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33回复:25
听苏秀讲讲是如何译制出《虎口脱险》,和那一部部佳作名篇的……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佳音 作者:孙佳音 编辑:江妍 2018-08-25 12:26||
视频:苏秀和晚报读者打招呼 孙佳音摄 徐易飞制作 图说:苏秀给新民晚报读者题字 “这个勋章,真的不是给我个人的。”著名配音艺术家、译制导演苏秀于上月被授予“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这是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本月,92岁的苏秀在家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一落座她急忙说,“虽然荣誉是给我个人,但如果没有翻译,没有演员们共同来完成那些作品,我个人什么也干不了。我真的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不过,这个满头银发的“代表”,很愿意跟我们讲讲是如何译制出《虎口脱险》和那一部部佳作名片的。 图说:苏秀导演 资料图
“导演” “在我们第一次看《虎口脱险》工作片的时候,我就在心中暗暗祈盼,最好能把这部电影的译制导演交给我。后来老厂长陈叙一真的把这个片子交给了我,真是非常非常开心。”连用了两个“非常”,苏秀的嘴角甚至洋溢起浅浅的满足,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从前。苏秀说,她接触过很多反法西斯电影,但从未看到过用闹剧来表现这一人类劫难的,“我一向喜爱喜剧,我认为喜剧的表演,不是去胳肢人,而是情节和情绪的反应与正常情况的错位,《虎口脱险》正是以大写意的手法嘲笑了法西斯的愚蠢。”讲到这里,苏秀正色道,“译制导演,也是导演。”而苏秀最敬爱的陈叙一(代表作《简·爱》等)总是反复强调译制导演的基本功就是理解原片,“要搞清楚原片的编剧、导演想通过他的电影表达什么,又是通过如何的方式表达的。” 图说:《虎口脱险》 资料图 大概没有人会像他们那样看电影,“真是把电影掰开揉碎了地在看”。为了最终让中文台词与原片的演员表演贴切,让人感觉就是外国演员自己在说中国话,译制导演会把影片剪成二三百小段,接成循环,反复地看,“老陈要求我们像分析一篇文章一样去分析影片的起承转合,怎样开的头,怎样结的尾,哪儿是大段落,哪儿是小段落,哪儿是高潮,哪儿是转折……”就这样,对台词、镜头、色彩、音乐反复、细致地观摩,才能慢慢走进故事、走近人物,理解原片导演的表达和意图。
图说:特伟和陈叙一 资料图 苏秀说,理解原片是个无限的天地,“你理解得越细致,越具体,你配出来的影片就越生动。生动和深刻也是没有边际的,包括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你有多少知识、读过多少书,都不会嫌多。”于是,闲来她便会读翻译小说,以便熟悉各国的风土人情、各种人等的思维方式。苏秀远远地一指,一架子“工具书”整齐地码放着。
图说:苏秀在工作中 资料图
原味 为了更好地“忠实原片”,当时译制片厂规定每部影片录音之前,导演要对全组讲戏,“讲戏也就是检验你对戏理解的深浅。讲戏必须结合生产需要,不能讲空话。”苏秀补充举了一个老厂长讲戏的例子,“比如陈叙一讲到《恶梦》中的黑人女大学生,她生活在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那是个殖民城市,不太可能有种族歧视。她能在假期和白人女同学一起驾车出游,也说明她从未因自己的肤色受到过歧视。所以,她对南方的黑人表现出的逆来顺受,觉得完全不能理解。这些表明影片作者认为,美国的种族歧视,只是在南方。”原来,译制导演的案头工作远不止翻译、对口型和配音;原来,上译厂的译制片曾经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代中国观众了解世界的窗口。苏秀恳切地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是大量引进的外国电影,使我们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看到一个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人生缩影,“不管影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我们的观念有多么的不同,我们都无权去改变它,因为那才能让我们看到外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并了解当地人民的思想。” 图说:《恶梦》 资料图 具体到配音本身,“原汁原味”也是上译人共同的追求。演员们为了吃透原片演员是如何诠释人物的,少说也会看十来遍(自己有戏的主要场次)。“为了《虎口脱险》中指挥乐队排练那场亮相戏,我要求说,这个人物是急脾气,想到哪儿是哪儿,说话要脱口而出。为此,我不知道尚华念过多少遍台词,也不知道他在放映间排练过多少次,我只知道,那几天他的高血压升到了190,他还坚决不许我向领导汇报,说‘我好不容易抓到人物的感觉了,一休息,感觉就跑了’。”
图说:(左起)于鼎、赵慎之、尚华,两位男士都是《虎口脱险》的主要配音演员 资料图
