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22回复:4
[原创]冷气里的春天——克莱默音乐会小记(点击可看大图) “2005年12月4日 星期天,风向:西北风 风力:4-5级 舒适度:冷 气温较低,且风力较强,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会感觉偏冷,不很舒适,请注意添加衣物,以防感冒。”东方艺术中心的外形犹如一个增殖的,平摊在台面上的,呛满粘稠液体的肺,瞧着这个器官状的建筑物脑子里不由得想起早晨的天气预报。 所以对吉东·克莱默的这场音乐会感兴趣,无非是因为能听到不少冷僻的曲目。主流古典音乐作品无论是现场还是唱片已经有浩如烟海的珠玉在前,多次的重复已经很难勾起我现场聆听的欲望。更何况这些生僻的作品还是以陌生的改编面貌出现。 这些无关音乐本身的因素,促使我掏钱买票。 上半场的曲目,怎么说呢?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不知道喜欢这两首曲子的人大约占多少比例?阿沃·帕特的音乐总是这样深沉肃穆,让人联想起东正教的葬礼,在克莱默的带领下,波罗的海弦乐团充满自信的演绎细腻、精美,平缓、庄重给人举重若轻之感。幻想一下若是乐团的人带上别着红布的黑臂章,演奏起来肯定会更有效果。 接下来的奥尔巴赫作品《圣母悼歌的对白》是一首“复合型”风格的弦乐曲,既有巴洛克的工整华丽、又有宗教的静谧委婉,当然还有现代作品喧闹尖锐。这就好比煎中药,十几味药材放在一起乱炖,因此对于演奏者、和乐队来说都具有些难度。(当然,比起之前看过的某场戏剧与戏曲的跨地域、跨风格“复合”真是小巫见大巫。)作品一开始就以神秘莫测乃至故弄玄虚的和弦拉开帷幕,此后的音乐好像高度不大的波浪,起起伏伏,不少乐段还有带些玄幻色彩的冥想意味,克莱默与一位身形高挑的女士合作,两人的琴音或问或答,气息顺畅,更近似于巴洛克时期的原样主义倾向,少了演奏时现代音乐时通常所具有的大胆、夸张和热情。弦乐团水准之上的演出也很好的衬托了两位演奏者,只是某些本该凌厉的段落同样显得力度不足,这也许和乐团的整体风格有关。 如果说上半场的曲目是稍嫌沉闷的“僵尸”,那么下半场则是更为活泼的“跳尸”。 这些曲目虽然同样冷僻,但明显更具有歌唱性和令人愉悦的成分。不少人在被两首缺乏高潮变化、篇幅长大的现代作品折腾地昏昏欲睡之后。扑面而来的宽广旋律和优美音响,恰好可以将逐渐淤积的心理压强稍稍缓和。于是乎乐队也好;独奏者也好,炫技也好,抒情也罢,都很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因此每逢演罢一曲便是掌声连连,还有人高声喊起了“Bravo”虽说演的确实不错,但我感觉像有人在刻意煽动情绪。因为乐团核心克莱默的表现仍是那么不温不火。你能很明显的感到乐池里的诸君在表演中的合理控制以及对整体效果把握的重视,一些稍强乃至火爆的部分都做了极具分寸的诗意处理,惟一“狰狞”的一次当属《春之祭》中乐团集体用皮鞋狠踏地板,但在我看来仍然只是一种激发兴趣的俏皮手段而已。 如今克莱默的演奏更类似于长者般气息悠长,在唯一一次可供个人表演的独奏中虽“秀”出了跳弓、顿弓、拨弦、表情滑指等“煽情动作”也算是克尽全功,可就是少了他当年那股子神采飞扬、酣畅淋漓的劲道。若是刻意为之实在有些倚老卖老。反之只能说,人,还是不能不服老。 整场演出由头至尾都没有浓妆艳抹、重浊凄厉的味道,虽然扣题,但从我的听觉角度出发,终究还是感觉稀汤寡水。不过大部分观众早已心满意足,在加演了两首手舞足蹈的皮亚佐拉之后,也就纷纷离座散场,陆续退到“肺状中心”外边耍嘴皮、吹冷风然后回家继续听唱片YY去了…… 最后要说的是节目单,如果你本身对曲目就一知半解希望依靠节目单了解一二的话那就完了。该节目单将一首“串烧”式的联奏曲目,一首首肢解成单个曲目,同时又未挂上“联奏”字样,因此下半场的演出变得基本上与节目单对不上号。至于早退迟到,“儿童赠票”已算是上海演出市场循例必出的现象,见怪不怪,不新鲜了,不说也罢。 |
|
|
1楼#
发布于:2005-12-07 14:19
论坛中音乐方面的高人啊。在你们面前根本不敢说自己爱好音乐了……
|
|
|
2楼#
发布于:2005-12-07 14:44
此帖已被屏蔽 |
|
|
3楼#
发布于:2005-12-07 15:45
嘿嘿,哥特风格的乐评,爱伦坡看到了一定喜欢得从棺材里蹦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