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阅读:2329回复:1

[精品转贴][转帖]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0-22 08:52
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


作者:林阿绵
  美术片是中国的名词,世界上统称ANIMATI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等
片种的总称。鉴于以往的约定俗成,本文在部分论述中仍沿用动画片的称谓,特予说
明。
  
   壹、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始阶段
  据世界电影史料载:法国电影史学界把1877年8月30日定为动画的诞生日,它是
法国光学家兼画家E·雷诺发明光学影视机获专利的日子,他绘制的《喂小鸡》等20多
个小节目便是最早的原始动画片。1906年美国人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电影胶片
动画《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被公认为真正的动画片。
  20世纪20年代,中国诞生了自己的美术片。它的拓荒者和创始人是万氏兄弟,即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他们是江苏南京人,自幼受父母启蒙,喜好绘
画、剪纸艺术,夫子庙前玩乐的 “转盘西洋镜”更引起他们的神往。他们来到上海商
务印书馆工作后,被洋动画《大力水手》、《勃比小姐》等深深吸引,产生了拍摄中
国动画的强烈愿望。弟兄们白手起家、节衣缩食,经过几年的实践,于1922年制成动
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便是中国美术片的雏形。它的成功 “为我们提供了制
作动画片的原始经验和极为朴素的动画(片)理论论根据”(注1)
  1926年,受狄斯尼动画《从墨水瓶跳出来》启发,万氏兄弟制作了首部具有民族
特色的动画片《大闹画室》。它讲述一名穿中式服饰小人从画板上跳出来,淘气捣乱
画家的工作。这个12分钟有情节的短片宣告中国美术电影诞生。随后又拍摄了《一封
寄回来的信》、《纸人捣乱记》,都是模仿欧美的风格采用真人与动画合成拍摄的,
虽然较粗糙、幼稚,终归是本民族产品,首映后立即引起关注。30年代,在抗日救亡
的热潮中,他们迅速运用各类题材,创作廿几部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短片,有反对
日寇侵略的、传播科学知识及儿童观赏的寓言等内容,深受欢迎。1935年,他们创作
的《骆驼献舞》宣告有声动画片的诞生,对中国美术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抗战爆发后,万氏兄弟到武汉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绘制《抗战标语》、《抗战
歌辑》等,鼓舞了民众的斗志。1941年,他们完成80分钟的《铁扇公主》,首次将
孙悟空形象搬上银幕。此片暗喻抗战的艰苦与必胜,只要团结必能打败侵略者。该片
首次在黑白胶片中将火焰染成红色,突出 “火”的效果。在国内和东南亚上映,轰动
一时,却遭到日本禁演。它是万氏兄弟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当年,还有中国卡通社拍的《老笨狗饿肚记》、钱家骏编导的《农家乐》、董筱
鼎自绘自拍的《咪咪猫》和《小青鸟》、范敬祥绘制以宣传卫生为主的教育片,都是
中国美术电影可贵的史料。
  伴随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炮声,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后试制的
《皇帝梦》和《瓮中捉鳖》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处女作。它们继承和发扬宣传鼓动艺
术的传统,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注意运用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段,如京剧唱腔和
乐曲的应用,因而观众反响强烈。
  综观这一创业历程有下列特点:一是万氏兄弟虽受美国动画的启发,但从开始在
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上就注重探索民族风格,强调走民族传统道路,洋味少,难能可
贵。二是他们的创作紧跟时代脉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益。万籁鸣回顾道: “动
画片一在中国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
