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File=BAA3CDE2D3B0CAD3_1097943112.jpg]
[絮语:“多余的话”] 请大家看一段14年前的场景,和苏秀老师今年文章中说的《基因之战》录音现场相比照,竟然有那么多相近的地方呀!当年译制部的成员说过:“自己真贱,配多了嫌烦,配少了要怨,这辈子就卖给了配音事业了?”过了14年,他们又能作何感想呢?所以我近来常磨叨:“《海外影视》,我心中永远的痛!” ——转抄者 ***************** ********************** [转载] 快 乐 的 家 庭 成 员 ——盛夏访上海电视台译制部 [原载于1990年第9期《上海电视》杂志] 作者 *楚 齐* 炎夏酷暑,汗流浃背,推开上海电视台译制部虚掩的大门,这里却是“天凉好个秋”,冷风习习、沁人心脾。自然,这是空调器的功劳。用纤维板隔开的4间办公室寂寂寥寥、人影杳杳,只有两三位蓝袍(工作服)加身的翻译和导演坐在录像机前全神贯注地在对本子或数口型。可一到中午12点以后,这里就不同凡响了,各路英雄好汉陆续从大小录音棚里出来,在此进行每天一次的午餐聚会。他们捧着搪瓷饭碗或大口狼吞或细嚼慢咽,一面与左右的同事切磋技艺,交流感受。此时此刻与早上的情景大相径庭,好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气氛。它也确是一个被这里的人们亲切得誉为“我们的家”的快乐家庭。 一、英雄所见略同话彼得 说起《大饭店》里的彼得,译制部的同志们兴趣颇浓,议论纷纷,大伙都说起了各自配过的角色。 刘彬先就男子汉的阳刚之美发了一通议论。可谓有血有肉,言简意赅:“我配的几个男主角统统具有阳刚之美,然而每个人的刚又有别于其他人。譬如亨特的刚是健康潇洒,是广义的外在的硬派;《鹰狼传奇》中的纳伐尔的刚是冷峻的,他内心蕴藏着极大的痛苦,即便是回忆与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带有一种超越人生的冷漠,节奏缓慢、力度高强;《黑云》中的道夫基尔平稳沉着,他是武士、山野中的绿林好汉,这种刚感觉上有点粗糙;《违禁者》中的佛里兹是个犹太医生,他的刚深蕴知识分子的儒雅之气,机智敏感,心灵易受伤;《玛丽安娜》中的贾森船长自诩为海盗,他为人粗暴,因此他的刚中透出一股野气;而《00七》中的詹姆斯·邦(指辛·康纳瑞饰演的)是位风流侦探,他的刚表现在处乱不惊,处处流露出自信的微笑。 假如要进一步探讨《海外影视》中的男子汉形象,《大饭店》中的总经理彼得·麦德莫特当然是个重要角色。这部连续剧自1989年底开播,至今虽失去了一些新鲜感,可收视率仍领先不衰。最吸引人的自然还是彼得和女主角克丽丝汀。关于彼得,用该剧翻译钱绍昌的话来概括:一是风度翩翩,二是见危不乱,暗室不欺,可谓当代美国的柳下惠;而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看得荧屏前的男士们心叹口服,姑娘们目不转睛。可惜好景不长,风波陡起,播到第15集,彼得就跟有夫之妇艾丽森跳上了床,做了一夜露水夫妻。两人既非青梅竹马有旧情缘,又无一见钟情相思缠绵,岂不是动物性在作怪,真是可耻可卑可怜。于是有人笑骂一声登徒子,有人咬牙怒斥陈世美。 对于这个问题,最早提出疑问的是导演黄其。她一面数着口型一面忍俊不禁脱口而出,于是引起那位鬼才翻译钱绍昌的深思,回家后突然神思泉涌,遂半夜三更翻身而起,圆珠笔刷刷写下一篇名为《彼得变了:可爱还是不可爱?》的千字文,发表在(1990年)5月5日出版的《文汇电影时报》上。为彼得配音的杨明也同时陷入同学好友疑问的漩涡中,更有几位妙龄女郎与自己胸襟狭窄的英俊男友分手后要与杨明探讨彼得形象和如何择友问题。 对于这些纷至沓来的问题,黄其、钱绍昌和杨明的观点是:中美两国地域相隔,风俗习惯不同,导致了对此类风流韵事的不同评判标准。再说彼得的基调毕竟是正的,据钱绍昌的猜测,在38集中克丽斯汀身患重病,彼得一往情深地照顾她,看来彼得的感情还是专一在克丽斯汀身上的。不过该剧在美国有100多集,结局究竟如何毕竟还是难以预测的。 二、 野芒起死回生念贺卡 素有“拼命三郎”的人艺(注:指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陈开昌,把自己关在录音棚里没日没夜地干,眼看40集《成长的烦恼》已完成了四分之三,正当红日高照,胜利在望时,有人送来一幅对子的上联:“野芒生命垂危骑车闯进黄中心(注:指黄浦区中心医院)。”