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阅读:5034回复:47

[本站特稿一组]陈大钢先生关于《我的配音生涯》的书评(新增两篇 2006.5.31)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6-01-20 19:09
陈大钢老师是中国工人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他和配音艺术、配音演员的渊源非三言两语能够讲清。今天,他一气发给我们他写的《我的配音生涯》的一组书评,一共6篇。我们还是先贴在论坛里,过段日子做进主页。
在此特向陈老师致敬和致谢,并且提醒网友们: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有偿转载请务必通过我们取得作者授权。谢谢大家配合。

最新喜欢:

theone0628theone...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6-01-20 19:12
我们的书——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一

作者:陈大钢


  感谢网络的出现,它使我们对身处的“多元化时代”,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无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足道的事物,多么琐屑的情感,只要有一些身处其间不能自拔的人,网络就会使他们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交流乃至宣泄内心的便利。

  正是网络的出现,才使得早已构不成当今社会时尚话题的译制片以及它们的制作者们,再次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苏秀老师的新书《我的配音生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读者见面的。她并不讳言,正是网络上无数配音发烧友的热情才促使她再次拿起了笔。

  而这本书的出版者文汇出版社,以及责任编辑陈飞雪,据说也是因为网络而与苏秀老师结缘的。

  七八年前,苏秀老师曾经出版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也可以说是现在这本书的前身——《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它的出版似乎不太顺利:“后记”表明,书的完成时间是1994年,可版权页记录的出版时间却到了1998年。而且只印了2500册,不少读者在得知这本书之后已经买不到了,多亏了热心的配音网友,把书里的一篇篇文章贴在了网上,让更多的网友分享。不少读者把这本书看作是自己了解上译艺术家的“圣经”,是连接那些耳熟能祥的经典译制片与自己的情结之间一座距离最短的桥梁。

  译制片迷的热切期待,促成了苏秀老师修订原书的愿望。这次的出版要顺利多了,刚刚得知苏秀老师要出书的消息不久,这本有着当今书装设计时尚元素而又充满浓郁怀旧气质的书已悄然问世。外观与内容的和谐,不仅引起了读者的意外欣喜,恐怕也出乎作者的预期。

  至于这本书所产生的影响就更是几年前的那本书无法相比的。以北京为例,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你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到它的身影,三联书店还一度把它放在了畅销书架上。即便是在对书的选择十分苛刻的那些街角路边的民营书店,你若拿起一本侧身于流行书籍之间的《我的配音生涯》询问,得到的会是毫不犹豫的回答:“嗯!好卖!”

  恐怕无法统计全国有多少报刊刊登了与这本书相关的消息,有些报纸还不吝篇幅登载了内容连载。北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北京青年报》,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刊发连载,几乎将全书内容一网打尽。

  一本看似只有“小众读者”的图书,为什么竟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一本原以为旨在满足译制片迷怀旧情结的书,为什么竟掀起了全民对译制片的集体怀旧?前后几年时间,苏秀老师两本书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

  据说当初文汇出版社内部对这本书的销路也有“乐观”与“悲观”之争,现在看来是“乐观派”的观点得到了证明。这两派的分歧可能就在于,悲观一派看到的是今天译制片的观众越来越少,而乐观一派则看到是这本书的潜在读者群。

  苏秀老师说,在上海举行的签售会上,最让她感动的是那些50岁上下的中年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整天要为家庭琐事操心,早过了悠闲,浪漫的时代,为什么还会为一本书耽搁几小时的时间呢,就是因为译制片在他们的人生成长中有过重要影响。

  尽管苏秀老师的书名是《我的配音生涯》,但是她的同仁曹雷老师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它称作“我们的书”,同样,受过译制片雨露滋养的一代观众,我们也有理由把它称作——“我们的书”。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6-01-20 19:14
配音演员的“生命”有多久?——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二

作者:陈大钢


  都说话剧演员的艺术生命最长,郑榕80多了,朱旭70多,今年都演了《屠夫》,朱旭还是主角。可是你再看看北京人艺的其他戏,还有老演员的身影吗?与朱旭同一代的于是之、林连昆,早就因病谢幕了。由此看来,因年龄带来的疾病是艺术生命的最大敌人。

  可也不尽然。黄素影、金雅琴都是80多岁当了影后,而几十年前就是影后的张瑞芳、秦怡,还有年轻些的谢芳,这十几年都没上过银幕。你说她们也是身体原因吗,可电视上的一些社会活动她们没少参加。至于为什么不演戏了,我是闲人操心,可能一是她们不想演了,二是没人请她们演了。

  这也是一个让外人不好理解的事,这么大的艺术家,会没人请,会不想演?据说国外有种理论,演过一次戏,会像吸吗啡一样上瘾,一辈子都想演戏。年轻的角色演不了了,演老年人总可以吧。可你见过王心刚演老头儿吗?见过王晓棠演老太太吗?他们二位50岁以后就再也没上过银幕。我杜撰了一个理由:所有的人都希望留在记忆中的是他们二位漂亮的形象。

  身体,生理,社会,心理,都是影响演员艺术生命的因素。

  常听到年轻演员说,演员是个快乐的职业,它可以体验更多的人生。我不知道等他们老了,没戏演的时候,是否还像现在这么快乐。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影响他们艺术生命的因素似乎不该有那么多——你不必担心自己黑发变白发,不必发愁腿脚不便不能跋山涉水,只要声带不出问题,一个配音演员的艺术生命似乎应该会很长。但是真有声带出问题的,就是苏秀老师称之为“配戏特别有韵味”的富润生老师。80年代初期,60多岁的富老声带开刀,其后几近失声。对配音迷来说,这是一件憾事。富老一生担任配角居多,配音风格含而不露,城府极深。还记得《简·爱》开头那个色厉内荏的修道院院长吗,记得《水晶鞋与玫瑰花》里那个愚蠢糊涂的国王吗?至于戏份重的《金环蚀》,《斯巴达克思》,更是他的得意之作。1986年他担任主角的西班牙影片《古宅之谜》,应该是他的绝唱。片中人物是个看透世事的老者。与他共同担任主角的是刚入上译的沈晓谦。今天,当我们面对《古宅之谜》的录像带时难免唏嘘:要是富老再晚失声几年,我们该有多少耳福啊!

  令我们失去耳福的不止富润生一人。80年代中后期,上译的老艺术家陆续失声,原因在于退休制度。苏秀、赵慎之、于鼎、杨文元、毕克、李梓……新中国集30余年之功打磨的一支配音大师队伍在几年之内消蚀。对于一个需要新陈代谢的社会来说,退休制度是公正的,善莫大焉;但对于观众来说,它却是失当的,它造成的结果就是80年代中期之后全国观众对译制片的记忆集体空白!

  你也许会说译制片影响力下降是由于引进的片子不好,是由于电视的冲击,那好,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78年,那一年《尼罗河上的惨案》让大家看得如醉如痴。我们作个假设:毕克、邱岳峰、李梓、于鼎、苏秀、赵慎之、潘我源这一干人马当年都已退休,这部片子与他们无关,那么,我们有关这部影片的记忆还会像今天这样美好而深刻吗?

  邱岳峰去世是在1980年,时年58岁,不知道如果他一直健在的话,退休制度还能允许他在上译厂工作几年……

  在苏秀老师的书中,我们看不到老演员们对自己艺术生命被退休中断后的抱怨,我想,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风度,一种保持尊严的方式吧。但是退休给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冲击是肯定有的。昨天还在配重要角色,今后却再也没机会了,换了谁都会别扭。书中不是写了陈叙一爱发无名火吗?

