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89回复:6
【原文录入】电影音乐配音旧事——陈传熙
电影音乐配音旧事——陈传熙
我专业从事电影音乐指挥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而我和电影音乐的初次接触还得从四十年代初讲起。 那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为“孤岛”,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租界后,美国好莱坞影片及英法影片均被禁止上演。在这种特殊形势下,上海各影片公司和话剧团体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地发展起来,音乐配音的需求也随之多了起来。那时的电影公司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一个专业的电影乐团,就连一支固定为电影音乐服务的小乐队也没有。所谓为电影配音的乐队,只是根据影片音乐需要,以作曲兼指挥(如:黄贻钧、陈歌辛等)为首临时组织的。为了节省成本,乐队的编制大抵是五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加上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小号和钢琴等约十三人,号称十三人“大乐队”。演奏员中,弦乐有:马思宏、谭抒真、窦立勋、毛楚恩和当时在国立音专任教的俄籍舍铺磋夫先生等,音乐有韩中杰、秦魏章和我,陈洪恩则演奏钢琴和定音鼓。 我们这些人大都在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任职,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录音一般都在晚上八时至翌日清晨四、五时之间进行,往往一个通宵就可以完成一部影片的全部音乐录音。录完看后,老闆就当场付酬。 那时的录音棚设备是非常简陋的,甚至连室内起码的安静都不能保证。如在现在的丁香花园和它对面的台尔蒙录音棚录音时,外面的公共汽车喇叭声都可以听见。如果在酷暑或严冬,为了保证乐队的音准,夏天不得不在棚内摆上几大块冰块降温,冬天只能烧几盆木炭取暖。有时正当录音进行时,因受冰块溶化跌落和炭火燃烧发出的劈叭爆裂杂声干扰,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录。但有时为了省时省钱,杂声不大的音乐段落也就不管了,照样“OK”。这些对今天来说都成了笑话。 话虽如此,我们这支乐队,从抗战时期直到全国解放,还是录制了不少电影音乐,估计不下于百于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影片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 录自《电影故事》1990年第五期 |
|
|
2楼#
发布于:2015-05-27 20:58
陈传熙——电影胶片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字,担任音乐指挥的影片数不胜数!在幕后打造音乐神奇魅力彰显其艺术风采,还记得有尹升山,姚笛,李德伦,王宗鉴等指挥。
|
|
3楼#
发布于:2015-05-28 21:42
李德伦,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听过他的几堂课,他的名字与李德伦很相似,但似乎姓不同,呵呵,时间久了,模糊了
|
|
4楼#
发布于:2016-01-24 11:13
那个年代上影拍摄的影片,多数的音乐指挥都是陈老,印象太深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