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6回复:2
《日本最长的一天》观后感昨天晚上一口气看完了2015年《日本最长的一天》,电影又再现了70年前那个动荡年代日本决策投降惊心动魄的一幕,电影美化了裕仁天皇和阿欗唯几等战犯,显示了日本战后对战争罪行没有认识,还梦想着民族复兴,值得我们警惕。转两篇评论,希望同好们了解现在日本人对当年战争的态度。 用《日本最长的一天》纪念“终战”:“明君”裕仁拯救日本 沙青青
最早详细描述这段跌宕起伏之故事者,当属文艺春秋出版社编辑半藤一利执笔的《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八月十五日》。本书最初的缘起是1963年文艺春秋下属“战史研究会”的座谈会,希望搜集当时已披露的资料来描写这一天的风云变幻又或是称之“二十四小时维新”的变局。全书采取了一种类似“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从1945年8月14日下午1点天皇皇宫地下防空洞的“御前会议”写起,搁笔于15日正午12点《终战诏书》正式对外广播的那一刻。 出版之初,由于市场营销的考虑,此书作者署名是当时日本最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大宅壮一,而非半藤一利。直到日后,半藤一利离开文艺春秋后,才又重新获得了此作的编著权。不过,凭借此书“叫好又叫座”的成功,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半藤一利也获得了“昭和史著作第一人”的大名,几十年间著作等身,至今仍笔耕不辍。2014年,他的新作《昭和史如何度过的》(昭和史をどう生きたか)刚出版。 半藤一利:《日本最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八月十五日》,杨庆庆、王萍、吴小敏译,重新出版社,2009年。 话说回头,《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出版仅仅两年后,东宝电影公司便决定将其搬上大银幕,由知名导演冈本喜八执导筒,大明星三船敏郎出演主角“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这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片段并非是所谓“御前会议”上究竟是“本土决战”还是“宣布投降”的激烈争论,而是三船敏郎“复刻”了阿南惟几在8月15日凌晨惊人的切腹自杀经过。 |
|
1楼#
发布于:2016-05-18 15:52
日本的下克上实在讨厌,一腔热血,没有私心,觉得国家只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才能富强,所以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至于上层,无非是在权衡战还是投降对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当然国家利益是很少考虑老百姓的,无非是天皇是否能保住位置,军队是否还能继续存在,毕竟如果军队没有了,很多军人除了打仗也不会做别的。
|
|
|
2楼#
发布于:2016-05-21 17:47
片子还没有看过。
对小鬼子绝对不能放松警惕性! 我们要多关注日本政局的走势,以防万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