  虽然一些老演员偶尔还被请回来,但我们从他们很少的几句台词中也能感受到身心的疲惫。于鼎的口齿有些模糊了,杨文元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而毕克竟患了肺气肿,用童自荣的话说,“他的气不够用了”,气不够用对配音演员是致命的,于是追求完美的毕克老师索性封口,任凭高仓健找上门来也没用。

  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确实不行了?该退休?我却以为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心理上受到的打击。看看电视上的那些领导人,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个个意气风发的,可见精神的作用有多么重要。

  尚华老师怕是最幸运的了,直到2000年,他才以78岁之年结束了封箱之作《角斗士》,他无愧于自己的封箱之作,老国王真是配得太出彩了!尚华老师退休后陆续配了不少戏,可以说部部精彩!作为曾经的上译迷,在90年代后期吸引我走进影院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尚华,一个是沈晓谦。

  尚华老师之所以老当益壮,未尝没有身体好、角色需要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配音的执著,“死也要死在话筒前”这句话,就是佐证。

  苏秀老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幸运。我一直以为,她在上海电视台十年间对译制片的贡献,绝不逊于她在上译厂30年的成就。80年代中期,电视已成为国人主要的休闲方式,而国产电视剧在规模和质量上还远没有今天的气象,加之彼时出国的人少,大家对国外的生活和文化情况不甚了了,因此西方国家电视剧对中国老百姓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加里森敢死队》、《姿三四郎》、《血疑》、《神探亨特》的影响绝不输给70年代末期的译制片。

  苏秀老师这十年间的贡献,不仅在于她导演了包括《姿三四郎》在内的一批外国电视剧,不仅在于她将上译厂几十年的创作规律传授给了电视译制行业,也不仅在于她培养出了一批观众熟悉的配音演员,如张欢、刘彬、林栋甫、刘家桢等。还在于她根据外国影片表演风格的变化,和观众欣赏品味的变化,适时调整以往那种多少有些戏剧化的上译配音风格,使配音变得更自然,更生活,更贴近原片。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上海电视台的译制水平,不仅超过了其他电视台,甚至超过了上译厂!

  除了担任导演,苏秀老师有时也亲自披挂上阵。60岁时她配了《秋天奏鸣曲》,66岁配了《为戴茜小姐开车》,69岁配了《楼上的男人》、《肖像》,72岁配了《像我这样的人》,以上都是主角!
感慨!!

  感慨之一:幸好当年上海电视台没有因为苏秀老师已经退休而将她拒之门外!

  感慨之二:如果当初上译的老艺术家们再晚退休几年,上译也许不至于沦落得那么快吧!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楼#
发布于:2006-01-20 19:17
为什么“语焉不详”?——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三

作者:陈大钢


  苏秀老师的书里写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配音演员,非常生动,但写得最好的一篇,还是邱岳峰,那是动了真情的,把人写活了。

  邱老师是1980年3月30日去世的,我记得短短的几天内,北京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事。这个消息肯定不是媒体传播的,因为苏秀老师的书里提到“那个时代,凡是自杀的,全被看成自绝于革命”,而且当时上译厂“不愿出面为他举办追悼会”。鉴于此,当时尚处于舆论一律的媒体(主要是报纸)是绝不可能刊登这路“小道消息”的。毫无疑问,它是经过无数人的口,从这件事的发源地——上海出发,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传播不是有组织的,而是自愿的,自发的,而且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堪称昔日的互联网——今日的互联网的传播媒介是电波,而25年前的这次传播的媒介是声波。

  类似这样的传播我的记忆中还有几次:一次是文革后期,歌唱演员刘秉义因杨沫女儿命案被捕(当时别人所说细节都忘记了);一次是80年代初期,北京人艺著名演员董行佶自杀身亡(记得关于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没能演成《咸亨酒店》的主角,另一说法是因他的女儿背离他的意志,去广州的夜总会唱歌)。两件都是悲剧。还有一件是喜剧,就是有人冒充电影明星张瑜,在她与排球明星汪嘉伟之间搞的恶作剧。

  这几件事在当时影响都很大,但都是发生在北京,至于北京之外的影响是否也这样大,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邱老师之死的影响,要大过上述事件,确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因为只要大家一看译制片,就会想起邱岳峰来,想着“这个角色要是邱岳峰来配该多有味道啊”。由于当时译制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因此邱岳峰的死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惋惜,更是深深的怅惘。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是大约过了一两年之后,才在看译制片时不再下意识地想起邱岳峰的。

  但是即便人们不再每每想起邱岳峰,他的影响依然存在。8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批邱老师的模仿者,名气最大的当属北京的李扬和张涵予。我记得当时凡译制片中出现他们的声音,便会屏住呼吸,唯恐漏掉一句台词,一个气息。而第二天与同学遇到一起,又免不了就其“像还是不像”而津津乐道。斯人已去,可人们内心对他的声音仍充满渴望。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诗用来形容邱岳峰的声音绝不过分。尽管上译的艺术家不主张配音走模仿的路子,走京剧流派程式化的路子,但有些经邱老师塑造的声音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不可更改,最典型的如孙悟空。直到今天,内地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声音,依然沿用邱老师在《大闹天空》中的声音造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邱岳峰的声音有如此魅力,因为他把生活“读”得太透。他没有用模式化的情感、程式化的处理去演绎角色,美化生活;而是将我们身处的世俗社会的种种细微的、复杂的情绪还原了出来:诙谐、幽默、狂妄、暴虐、谦卑、羞涩、典雅、华贵、猥琐、贪婪、怯懦、温柔、隐忍、绝望、高傲、天真……

  没有对生活鞭辟入里的见识和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直面和俯视世俗社会的勇气,这千般万种的情绪又怎能表现得那样不差毫厘?

  可惜,邱老师在这千般万种的可能和选择之中,最终只留给了自己一种。为什么一个在外人看来对生活如此通透的人,一个对人的各种心理、情绪了然于胸的人,却突然间迷失了,绝望了?难道这就是演员?人和戏是可以分离的?

  邱老师的儿子说过,他父亲在文革中曾两次自杀,未遂的原因他没有透露,但无疑那是两次异常痛苦的经历,而第三次他是下了必死的决心的。据说他事先在多家药店分头采购,才凑够了一瓶安眠药。晚上他冷静地用一瓶酒将安眠药服下,任什么样的抢救措施也于事无补。

  关于邱老师的死因,多年来唯一的解释是他与妻子的争吵。苏秀老师在1994年写的那本书中记述了她当时听到的说法:他(伍经纬)“告诉我老邱星期六下午和妻子吵了一架就吃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了”。不过她对这一说法也有疑问:“他到底为什么要死,这对我来说始终是个谜。他对妻子不错……大半辈子都过了为什么忽然要死?”

  也许从上一本书的写作到今天这十年间,跨入古稀后的苏老师一直在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思索着这个谜,寻找着她认为更符合她对当事人的了解,更符合她对当时社会环境认识的谜底。在她的新书中,她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我决不相信他会因为和妻子吵架就自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她以为,历史问题是邱岳峰心中的死结。他一直期待着自己历史问题的解决,尤其期待着能在一个万众欢腾的新时期,一个无数人解决了自己历史遗留问题的开明时代,摘掉自己头上那顶 “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他已经看到了希望。苏老师在书中叙述了两个人之间的一次对话。

  “那是1980年初,有一天,演员休息室好像没什么人,老邱把我拉到阳台上,兴奋地告诉我:‘我的同案犯平反了。’我也高兴地说:‘那你赶快跟领导说一声,把材料调过来就行了。’”

  这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陈叙一将为中央电视台译制《白衣少女》的导演一职,交给了邱岳峰。苏秀老师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早该让他做导演了。可能就因为他的历史问题,才没让他做。现在忽然让他搞重点片,大概他的问题真要解决了。”

  当然,无论是苏秀、邱岳峰,还是陈叙一,看来都过于乐观了,他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最后并没有解决”。

  苏秀老师写得很清楚,她与邱老师的谈话是在1980年初, 尽管没有写明是几月,但距离邱老师的死至多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考虑到他要“跟领导说一声,把材料调过来”,而领导则要对他的申诉进行调查、核实、甄别,最终把结论通知本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其间译制《白衣少女》也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邱岳峰接到不能改变结论,到他选择死之间,应该只有很短的时间。

  这是一个充足、有力的证据!虽然它不能说明邱老师的死与先前的说法无关,但起码那不是唯一的理由。以苏老师对邱岳峰的了解,以我们作为外人对彼时中国社会的认知,似乎另一个原因的说服力要更强!