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我们拍摄了反映受压榨的劳苦人民的生活和激发中国人民
抵御日本侵略的20余部短片》(注2)因而形成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
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
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
贰、中国美术片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高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美术片的发展迎来明媚的春光。翌
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4月1日建立专业生产美
术片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其宗旨“即明确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
象。但在题材和形式上也考虑到成人的欣赏趣味,力求做到 ‘老少咸宜’”。(注
3)这期间,万氏兄弟先后返回上海加盟美影,形成一股合力。建厂初期,我们逐渐
摆脱美国和苏联动画的影响,自1956年起,进入全部摄制彩色片的阶段,并摸索出发
扬民族风格的创造道路。迈入60年代,终于迎来第一个发展繁荣的高峰。
  一、 题材的丰富与多样化
  自1950年9月拍摄的首部童话题材动画《谢谢小花猫》,直到“文革”前,我们
便拍摄了60多部长短片,约1500分钟,按题材划分如下。
  (一) 阶级教育类。如描绘旧社会儿童悲惨命运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记》和
《半夜鸡叫》,革命传说故事,如剪纸片《红军桥》、木偶片《红云崖》。
  (二) 动物拟人化的童话占较大比例。如《小鲤鱼跳龙门》和《小蝌蚪找妈
妈》。
  (三) 《小猫钓鱼》中的主题歌《劳动最光荣》传唱至今,《好朋友》是国内
首部获奖的美术片。
  (四) 当代儿童生活内容,如《牧笛》和《草原英雄小姐妹》。带有幻想色彩
的儿童故事;如《没头脑和不高兴》。
  (五) 古代寓言、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甚至外国故事,如《神笔》、《骄傲的将
军》、 《渔童》和《牧童与公主》。
  (六) 少数民族传说或史诗,如《一幅僮锦》和《孔雀公主》。
  (七) 古今名著的改编,如《大闹天宫》和《小溪流》。
  (八) 国际讽刺内容。如漫画风格的动画《黄金梦》和木偶片《谁唱的好》。
题材的多样化,古今中外内容的广泛选择,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历史,扩 大视野,获取
广博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情感陶冶和审美功能,因而 这些作品深受国内外欢迎。
  二、扩大了片种的样式
  (一) 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率领年轻的创作人员共同研讨了剪纸和皮影艺
术,运用动画原理和电影手段,试制成功首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这是剧作者
细心观察儿童,体味儿童心理的成果,起到善意批评自私和贪吃的毛病,令小观众在
欢笑中受益。片中人物的造型不受自然色彩束缚,采用民间美术传统的对比色,格外
鲜亮、悦目。除了吸取皮影和剪纸的优点,还将传统戏曲的服饰特点揉合其中,极具
民族特色。随后拍摄的《渔童》进一步发挥剪纸片的特色,人物塑造又有新收获。尤
其借鉴杨柳青年画,通过手抱鲤鱼的胖娃娃形态从中脱颖而出的《人参娃娃》,还在
国际上两次获奖。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yutong.jpg
             渔童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rsww.jpg
             人参娃娃

  《金色的海螺》是根据同名长诗改编的优美爱情故事,片中生动细腻的人物造型
极富个性特征。万古蟾在深入研究皮影、窗花、剪纸等表现技巧的基础上,采用雕镂
刻剪的工艺,使静止的剪刻形象变得栩栩如生。动作设计上,运用传统戏曲表演程
式;动作操纵中,发挥动画、皮影、木偶之所长,创造出剪纸特点的表演技巧,完美
地展现原作的思想内涵,剪刻艺术色调斑斓,呈现浓烈的民族特色。与以往剪纸片相
比,它的装饰性更强烈,是剪纸片的代表作。
  为了在民族化形式上实现多样化的目标,艺术家们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利用
其他绘画形式对剪纸片加以补充,改造和提高,例如《等明天》采用装饰图案的风
格;《丝腰带》采用漫画样式;《熊猫百货商店》采用水墨画的形式;《滥竽充数》
采用古代砖画像的画案,都取得成功。
