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58回复:3
[转贴·推荐]见证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过程:收藏岁月——影像年华(视频;解说词)收藏岁月——第五集:影像年华 来源:央视国际 www.cctv.com 责编:红立 2006年11月20日 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不像文化中心北京、上海那样喧闹繁华,却一样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家住青岛市大学路的收藏爱好者江祖龙,他的藏品见证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过程。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把用过的电影票,在背面写上影片名,然后夹在书本中。这些小小的纸片,记载着一幕幕往事,也记载着岁月的痕迹。 这是一张1949年的老照片,排队看电影,是几十年前中国人娱乐生活的缩影。这张定格的画面记录了这种开端,也记录了中国电影史的艰难起步。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黑龙江兴山正式宣布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大型电影制片厂,它是在接管日本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建厂之初,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东北电影制片厂按照中共东北局宣传部的要求确立了以生产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方针。那时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纪录片《民主东北》。 随着全中国解放的日益临近,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开始尝试拍摄其他电影片种。1948年夏天,35岁的导演王滨开始筹拍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这是一部反映东北的铁路工厂工人们为支援解放战争,克服困难抢修松花江铁桥的影片。此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了东北全境。许多在前线的文艺兵被抽调到东影厂,刚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年轻演员陈强、于洋等进入了摄制组。 为了让银幕上的工人形象真实可信,导演王滨让演员到工厂体验生活,观察工人的言行,和工人打成一片。在影片中饰演青年工人的于洋当时穿着一件军装,导演就让他和工人调换着穿,工人的衣服里有虱子,于洋就用火烤死再穿。 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正是初创时期,条件特别艰苦,拍电影的胶片很少,仅有的一点也是再生的。所谓再生胶片就是旧胶片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去掉上面的画面再涂上新的感光药液。为了不浪费胶片,导演王滨就在开拍前给大家“讲电影”,像上课一样,墙上挂着黑板,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戏,摄录美服化道甚至效果都讲到了。 就这样,为了节约胶片,一个意外的救火场面被记录下来,并剪辑进了电影里。经过摄制组全体人员一年多的艰苦努力,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终于诞生了。那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当中,这部电影就跟着解放军走,解放一个城市就在一个城市放映,放一处就在一处引起强烈反响。 电影《桥》在刚刚解放的南京首映时,23个单位的职工代表二千多人上街举行盛大的游行,庆祝工人“有了自己的电影”。5个月后,新中国成立了。 建设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一项沉重的使命和艰巨的工作。 1949年7月2日,一个个衣着朴素的身影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中华全国文艺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两支文艺大军在这里会师,周恩来向大家表示敬意。他说:“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组织者,在这里大家共同规划人民电影的宏伟蓝图”。多年的艰辛、长期的战斗,终于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1949年,河南省全境只有四家电影院。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还是一种奢侈的梦想,然而在新中国电影史上,1949年却是事业奠基的一年,电影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能在中心城市的电影院里才能看到,此时五万支电影放映队活跃在中国的广大城乡。这种熟悉的场景在农村的许多角落都能够见到。 刚刚获得独立的中国焕发了勃勃生机,百业待兴,生动的现实使电影工作者大为触动,大批讴歌新社会新气象的影片被搬上银幕,这些影片虽然谈不上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情感朴实,真实的反映了五十年代中国人的崭新面貌。 诞生于英雄年代的新中国电影,自然也把摄像机对准了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宏伟的战争场面至今令人难忘。那些今天看起来依然亲切的影片,曾深深打动过许多观众,他们记得影片的情节、台词,甚至是看电影时的点滴感受。 江祖龙:“当然我还记得,我们看红孩子的时候,电影一散场,我们好多男生,包括很皮的孩子都手挽着手,从那个中国电影院出来。上坡的时候都是唱着红孩子的歌。”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看过电影的孩子们,以模仿英雄为最大乐趣,江祖龙家的院子,时常成为他们杀敌的战场。 《小兵张嘎》是英雄电影时期里非常有名的一部,它是属于孩子们的。嘎子成为那时所有小学生羡慕的少年英雄。学英雄不能只限于口头,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如何落实,那可就各显神通了。 新中国的电影自诞生的那一天就缺少商业的意味,电影是文化宣传的载体而不是赢利的工具。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这样的电影会被放无数次,而这样的旋律也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英雄就是那个年代的主题。 由于受众的庞大,当时的电影有着远比现在广泛的影响力。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看电影是一件十分隆重的文化享受。从江祖龙收藏的电影票面上看,当时看一场电影一、两毛钱,这是那时许多中国家庭能够承受的价格。许多城里人把看电影当成是全家人共度周末的一种方式,孩子们更是想尽办法去找电影看。 在农村,这样的电影放映队经常可以看见。放电影在人们心中是一项光鲜体面、威风凛凛的工作,那个时候电影的首要任务是宣传思想,娱乐性放在最后。 