  从情感上来说,我相信这种解释不仅对于苏秀老师本人,而且对于热爱邱老师的无数观众,都是更愿意接受的。

  然而根据我几年前与上译厂曾经有过的接触,我知道,苏秀老师的观点未必能获得共识。若说起邱岳峰的业务,所有的赞誉之词都是毫不吝啬的。若谈起他的死因,说到他的历史问题,就不免有些“语焉不详”了。

  不要说我有这种感受,我看即便是苏秀老师在当年也有同感,她在书里不是说吗,“尽管他(指党支部副书记)回答我的理由很牵强,但是他不能把有些情况跟我讲,我也能理解”。

  “我也能理解”的原由是组织原则——个人档案只能由领导掌握,不能向他人透露。

  如果说25年前的“语焉不详”是由于组织原则,那么今天的“语焉不详”是组织原则?为尊者讳?还是别的?难道邱老师的历史问题就此成为一个永久的谜?请允许我暂且离开苏秀老师的书,说一些道听途说的故事,我希望我的鲁莽能捅破这层窗户纸——如果不是事实,也许会有更接近真相的说法出现。

  据说,50年代的一天,邱老师正在街上走着,突然有两个人,死死地盯住了他那张似曾相识,而又特点鲜明的脸,他们在他身后悄悄地跟着,目送他进入单位的大门,直到最终确认他是这个叫做“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职工后才离开。之后,这两个人找到上译厂的领导部门,举报了这个被他们跟踪的人。

  据他们说,在解放前夕的某地,一支国民党部队来到他们住的地方抓人,不仅抓了人,还把人活埋了。这两个人最终想说的是,在那支国民党部队里,就有这张特点鲜明的脸。

  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可以推测出来的:有关部门经过内查外调,确定情况属实,于是,历史反革命就此与邱老师结缘。

  以今天我们对邱老师同情的眼光来看,他的坎坷人生竟完全系于这样一次偶然!偌大上海,茫茫人丛,如果没有这次意外相遇,他的命运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邱老师为什么站在那支部队里面?他做没做伤天害理的坏事?

  据说,邱老师在解放前曾参加过几个剧社,其中就有属于国民党部队的剧社。我想这种剧社的规模往大了说,大约相当于今日的“总政话剧团”、“前线话剧团”,往小了说,大约相当于今日某军、某师的“宣传队”。

  既然剧社属于部队,当然要随军演出,也可能免不了参加部队的一些活动,但是,演员的任务是演戏,不是抓人,也不是杀人,这应该是常识。再说,如果当年邱老师真是抓人、杀人而又被那两个人指证的话,我想不要说陈叙一,就是任何人都无法保护他免受被捕和判刑。

  如果上面的“据说”是真实的,而建立在它之上的“推测”又是符合常理的话,邱老师的历史问题就不存在“语焉不详”、“欲言又止”的道理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反革命”这顶帽子,不是过重,而是根本就不应该给他。

  回到苏老师的书里来。尽管对于邱岳峰历史问题的细节, 她也“不知为什么,没有解决”,但对邱老师的历史困境,她非但没有“语焉不详”,而且观点鲜明:

  “也许今天,我对他的痛苦和渴望更多一些理解了……我能体会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是那样渴望得到党领导对自己政治上的肯定,渴望领导还自己政治上的清白,甚至把这看的比生命更贵重。”

  退一万步说,如果邱岳峰真的做过某某坏事,而且有人能够很信服地让大家相信,那么,我们的内心还会处之泰然吗?也许,我们会慨叹人世的莫测、人性的复杂,但是,我们会改变对以往对邱岳峰的欣赏、崇敬、喜爱和同情吗?

  第五代导演彭小莲,文革后期曾随邱岳峰学过台词,作知青下乡后,两人还多次通信,邱岳峰对她多有鼓励。在彭小莲心中,邱岳峰对自己的精神成长有过巨大影响。

  彭小莲是这样说出她的看法的:就算他对共产党犯过罪,他赎了一辈子罪,也该赎够了。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4楼#
发布于:2006-01-20 19:20
性格决定声音——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四

作者:陈大钢
 
                                
  对于童自荣老师,苏秀老师的书专有一篇,篇幅虽不算长,但童老师的为人为艺,人品个性,都跃然纸上。

  童老师可以说是这两年被媒体曝光最多的配音演员,当然,这种曝光不仅是由于他的配音创作,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这些年不为外人理解的处境。

  由于童老师在电视上的几次露面,想必许多人都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出入不会太大。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谈谈我对他的印象,不消说,这印象肯定是肤浅的,如果偏离了大家对童老师的看法,还望得到原谅。

  我与童老师接触过两次,都是缘于采访,前后五六个小时。以这种方式很难对一个人有深入了解,但童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与其他上译艺术家截然不同的印象。

  如果说其他的上译老演员给我留下的是热情、坦诚、健谈,那么童老师最初的印象只用两个字即可概括:冷漠。后来我明白了,他的心情不好。一提起他的现状,无奈和不满便一览无余。因此,我们只能回避现实,将话题拉到七八十年代。而一旦进入对以往那些经典作品的创作回忆,他那愤懑的心情开始平复,刚才还苍白的两颊渐渐泛红,矜持的语调注入了激情,说到动情之处甚至落泪……这时候,一个演员的灵魂,一个进入了创作状态的演员的灵魂,甚至,一个个经他的声音演绎过的角色的灵魂,进入了他的驱体。

  采访结束后,童老师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他是个诗人气质浓郁的人,虽然脸上写满了清高,但书生气十足,不设防。可以想见,这样的个性一旦置身于复杂的人事纠缠,便可能束手无策。她在上译的起伏难免使人产生这样懂得联想:以往有陈叙一和其他老同志为他遮风避雨,他可以不问世事,只活在自己的配音世界里。一旦大树倒了,他便孤立无援,一任瑟瑟寒风的吹拂。

  1999年4月起至2004年退休,童自荣没有在任何一部上译作品中担任过主角,即使是重要的配角也极少配,大多是只有几句话的小角色,这是令他苦恼的主要原因。有人说童自荣的声音和戏路已不适合配主要角色,但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在1999年初,童还配了四个主角。恰恰是这一年,上译调整了领导班子。

  人活在世上,就躲不开政治,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政治——也就是人事纠葛。这种纠葛的内容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有的是是非,有的是恩怨,有的也许是误会。纠葛的结局,有的可能化解,有的可能缓解,有的可能成为死结。

  在当今社会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和下属之间发生纠葛,道理永远在领导一边,解释权永远在领导一边。期盼领导有如苏秀老师所描绘之陈叙一式的胸襟和雅量,实在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奢侈。既然如此,在童老师身处的纠葛当中, 他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道理就一定在童老师一边。

  尽管对纠葛的内容无从知晓,但通过这件事倒让作为外人的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童老师的个性:不会变通。须知即便是家里的纠葛也要有人妥协、忍让,何况是人人要拔尖儿的单位,何况纠葛的对方是今日时代之领导。童老师以18世纪的诗人气质和凡事必分出是非的佐罗方式为武器,对抗今日的社会规则,碰壁在所难免,痛苦也在所难免。

  我曾经设身处地替童老师考虑过:既然那么热爱自己的事业,只要能达到目的,说两句软话,作作自我批评,不应该算丧失原则吧。目的是第一位的,采取什么方式并不重要。童老师啊,何必让清高束缚自己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童老师真是会如此变通的话,恐怕早就不是今天的童自荣了。从中学时代看了邱岳峰配的电影就立志做配音演员,以考入上戏作为手段,直至最终如愿,在上译厂的历史上,怕只有童自荣一人吧。他若天性善变,可能早就不干这一行了。

  善变的对立面是不变,不妥协,是固执,是一条道走到黑。这就是童自荣的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对作为配音演员的童自荣来说,是性格决定声音,声音决定命运。

  童老师前两年事业的低谷,既有人事上的原因,也确有他自身的原因。上译厂的许多老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配的角色都是越来越老。倒不是说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老,而是他们不断地锤炼和改变自己的技巧甚至音色,使自己的戏路更宽,以适应年龄给自己的冲击。只有童自荣,始终不改变自己的音色,始终配年轻人。他对自己的声音不但自信,多少也有些自恋。甚至1999年初他配的最后几个主角,都是20多岁,而当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了。虽然即使今天以外人听来,童老师的声音比他的年龄要年轻很多,但是要完成一个分量很重的角色,除了音色和技巧外,大概还离不开心理的支撑——一个年轻人的心理。然而,岁月对一个人心理上的磨损,要比对声带厉害得多!年轻的声音是驱壳,而年轻的心理是灵魂。要使这二者协调一致,一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就像面前一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东西,你要毫不费力地触到它,触不到当然不行,但又不能用力,一用力就会流于做作。还记得80年代后期观众对向隽殊老师的议论吗?就是“做作”二字。

  童自荣老师在后期的一些影片中也难免给人以做作之感。比如《云中漫步》,就让人不舒服。但若以此为由让童老师封嘴,则很难有说服力,因为有人也做作,但却仍然在配。尺度不一,不一视同仁,难怪童老师不服。更何况童老师也有成功之作,如《再续前缘》(又名《头条新闻》)中他为克·里夫的配音,就相当出色。