  (二) 折纸片 它是在儿童折纸和手工劳作基础上加以改造、演化而成,通过十
分夸张又简练的造型与表演,节奏轻快活泼,与仅有二度空间剪纸片相比,它具有三
度空间特点,有鲜明立体感。它的创造者虞哲光于1960年首创的《聪明的鸭子》,精
心设计了有趣的形象:空腹的小鸭小猫,扁形的猫头,能伸缩、能旋转、曲叠像只手
风琴的小猪尾巴,既符合折纸特点,也适宜幼儿的欣赏。随后摄制的《一棵大白
菜》、《湖上歌舞》又充满着轻巧、灵活和稚气的特点,都极受幼儿欢迎。
  (三) 水墨动画片 1960年1月,陈毅副总理参观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后提出:
“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这个建议完全符合艺术家们早有的宏愿:打
破各国动画所采用的 “单线平涂”以线条结构为主的单一模式,要把中国的水墨画搬
上银幕。在特伟厂长艺术指导下,他们从齐老作品的笔法入手,研究其笔触结构和着
色浓淡虚实的关系,反复试验,解决了墨韵技巧的效果,集体创作出水墨动画《小蝌
蚪找妈妈》。这朵艺苑奇葩是在民族化道路上的重大贡献,更是对世界动画界做出非
凡创举。该片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儿童情趣,又含知识性与哲理性,艺术形式新颖别
致,活泼可爱,能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审美需要:儿童喜爱活动的小动物,成人欣赏
水墨画,实现了老少咸宜的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水墨动画《牧笛》是个抒发牧童寻找水牛感人致深的故事。艺术家继承我
国传统 “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在电影结构和动画语言上作了创新实践。运用国画
家李可染简练而绕有墨趣的绘画特点塑造牧童和水牛的形态,以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
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起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全
片没有对白,借用富有田园风味的南方民乐曲调再创作,鲜明地揭示和丰富主题,塑
造形象,神奇委婉,亲切感人。这部精品更适宜成人观赏,它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荣
获金奖。
  三、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做了有益尝试
  运用美术片反映当代少儿的生活是大家的共识。用童话的形式,特别采用讽刺手
段比较容易发挥其优势,如《没头脑和不高兴》巧妙地描绘出两个小学生的形象,将
他们身上存在的 “粗心”和 “任性”的危害性加以夸张的展示,易被孩子接受并受
益。还有一种采取幽默、诙谐、轻松的喜剧手法歌颂好人好事,如《路边新事》等也
受到欢迎。然而,能否塑造当代少儿的英雄形象,是直到1965年完成《草原英雄小姐
妹》才取得成功的经验。当小英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美影一群年青人便赶到内蒙牧
区,深入生活,受到小姐妹的思想、气质和行为的深刻教育,激励他们用贴进生活真
实的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两个事迹动人,造型可爱的社会主义时代少年英雄。片子十分
感人,令观众落泪,反响相当强烈。当加拿大动画艺术家观看了此片,对它所含有的
道德意义和对当代孩子的教育意义赞赏不已。令人婉惜的是由于极“左”思潮干扰,
塞进公式化概念化结尾;再者强调写实手段,其浪漫色彩仍嫌欠缺。
  四、 创立了 “中国学派”的民族风格
  1956年,当美影的首部彩色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外首次获奖,可是有
的评委竞认为它不是中国作品,这令全厂上下意识到:动画这种舶来品只有输入本民
族的血液,才能彻底摆脱西方影响,标新立异地发展自己的风格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于是,一支青年为主体的创作队伍在 “探民族风格之路”引导下,取得可喜收
获。木偶片《神笔》和动画《骄傲的将军》在人物性格、思想、习性、动作及言语都
体现出本民族特征,在人物和背景设计、表演、音乐中充分吸取传统戏曲和造型艺术
的表演手段加以改造发挥,找到如何发挥民族独特风格的道路。既符合民众欣赏习惯
和审美要求,又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神笔》先后在国
外五次获奖,为在世界影坛上 “独树一帜”起了示范,被外国同行所称道的 “中国
学派”便由此滥觞。
  60年代,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诞生更形成民族风格新高潮,它开创了世
