易对上了口形,又忘记了台词。就这样摸索着一步一步走过来,总算把《陈真》译制完成。

                    《陈真》轰动了全城,不仅扩大了电视台的影响,而且筹集了许多经费。

                    虽然《陈真》并不完美,但是哈尔滨电视台译制片工作却是从《陈真》起步的

                    《陈真》之后,局台领导指示我们继续引进海外电视剧,放开手脚,大搞译制片。

                    于是,我们在一无经费,二无设备,三无专业人员的艰难条件下,创造条件,大胆改革,不拘一格启用人才,从零起步。

                    首先,我们通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正式购买了墨西哥电视剧《坎坷》的播映版权(指中国大陆境内电视台播映权)。然后,组建一个年轻的班子,导演王凡奇、录音张弘、剪辑莫晓菲,演员除了本台的人员还邀请了市话剧院、省电台广播剧部的演员,大约近30人为《坎坷》剧中的四五十位演员配音。

                    当时,所有参与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才能来配音。所以我们大多是在晚上工作,当然,白天也工作,但是由于人员不齐而进度很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只好夜以继日,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长篇连续剧《坎坷》的配音译制工作。《坎坷》在本台播放时,不仅创造了最高收视率,而且还有相当的广告收益。

                    《坎坷》这部电视剧交换到(当时还没有节目市场,各台之间的电视节目都是交换)全国几家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十分强烈,不仅提高了哈尔滨电视台在全国的知名度,而且也引起了中国影片公司的重视,将这部剧输出到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电视台播放,哈尔滨电视台也随之走出国门。

                    我记得臧光裕局长在北京参加全国城市电视台台长会议后对我说:“这次会上许多台长不认识我,可都来跟我说,你们台的《坎坷》好看,谢谢你给我们这么好的节目。德道哇,我没想到《坎坷》在全国有这么大的反响!”

                    可能局长早已不记得这句话了,可是,对我来说,这句话比任何奖励都珍贵。因为在那个年代它始终激励着我一往直前……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坎坷》为我们磨炼出一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译制队伍。

                    从此,我们先后引进了前苏联、美国、匈牙利、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电视剧《苦难的历程》、《琳达》、《待到重逢时》、《海龟日记》、《开出租车的姑娘》等一百多部集海外电视剧,开始了大量译制片的配音录制工作。

                    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与韩国建交后,哈尔滨电视台就第一个引进了韩国电视剧《嫉妒》和《黎明的眼睛》两部在韩国引起轰动的片子,率先在全国城市电视台播放,获得好评。

                    几年来,在国家级政府奖——“飞天奖”评比中获此殊荣的惟一城市电视台就是哈尔滨电视台。

                    1990年,译制片《待到重逢时》荣获第十一届“飞天奖”提名荣誉奖。

                    1992年《开出租车的姑娘》荣获第十三届“飞天奖”优秀译制片一等奖。至今仍没有其他城市电视台打破这个纪录。

                    就在我们的译制片辉煌的时候,我曾思考过:如何继续创造辉煌!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二、申请专项经费以便购买播映版权。当时政协委员王亚平(市话剧院演员,曾参加《坎坷》配音工作)提案:建议在电视台成立译制片部。市委宣传部很重视,责成电视台组织人员论证。可是经过论证之后,最后未能实施。因为按照广电总局对引进海外电视剧限额的规定,当时即使成立这样一个部门,它也会像上海译制片厂与长春译制片厂一样,处于无片可译的尴尬境地。
                          
                  作者 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局


http://www.hrbtv.net/shiye/view.asp?id=14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