  配音演员的创作成败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童老师几次说过,他是个需要导演提醒和帮助的演员。可见他有自知之明,是个诚实的人。但随着赏识他的几位导演的陆续退休,他的配音生命也就接近终结了。

  童老师最大的愿望是在自己退休之前能配几部好片子,他没能实现。毫无疑问,这个愿望对他而言非常重要,但对观众来说却并非如此。即便他再配十部他渴望配的好片子,我相信观众最终喜欢和承认的,仍然是他在七八十年代配的那些片子。就像谢芳遇到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拍戏了,她的回答是:再拍也是那三部。看来对她而言,三部够了。同样,有《佐罗》,有《苔丝》,有《三十九级台阶》,有《蒲田进行曲》,有《铁面人》、《黑郁金香》、……,童老师也足矣。

  苏秀老师在书中对童自荣的配音风格有一句评价:“艳阳高照,华光四射”,可谓一语中的。有人说童老师配的角色与他自己的内向性格反差很大,我却以为,那些角色的声音中,都有童老师性格的成分。童老师的声音中没有阴暗,没有狡黠,没有委曲求全,没有见风使舵——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些都是好的品质,但对一个演员来说,却未必全是褒语。“艳阳高照,华光四射”的个性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5楼#
发布于:2006-01-20 19:22
为什么有些内容不见了?——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五

作者:陈大钢


  苏秀老师的新书是在前一本书的基础上修订的,翻看新书,难免与原来的书两厢对比。发现一些心得,愿同大家分享。

  回顾当年的创作同仁,占据了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最让读者感兴趣的部分。这一部分,在外人看来,写的非常传神,原因就在于作者不是只说好话。

  比如写童自荣,“他生得清秀,一脸聪明相,却并不聪明,但极其用功”。

  写尚华,“没念过多少年书,因此讲不出什么道理,可他却有一种天赋,看到画面,开出口来,就像银幕上那个人说的”。

  写同事们的坎坷。比如伍经纬,“十年内乱时期,他参加过造反派,之后心理便总有些阴影”。

  即便是自己当年进入上译的考官卫禹平,她也不回避:“他晚年却变得很孤独,很忧郁,和妻子关系也不太好,可能在文革中彼此伤了对方的心。”

  这样的文字很多,难怪我们觉得这本书有看头。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看了太多的有水份的回忆录,要么只为对方评功摆好,回避不足;要么因人废事,把对方写得一钱不值。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作个假设:如果你要写周围的人,你有勇气把私下里的看法写出来吗?

  当然,我相信苏秀老师是有保留的,不会把什么看法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重要的是,不管是保留,还是写出来,她都是出于善意。

  我们钦佩苏秀老师的勇气,但是这勇气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近几年,几次与苏老师接触,她非常坦率,不设防,不回避。无论是论人论事,感觉不到她对谁亲谁疏,也就更感受不到“亲的捧上天,疏的踩在地”的偏见。她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是事业,是对译制片的贡献。陈叙一对译制片贡献大,所以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尽管他喜欢让导演在外人面前出丑,晚年还爱发无名火;邱岳峰对译制片贡献大,所以他是“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而其他的事情,则“不必看得那么重”;沈晓谦业务突出,所以他是“邱岳峰第二”,尽管他年轻,资历浅。正是由于苏秀老师秉持的价值标准是公正的,客观的,所以在对译制片的许多评价和看法上,她与译制片迷们有着惊人的一致。一般来说,老年人易固执,易自封,但苏秀老师宽容,尊重别人的意见。难怪年轻人都喜欢她。应该说,苏秀老师近两年在译制片迷中的威信绝不是她“经营”出来的,而是她的性情使然。我有时甚至有这样的疑惑:苏秀老师的这种性情,究竟是几十年译制工作中受西方文化熏染的结果呢,还是她幼年时代受到的教育使然?

  当然,苏秀老师的坦率,对读者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但对被写的人来说,恐怕也不一定完全能欣然接受。

  人与人之间,说实话很难,难就难在谁都愿意听表扬的话,而对可能影响自身形象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是人之常情。

  也许苏秀老师感到了些许压力——这压力并不一定是来自被写的人,也许来自其他方面,甚至是读者——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也许苏老师考虑到了人之常情,所以在新书中她对包括上述引文的一些措辞作了修改。其实那些措辞对被写的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当然,作者将它们修改的做法同样无伤大雅,它让我们感到,这既是一个有勇气的长者,又是人情练达的老人。

  我之所以写下上面的文字,是由于它可以让我们加深对老一代艺术家的了解。他们能在我们今天看来封闭的环境中将配音臻于艺术的境地,与他们自身的境界分不开。

  至于新书中删去原书中的有些内容,则属于另一种情况。了解两年前那场上译风波的读者,都从各种渠道知道了苏秀老师的态度。即便再粗心的读者,也不会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有读者担心:苏秀老师是不是有些意气用事?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据我的了解,作者原本无意涉入这场争执。她曾经说,她同争端的双方关系都不错。换句话说,她与双方都没有个人恩怨。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看,要她作出倾向性意见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然而,正是她在《新民周刊》上的访谈录,使许多网友对这场风波是不是“一地鸡毛”的争论 ,戛然而止。

  尽管苏老师一再声明,这篇访谈没有完整表述她的观点,可她的倾向,她的态度,读者一目了然。作为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她本可以采用更超然,更世故的态度——对外两边都不得罪,私下该说什么还说什么。但是她在不得不说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看法。

  除了钦佩苏秀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

  我很愿意相信,这种人格魅力不仅仅存在于苏秀老师身上,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已故或健在的配音艺术家身上。

  话题回到苏老师为何要删去原书中的某些内容。我想,让一个一贯宽容大度的老人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着不得不如此的理由。还是让我们尊重她的选择吧。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6楼#
发布于:2006-01-20 19:26
谈谈沈晓谦——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六

作者:陈大钢


  我是一个沈晓谦迷。过去他在上译,他配音的电影我都会去看,现在他离开了,如果出了他配音的DVD,我都会去买,买回来反复看。在我看来,他是90年代上译最出色的演员,不仅如此,即使把他与老一代配音演员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正因为此,我也为他鸣不平,他得到的承认太少了。如果说一般观众对他缺乏了解还情有可原——谁让沈晓谦生不逢时,赶上了译制片的萧条时期呢!但是译制片迷对他的无视我觉得就不好理解了,配音毕竟不是高科技,好坏应该一目了然。

  苏秀老师的书为沈晓谦单独写了一篇,3页,评价甚高。其中四次将他与邱岳峰放在一起比较:

  “他配戏的感觉很像邱岳峰,节奏感也是那么强”;

  “他配的人物,也像老邱一样传神,一样鲜活”;

  “像晓谦、邱岳峰这一班人,既使他们配的人物充满魅力,提高了配音艺术的档次,又为铸造上译厂的品牌出了力”;

  “我觉得他不仅像老邱一样才华横溢,对事业也像他一样痴迷……”

  这样的评价真让我开心,感觉就像说的不是他,而是我。

  毫无疑问,苏秀老师的评价是权威的,我认为也是公正客观的。《我的配音生涯》写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配音演员,对名气最大的邱岳峰、毕克也着墨最多。但是对沈晓谦的评价却丝毫不比其前辈低,尽管他最没名气。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老师不是势利之人,她不是“唯名气” ,“唯资历”,而是“唯才”,“唯德”——她不是说沈晓谦对事业像邱岳峰一样痴迷吗?

