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阅读:5368回复:7

[精品整理][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11-23 23:32
[UploadFile=D3A5B9DAD7AFD4B0_1101222454.jpg]
[原版文章]            想起了《鹰冠庄园》
                         作者  * 曹雷 *
    三十岁以上的电视观众也许还记得,上海和北京等几个大城市,曾播映过一部长达八九十集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叫《鹰冠庄园》。我曾在那部电视剧里为女主角——庄园主安琪·钱宁配音。那几十集片子是分成三年陆续进口的,所以我参加的配音工作也前后进行了三年。
电视剧讲的是发生在美国一个酿酒世家里的故事。这不是真实的故事,但编出来的情节里,充满家族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煞是好看。就在这部片子播放得最红火的时候,我的亲戚从美国寄来一张明信片,让我吃了一惊:上面印着的一幢白色楼房,正是电视剧里安琪的家。
    咦,真有这么一家子吗?我都有点给弄糊涂了。看了信才知道,原来她去加州旧金山北面的纳帕谷旅游,那里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有两百来家葡萄园和酒厂,《鹰冠庄园》就是借用一家葡萄园的房子作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在美国收视率很高,还没播完,这里就成了旅游热点,这幢房子也就身价猛涨,上了明信片,参观一次门票还不菲。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次我有机会去美国,到了加州,第一个想起来要去的地方,就是纳帕谷。我要真实地去看看我的那个“家”,好歹我也在那里闹腾了三年,尽管只在那小小的屏幕上。
    纳帕谷现在已有四百来家葡萄园,盛产优质葡萄酒。作为旅游胜地,它已经越来越有名,旅游和名酒结合,也使这片土地越来越富裕。驱车到纳帕小镇,那里的旅游咨询中心会向你发放资料、图片,介绍每一个可开放参观的葡萄园的简况。可是,已经没有“鹰冠庄园”的情况介绍了,那里的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这个名字。经过多方打听才了解到,由于电视片播映是多年前的事,人们早将它遗忘,这个地方不再为人所关心,也就不作为旅游点了。看到我们失望的表情,知情的人安慰说,开车去还是可以找到,只是那里周围都被树木遮掩,看不清房子,而且房子也已卖给私人,不对外开放,外人是无法进去的。
    不管怎样,既然来了,葡萄园总还是要参观一下的,也不枉当了三年葡萄园主啊。
    纳帕谷并不是怎样的一个山谷,那里只是一片起伏不大的丘陵。一百多年前,随着西部淘金热的掀起,许多欧洲移民来到这里,有些人虽没有寻到“金沙滩”,却发现了“葡萄谷”——这里的阳光、气候、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纷纷把自己家乡的葡萄名种移植过来,开辟葡萄园,酿起了葡萄酒。他们中间有来自法国、德国的,也有像《鹰冠庄园》里的安琪一样的意大利人。他们生产的酒,也常用法国葡萄酒的名字:夏东乃呀,波尔多啊,都有。
    我们开车循着咨询中心给的游览地图一路走去,只见公路两旁一片挨一片的葡萄园,一家挨一家的酿酒厂,简直没个头。旁边一条窄轨铁路上来来回回行驶着双层旅游小火车,车上的人分明都是冲着葡萄酒去的,从上层的餐车车窗望进去,旅客们一个个都端着酒杯呢。导游书上说,这趟火车上有吃有喝,喝的都是路边酒厂出产名酒,车票还挺不好买,得预订座位。我不知道那旅游书是不是酒厂老板出钱让人写的。
    那些酒厂,工人并不多。采葡萄、榨汁都已机械化,装瓶则是全自动。 有的酒厂依着小山坡,很多酒窖都设在山洞里。我们选了一家去参观,在酒厂派出的导游(多半是在酒厂工作了多年的退休老职工)带领下,走进一个山洞,听他介绍酿酒的过程和老板的发家史。那些年代久远的橡木酒桶被酒浆浸成了暗褐色,散发出阵阵醉人的酒香。大酒桶像挺着肚子的巨人,装得下3000多加仑的酒;小酒桶上雕刻着可爱的酒神塑像,让你去亲近他。酒窖深处却是一具骷髅,边上有一只空酒瓶,你惊吓之余,会哑然失笑:好一个酒鬼,喝到丧命,还离不开酒瓶!置身于这阴暗古老的酒窖,会让人忘记时光的流逝,仿佛历史也喝醉了,在这里停了下来;然而只要再走几步,出现在眼前的可容5万加仑的巨型不锈钢酒桶,又会把人带回现代化的今天。