陈导演一看傻了眼,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西佛”家少了中流砥柱“杰生”,这五口之家怎生得了? 且说野芒7月10日在“人艺”录《成长的烦恼》时觉得心脏怪不舒服,陈导让他歇一天,谁知他又跑到电视台录《大饭店》;等到他的录音“棚友”刘小庆为他一搭脉,天哪!早搏!刘小庆赶紧陪他骑车赶到“黄中心”。此时野芒已脸色苍白,口唇发绀,刘小庆把他拖到急救车,随即穿戴起内科医生全副武装为他抢救。忙乎一阵后,刘小庆总算松了一口气,而从未得过病的野芒可怜兮兮地拉着刘小庆的手说:“谢谢你,‘棚友’,我总算没死吧?”刘小庆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心电图:“《成长的烦恼》还剩10集,你还不能这么早死!”野芒有气无力地问:“我该写遗嘱了吗?”刘小庆厉言正色道:“该写的时候会让你写的,你不就有那么一点小钱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拿出来请客,准保你延年益寿。” 陈导此刻正心神不宁地守在电话机前,总算接到对子的下联:“刘小庆妙手回春野芒已过危险期”,横批是:“问题不大”。陈导的脸总算多云转晴,于是思念着如何到医院去安慰野芒。还是“西佛”家的另外四口子心细,决定各自去买贺卡,结果配麦琪的张欢买的贺卡因四句话最妥帖准确而中选:“是父亲的智慧和力量,是母亲的善良和体贴,是孩子们的天真和活泼,组成了人间一个个欢乐的家庭。”然后大家在空白处轮流用剧中人的口气写下了各自的悄悄话—— 张欢写的是:“杰生:哈!‘哈’的意思就是……智慧的羽毛?噢,所以我才在梦里变成了一只鸡!对了,多吃几只童子鸡,祝早日康复!” 配小儿子本恩的姚培华写道:“啊-噢!这回又是谁在踢我?噢!杰生!‘上帝给我主意,我得先和你商量。’那么先祝你早日康复,行吗?” 为西佛家的小魔王迈克配音的奚慧华写道:“能和你谈一分钟吗?从明天起我的英文成绩不再是‘油’,而是‘沙加’了。噢,见鬼!我不该拿成绩来增加你的心脏负担,你需要静养身体,真对不起!我想说的是:‘一家’五口人在一起,房间里‘温度’高极了,把人‘溶化得软软的’。噢,从你生病后好像什么都不对劲了……好好休息,早日回‘家’!” 为西佛家的千金卡萝尔配音的宋忆宁娇嗔地给“爸爸”写道:“还记得你们的结婚纪念日吗?我们是想让你和妈妈‘离开家一天,那样你们就可能单独在一起了。’你们走后,我把台灯打破了,本恩的屁股粘在桌子上,噢,上帝!……” 落款为“爱你的人”的陈开昌写下了大段对白。 真情厚谊流淌在字里行间,野芒激动得眼泪直流。他的家人在一边心疼得恐怕他太激动了而心脏不堪负担,可这帮快乐家庭的成员还非逼着野芒念完了贺卡上所有的话才罢休。 夜幕降临,人去楼空。野芒痴痴地捧着贺卡泪流满面,又引来了病房中看热闹的人影憧憧,人们窃窃私语:“这个光头囚犯倒还有点人情味!”(野芒刚入院时,医护人员和病员见他剃着光头,还以为他是个保外就医的囚犯呢!) 三、此地鏖战激烈忙请缨 大伏天里赤日炎炎,谁人不想呆在家中电扇吹吹、冷饮喝喝,哪个不思去北戴河或青岛歇歇暑消消夏?然而译制部的人却谁都不想休假外出,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一心只为请缨忙。用张欢的话来说是“自己真贱,配多了嫌烦,配少了要怨,这辈子就卖给了配音事业了?”陈兆雄也老是担心自己太清闲了要得痴呆病。那个光头野芒更是人在病床上,心系录音棚,一只手吊针,一只手老是扳着指头盼归期。杨明一天24小时不是在棚里就是在办公室里。人小资格老的导演金琳连星期天也不甘寂寞。她除了当导演、配音外的第三嗜好是裁剪衣服,而她自我感觉最好的几套衣服全是星期天在办公室里完成的。那个圆脸圆眼圆脑袋的导演倪康,目前正在加紧美国21集电视系列剧《钻石》的译配进度,但脸上老是笑哈哈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熊猫“康康”。 第三届上海电视节迫在眉睫,各国及华纳时代影视公司的片源正滚滚而来,如《富人的玫瑰》、《我的名字叫比尔》、《绿色的眼睛》、《不朽爱神丽泰·海华丝》、《SOB》等。