  尽管苏老师对沈晓谦的配音做了十分精当的评述,不过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抑制不住冲动,想说说他的配音给自己的印象,与求同译迷们的交流。

  从《西北偏北》说起。前几天刚刚买了有上译配音的DVD(当年影院公映的片名叫《谍影疑云》),沈晓谦配里面的反一号。这部片子的译制时间是1988年,当时沈晓谦从中戏来到上译厂刚刚两年,也就是二十四五岁吧,上译用人之大胆可见一斑,而上译对他的赏识也可见一斑。

  我手头还有一部1989年沈晓谦配的片子,叫《赏金杀手》,他也是配的反一号。两个反一号,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中规中矩。如果这两个角色让他今天配,会非常出彩,有魅力,可当时,与配对手戏的乔榛、严崇德相比,无论是声音还是人物感觉,都还稍嫌稚嫩,没能完全“压”住对方,更没有能像后来那样,把观众的听觉注意力都“夺”到自己配的人物身上。但是通过这两个反一号也能听出,他对配音的理解是在一个很高的水准线上。他声音松弛,语言自然,没有因为角色年龄大就故意压声音,没有模式化的“坏人腔调”。

  据说上译选中沈晓谦就是让他来接邱岳峰、尚华的戏路的,但这一时期的沈晓谦,倒也配了不少小生。其中有的是喜剧或带喜剧色彩的人物,如《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1988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8年)。也有正剧人物,如《古宅之谜》(1987年)——这可能是他进上译后的第一个男主角,他把这个与他年龄相仿的角色的犹豫、彷徨的特质表现得非常自然和贴切(我有此片的录像带)。那时沈晓谦的声音还很年轻,虽不像他的中戏同窗任伟那样华丽,但年轻人的纯真气质显然是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尽管今天的沈晓谦比当时的戏路不知要宽了多少,但我怀疑他是否还能配出当年的感觉来。

  沈晓谦在配音上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我自己的感觉,是在90年代中期。也许是90年代初期引进的译制片实在乏善可陈,使得今天我们无论是想搜寻对当时译制片的些许记忆,还是从市场上发现当年影片的DVD,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由此,我对沈晓谦那一时期的声音的印象十分模糊。

  1995年开始引进的大片,让我们有了领略沈晓谦才华的机会。他在《亡命天涯》中为汤米·李·琼斯的配音,可谓老到之极。此人亦正亦邪,一张坏人的脸,却总是以正义的身份出现。沈晓谦的声音造型,与演员气质十分一致。对于其性格特点——霸道、狡黠、适时的小幽默、不动声色下的古道热肠——每一处些微变化,沈晓谦总能配合得天衣无缝,至于情绪的大起大落,他更是游刃有余,而且绝不过火(2000年他在《双重阴谋》中再次为汤米李·琼斯饰演的警察角色配音,同样非常出色)。

  1996年,在另一部大片《勇闯夺命岛》中,沈晓谦为好莱坞“准影帝”埃德·哈里斯饰演的将军配音,又让人酣畅淋漓地感受了一把他的魅力。尤其是将军在开场不久那段布置任务的演讲,以一句“实话实说先生们,我们处境危险”开头,声调不高,语气不重,然而台词寓于喘息之中,一种“大难临头”、“背水一战”之感,迎面逼来。其后语气几经曲折徘徊,直到最后斩钉截铁:“对当局的花言巧语我一直是耿耿于怀,但是现在,必须制止了!”可谓饱含情感,慷慨激昂! 正当我们的情绪被推向高潮时,沈晓谦却以让人意想不到的处理,轻轻念出了这段戏的最后一句台词:“上帝保佑你们,守住你们的阵地。”似轻描淡写,却显示出一个高级指挥官的举重若轻。

  这一段戏的情绪,有好几个层次,沈晓谦对每一个层次以及相互过渡的分寸,把握得不能再好了。

  他的精彩表现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与五角大楼谈判的戏中,他又生动地还原了人物与上一场戏截然不同的个性色彩:冷酷无情,从容淡定,咄咄逼人。似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我看过另一版国语配音的《勇闯夺命岛》,与沈晓谦配同一角色的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配音演员,声音气质与人物很吻合,如果没有听过沈晓谦的配音,我可能会觉得他已经配得很好了。但是两厢比较,不得不承认,在细微之处的把握上,后者还是小有差距。比如上述同一场戏,同样的一头一尾两句话,他都是情绪饱满,成竹在胸,其口气更近于一个直来直去的中级军官,而看沈晓谦配的人物,则有着另一番感觉,此人有深邃政治头脑、是个城府很深的上层军人。

  沈晓谦教会了我们如何欣赏配音——什么是称职的配音,什么是完美的配音。

  称职的配音能使你看懂人物在做什么,而完美的配音能使你看懂人物在想什么。

  称职的配音能使你在人物的五句话中了解他的一种至多两种情绪,而完美的配音可以使你了解三四种甚至五种情绪——假如有这么多的话。

  若说起沈晓谦从《西北偏北》到《勇闯夺命岛》之间的变化,我以为最大的,是他声音上的变化。八十年代的他声音还偏“薄”,遇到分量重的角色会有压不住的感觉,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他已经把自己的声音锤炼得可厚可薄,可高可低,无论是阴险狡诈的坏人,还是正直善良的孙悟空和精灵鼠小弟,他都能以令观众信服的音色出现,而且非常自然,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任伟曾经说过,晓谦的声音本来没那么厚,他是练出来的。

  在上译,沈晓谦配得最多的是反面角色和喜剧人物。这也是邱岳峰当年最擅长的。邱岳峰去世十余年后,沈晓谦全面接过了他的角色。苏秀老师曾多次说过,沈晓谦是“邱岳峰第二”。二人似有师承关系,但又没见过面,看来他们之间是艺术观念上的师承,即所谓“心灵的交流”。

  二人也确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若为风流潇洒的角色代言,从声音上略输一筹,但若换了性格复杂、阅历丰富的角色,就是他们的得天独厚的“势力范围”了。简单的角色,对他们构不成挑战,难度越大的角色,他们越能如鱼得水。看他们配的角色,不免产生联想,他们对人生百态,对世态炎凉,应该是洞若观火。

  对邱岳峰老师而言,这不难理解,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阅历丰厚。然而对沈晓谦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我曾经问过苏秀老师,沈晓谦在生活里是不是一个很“油”的人,苏老师给予否认。可见,一个演员成功的本钱不单是天性和经历,对沈晓谦而言是什么呢?我揣测可能是悟性和用功吧。

  听沈晓谦的配音,你会感觉他对角色、对剧情,乃至对影片的风格,有着透彻的了解,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对这部片子的理解,放心地交给你的听觉。

  听沈晓谦的配音,你会有这样的感觉——配音还是必要的。如果主人公的性格或者剧情主要依赖对话推进,这种必要性就更加突出。

  苏秀老师在书中提到沈晓谦在上海音像资料馆配过的两部片子:《闻香识女人》和《我的左脚》,认为他为艾尔·帕西诺和丹尼尔·刘易斯的配音很成功。这两个角色,正好是语言表达的两个极端:一个太能说了,一个太不能说了。当然他们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个性复杂,脾气暴躁。为这样的角色配音,台词揭示的,不单是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更多的,是人物的个性和气质。如果说人物的个性是河流,台词是漂浮其上的扁舟,那么配音就似驾船的艄公。河道复杂,水向难测,全凭艄公对水的感觉和判断。而沈晓谦,应该是最出色的艄公。

  我有时又觉得配音演员像一个古代神话中的猜谜者:面对个性复杂的角色,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猜出对方的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并找出最准确的表达方法——我相信,如果在配音上真有如古时那样的猜谜比赛,沈晓谦一定是优胜者。

  我无缘欣赏沈晓谦在《闻香识女人》和《我的左脚》中的精彩表演,但是,却欣赏过他对其他个性复杂的角色的出色演绎。《卢科纳案件》不是一部有影响的影片,但应该是沈晓谦的代表作之一。在法庭申辩这场戏中,他那段几分钟的独白,真是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透过他那貌似真诚的语气处理,我们更切身感到了角色的虚伪、狡诈。而这种感受,是看原片所不易感到的。

  听沈晓谦的大段台词绝对是一种享受。《美丽人生》中他有两段较长的独白,一段是主人公圭多站在学校桌子上大谈“肚脐眼儿”,另一段是在餐厅大谈“龙虾”。若看原片我们似乎很难理解这两段台词(尤其是第二段)与影片的主题有多大干系,但是通过沈晓谦绘声绘色的演绎,我们好像明白了编导的用心,这是在展现人物的个性和他积极的生活态度。

  罗伯托·贝尼尼扮演的圭多,绝对是一个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典型,多少有些“无厘头”。讲话有时夸张,有时真实。至于哪句虚,哪句实,你可以放心地跟着沈晓谦走,他给出的谜底一定是正确的。
沈晓谦配音的另一个特点,是台词非常生活化。近些年的西方电影,已不似早年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那样,须把台词说得字字矶珠,句句圆润,我们看现在人家的电影,生活得不能再生活了,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了,而我们的配音呢,有不少却是“艺术得不能再艺术了”,难怪观众对一些译制片不满意。沈晓谦是深谙此中之道的,无论你是看过原片也好,没看过原片也好,他的台词总能使你感到与原片人物表演的距离很近很近。比如1999年译制的美国影片《罪犯是谁》(DVD片名《迷色布局》),我认为就是沈晓谦的配音与原片生活化的表演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代表之作。

