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楼#
发布于:2009-11-30 15:18
回 77楼(独眼) 的帖子
何来分歧?只是非常认同水晶蓝的话,俺也是因比例悬殊而为配音艺术家鸣不平。 |
|
|
81楼#
发布于:2009-11-30 15:34
|
|
82楼#
发布于:2009-11-30 15:38
|
|
|
83楼#
发布于:2009-11-30 15:52
哈哈,终于说到正题了~~~~~~~ 穴头的问题咱可以好好探讨啊,一个拿套子装东西赚多少钱? 后面跟着摘东西的才赚多少? 呵呵,只是荧幕上打点 还带错字的名字就可以抵消了~~~~~~~~~~~~~ 说明这个行业还是大有赚头啊
继续深入吧 |
|
|
84楼#
发布于:2009-11-30 16:45
引用第74楼ebjwly于2009-11-30 12:17发表的 : 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到底谁是“劣币”?到底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劣币自动退出市场”,我看你自己都没搞清楚!真正让观众自由选择的市场,从来都是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懂不懂?“劣币驱逐良币“只有垄断市场,人为干预才能出现,就像现在的情况!是谁给你发的工资?是观众吗?你说“饭菜做得好了回头客多了酒店的生意好了,厨师不能要求加工资吗?”问题是,你现在的生意到底好了没有?配音市场扩大了多少?有多少人愿意为配音埋单?你说说看。 "您去五星级大饭店就餐,发现根本就没有厨师都是上凉菜的时候,你是该埋怨谁呢?" 还是自我感觉太好!你走了,缺了你,饭店就没有厨师了?就到处都是凉菜了,是吗?搞笑,你一直在做梦呢! |
|
|
86楼#
发布于:2009-11-30 18:19
引用第85楼ebjwly于2009-11-30 17:34发表的 : 1、很多老艺术家敬业精神也不如从前; 2、老艺术家的抱怨,是因为他们和“劣币”混在一起,走入市场。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他们应该做的是净化配音队伍,严格把关,把“劣币”踢出配音队伍。而不是抱怨现实,现实是残酷的,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总有几部您觉得对您胃口的译制片吧?” 我告诉你,依靠每年一两部精品是不行的。整体水平上不去,观众对你的印象就不会好转,你的待遇永远不会好到哪里去!你说这几部很好,为什么没有提升待遇?那我问你,对于那些很烂的配音,为什么没有降低待遇? 4、“2012的票房在中国创了第一,真的没有一点配音演员的功劳?” 有啊,难道配音演员是白干的吗?没有给银子?那赶紧讨去吧。 5、“每天夜里的12点后各电视台卖力推销的配音有艺术价值吗?他的收入是配音演员的N多倍,您是驱逐他了还是让所有的配音演员都改行去作这”更有钱途“的职业?” 12点后的节目是干什么的?是在推销配音吗?他在卖什么?他在靠配音挣银子吗?让你这么郁闷?呵呵,看来你的逻辑都混乱了。我早说了,你要觉得其他行业容易挣银子,赶紧跳槽,今天的中国是自由的,没人会拦着你。至于你走后,我们大家可以验证一下,看看:是不是配音事业就完蛋了?是不是大家只能吃冷饭过日子了? 6、“在目前的运行机制下,译制工作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啊” 不要侮辱所有的配音演员!你不能代表所有人,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我告诉你,现实是,配音一直都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观众的口碑!举例说,上译厂在80年代之前一直是有严格的质量把关的人,那就是优秀的管理员陈叙一。他走之后就没有了,虽然写着那块格言的牌子还挂在上译厂门口,没用。所以你不把好质量关,观众就用脚投票!千万不要把人当傻子,没有人是傻瓜,这才是今天的现实! |
|
|
89楼#
发布于:2009-11-30 19:55
