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向老美眉八十大寿,说说我对向美眉配音特点的一点另类看法,算作给向美眉祝寿吧。
知道向美眉的名字很早,当时还是一个蒙童,认识两个字,往往秀才认字认半边,向美眉的名字叫了好长一阵向隽珠,一直到结了婚,才被老婆纠正过来,知道人家叫向隽殊。开始时看向美眉的片子多是一些朝鲜片或南亚国家的片子(老妈统称为阿联酋的片子,不知何意。)这些片子一大半是悲情戏,角色多半柔情万种、悲悲切切。脑子里对向美眉配音的定位也基本定型于这类影片。这一印象先颠覆于《人证》的巴衫恭子、后颠覆于《复活》的玛丝洛娃。于是,向美眉的配音风格二次定位于戏路较宽,既可柔情万种,也可泼辣狠毒、个性张扬。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对向美眉配音风格定位的彻底颠覆,来自对新旧两半《无名英雄》的对比,对比中,本人认为(仅限个人观点,板砖准备。)模仿者模仿出了柔情万种的顺姬,却没有模仿出机警干练的防谍队中尉顺姬。而模仿不出来的也许恰是本人配音的本色所在,这种印象在《不能授勋的英雄》中得到进一步证实,从此,返回头来再欣赏向美眉柔情万种的片子,总多少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至少认为它不是向美眉本色的声音。附带指出:向美眉在众多演员中,属于经历比较坎坷者,这种坎坷的经历难免对其配音特点产生影响,使她对有个性、有主见的女性的把握比一般演员更为深刻。 |
|
1楼#
发布于:2005-09-06 22:05
我向楼主提一个小意见,咋叫向隽殊老师是美眉呢,还是叫老师吧.我觉得向老师是长译的最出色的女配音演员,她的声音也特别的柔美.
|
|
4楼#
发布于:2005-09-07 06:03
“向隽殊,祖籍四川,1925年农历3月1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引自《中国电影家列传》(三)
|
|
5楼#
发布于:2005-09-07 08:48
向女士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女配音艺术家,她的配音柔情万种,气质高贵——对她的配音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希望出一本关于她的传记。衷心祝愿她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
|
6楼#
发布于:2005-09-07 09:30
天籁之声!看《蝴蝶梦》时那种感觉真是心旷神怡,沁人心脾呀!祝:永远健康长寿!
|
|
7楼#
发布于:2005-09-07 09:59
长译的配音可以说目前为止除上译外唯一能称得上是的一种配音风格的了,在人物刻划上颇显一种独到的艺术功力,质朴而又不失真实感,一直非常喜欢向雋殊、孙敖等长译前辈配音艺术家们,也收藏了不少他们的各时期作品,电影录音剪辑版的《蝴蝶梦》更是由向雋殊老师本人解说。期待能看到更多的有关长译的历史和演员们艺术生涯方面的故事~~
|
|
8楼#
发布于:2005-09-07 10:49
向老师年迈后声音衰败得比较厉害,我认为。
所以,她后期给姑娘们的配音,在我看来特别“装嫩”。但是《无名英雄》绝对是佳作一个。私底下认为,由于中尉mm这个角色就有那么点“装”的意思,所以,向老师有点“端着”的风格,正好很好结合了角色。 总的来说,还是喜欢上译;长影个别人很优秀,但是总的风格不太喜欢。 完全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观点。向粉丝们别朝我砸砖头。 |
|
9楼#
发布于:2005-09-07 11:22
应该说向老师晚年的佳作是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这部长篇剧汇集了长影译制片厂所有的精兵强将,是一部非常精致的译制片,他的译制水准超出了后来由长影译制的我国引进的最长的电视连续剧(卞卡)。向老师无论是为温柔善良的少女还是为反派配音都把她那天籁美声发挥出迷人的音质,可惜在84年为(浪花之恋)(十字小溪)等影片配完音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影幕上听见她的声音了。幸好(浪花之恋)获得当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算是她成功的收山之作吧,她为影片中松阪庆子扮演艺姬配音真的太迷人了,光听声音你就会爱上这位艺姬的。愿向老师生命之树常青。
|
|
10楼#
发布于:2005-09-07 12:38
下面是引用susu于2005-9-7 11:22发表的: 个人认为陈汝斌的表现更好。无论是音质还是和角色的贴合度。从声音“能力”上说,陈老师仍在高峰,而此时的向老师已经夕阳无限好了。呵呵。 |
|
12楼#
发布于:2005-09-07 13:57
下面是引用铜铃花于2005-9-7 10:49发表的: 虽然长影的声音在色彩上不够绚烂,还会带点泥土气,可长影的朴实、平稳也自有光彩所在。长影的配音都不会抢戏,使观众不会像上译那样过分陶醉在声音的美轮美奂中。在我看来,上译最适合的是那些文学性强、冲突饱满、台词华丽的电影;而长影则更注重生活化,不在细节上太过精雕细刻。 |
|
|
14楼#
发布于:2005-09-07 16:58
下面是引用铜铃花于2005-9-7 10:49发表的: 我不认为向老师“装嫩”。《蝴蝶梦》是1979年译制的,向老师配的女主人公(琼芳登主演)的声音非常贴切,——一点也说不上“装嫩”。那时候,向老师已经50多岁了。她能以老配新,主要是她的声音技术运用得好。 |
|
15楼#
发布于:2005-09-07 17:04
非常想知道长译的老艺术家们的近况!译制片的先驱!