    品酒室,是个酒厂特有的去处,这个庄园里出产的各种葡萄酒,都可以在这里品尝。身穿制服的小姐们拿出一瓶瓶不同颜色的酒,一边介绍一边往你杯里倒,什么早上饮的,饭前开胃的,饭后尝的,睡前喝的,名目繁多。真要听她的话,你一天都得抱着酒瓶。因为是免费的,看那些老美们一个个喝得起劲,不尝白不尝,我也去喝了几口。可惜我从来不善饮,对酒懂得也少,仅有的那点知识,还是从《鹰冠庄园》里学来的,只觉得那些酒味道都差不多。其实,也未必真是“免费”的,都算在参观的门票里罢了。再说,等一会还有卖品部呢,好此道者尝过了,能不去狠狠地消费一把吗?
    最热闹的地方总是酒厂的卖品部,那里当然有各种酒出售,但我没想到的是,围绕着酒,竟会有那么多衍生出来的商品。比方说,开瓶塞的螺丝旋,竟会成为一种可收藏的纪念品,做出那么多种花样来;喝酒的工具,竟也能设计成形形色色的艺术品。其他,吃的,用的,穿的,无一不与酒有关。这酒的世界竟也会如此丰富多彩。这时,酒厂老板可不再用骷髅来提醒游客喝酒有害了,他用各种有趣的商品来吸引你,让你多多地喝酒,多多地掏出钱来。
    我看着那些从葡萄园出来的人们,拎着大瓶小瓶包装讲究的美酒和大包小包的纪念品,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不能不叹服安琪·钱宁们之精明。旅游、购物、广告宣传,几个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游客尽兴了,酒厂老板的生意也兴隆了。
    现在,我们也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我也开始学会用商品的观念来看一些事物了。那么,酒乡之行,除了酿酒的知识以外,不是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学来的东西嚒?
   *******************  *******************
    [刊载絮语]:原来在1988年第12期的《上海电视》杂志上,登载过曹雷老师的文章——《〈鹰冠庄园〉》引起的回忆》。后来发现这篇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更为详尽。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刊登上来,供大家回味那曾被“海外影视”搅得兴奋不已的年月。
                              弋舟   2004年11月23日
     (题图为《鹰冠庄园》里由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妻简·怀曼饰演的庄园主安琪·钱宁和为她配音的曹雷老师的近影。)
 :em28: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李多多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10
  • 网站建设奖
  • 金话筒奖
  • 优秀录音师
1楼#
发布于:2004-11-24 18:15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这个贴子最后由lidodono1在 2004/11/24 05:11pm 第 1 次编辑]

这片子给我的印象实在深刻,曹雷,龙俊杰,舒蓉,晨光,刘家桢,金琳,野芒,赵兵,可谓荟萃了当时上海电视台最强的配音阵容,哎,俱往矣。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楼#
发布于:2004-11-24 23:44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谢谢弋舟朋友提供又一篇好文!~[UploadFile=t02_1101282232.jpg]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4-11-25 02:21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感谢norwoods好搭档,击掌!