引用第88楼percyboy于2009-11-30 19:06发表的 : 不错,这正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你不要以为观众天生喜欢看配音电影,看配音电影的概念是建国后培养起来的,中国配音电影的市场也都是建国后逐步培养起来的。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配音电影!我想问,是谁把原有的配音电影的市场让给原声电影的?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你自己不维护,不去严格控制配音质量,等到没人欣赏,大家开始用脚投票的时候,再来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希望你对现象多思考,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配音演员的报酬向来就跟票房不挂钩”?我告诉你,就是因为配音电影不能给电影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用不用配音对于票房的影响是不大的!所以你根本没资格和电影公司谈价格,懂不懂?就像一个对公司运作无关痛痒的员工,给你多少,你就拿多少。你是没有资格提意见的,懂吗?不服气,就滚蛋!这就是市场经济,明白了吗? |
|
|
95楼#
发布于:2009-11-30 21:39
引用第90楼ebjwly于2009-11-30 20:21发表的 : 呵呵,我和你素不相识,没有什么义愤填膺的,也没有必要声讨谁。我只是反对你的所谓“配音质量不行都是源于待遇不好”,这一思路来的,因为我看过太多的改革,我更见识过和你一样,无数的怨天尤人的员工了! 逐一回复: 1、是否敬业大家看在眼睛里,和待遇无关!不要用你满脑子金钱的想法代替别人!我再说一遍,你只能代表你自己! 2、有没有看到前提?物竞天择的前提是自由竞争的市场!你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吗? 3、你先不要自称“精品”,“精品”不是吹出来的!你是专业人士,我很业余,不过好坏我还是能分辨的,毕竟我是看译制片长大的。配音行业这几年的所有作品,用你的职业素养,拜托你选出一部来,只要一部,能和《尼罗河上的惨案》比较的,有吗?如果没有,就拜托你不要吹什么“海鲜”!我告诉你,很多人的经验是,现在的某部所谓“精品”片子,的确有某些角色出彩地方,但是也同时能吃到“老鼠屎”,你知道那是什么感觉? 4、告诉你,我就是开公司的。所以我很清楚,一分钱一分货,拿多少工资,就看你给公司赢得多少利润!你说说看,你到底做了什么?你给你们单位、给电影公司贡献了多少利润?单位或者电影公司怎么亏待你了?你说“10年前的工资标准”,似乎很不忿。那我问你,你的水平有30年前上译的水平吗?你真的拿的是“10年前的工资标准”?你到底给哪些角色配过音?挑选你认为出色的,不妨亮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嘛,看看你是否真的受委屈了。这里是配音网,大家对配音都不陌生,公道自在人心。 5、张嘴就标榜:“因为有一批不是全都向钱看的配音演员在坚持”。呵呵,你是其中一员吗?像你这种张嘴就是待遇,整个逻辑就是:因为没有好待遇,所以没有好质量的配音。动不动还把自己和老艺术家并称。我看配音行业少了你,也没什么关系。提及老艺术家们,你一定要我指出来,那我不妨举个例子,就是《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的2次配音,所谓刘乔版和丁乔版。乔榛在这两次的配音,水平差异之明显,大家都能听出来。我不排除这是由于什么年龄大了等等原因,但是市场就是市场,观众是不管你什么理由的。 6、“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一个行业有个标杆,老上译的标杆竖在那里,你想不让人比较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陈叙一不在了,观众心底的标准就没了!为什么叫好不叫座?我劝你动动脑筋,好好思考。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你就明白,其实没什么好埋怨的,该卖怨的人正是你们自己! 7、“面对时下高涨的经济大潮而岿然不动”。呵呵,我都笑不动了。经济大潮是你推动的吗?凭什么要分一杯羹给你?我早说了,你不满意,完全可以跳槽,没人拦着你。现在房地产、金融,都是推动经济大潮的好行业,你完全可以加入嘛。我再告诉你,神州飞船上天,国家给负责项目的一帮技术人员发奖金,每人多少?300元!这是我师兄当年亲口和我说的。所以你不用抱怨,没什么可抱怨的,有时间还是多在业务上下下功夫吧!把业务水平提高,把配音市场扩大,吸引更多的人欣赏配音,观看配音电影,到那时候,你的收入自然能够提高。 |