求精 说到用功,苏秀说有一个人可能比尚华更加刻苦。“我们准备戏,一般大概六七分,然后进棚,排练时候再抓一点即兴的东西。但是他从进棚开始,台词就一个字也不会错。不管是等待开会还是等着看电影,只要有点空闲,他都会看剧本、念台词。”这个几十年如一日努力、自律的人叫童自荣。 图说:阿兰·德龙(左二)来沪时,特别称赞童自荣(右二)的配音还原了“佐罗” ,左一为《虎口脱险》《佐罗》的翻译徐志仁 资料图 其实那些年,这般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始终萦绕在上海电影译制厂厂区和每一个人的心头。“比如,厂里要搞《悲惨世界》了,要是没看过原著,你都不好意思说。其实,不仅要看《悲惨世界》,还得把《九三年》也读完。”比如,一屋子翻译、演员、导演,可以为了琢磨一句台词如何翻译才对得住口型,又符合人物性格和语境,反反复复推敲,讨论得热烈了时常忘了吃午饭。
图说:80年代,上译厂合影 资料图 停顿了一会儿,苏秀说道:“又快要9月了。1950年9月7日,我穿着列宁装,踏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组的大门,成了新中国第一代配音演员,就像是穿上了一双红舞鞋,不停地跳,再也停不下来了。”(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
记者手记:“文武双全” 图说:苏秀接受采访当天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 苏秀告诉我说,正式授勋那天她打算穿一身格子旗袍。“虽然我在东北长大、念书,但到了上海后真没有一点不适应,无论是食物还是空气。”苏秀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采访那天她和女儿穿的都是绿色上衣,她的书《我的配音生涯》的封面也选了绿色,“其实很年轻时候,就喜欢绿色。我穿墨绿色显得雅致,恩,像江南女子。”说这话时,92岁的老太自己也笑了,在阳光下,笑得温婉好看。
图说:苏秀《我的配音生涯》 官方图 不过跟一般文雅的“女同志”不一样,苏秀从来都是爱体育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她还入选过区乒乓球队。她乐呵呵地给我展示一册本子。原以为会是她打球时候的飒爽英姿,却不料是她多年来收看体育比赛和新闻的“札记”。一页又一页,满满当当。有中国女排每一届队员的名单;有全运会篮球决赛双方球员的出场名单;有汤姆斯杯尤伯杯中国队每一场比赛的阵容和比分;有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女团体决赛的分析……自然还有她喜爱的足球。今夏俄罗斯世界杯,苏秀受邀为本报“伏尔加之波·名人堂”撰写了收官之作,在决出冠军的当晚,她交出了《看球真的不能只看输赢》,见报后专业球迷和普通读者都竖起了大拇指。
图说:苏秀的体育笔记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摄 “我当时就说,终于有人让我这个体育迷写比赛了。”听说文章受到肯定,苏秀露出了孩子般的满足,“你知道吗,那篇小文章其实我花了六七个小时,如果不是截稿时间太紧,我还得再改几遍。”这般认真,这般对完美的苛求,又让人想起那一代上译人和他们的作品。(孙佳音)
图说:苏秀为新民晚报撰写的《看球真的不能只看输赢》
相关链接 苏秀,1926年出生于长春,1931年迁居哈尔滨,1947年来上海,1950年起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1984年退休后在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影资料馆任译制导演。现居上海。 配音代表作有《尼罗河上的惨案》《秋天奏鸣曲》《孤星血泪》《红与黑》《第四十一》《为黛西小姐开车》等。 译制导演代表作有《阴谋与爱情》《虎口脱险》《少林寺》《远山的呼唤》《天鹅湖》《冰海沉船》《飞越疯人院》《啊,野麦岭》《姿三四郎》等。 |
|
2楼#
发布于:2018-08-25 20:13
正是因为老一辈艺术家的认真专注,才有了这许多的精品
|
|
|
7楼#
发布于:2018-10-10 20:54
从苏秀老师描述工作细节就可看出当年老上译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正因如此才会有精品迭出的那一段黄金时代······
|
|
|
9楼#
发布于:2018-10-17 17:55
难得的好资料。
|
|
|
11楼#
发布于:2018-12-26 12:40
和现在的配音有所不同了
|
|
13楼#
发布于:2018-12-26 21:47
因为有了上译老艺术家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有了这么多的经典影片。
很多美术片里的上译老艺术家的配音,也是相当出彩的。 |
|
|
15楼#
发布于:2018-12-27 19:34
|
|
17楼#
发布于:2019-01-09 10:30
老一辈艺术家让人敬佩,他们的配音艺术为电影增光添彩,让观众得到艺术享受。。。
|
|
25楼#
发布于:2021-06-01 19:09
经典电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