界动画新的里程碑,以它鲜明的中国风格震动国际动画界,并五次获奖。法国《世界
报》评论: “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
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注4)《牧笛》又是一部水墨动画的代表
作,把民族风格推向新的高峰。其精湛艺术令国内外观众感受到 “一次令人神往的美
的享受”。它的成功再次证明:愈有民族性,便愈有群众性,也就愈有国际性。
历经四年完成的鸿篇巨制《大闹天宫》更把民族风格的完成推向极至。艺术家根据主
题和人物性格要求,推翻原著孙悟空的悲剧处置,改为打上灵霄宝殿的胜利结局,令
他成为人们心目中深受喜爱和崇敬的反抗者和叛逆者的光辉形象。人物表演吸取京剧
程式,对白则是道白形式。背景的装饰设计虚实结合,产生立体感。特技方面如宝器
闪光、火焰变化等都有创新。音乐效果特别采用民乐加以锣鼓打击乐相配合,产生浓
郁民族风味,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成就,成为 “中国学派”扛鼎之作,至今仍被视为
衡量中国美术片的标准。金无足赤,本片略嫌不足的是过份依赖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形
式。
  本片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国际上曾4次获奖。著名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 “这
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
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
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影片的导演万籁鸣在现代动画电影史中的地位,
通过该片应该得到国际性的承认。”(注5)《世界报》评论: “《大闹天宫》不但
具有一般美国狄斯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美国狄斯尼作品所做不到的,它完
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注6)至今,这部杰作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
映,创美术片出口的最高纪录。美猴王已成为世界亿万人民喜爱的艺术典型,为祖国
和人民赢得巨大荣誉。
  截止到 “文革”前夕,有15部影片在国际影坛荣获21项殊荣,声誉鹊起,令国
际动画界刮目相看,意识到中国美术电影整体上的独特民族风格,盛赞其为 “中国学
派”。周恩来总理曾对日本代表团讲过,中国动画片,是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独
自方向的比较卓越的部门。(注7)
叁.中国美术片发展繁荣的第二个高峰
  美术电影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遭受错误思潮的伤害,一度不许把神话、童话、民间
故事题材呈现到银幕。 “文革”中,对17年的影片几乎全盘扼杀并禁锢在仓库。
1966年到1972年中断了6年的拍摄,此后虽然拍了5部,因过分强烈的政治色彩大都
被否定。美术片陷入濒于灭亡境地。
  “文革”结束,对极 “左”思潮的彻底清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日益
兴盛,为美术片发展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光。一批被封杀多年的优秀影片复映,如《神
笔》、《小蝌蚪找妈妈》、《金色的海螺》、《大闹天宫》等,受到广大群众,特别
是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少儿热情欢迎,同时得到国际人士高度评价。全国各地陆续建
立了几十家拍摄基地,都生产了相当数量的影片,从而结束了美影一家独秀局面,展
现异彩争荣全面发展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美影在70年代最后3年生产18部影片,
约410分钟;80年代生产115部长短片,约2960分钟;90年代生产92部长短片和电视
系列片,约7333分钟,比起50-60年代,几乎翻了6倍。(注8)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dntg.jpg
大闹天宫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jsdhl.jpg
金色的海螺
  一、 短片夺彩
  新时期起至80年代中期,各片种继续发挥优势,陆续拍出一批杰作。首先值得提
到的是《画廊一夜》,它彻底抨击了 “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充分运用夸张与虚