|
|
96楼#
发布于:2009-11-30 22:04
引用第94楼三途彼岸于2009-11-30 20:34发表的 : 你说的是gresham's law,和我们现在谈的东西不同。经济学的定义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该规律实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我指的是配音市场!大多数人对配音抱着忽略甚至是抗拒的态度,我看主要原因是配音的质量控制问题。正如很多人谈到的,中国人没有那么多真正熟悉外国语言、外国文化的观众。他们之所以选择忽略或者干脆否定配音,一定要用字幕来代替配音,本质上是因为长期的低质量配音环境,影响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口碑如同品牌建设,是口口相传,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在90年代配音市场的萧条后,想在短时间恢复,是不现实的。现在年轻人的口碑,就是看原声字幕片,所谓原汁原味。这个概念就是在90年代形成的。要想动摇这一观念,决非一朝一夕。品牌的建设是漫长而艰难的,但是要破坏是很容易的。上译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个道理。 中国目前的配音市场决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而是需求方面的自由市场,供应方面的垄断市场。配音行业远没有实现自由竞争的格局,养了一堆自以为高水平的配音演员,埋单的观众并没有评价取舍的权利,所以最终用脚投票,仅此而已。 |
|
|
97楼#
发布于:2009-11-30 22:23
俺觉得吧,,,都似现在电视电影节目太丰富太泛滥造成的,,,,
哪有那么多时间精挑细琢啊,随随便便了事就有人出钱买账,干嘛还仔细折腾啊。二三十年前,一年就这么多节目,能不认真弄吗? 有人肯定说了,但是人家其他国家的节目不是早就很丰富吗,怎么也没这样情况?这个说来就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国人在很多地方还真是 能将就就将就,要不假货也不会如此横行,宁愿买1元用一年的,不愿买5元用5年的,山寨文化的根源之一啊~ 记得一次黄金甲枪版刚出来的时候,在某超市门口看到一买D版的,“黄金甲有吗”“有”“全吗”“全”“来一张”,根本不问别的, 我们是否也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况,“国外大片哈”“对”“有中文配音的吗”“有”“来一张”,谁管你啥声音呢,中国话就得了呗,说不定草台班子人家觉得更娱乐呢。 前几天我老丈人去看电影,为了等中文配音的先去楼下商场里逛了一个小时,因为他听英文的听不懂,看字幕嫌费劲--但我相信他才不会去专门等什么高质量的配音呢, 草台版的再差也是中文不是? |
|
99楼#
发布于:2009-11-30 22:36
也许……某只瞎猜一个,frank前辈是指进入人们配音界的机会不够平等?或者竞争某个角色的机会不够平等?
![]() |
|
|
101楼#
发布于:2009-11-30 23:41
引用第98楼percyboy于2009-11-30 22:25发表的 : 你要认定自己肯定不能进步,只能退步,那我告诉你,你就不要指望观众心甘情愿地给你买单。配音是娱乐行业,不要拿衣食住行来比较,那都是刚性需求。今天的社会,娱乐的可选择性太大了,不看配音,我的小日子不会过不下去的。你说是吧?
有国家补贴,配音演员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但是想过好日子,比较困难罢了。我从来没有说要取消,而是希望打破大锅饭,配音人才队伍的培养必须用严格的手段,保证配音质量,依靠优质配音,重新赢得观众!否则想改善生活,只有指望国家财政了。
我是指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没有特指什么方式。无论什么方式,能保证质量都是可以的。为什么会有“草台班子”?我希望你思考这个问题。任何现象都不是偶然的,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没必要拼命贬低草台,他们只是没有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可以充分学习和发挥而已。 |