  当然,他的配音也不是一味生活。他当然很懂要还原原片风格,对一些夸张或搞笑的角色,他决不吝啬自己的气力和情感。如美国影片《再续前缘》(DVD片名《头条新闻》)、《超级肥妈》、《电影节的贵宾》,台词都是大开大阖,跳进跳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沈晓谦总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的分寸。

  我曾听过翁振新老师在《声音传奇》中对配音的一番比喻,他说配音演员就像是舞伴,而不能做舞主,角色如果跳的是慢三,你不能跳快四。如此看来,沈晓谦还应该是一个绝佳的舞伴。

  对我来说,沈晓谦的远离配音,绝对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它让我失去了说服自己及走进影院观看译制片的理由。90年代后期,上译厂能吸引住人的声音已经很少,只有沈晓谦和尚华老师是例外,他们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期待、惊喜和意外。现在,两个人的声音都与上译无缘。

  沈晓谦离开上译前配的最后的片子大概是《拜见岳父大人》,他为罗伯特·德尼罗配音,我至今无缘看到。

  幸运的是,沈晓谦与译制片的缘分未尽。2003年前后,他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在北京为卓别林和德·菲耐斯的系列影片配音(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一个国王在纽约》、《舞台生涯》;德·菲耐斯的《大饭店》、《疯狂的贵族》、《方托马斯》等),让我们有了一次欣赏他如何演绎前辈巅峰作品的机会。

  从那之后两三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听到有关沈晓谦配音的消息。可能我还会像当年邱岳峰去世后,要用几年时间才能适应没有他声音的译制片那样,也要用若干年时间才能忘却作为“邱岳峰第二”的沈晓谦。不同的是,邱岳峰的告别人世,是一件无可挽回的事情,而沈晓谦的告别配音,真的是无可挽回的吗?
不知肉味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5-10-20
7楼#
发布于:2006-01-20 19:53
陈大钢老师写的书评也够出本书了。
frui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10-25
  • 原创大奖
8楼#
发布于:2006-01-20 20:45
非常好,令我想起当年的“九评”。
椅子是电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9楼#
发布于:2006-01-20 21:04
写得好写得好!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深夜梧桐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9-07
10楼#
发布于:2006-01-20 22:13
痛快,痛快。
陈大钢先生的读后感,更像是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的注解,很长知识。
深夜梧桐,月色如水,人独立,听风。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11楼#
发布于:2006-01-20 22:15
真是好文章!
[b][size=4][font= 楷体_gb2312][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font][/size][/b]
12楼#
发布于:2006-01-20 22:29
太好了!!!
笑谈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2-17
  • 原创大奖
  • 先锋碟报员
13楼#
发布于:2006-01-21 07:42
好文,仿佛是为奶奶的书做解释一般~~!!读来令人酣畅淋漓~~!
[color=red][size=4]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来塑造一个个的人物,是宇宙中最幸福的事情! 声创联盟,最优秀的网络中文配音社团,将中文配音进行到底!http://www.sclm.net.cn/bbs 吴红涓导演太棒了,顾奇勇老师太强悍了,最爱陆揆与翟巍,永远支持上译![/size][/color]
123456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1-19
14楼#
发布于:2006-01-21 08:28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1-20 19:09发表的[本站特稿一组]陈大钢先生关于《我的配音生涯》的书评:
  陈大钢老师是中国工人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他和配音艺术、配音演员的渊源非三言两语能够讲清。今天,他一气发给我们他写的《我的配音生涯》的一组书评,一共6篇。我们还是先贴在论坛里,过段日子做进主页。
在此特向陈老师致敬和致谢,并且提醒网友们: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有偿转载请务必通过我们取得作者授权。谢谢大家配合。
请问陈大钢是中央电视台的那位配音演员吗?是否是经常在央视佳艺影院为译制片配音的那位老师!
xiaoyi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0-23
  • 优秀管理员
  • 网站建设奖
  • 贴图大奖
  • 爱心大使
15楼#
发布于:2006-01-21 09:42
    写的好! 好文章啊!!
. 那时做译制片的,其他的如星光闪耀,上译是银河璀璨.
阳光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10-09
  • 优秀管理员
  • 爱心大使
  • 优秀录音师
16楼#
发布于:2006-01-21 10:05
最喜欢之四,对童自荣老师的评价,看后心里说不出滋味儿!
[img]http://photo6.zxip.com/albums6/folder8/6046/20060321132724/2006510822562564.gif[/img] [color=red][url]http://www.kxttt.com[/url] [url]http://www.rendalw.com[/url][/color]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17楼#
发布于:2006-01-21 10:06
下面是引用frui于2006-1-20 20:45发表的:
非常好,令我想起当年的“九评”。


汗一下,九评………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于华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04
  • 网站建设奖
  • 爱心大使
18楼#
发布于:2006-01-21 10:20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1-20 19:14发表的:
配音演员的“生命”有多久?——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二

……可也不尽然。黄素影、金乃琴都是80多岁当了影后……


是金雅琴的笔误吧。


文章给我的印象是酣畅淋漓,精辟独到。如果苏秀老师的书再版,这六篇文章不收可惜了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19楼#
发布于:2006-01-21 20:08
回复123456:据我所知陈大钢老师不是配音演员。你的字体我帮你编辑一下吧。

谢谢于华指谬,候机会一定转告。:)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20楼#
发布于:2006-01-21 21:00
苏老师已经读到了这组文章,认为陈老师写得很精彩。:)
小青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3
21楼#
发布于:2006-01-21 22:19
叶海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8-09-07
22楼#
发布于:2006-01-21 23:47
写得精彩,也很透彻,顶!
23楼#
发布于:2006-01-22 09:27
陈先生的这几篇文章值得我们反复研读------我们有福啊!谢谢陈先生。谢谢猫头发这么好的文章。    
alvinpp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15
  • 网站建设奖
24楼#
发布于:2006-01-22 14:58
大长见识!谢谢
25楼#
发布于:2006-01-22 15:00
好文章。        
飞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6-17
26楼#
发布于:2006-01-22 15:57
重新翻看历史的这一页,无法消除的最深刻的心痛!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7楼#
发布于:2006-01-23 12:09
精彩之余的遗憾也有不少,比如:

1。没有对《他们为什么要重配?》进行评论
2。没有提到《基因之战》

前者还是此书最受关注的章节之一。这位作者其实可以以独立身份来写这些评论的。
西蜀五月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0-11-16
  • 原创大奖
  • 优秀管理员
  • 现实互动奖
  • 金话筒奖
28楼#
发布于:2006-01-23 14:23
写的真透彻
五月是闲适而恬淡的时节 总是隐藏着一些微妙,一些惬意 不会有那么欣喜,也不会有那么悲伤……
lqrmh
  • 最后登录
29楼#
发布于:2006-01-24 11:21
写的不错,要收藏!

希望能买到苏秀老师的《我的配音生涯》(原版),但不知哪里有卖,希望大家告知,不过我听说当年出的不多,估计是弄不到了,唉!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0楼#
发布于:2006-01-24 21:10
有个人在论坛卖过的,估计还有,你搜索一下,和他联系吧。
小珂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2-08-28
31楼#
发布于:2006-01-25 10:48
读来畅快淋漓啊!!谢谢陈老师精彩的文章!!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2楼#
发布于:2006-05-31 21:30
我们的记忆是什么时候中断的
——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七

作者:陈大钢


  苏秀老师在书中提到,她是1984年退休的,其后应上海电视台和音像资料馆之邀,“易地”从事译制片导演工作。因此,1984年以后上译厂的工作情况、主要作品,以及社会反响,书中没有提到。

  我不是业内人士,无力对苏秀老师的书拾遗补缺,但是手上一份上译厂的历年生产目录,似乎让我窥到了1984年后,上译厂起伏兴衰的蛛丝马迹。

  1984年,自1978年开始、延续了六七年时间的译制片的辉煌年代还没有结束,上译厂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光环尚未褪尽。这一年,上译厂所译制的、至今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有:《胜利大逃亡》、《王中王》、《逃往雅典娜》等,还有几部名字是记得,但内容已经一片空白,如《白玫瑰在行动》(续集)、《游侠传奇》、《兆治的酒馆》等。

