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鼠标点击图片可放大。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13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38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39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0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1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2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3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4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5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6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7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8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49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50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51期
《中国电视报》2005年第52期
《中国电视报》2006年第2期
《中国电视报》2006年第3期
|
|
1楼#
发布于:2005-10-17 16:05
谢谢!辛苦了!~
第一篇文章瞧着真是眼熟,就好象作者的剪刀+浆糊早已准备好了,几乎没有原创的内容,还有照搬曾有过一个令人笑倒的“英文版”的、象模象样地刊登在当地一“英文”报纸上的错误百出到将向隽殊老师写成“多轨重叠录音师”出身的文章里的某些部分,倒不怕以讹传讹,被人笑话。看来于心不诚、对译制片一窍不通却又别有其用意在内的典型行为,也莫过于此了。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是“张紫宣”还是“张紫宝”?图片字迹模糊。 |
|
3楼#
发布于:2005-10-18 23:04
第一要感谢雨中蔷薇、gog的认真扫描,能看清所有文字。
第二么……原文惹得俺心痒痒的,叫俺把过传忠老师传授的“咬文嚼字”习惯又使上了,那“较真儿”的老毛病就是容易复发啊!(——都是穆阑斑竹经常“鼓励”呀“感谢”的惹的祸!) 对童老师介绍段落里至少两处写了“童子荣”,看得令人联想起“杨子荣”。那报纸上所刊发的“佐罗”图片好像有八字胡,应该是安东尼·班德拉斯的《佐罗的面具》剧照吧?不是阿兰·德隆的《佐罗》; 对曹老师也至少有两处用了“曹蕾”,可见作者认为女性不该用“雷”这样响亮的字眼。曹聚仁先生若有知,不知作何感想?上海确有个小“曹蕾”,那是“卡西欧家庭卡拉OK大奖赛”时唱《小猫咪》和动画片《邋遢大王》主题歌《小邋遢》的。 对乔榛、丁建华那段的描述简直到了“客里空”的“巅峰境界”,说得像当事人亲历似的。好像是到了今年译制《翻译风波》时乔老师才得病,才不得不离开搭档丁老师和话筒。既然作者援引了王志的《面对面——光影百年》,也该打开电视机补补课吧?!画面里乔老师状态很好嘛!他几度战胜病魔的事实“地球人都~知道”,怎么作者那会儿上哪去啦?可别让读者连带着冤枉了《面对面》和《讲述》、《艺术人生》的剧组撰稿人呀!还有“刘峰”是谁?该是刘风吧。 |
|
|
4楼#
发布于:2005-10-19 11:33
另外,30集电视剧的音频文件,无论是否已经合成,都应该属于比较庞大的文件了,一般来说好象不会那么轻易被删除的吧,“误操作”在此可信度并不高(除非技术人员水准过于低下或硬盘空间实在不够),倒象是管理不善、未对素材进行有效标识、备份所致,说实话象这种大“岔子”现在就是连菜鸟级的影音制作爱好者们也不大会出的。
|
|
5楼#
发布于:2005-10-19 11:53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0-18 23:04发表的: 也不是。 应该是另一个早期版本。 |
|
6楼#
发布于:2005-10-20 23:12
是“乐趣”还是悲哀?!
每次媒体发东西我们都能挑出错来,说不出是“乐趣”还是悲哀,这几乎成了本网的“职业病”了。打开网页看文章,打开电视看字幕,竖起耳朵听“原配”还是“重配”,连影碟机都没有这里的“超强纠错”功能厉害。这种“职业病”多少分散了我们欣赏和怀念的精力,实在希望这个“专长”早日荒废掉啊!一方面,期待各位前辈老师和苏奶奶一样,多写几本“译制片宝典”,让那些小记者撰稿前多多预习;另外,媒体“新新人类”可以向自己的父母们讨教,因为那代人才是译制片辉煌期的基本观众群。 在另一方面,应该还“黄金时段”给各类中外影视片,并还正规音像渠道给优秀译制片。——过去许多好片“黄金时间段”播放,还有降低案发率的收效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王子复仇记》、《简爱》、《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苔丝》等影片的放映,一度带动了青年们阅读中外名著的热情,起了提高文学素养的导读作用,功不可没,其影响延续至今。 而眼下“中凯”等机构购得同步发行权、强行搭车广告的所谓“正版”影碟,多半是香港和内地合拍的恶俗搞笑片。像刘青云、古天乐、张柏芝、刘嘉玲、郑秀文、谢霆锋,这些本来小有名气并有一定演艺潜力的男女艺人,现在连看到他们的名字也会反胃,只因为没有优秀影片的座标,影视界才充斥这类精神垃圾。而一些“非主流”的碟商,反倒“兢兢业业”地制作了许多我们久违的佳片影碟,勾起人们心底的一丝温馨,也使大家有了参照和鉴别的镜子。 但愿这段不正常的状况成为不再复返的“历史”! |