    白天翻报纸,忽然发现曹雷老师在《解放日报》的2004年11月22日《朝花》文学专版上发表一篇怀旧文章,题目是《那条静静的小弄堂》,便赶紧翻电子版,查找到网址如下——
http://www.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167/node46266/node46282/userobject1ai700985.html
    实在熬不住,冒昧转引一小段和咱们特别有关的,其余的大家自己寻过去就行。
   ******************   *******************
          那条静静的小弄堂 [节选]    作者 曹雷
    天井里盖起的书房差不多也就八九个平方米大。那些敞开的书架上的书成了对我们最大的诱惑。记得五年级以前,我就看完了《侠隐记》(现译为《三个火枪手》)、《续侠隐记》(现译为《二十年后》)、《块肉余生记》(现译为《大卫·科波菲尔》)、《小妇人》、《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许多世界名著,印象至今仍很深。四十多年以后,我担任影片《续三剑客》的译制导演,书中人物一个个重现在眼前,我又回忆起小时候父亲跟我讨论这本书的情景。见到这些人物就像老朋友重逢一般倍感亲切。去年,在凤凰电视台工作的景行来上海采访,适逢浙江电视台来上海拍摄浙江文化人的专辑,就邀上我们姐弟重访溧阳路老家。四川北路已经成了一条繁华喧闹的商业街,溧阳路也不复是我们记忆中那么安闲,唯有那条1335弄,虽与隔弄清源里之间的隔墙已被拆除,却仍存留了一份清静。
    现在住在5号里的人家,还是保留着天井里的书房。我向他们说起父亲盖这书房,在里面写作的情形,他们听来,就像在听天宝年间的故事那么遥远。但是,如今都有了第三代的当年弄堂小友赶来相认,回忆起儿时隔壁弄堂相互扔土块打仗的事,都抚肩大笑,却又好像就在昨天。
   ***************  ******************
    [鸣谢《解放日报》网站,在下这厢有礼!——2004/11/24]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4楼#
发布于:2004-11-26 00:29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UploadFile=D3A5B9DAD7AFD4B0_1101371065.jpg]
[转载]        《鹰冠庄园》还是《葡萄园风云》?
                 ——兼谈进口影视片名的译法
                     作者 * 明子 *
        (原刊登于1989年第3期《上海电视》第15页)
    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美国电视剧《鹰冠庄园》,Falcon  Crest直译为鹰冠,在香港被译为《葡萄园风云》,在台湾被译为《鹰冠疑团》。一部西方电视剧竟有三个中国译名,既反映出中国被分成三个文化区域的现状,也反映出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
    直译和意译,是外文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对影视片名来说,直译就是按字面意义直接翻译,意译则是根据影片内容,再结合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重新命名。从某种程度上说,意译比直译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三四十年代,我国对进口片名多采用意译,一些既有文采、又容易上口的译名,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如英国影片《红菱艳》,直译为《小红鞋》( Little  Red  Shoes ),其意译既不离原意,又给人一种艺术美的联想,可谓匠心独运。美国影片《乱世佳人》一名可谓雅俗共赏,直译为《随风而去》( Gone  with  the  wind ) ,其原著的中译名为《飘》,改编的电影不用名气很响的现成书名,也许是因为其太雅,对于大多数电影观众缺乏吸引力,也即缺乏票房价值。美国影片《魂断蓝桥》,直译为《滑铁卢桥》( Waterloo  Bridge ),是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一座桥的名称,观众绝不会冲着这个名字来买票,而《魂断蓝桥》既对故事进行了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又保持了原意,令这部影片几十年后仍对观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五十年代后,翻译界开始鄙视片名的意译,斥之为“鸳鸯蝴蝶派”,这与不注意票房价值有关。有部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影片,直译的片名是一个飞行员的名字,刚开始时观众寥寥,后来改名为《无脚飞将军》,票房效果大为改观。
    十年动乱中,进口影片很少。其后放映的日本影片《追捕》,无疑是意译的佳作,因为直译的片名是《你渡过愤怒的河》,中国观众显然不知其意所在。