为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农民看电影还要过三关———开会、音乐、幻灯片。有的电影队成员还会自弹自唱,说快板,演一些小节目,等这些程序都完成后才会正式放电影,而此时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了。 从1957年起就在北京广安门电影院做服务员的杨怀芬师傅,见证了我们看电影的历史。 那时排队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一种生活方式,物资的短缺使人们买任何东西都需要排队,当大人们在为年货而拥挤的时候,孩子们也在电影院里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六十年代电影观众的增多,与新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1956年5月,毛主席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提出了繁荣和发展科学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大方针。从1958年开始,党中央又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民主”的口号。这一阶段,新中国电影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各种风格的优秀电影纷纷涌现。 1959年,是中国电影最辉煌灿烂的一年,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各个行业都创造了最优异的成绩。电影工作者们那一年生产了97部影片,其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林家铺子》、《青春之歌》等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显示了电影工作的全面进步,达到了电影创作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一个新时代电影的高潮,被称为是“难忘的1959年”。 《五朵金花》可以称为那个时代艺术方面的代表作。这部影片当时被称为是“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五朵金花》将民俗、民族风情和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在群芳争艳的“献礼片”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这部反映五十年代人们劳动热情与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爱情的影片深受人们喜爱,1960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获得了巨大成功,导演王家乙获最佳导演银鹰奖,演员杨丽坤获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请杨丽坤亲自前往埃及领奖。那年她才18岁。随后,这部电影先后输往46个国家放映,创造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拷贝的最高记录。 六十年代初,江祖龙和姐弟们随父亲看了许多电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经典作品,而是一些打仗电影。 《海鹰》和《赤峰号》两部海军题材的影片也是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59年拍摄的,导演都是严寄洲,演员又都有张勇手。 这两部影片给张勇手留下的回忆是骄傲和自豪。 张勇手:“没穿过海军服,那时候穿上海军服很骄傲,没出过海,没见过大海,第一次出海,那种骄傲的情绪,在海上那种跳浪当当当当当那个跳啊,就像在我57年拍《黑山阻击战》时,我骑马,就像骑在马上一样,也是很骄傲很威武的,当当当。哎哟,大海太伟大了,海军啊他要求仪表,那么我那个呢,当时我一米七零的个儿,感觉不怎么太高大,到那鞋厂专门定做了内高,外面看不出来,一下子我挺拔了,就有这个条件,穿了一双高跟鞋。” 在那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拍电影的争分夺秒,放电影的也争分夺秒。杨怀芬师傅的服务班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们得一次奖照一张相。 那时候,电影拷贝少,好几家电影院共用一部拷贝,这可辛苦了那些放映员兼跑片员。王春林是一名送片员,爱动脑筋的他总把跑片用的自行车保养得很好。在那个年代,他的自行车属于豪华型,车上不仅有灯,还自装了半导体收音机。 从1955年做放映员,到1995年退休,王师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影院过的,加班忙的时候他就带着铝饭盒,在机房中凑合吃两口,又投入到工作中。像电视剧《一年又一年》中的这个人物一样,王师傅闲暇时也看看电影,他喜欢反特片,《羊城暗哨》看了很多遍。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展开,枪林弹雨的厮杀已成往事,对新生政权构成威胁的是潜藏在偏远山区的土匪残余和大陆境外敌对势力的暗中破坏。在这种形势之下,一批肃匪、反特题材的影片出现了——《羊城暗哨》、《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寂静的山林》、《山间铃响马帮来》等影片相继上映。 其中,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拍摄的《英雄虎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讲述的是1950年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剿匪的故事。英雄打入敌人内部,敌人设置层层考验,还有密布的疑云和多情的女人,这部电影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商业片元素,成为那个年代的惊险片经典之作。 此时,演员于洋的表演经验已经比当初在电影《桥》里面丰富多了,由他扮演的男主角既有解放军侦察员的忠诚无畏、机智果决,又有混入敌人内部的风流倜傥、放浪不羁。 而阿兰这个角色,可能是电影演员王晓棠扮演的惟一一个反面角色,她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所做的艺术尝试,拓宽了她的戏路,显露了她把握和塑造不同类型艺术形象的表演才华。电影在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深受人们喜爱的电影明星。 新中国的电影从一起步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1950年影片中华儿女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第五届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开始,到1979年的近三十年间,在新中国生产的1213部基电影故事片中,有23部在国际上获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荣誉。 中国人另一个看电影高峰,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冲破了文化禁锢,对电影的喜爱用疯狂来形容不为过。