同此各路人马大会师,请战的、挑战的济济一堂,其温度早已超过了今夏上海的最高气温摄氏37度。导演们面对如此高涨的群情热泪盈眶心潮激荡,录音师胡文金、冯燧勇,剧务陆志平也个个忙得不亦乐乎。除译制片外,译制部还承担了不少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的配音任务。笔者采访的那几天,每天见演员们在2号楼与5号楼之间来回穿梭。5号楼上面在配《钻石》,下面在配《大饭店》,2号楼里在配国产电视剧《封神榜》,而人艺的录音棚里又正在赶配《成长的烦恼》。导演们心里一面高兴一面又捏着一把汗:唯恐演员配得乐了个个都成了拼命三郎、五姐的,再出个野芒第二怎生得了?不过大家的回答是:“人闲慌了一身病,干得快乐一身轻。”笔者闻之大有感触,深感此言极是也! [转载于《上海电视》杂志1990年第9期2-3页,特此鸣谢] 弋舟 录于2004年10月16日晚23:23 :em19: |
|
|
1楼#
发布于:2004-10-17 18:22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又一份难得的好资料!弋舟朋友,太感谢你了!~ |
|
2楼#
发布于:2004-10-18 01:35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文章里那个“刘小庆妙手回春野芒已过危险期”的刘小庆,好像是曹可凡医大的校友,能救下周野芒的命,看来医术不低;现在“第一财经”里侃侃而谈说股票的刘小庆该是同一人吧?因为上电视前他已经在电台主持房产等经济类节目了——原来过去也是“棚虫”啊!不过咱中国叫“小庆”并姓“刘”的还真不少,没搞错吧?既然 norwoods朋友搜索那么多网上“海外影视”资料,那俺当然要呼应喽,继续俺的“鼹鼠功夫”,挖地三尺,遍搜“老照片、老文档”,做“老古董”。 想到“心脏”这词,这两天心总是揪着挂着,祈愿尚老能像野芒那样度过难关。 |
|
|
3楼#
发布于:2004-10-18 06:17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嘻嘻,我搜罗的资料如果没有象你找出的杂志里提到的影片名称、演员、大致的情节什么的,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原版的,个人的记忆毕竟有限,而且那些图片没有实物,不及你收藏的杂志有意义。你这个不是什么“老古董”啊,而是fans的一种极其常见的行为啊,全世界都有,都一样的,呵呵!~~ :) |
|
4楼#
发布于:2004-10-18 20:26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对于这个问题,最早提出疑问的是导演黄其。她一面数着口型一面忍俊不禁脱口而出,于是引起那位鬼才翻译钱绍昌的深思,回家后突然神思泉涌,遂半夜三更翻身而起,圆珠笔刷刷写下一篇名为《彼得变了:可爱还是不可爱?》的千字文,发表在(1990年)5月5日出版的《文汇电影时报》上。-------------------------------------------------------------------------------------------- 看来,那段时期的《文汇电影时报》也可能含有很多有价值的文章,不知能否找到一些。不过一般个人的收藏里较难有这些。 |
|
5楼#
发布于:2004-10-18 21:50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norwoods朋友:报纸倒是能找到一些,要是大家都来“翻箱底”,资料会翔实些。可是业内人士也无力回天,俺们只能抱残守缺,把“旧闻”当“新闻”了。 |
|
|
6楼#
发布于:2004-10-18 22:08
[转载]“快乐的家” ——访上视译制部回忆篇
哦,那就好,谢谢!~ :)你可能容易找到些,但我这里就不太容易了,尽管那时我也看过不少该报,但都不是因为关注配音的,更没有保留下来过。 其他的先暂且不论,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象你的这几篇文章,不管新旧与否,很多事情可能就一直不会被人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