  1985年,有影响的影片颇多:有今天会被称为商业大片的《超人》、《第一滴血》、《黑郁金香》、《冒险的代价》,有会称为文艺片的《幸福的黄手绢》和《得克萨斯州的巴黎》,特别是后者,名头甚响,但令人昏昏欲睡。当然,影响最大的当属《希西公主》,真是老少咸宜,男女咸宜。

  从这一年的影片看,译制片一点衰落的征兆都没有,相反,无论是影片本身的分量,还是配音水准,乃至观众的反应,完全可以与1980年前后的鼎盛时期媲美。

  也许,这就叫 “回光返照”。

  1986年,“回光返照”还在延续,《野鹅敢死队》、《伦敦上空的鹰》、《机组乘务员》、《年轻的皇后》、《寅次郎的故事》、《印度之行》,虽然份量稍轻,但仍能让我们耳熟能详,况且还有一部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为大片的《斯巴达克思》。

  1987年,寒意来袭。下面影片中的哪一部能与上面的任何一部相比呢?是《伊豆舞女》、《古宅之谜》、《合法婚姻》,还是《男子汉们》?也许,只有《最后一班地铁》、《没有陪嫁的新娘》可以称得上是有分量的作品。特别要指出的是,《警官的诺言》和《乱世冤家》的男主角分别是阿兰·德隆与贝尔蒙多(《王中王》主角),然而观众对这两位法国影星已不再买帐,也许是因为他们都老了?

  1988年,译制片在我们脑海中美好记忆开始消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斯科之恋》、《出水芙蓉》、《谍影疑云》、《靡菲斯特》、《总统失踪记》,上述影片若放在七八年前,即使不引起轰动,也会使人印象深刻。然而时过境迁,《莫斯科之恋》中的栗原小卷不复当年的号召力;路易·德菲奈斯尽管同样由尚华配音,可《总统失踪记》竟然悄无声息;而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曹雷老师认为是童自荣最出色作品的《靡菲斯特》,我现在竟丝毫想不起当年对它有过任何印象。只剩下一部《出水芙蓉》,算得上是妇孺皆知,可似乎也与配音无关——除了有噱头的那一场戏外,我们能记住它几句台词?又有几个人知道它的主要配音者是杨晓和王建新?

  失忆。曾经与我们的生活那样密切的译制片,曾经令我们那样仰视的配音演员,已渐行渐远。

  失忆不是间歇性的,我面前的这份目录告诉我,从1989年开始直至1994年,上译厂没有一部影片能有如《希西公主》、《幸福的黄手绢》那样的影响。绝大部分片名,我像是第一次见到——不仅是我,如果拉出某一年的片目,我相信很多人熟悉的,至多也就是一两部。

  对配音演员的记忆也如此。提起童自荣,我们会清晰地记得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是《佐罗》,之后有《《苔丝》、《三十九级台阶》、《蒲田进行曲》、《铁面人》、《黑郁金香》,对了,还有那部我没有记忆的《靡菲斯特》。可谁能记得在《靡菲斯特》之后五年间内,童老师配了什么角色?

  毕克在1985年配了《幸福的黄手绢》,1989年配了他的封箱戏《谜中之谜》,这中间四五年,他还配了几部戏。可有谁能说得出片名?即使对《谜中之谜》,谁又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谁记得丁建华在《希西公主》之后的几年间配过哪些角色?

  谁记得乔榛在《斯巴达克思》与《亡命天涯》之间八年中配了哪些角色?

  真是全面的失忆。

  “失忆”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我个人的经验,是在1995年引进美国大片之后,以《亡命天涯》的上映为标志。此时观众的口味似乎已完全好莱坞化,非大制作、视觉冲击强烈的作品,不进电影院。从这时起,译制片、包括上译厂,又回到了我们的记忆中。

  当然,此时的译制片已不再是彼时的译制片,上译厂也不再是彼时的上译厂了。

  原因何在,见仁见智。我也凑热闹,忝列一条——也许是老生常谈:80年代,电影院已不再是观赏电影的唯一选择,坐在家里照样可以看到外国影片,尽管当时每周只播放一次。但是,如果电影院里的影片不比电视里的精彩,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电视的发展,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放映译制片,已不再是影院的专利;而生产译制片,也不再是上译厂(包括长影厂)的专利。

  电视台断了电影院的后路,也断了上译厂的后路。

  我们对译制片失去记忆,只是对“电影译制片”,并不包括“电视译制片”——《姿三四郎》、《血疑》、《阿信》、《办公室的故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神探亨特》……别忘了,上译厂还为中央电视台译制了《加里森敢死队》!

  我们疏远了上译配音大师,却熟悉了电视配音演员:张欢、刘彬、林栋甫、简肇强、姚锡娟、柏崇新、李扬、张云明、冯宪珍、徐涛……

  如此,我们对上译厂,对他们的译制片,怎么能不失忆呢!

  上海电影译制厂自50年代初期启程,50年代后期发轫,60年代中期蛰伏,至70年代中后期爆发。走到80年代中后期,终于萧条,应了“盛极而衰”。

  然而放眼中国电影界,盛极而衰的又何止是上译厂,行业地位更显赫的上影厂、北影、长影、八一、珠影、西影……,衰落得比上译还厉害。

  80年代中国文化媒体格局之变,使传统媒体风光不再。不仅是电影一家,广播、舞台、报刊、图书,面对电视无不噤若寒蝉。

  上译曾经的辉煌拜时局和体制所赐,这是天时,有必然性。但是如果没有地利、人和之便,也不会有后来的气象。上海受西方文化浸染近百年,与其精神上距离最近,若阐释朝鲜、苏联等东方文化内涵的电影,上译未必能超过长影,但如果演绎西方电影,它便得天独厚。译制片植根于长春,却花落于上海,就在于“水土”的原因。

  至于人和,偶然性更大。假若没有如苏秀老师所称“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的陈叙一,没有他三十余年如一日,孜孜矻矻,上下求索,上译能否有如此成就,也未可知。

  可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天时不再,人和已去,上译想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3楼#
发布于:2006-05-31 21:35
上译如何PK了长影?
——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八

作者:陈大钢


  曾和苏秀老师谈起上译鼎盛时期,不少译制片迷以模仿配音演员为乐事,就连电视台的有些配音演员都靠模仿起家,苏老师笑笑说,他们把我们的毛病也学去了。

  什么毛病,苏老师没说,我也没问,心里一直有个谜。

  在我们心中,上译声音是完美无缺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精典影片,角色与声音融为一体,简直到了不可分离、甚至相得益彰的地步。

  ——难道是指上译大师们那独一无二、让人无法复制、却又无法阻止后来者复制的嗓音,或者说,他们嗓音里的某种局陷?比如邱岳峰深沉中的阴暗,童自荣明亮中的飘浮,刘广宁略带娇嗔的鼻音,或者,尚华的山东乡音?

  可是,这也算毛病吗?这不正是邱岳峰之为邱岳峰,童自荣为童自荣的魅力所在吗?没有了他们不同的特点,我们还有那么多美妙的记忆吗?

  ——难道是他们经常在角色中散发出的某种气质,被模仿者自以为是地捕捉到了,比如邱岳峰的圆滑与矜持,于鼎的直率与粗旷,施融的率真与阳光。于是模仿者将这些气质移植到某个角色身上,全不顾二者之间是否契合。

  可是,这难道要由上译人来承担吗?上译安排角色,不仅以“声”取人,更以气质取人,声音是躯壳,气质是灵魂。毕克比邱岳峰声音好听,但罗切斯特没有给他;童自荣声音漂亮,配奥地利国王的是施融。在那些经典中,每一个声音都与角色的气质——角色的灵魂吻合。还记得苏秀老师谈《虎口脱险》吗,尚华和于鼎,一个神经质,一个慢性子,正好与指挥家和油漆匠相符。这样的安排,事半功倍,天衣无缝。

  再进一步说,上译大师们难道仅仅有如模仿者所自以为是的一两种气质吗?李扬学到了邱岳峰的滑稽和夸张,可邱的忧郁呢,他的深沉,他的内敛,世故,他的悲情,温柔,他的矜持、高傲、贵族气,为什么不学呢?这难道还要怪邱老师吗?

  ——难道是指上译演员特有的语言习惯,比如童自荣那众所周知的咬字,比如乔榛那常带装饰音的慢悠悠的语气,比如盖文源若遇到较快的语速,有时会“疑似吐噜”——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就连毕克老师有时也有这种“疑似”呢!