农历庚申年前,江祖龙请人写了条子,去买《金环蚀》电影票,他想买十五张,结果文化宫主任大笔一挥,给十张。那时候,只要放映窗口射出那道神奇的光束,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美好。1980年11月26日和27日江祖龙连看了四场《追捕》,12月15日又看了两场,还是《追捕》。 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电影犹如今天的美国大片,让那个时代的观众大开眼界。在《追捕》中,他们第一次看到空中地下的追逐,也第一次欣赏到高仓建沉郁苍劲的表演。以声影塑造电影形象的电影人开始受到观众的追捧,一些观众对影片中的精彩配音片断记忆深刻。常常脱口而出,成为观看译制影片的一道特殊景观。 将近三十年了,李杨还能把台词背得只字不差,可见当年下苦功练过。 80年代初,跑片开始用摩托车了,王师傅成为那个年代最早会骑摩托车的人。后来的电影院每家一部拷贝,再也不用跑片了。习惯于跑来跑去的王师傅,退休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进城时骑上,好滋润。后座上的音响是他自己装的。不用赶时间,也不用闯红灯,这会儿骑摩托,那叫“兜风”。 每年江祖龙兄弟二人都会像看老朋友一样,去看望他们的电影院。由于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一些电影院就被拆掉或改建了。他们过去常看电影的红星影院,已经成为建筑工地。2003年,看到青岛报纸上刊登红星影院将被拆除的消息,弟弟江祖峰带着几分惆怅,为影院拍了最后的照片,那曾是他们心中的圣地。(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收藏岁月(地址):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6896/02/index.shtml 目录: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国庆典藏 http://dv.ouou.com/swf/ouou.swf?id=e3a875b45ef08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票证生活 [10-31]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人在组织 [11-01]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玩乐童年 [11-02]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影像年华 [11-03]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流声魅影 [11-16]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年岁风景 [11-17] [探索发现]收藏岁月:十年珍邮 http://bbs.5qzone.net:8000/read.php?tid=632757 |
|
|
1楼#
发布于:2007-01-31 21:12
刚刚获得独立的中国焕发了勃勃生机,百业待兴,生动的现实使电影工作者大为触动,大批讴歌新社会新气象的影片被搬上银幕,这些影片虽然谈不上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情感朴实,真实的反映了五十年代中国人的崭新面貌。
诞生于英雄年代的新中国电影,自然也把摄像机对准了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宏伟的战争场面至今令人难忘。那些今天看起来依然亲切的影片,曾深深打动过许多观众,他们记得影片的情节、台词,甚至是看电影时的点滴感受。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看过电影的孩子们,以模仿英雄为最大乐趣, 新中国的电影自诞生的那一天就缺少商业的意味,电影是文化宣传的载体而不是赢利的工具。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这样的电影会被放无数次,而这样的旋律也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英雄就是那个年代的主题。 由于受众的庞大,当时的电影有着远比现在广泛的影响力。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看电影是一件十分隆重的文化享受。当时看一场电影一、两毛钱,这是那时许多中国家庭能够承受的价格。许多城里人把看电影当成是全家人共度周末的一种方式,孩子们更是想尽办法去找电影看。 那时排队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一种生活方式,物资的短缺使人们买任何东西都需要排队,当大人们在为年货而拥挤的时候,孩子们也在电影院里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六十年代电影观众的增多,与新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1956年5月,毛主席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提出了繁荣和发展科学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大方针。从1958年开始,党中央又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民主”的口号。这一阶段,新中国电影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各种风格的优秀电影纷纷涌现。 1959年,是中国电影最辉煌灿烂的一年,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各个行业都创造了最优异的成绩。电影工作者们那一年生产了97部影片,达到了电影创作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一个新时代电影的高潮,被称为是“难忘的1959年”。 在那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拍电影的争分夺秒,放电影的也争分夺秒。 那时候,电影拷贝少,好几家电影院共用一部拷贝,这可辛苦了那些放映员兼跑片员。 中国人另一个看电影高峰,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冲破了文化禁锢,对电影的喜爱用疯狂来形容不为过。那时候,只要放映窗口射出那道神奇的光束,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美好。1980年11月26日和27日江祖龙连看了四场《追捕》,12月15日又看了两场,还是《追捕》。 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电影犹如今天的美国大片,让那个时代的观众大开眼界。以声影塑造电影形象的电影人开始受到观众的追捧,一些观众对影片中的精彩配音片断记忆深刻。常常脱口而出,成为观看译制影片的一道特殊景观。 由于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一些电影院就被拆掉或改建了。他们过去常看电影的红星影院,已经成为建筑工地。 这是对中国电影文化发展过程的真实、深刻和生动的概括,说得真好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