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阅读:2324回复:5

[上译][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7-11 13:43
图片扫描版。
能文本化的网友可将文字交给mulan斑竹统一归档。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55347/1255347-B3FjdjKG3z.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55347/1255347-p4Fkaspflm.jpg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1楼#
发布于:2004-07-11 21:45
[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图片可能需要连续刷新几次。
可另开浏览器窗口看全图。
mulan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04-07-11 21:51
[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norwoods辛苦了,请注一下出处:)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3楼#
发布于:2004-07-11 22:14
[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请查收你的email~
mulan
  • 最后登录
4楼#
发布于:2004-07-11 23:13
[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广播爱好者 1956年第10期
上帝的指纹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1-08-31
5楼#
发布于:2004-07-20 09:41
[转帖]《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主要特点》(陈叙一先生作于1950年代的文章)
[这个贴子最后由上帝的指纹在 2004/07/19 03:14pm 第 1 次编辑]

总算在今天把这篇文章赶完了。

微妙的声音——试谈广播剧的一些特点
出处:广播爱好者 1956年第10期
作者:陈叙一
图片提供:norwoods
录入:上帝的指纹

一般地说,广播剧里没有“动作”(应该说明,是指视觉上的动作)。它唯一可能利用的手段是“声音”:语言的声音、音响效果的声音和音乐的声音。由于广播剧本身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就决定了它不同于其它戏剧形式的特点。
舞台艺术的创作过程最后完成在舞台上;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最后完成在银幕上;可是广播剧的创作过程必须最后完成在听众的“幻觉”里。只有当听众被广播剧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吸引住了,这些声音激起了他们的幻想,使他们的感情和这些声音发生了共鸣以后,剧中的人物和规定情景的特征和深度才能够鲜明生动地在听众的幻觉里塑造出来。
一个京剧的爱好者可能坚持听完梅兰芳先生的“宇宙锋”实况录音。我想,不论他看过或者没看过这部戏,他主要是听梅先生的唱腔(实际上这已经成为音乐性的节目了)。即使在实况录音里填上许多剧情解说,我想听众未必能够从这些“解说”和“唱腔”里塑造出梅先生在舞台上鲜明生动的“形象”。为什么呢?问题很简单,因为梅先生的“宇宙锋”是舞台艺术,不是广播剧。
所以,跟听众的“合作”,由听众自己来补充“形象”的部分,是广播剧的创作规律里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任何广播剧的作者,或者演出者,忽略或者违背了这一原则,那么他们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要被听众“拔”掉的。谁都有拔电台的自由。谁也不能容忍没有形象的戏剧。谁也不会原谅广播剧可以没有“形象”,因为它的表现手段只有“声音”。是戏就得你个戏,就得有形象,广播剧也不能例外。问题是你能不能利用声音在听众的幻觉里塑造出形象来。

一出戏,或者一部电影在开头不免要做些人物,事件,情景等的交代,然后“正戏”才上场,一直到结尾的高潮。在广播剧里不容许这样。如果开场戏不能在第一分钟内吸引观众,使他受到感染,迫切想听下去的话;多好的戏,多好的结尾也是白废,因为听众早拨了电台了。
广播剧的开场戏是具备这样的一些特点:就像我们的旧小说,在第一章回的最后要卖个关子。“毕竟如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样地吸引人。第二,它是全剧的“种子”。一切都围绕着它,就像一个扼要的提纲。往后人物、情节的发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提纲进行,不得离题。因此,广播剧的开场戏不但是全剧的起点,它还是平衡全剧的支点。的确,这样的开场戏不容易写,使作者煞费苦心。不过一旦构思成熟之后,它的结局也往往呈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了。
这也是不同于其它文学艺术的创作。广播剧的作者不容许人物情节在创作过程中“自由”发展。他必须明确每一场戏的细节,从哪儿起,到哪儿止,下边该接哪场戏。一个广播剧从头到尾都非常严谨,不得有半点松散,就像填旧词一样,要求严格得很。广播剧的这种结构有它的优点。使整个戏显得非常精练,紧凑,明确。但是也有它的缺点(不如说,是广播剧本身的局限性)。一、情节的结构只能是直线的;可能一个广播剧里有一百场戏,但是场与场之间必须有连续性,不能半腰里“节外生枝”。它不能像舞台戏或者电影,除了情节主线之外,容许有若干副线的存在。万一非“跳”出去不可,而也得明确地告诉听众这是“跳”出去了;并且要很快地“跳”回来,否则听众会把主线给忘了的。二、人物不能过多;主要角色以不超过五人为宜,以上的这些限制主要是为了避免“紊乱”的产生。广播剧最忌讳“紊乱”,像一个双目失明的瞎子那样地怕紊乱。收听广播剧的听众实际上是跟瞎子一样,是完全靠“声音”来辨别周围的事物的。当他思想里产生紊乱的时候,人物就停止了活动,情节的线索也中断了,在他的幻觉里的“形象”也就随之破灭了。

语言在广播剧的声音构成部分里占着首要的地位。广播剧里可以没有音响效果和音乐,但是不能没有语言。广播剧里的语言不但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其他戏剧形式中人物的“动作”。它是提炼了又提炼了的语言,是诗的语言。像每一行诗那样的富于形象,那样的激起人们深悠的幻想。任何冗长的,枯燥的,平淡的语言都应该从广播剧里洗刷出去。
即使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只能记住对方说话的中心意思,不可能记住对方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广播剧里的语言虽然精练,但是也逃不出这个规律。不过每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或者每一段词的最后一句话必然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按以上的规律,概括地说,广播剧里的语言必须是精练的,富于戏剧冲突性的;是简短的,不是冗长的;是着重点放在每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或者是每一段词的最后一句话。唯有这样才能激起幻想,赋予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达到这样的语言标准,首先作者必须深入生活,熟悉人民大众的语言规律,然后才能加以提炼;第二、“写”出来的词它要经得起演员们的“念”。从“听”的效果里来检验“写”下来的语言,永远是最科学,最实际的办法。

据说广播剧的最原始的形式是脱胎于“小说朗诵”节目。除了朗诵者以外,由另外几个人来担任小说里的对白部分。后来又逐渐添上些音乐和交易来加强气氛。这种形式开始盛行于法国;当时还没有“广播剧”这个官名,简单地被称为“蒙太奇”。事实上,广播剧是比较接近电影艺术,它不受舞台空间的约束;可是它比电影更精练,更诗意。虽然它的普及性比电影更大,它可以被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万万的人同时收听;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广播剧的优越性比电影或者舞台剧更大。正如同油画、水彩画和国画各有各的长处,不能拿来作生硬的比较一样。
比较起其它的戏剧形式来,广播剧的历史还是较短的。它从黄色的商品广告艺术里挣扎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里的美国。因此,像这样年青的艺术形式,它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作深刻的探讨和发掘。
固然在今天,由于这新颖的艺术形式还没有被我们掌握,所以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电台每天广播的其它文艺节目并没有得到任何报刊杂志的评价;这也是事实。对每天每小时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听众(在我广播事业日飞猛进的今天,这数字是极保守的),采取这样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总之,以我们广播事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今天的广播节目是不相适应的,还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其中,特别是广播剧这个形式,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让我们赶紧掌握这些“微妙的声音”,赶紧利用它,为千千万万的听众来服务!
心中的中国美声永远的No.1 & No.2——童自荣老师和刘家祯老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