    改革开放后,海外影视片大量引进,但影视界对片名的译法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译仍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译者缺乏对观众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票房价值的研究。 ’88上海电视节中的美国电视剧《法律》 ( La  Law )用的是直译名,给观众以一种法制教育片的印象,其实这是一部在美国很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港台的译名为《洛城法网》,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洛杉矶,又点出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主题,对观众的吸引力完全不同。对于进口片名,港台影视界大都采用意译,更注意票房效果和煽情性。当然港台译名并非俱佳,如《神探亨特》( Hunter ),香港译为《神探夺命枪》,显然有哗众取宠之嫌。又如《斯蒂尔传奇》,香港译为《风流神探妙女郎》,似乎也太俗气。台湾将美国影片《音乐之声》 ( The  Sound  of  Music )译成《真善美》,又太抽象了。
    外国片名并非都要采取意译,一些主题很明确的片名,如《金色池塘》、《走出非洲》等,还是直译好。
    怎样为外国影片起个好名字,实际上有个如何将中外两种文化更好地融合起来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确定进口影视片的分类及其观众群,对于通俗剧,片名不妨起得俗一些;而对于那些具有相当水平的艺术片,则可起个较雅的名字,既要考虑票房价值,又具艺术性。有关部门在译制进口片时,可广泛发动秀才献名,从中择优用之;到一定时期,举办一个“最佳译名评选活动”,相信优秀译名必然滚滚而来。
                 [特此鸣谢《上海电视》编辑部及原作者]
                      [弋舟  于2004年11月25日录入]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5楼#
发布于:2004-11-26 01:04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曹蕾的声音我很喜欢,今天看了她的照片,觉得很不错。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6楼#
发布于:2004-11-26 02:18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UploadFile=D3A5B9DAD0F8BCAF_1101377406.jpg]
    美国电视剧《鹰冠庄园》播放年代确实有些“久远”了,剧中有些人物和情节在记忆中模糊了,所以特将1989年第8期的《上海电视》杂志里刊登的一则出版消息登录下来,唤起大家的怀旧情结。
               **************   ****************
              美国电视小说《鹰冠庄园》内容简介  (晓阳)
    由上海电视台《电视艺术》编辑部编,百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美国电视小说《鹰冠庄园》,将于1989年9月初上海电视台首播该剧第二集(36——71集)时同步推出,与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见面。
    《鹰冠庄园》是上海电视台译制的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剧作以女庄园主安琪(由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妻简·怀曼饰演)为中心,围绕着安琪、蔡斯、理查三个家族之间争夺财产和权力的勾心斗角、错综复杂的争斗,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生活,生动地塑造了几十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峰回路转,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优秀电视连续剧。
    该剧的第一部(1——35集)去年(1988年)年底在上海电视台隆重推出,今年(1989年)上半年又在北京、福州、广州等地陆续作了播出,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目前,上海电视台正在紧张译制该剧的第二部(36——71集)。上海电视台定于7月间重播该剧第一部,9月起续播第二部。
    电视小说《鹰冠庄园》全书共23万余字,附有12页精美剧照,既能让您回忆第一部中的丰富内容,又能让您预先得知第二部中的精彩故事,还能让您重睹剧中人物的风采。
    您想知道兼具权力狂与女强人双重气质的安琪是如何夺回失去的庄园吗?
    
    您想知道正直刚强的蔡斯是如何遭人枪击、生命垂危的吗?
    您想知道谋杀阿格莱蒂的凶手是如何令人瞠目结舌地显露真容的吗?
    您想知道拥有事业却没有爱情的朱莉亚是如何锒铛入狱、畏罪潜逃、烈火焚身的吗?
    您想知道兰斯和梅丽莎这对精明强干、同床异梦的“夫妇”是如何分道扬镳的吗?
    您想知道心狠手辣的理查·钱宁是如何向安琪一家报仇雪恨的吗?
    您想知道雍容华贵的杰奎琳是如何在丧命之后留下令人莫测高深的神秘遗嘱的吗?
    如果您想先睹为快,尽早了解这一切,请看电视小说《鹰冠庄园》,答案尽在其中!
    ***************   ******************
    从以上书籍的广告词中,我们至少能了解到电视连续剧《鹰冠庄园》的集数,具体播映年月,以及后一部的出场人名。具体的书籍现在恐怕难找了,当年定价才3.70元呐!  