如果当时电影局能多分配一些欧洲.美国.日本的影片给长译,长译一定能译制出很多精彩的配音影片。 《人证》就很精彩!一点也没有泥土气,相反与影片人物非常贴切。其主要角色的配音是大家公认的,而其中小角色如:黑人邻居,两个美国老警察,和警视厅其它警员等角色都配的非常出色,完全有别于长译配的东欧影片。与上译一样精彩!希望能看到更多长译配的影片!! |
|
16楼#
发布于:2005-09-07 22:47
长译的配的《战地浪漫曲》《两个人的车站》等和上译的风格不一样,但一样很好看,尤其是〈蝴蝶梦〉我想由上译来配也很难超过的,孙敖、陈汝斌、向隽殊等人尤其优秀。长译配的苏联、东欧的电影比较多吧,特别有味道。
|
|
17楼#
发布于:2005-09-08 06:16
下面是引用不知肉味于2005-9-6 22:05发表的: 向隽殊老师的配音恐怕难以用柔美来概括,至少是不能全部概括。我认为,向隽殊老师配音的角色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1、柔情万种形。代表作《永恒的爱情》、《春香传》、《舞台生涯》、《没有回来的密使》,《蝴蝶梦》似也应算作这一类。另外,国产片里的《杜十娘》也属这类风格。《无名英雄》里的俞林恋人顺姬也是。2、有个性、有主见的女性。代表作《卖花姑娘》、《复活》。3、机敏干练,有时近于毒辣的职业女性,代表作《不能授勋的英雄》中的洪秀兰,《人证》中的巴衫恭子、《无名英雄》中的防谍队中尉顺姬。本人和太太偏爱的顺序均为3、2、1,仅仅代表个人意见,请指正。 |
|
18楼#
发布于:2005-09-08 10:16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9-7 13:18发表的: 穆阑你好。相册还在,就是更新有点慢了,因为最近实在没什么老电影场所不是。懒了。 http://tong-linghua.photo.163.com 另外,补充解释楼上自己的“装嫩”说。从硬件(发声器官)性能的角度,我坚持认为向老师晚年状况不是太好。这就好比运动员,体力肌肉都不比当年了,但是经验和技巧在呀,出手还是厉害的。装嫩,是老向中向和小向的比较。如果横向比较,同在那个年龄段的配音演员,很多人的硬件维护还是要远远强于向老师,当然,综合效果评价,那就另一回事情了。故,萝卜青菜观点,女奴里面,俺更看好陈汝斌老师的说。 |
|
20楼#
发布于:2005-09-08 19:38
下面是引用benxiong于2005-9-8 06:16发表的: 向隽殊老师配音的电影我看过的主要是《蝴蝶梦》和《人证》和《神秘的黄玫瑰》几部,我看的没你多,指正自然谈不上了。我觉得向隽殊老师的声音不象李梓和刘广宁的嗓音那么亮和脆,但是又有李、刘所没有的柔和,具体的我也说不太清楚,可能是我看她配音的电影没你全面的缘故吧。 |
|
21楼#
发布于:2005-09-08 22:06
下面是引用不知肉味于2005-9-8 19:38发表的: 不知肉味兄太客气了,实在不敢当,我是向隽殊老师的老粉丝。又生于六十年代,不觉引用那个年代的片子多了些,兄提到的《神秘的黄玫瑰》汗,弟没有看过,还有很多向隽殊老师的片子,弟未曾寓目,上面说的,纯属一得之见。一笑而已。兄提到李梓老师,弟也发表点谬论,向隽殊老师与李梓老师配音风格确有相似之处,相似的是第三类角色中需要的霸气,如果说二者有什么不同,弟认为,李梓老师的霸气更外在,而向隽殊老师的霸气是一种内敛的,叫人骨头发凉的寒气。不知对否? |
|
22楼#
发布于:2005-09-09 11:39
长影还有一个叫刘柏弘的配音演员,她好象在八十年代配音很多,有一份84年的汉语翻译片生产材料,长影出品的翻译片她几乎都担当主要、重要角色,我想她应该是向隽殊老师少女形象的继承者吧,可惜87年调到浙江省电视艺术中心工作了,情况就不知道了。我认为这简直是人才浪费,浙江好象没搞过什么翻译片,就听说一部《少女疑云》。舒适、慕容婉儿夫妇、刚去世的李纬老人59年调到新建的浙江电影制片厂,62年又都回去了,因为“浙影”仓促上马,结果只能下马。
