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64回复:3
[原创]读书偶记之《吴小如戏曲随笔集》
柔兆阉茂之沪上第七
艰难地读完最后十几页,这本《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就此告一段落。之所以艰难,并不因为艰涩,从一开头我就觉得,这该是此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附录的《中国戏曲发展讲话》,把中国戏曲的发展演进作一大致的梳理,略略道来,读下去对中国戏曲史一定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不幸的是,这篇讲稿充斥了意识形态的东西,而且假设这文章是碗面,那些我们一般称之为庸俗社会学的佐料都是已经拌到面里去了,挑都挑不开,看到一半我真是怒火中烧,掀到最后一页,才发现是73年拟稿,79年完成的,加了作者的注,说明是“为了保留文章本来面目”,这才压下一口恶气,回过去耐着性子读完,别说,除了那些政治说教,还真是开卷有益,不虚此读。 许久不看京剧类的书了,我跟很多中国人一样,三分钟热度,疯狂喜欢京剧已经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还依稀记得拿个小的采访录音机一点点录电视上的音配像的时候,还记得每天中午上学前一趟趟往新华书店音像门市部跑的时候,还记得每天看完电视里的戏,或是听完录音带,兴奋不已的时候,还记得在红豆的论坛里跟人争得七荤八素,吵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何异于南柯一梦,竟自虚无缥缈去了。然而也还听戏,冬天窗外寒风呼啸的时候,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的,听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听杨宝森的50年香港录音,一乐也。 不大听戏了,也自不大买京剧类的书,已经不是满世界寻觅《京剧谈往录》的时候了,所以这次买这本《吴小如戏曲随笔集》,也算是巧合吧。看到当当降价,才下手买的,买之前问某牛人,吴小如的文章好吗?他说,从文史性资料性来说是好的,可惜不厚道,我一听这话,赶紧买去,我就喜欢看不厚道的文章啊。其实,不厚道者说我心里早就有底,因为买之前先看到如下的序文: “这些读者,不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都不爱看那种以获奖为目的的所谓‘新编历史剧’。不少青年人认为这种新编的戏只是一种奢侈浪费的‘形象工程’或‘政绩象征’,国家付出巨额投资,换来的只是昙花一现。从艺术角度看,有些根本不是京戏,不是昆曲。即使有的戏(如《大唐贵妃》)保留了若干段传统唱腔、却与整个剧本、剧情乃至舞台氛围完全格格不入。有些不伦不类的清装戏(如《宰相刘罗锅》,)明明是靠噱头骗取票房价值的闹剧,却被戴上了‘精品’的桂冠。 …… 多少年来那些甚嚣尘上的对京剧强调改革创新的议论,说什么青年人不爱看京戏,看不懂京戏,京戏必须改得合乎时尚潮流(实际上正是让京戏尽量不像京戏)才能吸引下一代观众等等,并非全部事实真相。有些很可能就是一些根本不懂京戏(乃至根本不懂我国古典传统艺术)或对古典艺术持虚无主义态度的人只图为己所用而片面夸大了这方面的现象,甚至不排斥其中还有主观臆测乃至向壁虚构的成分。这些似是而非的论非的论调,实际上产生了多方面的误导:既误导了演艺界,更误导了文化艺术方面的某些决策人。这最后一种误导负面影响至巨,甚至连我们党的高层领导同志提出的‘当前对京剧应以抢救、继承为主’的指示也未能认真得到贯彻执行。如此年复一年,最终的恶果乃是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实际上目前还在向弯路上不停地走着),而且不免误入歧途,从而走向绝境。” 这是看文章,要是听相声,我一定在台底下大喊“咦”,因为真是解恨,虽然也明知道,这些痛快话的效果一定近乎于无。 所以,我买来这本随笔集,为了痛快,当然也为了长点知识。虽然不听戏很久,但是那些名词,那些耳熟能详的人名戏名,总还是心中有数的,读下去,一点也不生分。这本合了《台下人语》跟《台下人新语》的小书,写作时间跨度在四十年以上,因为文章基本没有改动过,所以很保留了一些时代的眉目,字里行间,隐隐透出几许历史背景与气息,这也算是文章可贵的地方吧,而把整本书看下来,也不难窥得半个世纪里京剧在明枪暗箭的摧残下,一步步走向衰落与凋零的运命。有人说京剧的衰败,应该从1938年杨小楼那场轰动北京的丧礼算起,虽不免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但是从那时起,内外战争、经济崩溃、政治斗争,一点点损耗着这曾盛极一时的剧种的生命力,它那从19世纪末起一直踌躇满志,大踏步向前的发展脚步渐渐迟滞、凝重起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后纵然涌现出了更多的优秀演员,也曾经出现不少如今已为经典的精品剧目,但是盛极而衰的命运,已然不期而至了。杨小楼死,苦水先生大恸,在清华讲坛上宣布从此不闻皮黄,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后来有作者模仿,言及幼时为父携至长街,父戚戚然,慨叹金少山逝世,这都是性情中人事,今天的人,即便要学,又何从学起呢?几年前热热闹闹看戏,看的不过是这些人,几年过去了,再看,还是这批人,一样艺术的生命力如何,由此不难见其一斑了。黄铁良尹笑声说《八大吉祥》,必有垫话,说听谁谁死,其实想想,乐则乐矣,未尝没有一丝哀婉存焉,我所爱的,京剧、曲艺、配音、古建筑、古典音乐,哪一桩不是每况愈下,日薄西山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难道天下大势的发展,就真的这么冷酷无情? 回过头来说书,书写得还是蛮好读的,而不是特别厚道,也是果然,很多地方虽然不算指名道姓,但是知道的人读下去还是可以抠出那个某某来的,更不要说那些指了名道了姓的,还有特地在文章后加了小字注释的。不过,作者的眼光,还是比较老派的,比如论老旦的流派发展,就认为李多奎较龚云甫有若干若干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人无从插嘴起的(但是正文后对郑子茹跟《对花枪》的评价我觉得倒恰如其分),至于老生,余叔岩之后基本是不谈的,作者虽然很赞许杨宝森,但“杨派”这个称谓决不出现,当然也没有“奚派”。至于作者可以耐心的一点点分析剧情,讲解人物,这样的文字,读下来当然是很不坏的,也能增长许多知识,知道原来可以这样看戏——其实我觉得这样看戏比较累,太不直观,比如品菜要一一研究原料的产地,调料的多寡,火候的掌控,这一定会影响胃口。 全书印刷尚可,有少数错字,如误王凤卿“凤”为“风”者,属于个别现象。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正巧有机会去天蟾看了一回叶少兰的《会审》,这也算是机缘巧合,过几天接着看书,有《回忆叶盛兰》一篇,文中有如下一段: “盛兰的公子少兰这几年颇为红紫,但距离其父之艺事无啻霄壤。我偶然同健国(盛兰弟子,吴因之与盛兰相识)谈起,健国便诚恳地对我说:‘看在师傅的面上,看在你和我师傅的交情,请大哥对少兰务必笔下留情。’我近年虽不时撰写评论戏曲文字,始终不提少兰一字者,以受健国之嘱托故也。” 真是哭笑不得啊,这还没提呢,摆明了骂人不吐脏字么,一叹。(随后我又跟前述牛人提,彼言倒贴我二百都不看,呜呼,至此我不敢复提少兰二字矣!) 2006-12-1721时2分。 资料: 书名:《吴小如戏曲随笔集》 作者:吴小如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006年11月14日购于当当网,11月17日到 11月18日-12月17日晚6时52分读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