|
|
103楼#
发布于:2009-12-01 00:27
配国产戏时还得听那倒霉导演的指挥 判那些不尊重配音演员的人无期
|
|
|
104楼#
发布于:2009-12-01 00:39
引用第102楼三途彼岸于2009-11-30 23:58发表的 : 1、你根本不懂品牌建设,和你谈这些是浪费时间。口口相传并一定是面对面,配音网上,大家的口碑,就是口口相传。你的逻辑是,因为原声电影的大量进入,所以配音电影不行了。是吧?但是你仅仅用数量作为依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好像马路上跑的都是低价车,会影响我买宝马奔驰吗?电视上都是大宝、巴黎欧莱雅的广告,难道会影响女生购买倩碧、迪奥?我教教你吧,品牌的核心价值,不是靠数量保证的,而是质量。品质这种东西,是不能用数量来替代的,实际上也根本替代不了,明白吗? 2、开公司的都做过广告吗?拜托去开了公司再来扯!不要在这里拍脑袋想象。 3、一大堆想象,不予置评.. 4、你的责任在哪里?我很怀疑。简单说吧,邱岳峰的《大独裁者》最后一个场景,在配音网上,大家都耳熟能详。拜托你在现有的配音演员中任选一个,给他条件,给他时间,问问能配到什么程度,再来yy不晚。我的要求不高,就用你的“不差”,在配音网发布一下,到时候大家评论。看看怎么个“不差”。要问我现实,我告诉你,现实就是配音演员从自身的点滴做起,加强业务训练,提高配音质量,除此没有第二种方法。 |
|
|
106楼#
发布于:2009-12-01 04:44
其实这年头儿干哪行儿都不容易。配音员还算是公众人物呢有这么多人鸣不平的。那从乡下进京务工的男女老少不容易的海了去了也没见有多少关心的。
存在就有它的道理。而且配音这个行当儿是不会消亡的。汉语普通话做为官方语言是有其庄严性的,电影电视剧的配音是强制性的。当然原声也会慢慢越来越多地在内地电视台播放但比例不会太大除非是看碟。 |
|
|
107楼#
发布于:2009-12-01 09:26
我擦,,身边朋友都喊着 听配音版别扭 ,听外国人说英语就贴~~~~~~~~~~~~ 给你丫一没字幕的试试,再赶上一历史电影,不爽死你,看懂我都拜你~~~~~~~~~~~~~~~~~
人家外国国家都是原声??那TM是 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这种低级国家,自己人就杂,文化也不深~~~~ 韩国都是原音,你不看看人一共多少人口,配音收的回本吗? 日本人口差不多,但是人自己把自己当牛逼啊,全是配音的,声优一大把, 法国认为自己是高等民族,全部配音版,一听英语就骂街! 德国也不说了,日耳曼,人德语配音版也不少~~~~~ 怎么能扳过来?一共政府强制政策,对配音版优待,一个 5000年的古国,现在还以为自己在世界很牛逼的(要像埃及那么孙子也无所谓) 60年国庆搞的有声有色~~~~~~~~~ 那汉语不发扬光大,发扬什么,电影是最佳的契合点。 一个就是行业规范,草台全部清理~~~~~~~~~~~ 优质的组织整合,竞争,然后分配份额~~~~~ 人员工资自然也上去了,其实就是国家一句话的事,等着吧 |
|
|
109楼#
发布于:2009-12-01 10:51
|
|
|
110楼#
发布于:2009-12-01 11:25
我觉得上译厂现在的在职演员都很认真的工作,并且做得不错。也许他们的声音不如老前辈那么难忘,不过他们的技巧一点都不差,非常敬业!依旧维护着金字招牌,依旧是配音界的标杆!
|
|
111楼#
发布于:2009-12-01 12:09
|
|
|
112楼#
发布于:2009-12-01 15:43
有些人自己没脑子,从来不自我检讨,却老是喜欢攻击别人,指责别人这不好,那个不对。呵呵
我擦,,身边朋友都喊着 听配音版别扭 ,听外国人说英语就贴~~~~~~~~~~~~ 给你丫一没字幕的试试,再赶上一历史电影,不爽死你,看懂我都拜你~~~~~~~~~~~~~~~~~ 听不懂鸟叫,是不是大家就不养鸟了?是不是养鸟的人脑子有问题? 一个就是行业规范,草台全部清理~~~~~~~~~~~ 优质的组织整合,竞争,然后分配份额~~~~~ 人员工资自然也上去了,其实就是国家一句话的事,等着吧 呵呵,自己水平差,性价比低,却动不动怪草台。比较粗俗的话形容就是:拉不出屎怪茅房。当然,最好国家出面,把那些和自己竞争抢生意的万恶的草台都灭了,市场都是自己的了,哈哈,多好。 我想问,到底谁的脑子有问题? ![]() |