构,把他们镇压人民的手段—“棍子”和 “帽子”拟人化为动画形象,构思独特,寓
意深刻,没有对白,音乐配画,取得良好艺术效果,颇受赞誉。它是对美术片要不要
发挥自身特性这个延续20多年的悬案,予以明确肯定。但片中让儿童做这场斗争的主
角略嫌牵强。充满抒情格调的动画《雪孩子》讲述一个自我牺牲精神的雪人拯救小白
兔而献身的童话,使小观众体会到这种精神的崇高与永恒。有的孩子因他的 “牺牲”
流了泪,足见其强烈之感染力。《我的朋友小海豚》是以往没拍过的科幻片。运用抒
情浪漫的格调述说少年水手阿波与失去母亲的小海豚的深厚情谊,颂扬人与自然、人
与动物和谐美好愿望。片中的科幻情节大受欢迎。水墨剪纸片《鹬蚌相争》是个新创
造,利用水墨拉毛新工艺替代剪、刻镂,使两个动物产生毛茸茸质感,完全达到足以
乱真的水墨画墨韵效果。面世后受到一致好评,并4次在国外获奖,被誉为 “国际
型”影片。水墨片《山水情》通过古琴师向渔家少年传授琴艺的感人故事,将中国古
典艺术最高水平的写意山水与古琴曲完美结合,阐述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
它在国内外荣获8项奖,体现出80年代美术片最高水平。
  动画《三个和尚》这个饮誉中外的创新之作,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意
识。以简洁奇特的置景、幽默夸张的人物和轻松诙谐的音乐提示出深刻的哲理。其独
具匠心是结尾没有停止在 “三个和尚没水吃”老话上,而是通过突发事件,使和尚们
在救火中同心协力,进而创造性改挑水为没水,让观众在欢笑声中领悟古谚的深刻
性。艺术风格上采用戏曲表演的 “写意”手法。没有对白,而以佛教音乐素材创造出
以民乐演奏富有现代节奏感的乐曲,格调高雅,实现雅俗共赏的目的。中国的庙门一
般是朝南开的,本片通过太阳升落将庙门如此处理,显然违反生活常规,但不影响它
的突出成就,既提供了风格上形式上的民族信息,也含有丰富的民族生活、情感和精
神信息,从而使以民族化为魂魄而建立的 “中国学派”在国际上树立更牢固地位。本
片在国内外屡屡获奖。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院长费·卡宁女士赞扬说: “这是一部纯
粹中国式的电影,也是一部国际化的电影”。(注9)日本手冢治虫等人认为:《三
个和尚》是民族化的题材,国际化的表现手法,不要翻译,人人都能看懂,国际通
行。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sghs.jpg
三个和尚(原文为大闹天宫-转贴者注)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nznh.jpg                                      
哪吒闹海
  二、 长片争辉
  新时候摄制的长片产生了深远影响。《哪吒闹海》是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它的
成功,其一就在于将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塑造成一个既是富有人性的孩子,又是混身充
满神味的英雄形象,让他始终处在 “有神的无所不能,又有人的有所不能和不为”的
双重矛盾中成长。其二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 “它正确地表现龙王祸害百姓,哪
吒为民除害,以理服人;它有力地渲染哪吒与李靖的亲子之情,与太乙真人的师徒之
情,与小鹿和周围小孩的手足之情,以情动人。” (注10)实不多见,尤为可贵。
其三情节铺排波澜曲折,发人深思,把哪吒 “诞生”、 “闹海”、 “自刎”、 “化
身”、 “复仇”五出重场戏设置在 “关”、“海”、“天”、 “洞”四处特定环境
中逐步展开,两次高潮,场面新颖,气氛强烈。给小观众以启迪:英雄成长都会有重
大挫折,只有不怕牺牲,才能赢得胜利。拿本片与《大闹天宫》相比较,两片的核心
都是个 “闹”字。孙悟空仅是局限于玉帝对他个人的压制和迫害,主要体现出他为争
得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发扬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哪吒这个人物带有悲剧色彩,他则是站
到被龙王祸害的百姓立场,代表他们的利益与反动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更显出本
片思想深度。从哪吒造型角度审势,其形体动作稍有成人化倾向,减弱了生动活泼的
孩子气。此本在国外两次获奖,外国评论家赞扬它 “画面美丽动人,人物性格鲜
明”,还认为 “主要是导演抛弃了旧框框,以浪漫主义手法去处理,使观众耳目一
新”。(注11)
  90分钟的《天书奇谭》是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讲述天宫里的哀公将天
书传给人间,向蛋生传授法术造福于民的故事,充满喜剧风格,节奏明快,娱乐性
强。
  新时期美术片确实取得丰硕成果,到了80年代前期再次形成发展繁荣的高峰。据
不完全统计,1978年到80年代末,共有24部影片在国外获37项奖,创造了新记录。