  以上这些猜测,在苏秀老师看来,也许都不着边际。我们看到的,都是上译的成品,而对其创作过程,诸如对毛坯、半成品的加工、打磨,却不甚了了。这些过程,即便我们熟读苏老师的书,熟读其他上译艺术家的文章,也至多了解个皮毛。苏老师一句“我们的毛病”,几十年上译人的艰辛,尽在其中。


  新中国的译制片发端于长影,上译在若干年内的身份一直是个小弟弟。然而小弟最终超过了大哥,其中奥妙值得玩味。

  建国早期,电影院主打的是苏联电影,主人公不是革命领袖,就是工农战士。无论是长影还是上译,译制风格走的都是朴实路线,然而若拼朴实,上译未必是对手。演戏讲究感受,对于革命,对于战争,是白区感受深,还是解放区感受深,不言自明。就算上译聘来孙道临、舒绣文等名家,我看也就与长影打个平手。翻阅这一时期的《大众电影》,会发现受宠的是长影,不仅译制片数量比上海多得多,而且尽是有影响的“大片”:《攻克柏林》、《夏伯阳》、《马克辛三部曲》、《高尔基三部曲》……
现在想起来,不光译制片走朴实路线,本国电影又何尝不如此。《钢铁战士》、《智取华山》,今天看来,内容上仍有光彩,但艺术上值得回味之处,确实有限。

  不过总是朴实,毕竟不能令人满足。于是几年以后,我们看到的国产影片,同是战争题材,《董存瑞》、《上甘岭》,就充满魅力, 至于60年代的儿童战争影片《小兵张嘎》,则堪称精品了。

  话剧也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是老舍,同是焦菊隐,1950年的《龙须沟》,留下一部电影,舞台上早就不演了,而《茶馆》呢,也留下一部电影,却总在演,上一代人演不动了,下一代人模仿着,接着演。

  《龙须沟》输给《茶馆》,是输在艺术上,朴实有余,雕饰不足,还没有臻于最高境界,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叫“原生态”。

  建国初期的上译之风就是原生态。它大多刀削斧刻,瑕瑜互见。却也偶有潺潺流水,天籁之音。
把早期上译一味归于质朴,未免简单化了,事实上,此时的上译是一个矛盾体,不仅在声音上,“美声”、“民族”、“流行”并举,在字音上,也是南腔北调,百花齐放。在台词交流上,有的极其生活自然,有的则近似朗诵,自说自话。

  还有一个特点不能不说,这一时期的主要角色,特别是正面角色的台词,你会明显感到有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遗韵。

  今天重温舒绣文在《乡村女教师》中的配音,你会感到她的情感,她的语气,她的细微情绪处理,都与角色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难怪富润生老师直到今天仍对她推崇备至,认为是中国译制片史上最优秀的女演员,开先河的人。不过,听她的台词,不免让人有把一个字拉长,“一拍”念成“一拍半”的感觉。

  这也难怪,一种风格的形成,不仅有赖于创作者,也有赖于欣赏者和环境。那种悠缓的、咏叹调般的念词,不知缘何,自三十年代起就被公认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的表达方式,即便解放之初,也还没有一下子远离大众的欣赏习惯。奇怪的倒是这种念词方式的消失——没有多久,这种今日看来阴柔气较盛、距生活稍远的念词方式,就像离开了适宜土壤的植物一样,渐渐让位于阳刚、朴素之风,成为人们新的欣赏习惯。

  总之,今天再看50年代初期的上译作品,很难与其今日我们印象中的风格联系起来。

  有机会随央视译制导演吴珊老师一起,欣赏上译不同时期的作品,上午看的是50年代,下午是70、80年代。看到下午,吴珊老师有一句感叹:上译的语言美了。

  这句话用来解释前后时期的上译差异,应该是准确的。

  其实又何止是上译自己的差异,上译之所以成为上译,长影之所以成为长影,其分野也可归于一个“美”字。上译从简朴出发,“上天入地”,“拐弯抹角”,最终告别“原生态”,走向了美——既简约,又繁复,既雕琢,又自然,一种多姿多彩的美。

  长影同样从简朴出发,却始终未脱淳朴之风。面对朝鲜电影、东方电影,他们可将其朴实发挥到极致,而对西方人的情感,却总有隔膜。生活之美是复杂的,表现不出复杂,简朴就成了简单。

  长影也有大师,我最喜爱的是张玉昆,他大气磅礴,表达上一步到位,绝不拐弯抹角,犹如电影演员中的崔嵬、高保成。上译的杨文元以及盖文源,与他风格最像。

  80年代,长影开始学上译的复杂,声音洋了。不过,声音类型和表达方式上也越来越近似,翁振新老师有一句评价:长影都是好声音,也就没有好声音了。

  这与技巧无关,属于观念上的问题。上译与长影之间,如果不涉及其它背景因素,仅就创作来谈,是不是可以说,是观念上的差异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话又说回来,上译在从“原生态”走向“美”的过程中,就没有遭遇所谓观念问题吗?我揣测,苏老师提到上译人曾经的“毛病”,应该有不少是属于这一类吧?

  当然,若有人对“毛病”一说感兴趣,最好还是请教苏秀老师。

  
  又:上文苏秀老师看后,很快发来一信,是这样说的:

  大钢:

    你难道真不知道我说的“毛病”吗?那就是应该含混带过的台词,也去字正腔圆地说,例如“请坐”。而学我们的竟然还去强调它。好象这就是“洋味儿”。因而形成了“翻译腔”。又不自然又难听。

  寥寥几句,真是耐人寻味。再看我写的上面的文字,幼稚而业余。可以说,我的文字的价值,就在于引出苏老师这番以一当十的真知灼见!


                                          
陈大钢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4楼#
发布于:2006-05-31 21:37
感谢陈老师赐文。
笑谈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2-17
  • 原创大奖
  • 先锋碟报员
35楼#
发布于:2006-05-31 21:53
学到了很多啊,对于上译的历史更有一番新的体会```同时也对配音中的发音也有所感悟~~
[color=red][size=4]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来塑造一个个的人物,是宇宙中最幸福的事情! 声创联盟,最优秀的网络中文配音社团,将中文配音进行到底!http://www.sclm.net.cn/bbs 吴红涓导演太棒了,顾奇勇老师太强悍了,最爱陆揆与翟巍,永远支持上译![/size][/color]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36楼#
发布于:2006-05-31 22:03
陈老师的文章真是……好得没话说啊
无论是文字质量还是传达的信息

除了刚更新的两篇,又回头把之前的几篇看了一遍

对写童自荣老师和沈晓谦老师那两篇,特别有共鸣
会喜欢上他们,我的品味说来也应是不低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的人总是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color=red] [b]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b] [/color] [color=blue] [b]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b] [/color] [url=http://weibo.com/1468140127?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468140127/078cedea/7.png[/img][/url]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7楼#
发布于:2006-05-31 22:09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31 21:35发表的:
上文苏秀老师看后,很快发来一信,是这样说的:

  大钢:

    你难道真不知道我说的“毛病”吗?那就是应该含混带过的台词,也去字正腔圆地说,例如“请坐”。而学我们的竟然还去强调它。好象这就是“洋味儿”。因而形成了“翻译腔”。又不自然又难听。
.......


这是一针见血的判断。从根本上说,也应和了苏老师一贯的主张:好的声音,好的演员,我们从来就不缺。关键在导演。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38楼#
发布于:2006-05-31 23:15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6-5-31 22:09发表的:


这是一针见血的判断。从根本上说,也应和了苏老师一贯的主张:好的声音,好的演员,我们从来就不缺。关键在导演。


苏老师的回复我觉得说的还是一个业界想必都知道但未必人人能真正做到的朴素的道理:应该以戏为第一要务,而不是声音。

吐词是应该清晰还是应该含混,如果以录音师的标准,凡是不清晰的台词大约都要被毙掉。但配音不是美声演唱会,它的本质还是表演,只惦记着共鸣啦、咬字啦,脱离了具体的人物和情境自我陶醉式的配音即使在录音标准方面来衡量是金嗓级别的,在表演上也未必能打到高分。

陈大钢老师的书评非常精彩,尤其到了后面几篇引申开来对于整个译制片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译制片发展过程中长译与上译各自风格的形成和演化的剖析都非常精到。

另外,“称职的配音能使你看懂人物在做什么,而完美的配音能使你看懂人物在想什么。”尤其欣赏这句。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go_o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5-06-09
39楼#
发布于:2006-05-31 23:57
写得很棒啊!
这样的文章比较少见,收藏了……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