    
    (题图为《鹰冠庄园》第二部人物造型。由《上海电视》提供素材,谢谢!)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7楼#
发布于:2004-11-26 05:34
[曹雷原版文章]:想起了《鹰冠庄园》
说起外国影片片名翻译,这里还有不错的一篇文章,不知有没有贴过:

[转贴]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柴梅萍
摘 要: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关键词:电影翻译;文化意象;寓意;重构;修润;转换
中国的电影翻译事业已走过了五十多年辉煌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电影翻译工作者给广大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观众从这些优秀的译制片中不仅领略、了解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许多优秀译制片中的精彩对白已成为中国观众争相传诵的佳句。如“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前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几代身处逆境中的中国观众。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翻译研究人员似乎“完全把这一领域给忽略了。”[1](P99)为此,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而这“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2](P61)鉴于此,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王子复仇记》、《叶塞尼亚》等优秀译制片中那玲珑别致、清晰明亮、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逼真、自然、随意,充满了生活气息。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令人百听不厌,久久不能忘怀,它们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4](P137)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赋”中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人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P509)英语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为“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谚语中意象词语the last straw “最后一根稻草”,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二、重构文化意象
         译制片又称翻译片,顾名思义,一些国外优秀的影片必须通过翻译方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有区别于其它翻译的特殊性,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7](P28)
        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这对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说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电影翻译工作者不仅给观众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优秀译制片,同时也给电影翻译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英国电影Red 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觉得也无可厚非。此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作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惋的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紧扣剧情,但直译的平铺直叙,没有更深的寓意。观众如果光看片名,确实难以激起任何联想的波澜。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国优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广告上Red Shoes这部英国影片片名被译成了“红菱艳”,细细品味“红菱艳”这一译文,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虽生长于浊水污泥,却娇艳迷人,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红菱艳”这一片名隐含穿着如红菱般舞鞋的舞女艳丽却薄命。
        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能会意、肯接受的崭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
        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勾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润
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处理,就事论事直译,会造成这一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支离破碎。英国电影《魂断蓝桥》[8]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  Announce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观众不知道这个“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其二、他们更不知道广播员在这里特地提及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之于广大观众。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补修润,如:  
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又如:
       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 Prying eyeee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aas t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耶利哥城墙,比不上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
此例选自英国电影《一夜风流》[9]。这段对白译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为在这段译文中出现了“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这三个与《圣经》历史故事有关的词语。众所周知,东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国,中国观众对佛教还可略知一二,而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宗教历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换的瞬间让中国观众把上述三者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件难事,他们会搞不懂这“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直译用于上述译文中不仅令中国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也失去了电影翻译的真正意义。
        为使中国观众明白这三个词语间的关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丰满起来,译者应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对这段文字作如下润色: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圣经》里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
         由于对“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这些出自《圣经》故事的词语增补了必要的文化涵义修润词后,观众不仅了解了这些“典故”的出处,同时在上下语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后一个词语“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润增强了语言文字在语境中的透明度;增强了文化意象在观众认识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转换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会给它“刷上不同的颜色”。缘于此,文化意象的错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会具体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文化意象上的差异。换言之,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10]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ar, to introdu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每当提及此词,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昔日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词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绝然相反的。简言之,它们的物象虽同,但寓意却完全相异。由此可见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一词显然不妥当。因为当中国观众在观赏影片时忽尔听到“龙骑兵”这一词语,他们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但依莎贝拉的回答却又使观众对影片的阐释如坠云雾。观众不禁要问: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家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头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张可怕的绿眉毛、红胡子嘴脸。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例中埃得加与依莎贝拉的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电影翻译中许多英语词语若直接硬译,会令广大中国观众无法接受与认同。此外,电影翻译文本受电影画面切换时间的限制,不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在一些晦涩难懂之处作些注释,所以对白译文一定要让观众一听、一看即能明了。译者应立足于本国观众,从观众领略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电影翻译。
 
http://www.hjenglish.com/doc/enpaper/513_1221.htm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