1986年10年在加拿大汉密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美影荣获 “特别荣誉奖”,这是
一项特殊的表彰。国外舆论界盛赞中国美术片 “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其艺术风
格形成独树一帜的 “中国学派”。夏衍称赞美术片 “为中国电影第一个走向世界的
片种”。(注12)1997年,当美影步入不惑之年,国际动画协会主席米歇尔·奥赛罗
发来贺信,称赞美影的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风格、技术和创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它
们有着浓烈的民族风采,并与值得尊敬的历史文化相联系”。(注13)
肆、中国美术片在困境中挺进
  一、 形势严峻
  进入80年代中期,电视文化已成普及之势。50集乃至百余集的洋动画如千军万马
涌入中国,《铁臂阿童木》,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有的以低廉价格出售,甚至白送给
电视台播映,充斥屏幕,与之配套的连环画、贴画、玩具、文具占据了孩子的心灵空
间,在观众中产生轰动效应。顷刻间几乎把自已的美术片淹没了,人们曾流传这样顺
口溜: “头戴克赛帽,金刚怀里抱,晚看米老鼠,一休陪睡觉。”据中国社科院新闻
所调查,北京地区儿童收看的动画中,外国占了67%,上海某校向学生询问最喜欢的
动画明星,前10名全是外国的。这些洋动画的内容大多健康向上,对启蒙和引导儿童
的心智和情操,有潜移默化作用。但其 “唯乐至上”的滑稽倾向,某些争强斗狠、追
打厮杀的过激情节,会给缺乏判断力的儿童负面的影响。为此,社会各界一再呼吁,
渴望有更多内容生动、形式新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产美术片问世,打破它们一
统天下的 “垄断”局面。
  国产美术片在大批舶来品以其市场化、大批量、高科技制作的强力冲击下,丧失
竞争优势,原因何在?
  (一)资金紧缺。 国产片制作每分钟投入约万元,只不过是人家的1/2或1/3。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每集(约10分钟)收购价不足十万元,使厂家无法自由支配资金再
生产。资金的严重不足,使陈旧老化的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无力购进昂贵的先
进电子和特技技巧设备。
  (二) 领导观念陈旧。长期来制片单位(尤其是美影)没有商业意识,主要为儿
童教育服务,只关注艺术风格的追求。与国外交往始终停留在少数艺术家圈内,很少
与动画企业家交流,甚至一再错失与外资的合作。我们的年产量长年徘徊在四五十本
低水平上。到20世纪末,世界年产87万分钟,中国仅占3‰,自然无法满足3亿多儿
童的需求。
  (三) 尚未受到全社会关注 ,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世界动画市场自70年代
已形成,其动画形象不光占据银幕,还占据各类商品,成为文化市场一项重要交易。
中国企业对美术片的参予意识不强,忽略了派生产品的生产和社会效应的运作,也缺
乏产品版权和造型权的保护。
  (四) 创作思维亟待得更新。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素质下降,动画和描线上
色人员多,原画人员、导演和脚本创作者缺少,剧本匮乏。加之思维闭塞、视野不
广,缺乏从宏观角度挖掘人类共同关心的题材,创作有深度、有非凡想像力的作品。
民族风格表现形式较单一,缺乏开发和创新。剧作动画意识差,节奏慢、时代感弱,
说教味重,缺乏幽默,形象造型缺少明星,因而扩大了与国外的差距。
  一、 急流勇进
  (一)系列片崭露头角。《三毛流浪记》是首部动画系列片。它根据张乐平同名
漫画,在细节上充实后再现于银幕,保持着原画的朴实风格。取材于 “三打白骨精”
情节的《金猴降妖》,由90分钟扩展为5集系列片的做法亦属首次。较之《大闹天
宫》,孙悟空已是个老练成熟,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突出其忠义本性。音乐设计部
分采用电子琴演奏,有新鲜感。5集《黑猫警长》塑造一名执法严明,罚治坏蛋的童
话英雄,既含科学知识,又富时代精神,节奏明快。该片虽在艺术和技术上还有不成
熟之处,却受到广大少儿狂热的欢迎,完全出乎意料。空前的 “黑猫热”衍发的派生
产品更是畅销不止。除了孙悟空,黑猫警长成为孩子宠爱的 “动画明星”,这一成就
未能延续发扬,令人痛惜。随即,美影推出了13集动画《邋遢大王奇遇记》、13集剪
纸片《葫芦兄弟》及14集木偶剧《阿凡提的故事》,并在北京举行系列片展览周,受
到领导和观众高度赞扬。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hlxd.jpg
葫芦兄弟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aft.jpg                                      