|
|
23楼#
发布于:2005-09-09 11:46
我小的时候看的第二部译制片就是《胡蝶梦》对向隽殊老师的声音迷到家了。
|
|
|
24楼#
发布于:2005-09-09 18:27
怎么没有人说说《流浪者》?!这部我的父亲极为喜爱的电影,我深受影响。从小记忆中(80年代初重新公演时)那一开篇激越美妙的手风琴,拉兹的流浪歌,丽达美丽的面庞善良的心灵动人的声音,一直难以忘怀!丽达那一声“拉兹”,叫得人心醉。
——“你为什么发愁?你为什么不看月亮偏看乌云,不能告诉我吗?”“我什么都不想知道,我就知道,你就是你,我爱你。”“拉兹!你知道吗?我快过生日了……嘘,不许问姑娘多大了!你过来我告诉你。二 十 一!噢不,它再看我们呢!(谁?)月亮!!” 好美的声音。质朴中透着妩媚,妩媚里又那么纯真。长大后我想,父亲他们还年少青春那会,一介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穷学生,对这样美好的声音和形象,对这样的善良美丽的好姑娘,该是多么的向往和永忆。 :) 《人证》真的很精彩!曾和包子一起试着配过一次。他的儿子倒是好说,我这边却感到从未有过的难受。“我的儿子,死了!他是我的心肝……我已经失去一个草帽了……所以现在给我这个奖也没有什么用了!我只要我的儿子……能回来!”那样的忏悔,那样的欲哭无泪,那样的肝肠寸断,向隽殊老师是那样的渗入角色,丧子之痛万念俱灰丝丝入扣!我只有听的份儿。 好象模仿李梓模仿丁建华模仿刘广宁的FANS都不少,简爱、叶塞尼亚、茜茜、追捕、蓝桥、绝唱等名段子也颇多象模象样,可是模仿向隽殊老师的,不多。 |
|
|
25楼#
发布于:2005-09-10 08:23
下面是引用铜铃花于2005-9-7 10:49发表的:这个端字用得妙,但我认为,端并不是向隽殊老师的缺点,而成为一种风格。它与矫柔造作、装嫩不能划等号,那是一种不自然,是一种过度修饰,谈不上风格。而向隽殊老师的端是建立在对角色理解基础上的,是对角色的一种创造,且正如铜铃花美眉看到的,这种端特别适合某一类角色。声音变化的说法,我也赞成,我曾听过向隽殊老师与童自荣老师近年在朗诵会上合作的一段《永恒的爱情》,少女气息少了许多,年龄不饶人啊,自然规律嘛 |
|
27楼#
发布于:2007-09-06 22:57
我出生后最先学会的三个字中,有两个是“隽殊”,因为那是我的名字。我父亲因为崇拜向隽殊而给我取了同样的名,无奈,从小到大,很少有人第一次就把我名字读对的,所以,为了纠正别人对我名字的发音,我就给自己取了个同音的网名“倦抒”,因为,在纠正别人对我名字发音方面,我也实在是感到疲倦了
![]() |
|
28楼#
发布于:2008-02-11 16:17
喜欢她声音的,喜欢得不得了,不喜欢的也不喜欢得不得了
我尤其不喜欢她配的杜十娘 但是喜欢她的八杉恭子 |
|
30楼#
发布于:2018-05-28 15:01
最喜欢向隽殊老师在《流浪者》中为丽达的配音!觉得那个时期是她音色最好听的时期!
|
|
|
32楼#
发布于:2018-06-15 03:07
独一无二的声音, 生活的磨砺成为创作的源泉...
|
|
33楼#
发布于:2018-08-12 19:19
《流浪者》中的丽达和《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夫人,还是喜欢向老师为丽达的配音!
|
|
|
35楼#
发布于:2019-03-26 14:53
美眉?这叫法罕见!向隽殊老师的声音很有特点,不知咋的,我一听见她声音就会不然而然的联想起邓丽君美眉来
|
|
37楼#
发布于:2020-04-23 18:50
向老师的声音辨识度很高啊,深深印在我童年记忆中,现在的妹妹发声好像没有那种柔情似水的感觉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