|
|
113楼#
发布于:2009-12-01 16:50
最后向lz和其它工作在配音第一线的朋友说一句真心话。
对于你们而言,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像我这样的批评者,而是那些对你们的工作,对配音电影根本不屑一顾的人。在职场商场混了那么久,我的经验是,批评者一定是你的好朋友,是督促你的业务提高和进步的伙伴。所以只要言之有理,就不要敌视你的批评者。最可怕的人,是那些对你的工作根本不屑一顾,看都不看的人。你说你多么努力,你说总是叫好不叫座。为什么?就是对你们不屑的人太多!而你们目前面临的电影市场,主要的购买人群就是20-35岁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你们的态度基本都是“不屑一顾”,这才是你们在实现市场争夺和提高收入这两大目标过程中最大的敌人。 原因很简单,你们没有品牌,你们原有的辉煌的品牌已经垮了!很多年轻人对你们没有兴趣!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 |
|
|
114楼#
发布于:2009-12-01 17:59
我一开始觉得Frank前辈是在拿一个很苛刻的标准来套配音演员,但是后来觉得您对现状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 这几天一直插不上话的见识浅薄的某只飘走~~~ |
|
|
115楼#
发布于:2009-12-01 18:37
这几天拜读 frank001 网友的帖子,已经非常明白你的基本立场,其实你是“恨铁不成钢”型的。
不过呢,我有几点不能同意你的地方: 1.沉浸于对老上译的迷恋中,几乎完全不顾形势变化的苛刻挑剔。如果你要求花一个月译成的作品质量,和花一年时间的质量相同甚至更好,这是不符合常情的,即使同样的人马也是做不到的,这不符合常识规律。(如果放慢速度,又是不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速度的。) 2.配音产业在90年代起陨落,你一再指责这是配音演员自己不珍惜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单枪匹马的配音演员既无政策保护,也没有形成组织以自我保护。就算把你敬仰的老上译老师全都凑齐,也仍然是杯水车薪,谁都保不住配音产业的招牌。个人英雄主义在中国仍然是不现实的想法,必须团结起来、并争取到政策支持,才有可能改写历史,当然这一切只是假设,既然已经陨落就应该着重谈谈陨落后如何复兴。 3.还有一点,你的帖子只是在提问题,只是在宣扬悲观气氛,而这种气氛,对坛子里的网友以及从业人员来说,多半都是清楚的,你只是用一种悲观态度回击楼主的抱怨。 我觉得这种气氛已经无需渲染。在别人抱怨的时候,我们局外人能开导的就开导开导,能出主意就出出主意,这样才更有建设性。 |
|
116楼#
发布于:2009-12-01 21:37
这种 自由竞争模式 在美国欧洲适合,在中国完全是放屁~~~~~~~~·
天天晚上12点那些 瘦胸卖假货的 广告,要美广电总局 睁眼闭眼,敢卖? 配音什么的都是后话, 电影院排片,是按照观众要求排片吗? 那《第九区》这么牛逼的片子排两天下架了, 《花木兰》我身边看了的没一个不骂街的~~~~一天TM排 10几场,它能不票房三天3000万吗~~ 人发行方和院线是老大,是上级,上级放了屁 底下必须执行,这就是中国的规矩~~~ 人给了中影钱,要求怎么弄就怎么弄? 知道吗,每天低于6场人家不干的~~~ 跟TM配音和竞争没关系~~ 大部分观众是随机消费,不懂什么这些那些,去了电影院随便看哪个都行,电影院排片就是定性了~~~ 《建国大业》你丫一个月每天7成都是它,不拿几个亿才怪那~~这就是垄断,什么经济学都是扯淡~~~~ 市场放开只是片面的~~~ 要是院线一部好莱坞大片,全是配音版,人观众听了也不会有多大意见,看了就看了,听了就听了,反正效果都差不多。 那这些票房也是和配音没关系,全是发行方的,那是因为这都还是中影集团引进分配,人家是国有公司, 这就是垄断,懂吗, 几十年不变, 交给你配音就是你配,艺术上自然有人监督, 配完给我拷贝就行了~~~其他都是发行方的事情, |
|
|
119楼#
发布于:2009-12-01 23:32
哈哈,我想知道2012配音 一部怎么给钱的? 主角 老姜 和第二第三第N的角色钱差距不少吧,
张导拿大头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