阿凡提
  (二) 电视系列片发展迅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延用先拍胶片动画,胶转磁
后在电视中播放。8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采用电视制作技术拍片。自1995年起,国家
不再给美影补贴,必须面对市场养活自己。于是全厂集中人力财力,拍出首部101集
《自古英雄出少年》,计505分钟。为了传递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精
神,对 “英雄”的概念作了拓宽,除了反抗侵略与压迫而献身是英雄,众多的科学
家、艺术家在少年时克服弱点、战胜困难的动人事迹也是英雄行为。这会对孩子们的
心理成长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结下 “英雄情结”。拍摄手法则突破传统的有条不
紊的 “戏剧结构”,充分运用现代影视语言快节奏地提供较大的信息量。因而受到师
生热烈欢迎,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并引起海外华人浓厚兴趣。江泽民主席为
此还写信赞扬: “你们选取古今中外著名少年英雄的事迹拍摄系列动画片,是一件十
分有意义的工作。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动画艺术精品,为少
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我国自己的动画英雄形象成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楷
模和朋友”。 (注14)
  52集《太阳之子》是首家企业与制作单位合作的产物,创造了新的运作模式。该
片通过宇宙间太阳家族与黑洞家族的斗争,塑造一名品德高尚的少年英雄 “威力童
子”受到孩子们喜爱,引起国内外关注。它的成功促使企业界有识之士看到这一事业
的美好前景。106集《海尔兄弟》,用产品的商标做动画形象紧密融合拍片既是首创
也是尝试。它讲述智慧老人带领海尔兄弟等人环游世界的冒险故事。78集现实儿童动
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通过一个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讲述人际间的友好相处,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喜爱。104集童话片《小糊涂神》讲述一名小学生由于极
度糊涂演绎的笑话,情节轻松、幽默。52集《西游记》更是高水平的代表,它将艺术
性 和娱乐性比较成功地结合,深受好评。剧中的孙悟空完全摆脱以往的窠臼,他一路
降妖伏魔,是个身手不凡的英俊少年的全新形象。
  从入90年代,我国与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都有合作拍片。52集《熊猫京
京》既是国内各界大协作,也是中美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晶,并且按商业渠道首次打入
国际市场,意义重大。该片讲述京京历尽艰辛到世界各地寻找乐园的经历,生动曲
折,极富传奇和浪漫色彩,主人公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格,令人难忘。
  (三) 影院片走向市场。
  1985年美影完成《金猴降妖》影院片,15年后才产生首部SID数码立体声《宝莲
灯》,这部历经4年,投资1200万元的85分钟巨片堪称美术片之最。它采用与国际接
轨的制作方式,细致分工,先期音乐与对白,杜比SRD六声道全数码立体声录音技术
和电脑三维特技均属首次。该片市场定位以家庭为主,适应所有年龄层次观众。公映
后褒贬毁誉众说纷纭。但其市场运作取得巨大成功,票房收入已达2000万元,加上派
生产品更是可观。至于该片对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探讨显得较肤浅,影响其
主题准确的开掘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其探索的实践
远高于本身的艺术价值。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mmxb.jpg
猫咪小贝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images/jhxy.jpg
金猴降妖
  90分钟的《猫咪小贝》改编自孙幼军的童话《小贝流浪记》,讲述小白猫经历艰
辛顽强成长的历程。这部亲子影片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关于独生子女的引导与教育
问题,它既适合儿童也是家长值得看的。全片结构完整,高潮跌宕,角色性格丰满,
广受孩子喜爱并在国外获奖。其摄制采用电视电影兼顾的互动方式,对降低成本、提
高质量是个值得借鉴的办法。
  结束语。
   回眸中国美术片的历程,既有艰辛的体味,更有丰硕的成果。我们取得许多有益
的经验和教训。迈入新世纪,在中国动画学会提出 “增强竞争能力,迎接入世挑战”
目标鼓舞下,我们将会迎来全面振兴,再造辉煌的崭新局面。
  注解
  1.《耄耋之年话商务》转引自北京晚报 2002.3.7
  2.《九旬还念悟空情----访万籁鸣先生》闫李 中国文化报 1990.7.8
  3.《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 特伟 百科知识 1981.1
  4.《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十年1957-1987》 上海美影电影制片厂 1987
  5. 转引自万籁鸣口述 万国魂整理《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6
  6. 转引自万籁鸣口述 万国魂整理《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6
  7.《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 特伟 百科知识 1981.1
  8. 根据美影厂片目统计。
  9.《中国电影家列传.阿达》(七)407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
  10.《中国电影家更会.王树忱》(七)60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
  11.《发扬传统 努力创新》松林 中国电影年鉴 1987年
  12.《中国动画制片业必须重振旗鼓》张松林 中国电影年鉴 224页1992年
  13.《上海美影厂四十华诞贡献卓著》人民日版海外版 1997.6.5
  14.《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画册 1997
  参考书目
  1. 《美术电影创作研究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4年
  2. 《从三句话到一部动画片 三个和尚》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4年
  3. 《当代中国电影 》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
诠文摘要:
   中国美术片创始人是万氏兄弟。他们受狄斯尼动画的启发,1926年拍了具有民
族特色、有情节、12分钟的动画《大闹画室》,宣告美术电影诞生。1941年完成80
分钟的《铁扇公主》,首次将孙悟空搬上银幕。此片暗喻抗战的艰苦和必胜,在国内
和东南亚轰动一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美术片的发展迎来明媚春光,1950年9月拍了首部童话动
画《谢谢小花猫》,1957年建立专业生产美术片厂家,逐步摸索出发扬民族风格的创
作道路,扩大了片种:剪纸片、折纸片,特别是水墨动画片将中国水墨画搬上银幕,
拍成艺苑奇?《小蝌蚪找妈妈》,对民族化是重大贡献,更是对国际动画界做出非凡
创举。《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对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少儿英雄的成功尝试。《大闹天
宫》更把民族风格的完成推向极至。《金色的海螺》等一大批优秀片深受欢迎和好
评,从而形成发展繁荣的两次高峰。我国影片在国外更是频频获奖,声誉鹊起,令世
人刮目相看,盛赞为 “中国学派”而独树一帜。
  80年代中期以来,洋动画来势汹涌,国产美术片一度陷入低谷。目前正处在急流
勇进的奋斗阶段。5集《黑猫警长》受到狂热欢迎;101集《自古英雄出少年》被誉为
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52集《西游记》成为艺术性和娱乐性结合的成功作表;影院片
《宝莲灯》市场动作取得巨大成功,预示着21世纪中国美术片定能再造辉煌。

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
林阿绵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会长 一级文学编辑
 版权所有 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http://www.cycnet.com/kidsmovie/zhishi/linamian/meishu/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楼#
发布于:2003-10-23 06:36
[转帖]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
好呀!若能再加上配音的评述就更完美了!!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