|
|
10楼#
发布于:2005-10-30 21:39
下面是引用norwoods于2005-10-19 11:53发表的: 上面的封面有八字胡的佐罗确实不是安东尼奥演的佐罗,这张八字胡的佐罗我记得是小时候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佐罗,我以前也发过帖子专门咨询过有八字胡的佐罗是什么时候的版本,但没人能说的清楚,应为有八字胡的佐罗是我小时候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佐罗,上海电视台肯定播放过,因该8年多以前了,因该不是童老师配音的,后来看过阿兰的龙版本的佐罗,一开始觉的怎么阿兰的龙版本的佐罗和我小时候印象看过的佐罗版本不一样啊,一个有胡子,一个没有胡子,后来才知道是2个不同的版本,又后来慢慢接触到配音了,才知道童老师只配音过阿兰的龙版本的佐罗,其他版本佐罗没配音过。 佐罗的版本其实有起码20个版本以上,不同的国家都拍摄过,以前看过一部DVD专门介绍不同时期版本的佐罗,从黑白片版本的佐罗,到最新版本的佐罗都有介绍。 |
|
11楼#
发布于:2005-10-31 08:19
我有一张剪报是介绍阿兰德隆之前几位佐罗的,还配有3张图。记得我好像传上来过。
|
|
|
12楼#
发布于:2005-10-31 10:28
下面是引用雨中蔷薇于2005-10-31 08:19发表的: 你说的剪报没看到过,能不能在发一次啊,谢谢。 |
|
15楼#
发布于:2005-11-15 10:49
好喜欢这些报道。
楼主辛苦了。 应该中国电视报有新的一期了吧。 期待楼主最新的图片报道。 |
|
16楼#
发布于:2005-11-15 11:55
已寄给版主了,还没更新
|
|
|
17楼#
发布于:2005-11-22 08:29
《中国电视报》这期苏秀老师的专访抄袭了赛人《无法遏制——听苏秀的录音有感》 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439 的不少句子。
|
|
18楼#
发布于:2005-11-24 09:34
下面是引用flang于2005-10-30 21:39发表的: 有关几位佐罗的剪报已经传给头了,看头怎么安排吧 |
|
|
19楼#
发布于:2005-11-25 08:47
|
|
20楼#
发布于:2005-11-27 18:11
[陈红]那篇文章有误.[未来水世界].[变相怪杰].[蝙蝠侠与罗宾]都是在长春译制的,怎能说在北京期间?
|
|
22楼#
发布于:2006-01-03 22:09
gog姐姐说这个报道本周没有继续。我们再等一周,如果下周还不继续,那么这个置顶帖就要取下来了。
非常非常感谢gog姐姐和雨中蔷薇。:) |
|
23楼#
发布于:2006-01-04 11:20
估计是GAME OVER了
头,我上次传给你的怎么一直没见贴出来啊? |
|
|
25楼#
发布于:2006-01-05 08:09
是我说从旧书市中掏出来的关于老厂长等人的文章和图片啊!
是不是资料库中已经有了? |
|
|
27楼#
发布于:2006-01-05 13:21
下面是引用雨中蔷薇于2006-1-5 08:09发表的: 哦,对不起对不起,我还没找人录入呢。 想等gog姐姐有点空的。 再过几天! |
|
30楼#
发布于:2006-01-07 20:29
两篇文章都已经发稿,非常非常感谢雨中蔷薇和gog姐姐!
文章地址: 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1343 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1346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比一下过去记者是怎么写人物特写的。 蔷薇提供的资料里还有一个乔榛的图片集,等过几天在主页看吧。 |
|
33楼#
发布于:2006-01-10 09:56
2006年第2期《中国电视报》还有一篇曹雷老师写的<我这一家子>,不知道gog姐传上来了吗?
|
|
|
35楼#
发布于:2006-01-11 09:12
最近忘心眼比较大 也不敢承诺什么了。看吧,要是今天能想起来,我就扫上来。要是不行,就还得拜托gog姐
|
|
|
36楼#
发布于:2006-01-11 09:20
下面是引用雨中蔷薇于2006-1-11 09:12发表的: 报歉,我没看到。在哪版? |
|
|
37楼#
发布于:2006-01-11 10:39
具体哪版我也没注意,只记得是倒数的版里,上半部分。
|
|
|
38楼#
发布于:2006-01-11 13:32
Re:是“乐趣”还是悲哀?!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0-20 23:12发表的是“乐趣”还是悲哀?!: 的确是这样~~ : ) 而且,若经观察一下,也不难发现,这种需要读者和观众的“超强纠错”功能“开足马力”的各种报章文字或所谓的“译制片”,其制造者、刊播者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密集型”的倾向。。。而象《译制片回眸》这类的不痛不痒、差错连连、明显并非出于真诚关怀却又极尽“趁热打铁”牟取利益之能事的制作者,他们的文字也已经被某些同一“口径”的影视报刊视作了标准参照物,反正不断地炒冷饭估计也是因为“巴普洛夫已经吃了两遍了”?(^0^)却也不管读者是否爱看,真的很可惜了那么多能和老艺术家们近距离真诚接触的机会。而举出的“30集电视剧音频因误操作被删”那种例子,倒很象是整篇文章实在写不出什么生动而吸引人的内容而被迫需要活跃一下气氛,然而其效果却适得其反,不透露还好点,这一透露就再次暴露了某电视台的技术水准和工作态度之差。不过也难怪,译制片领域向来就不是满大街会讲普通话就能干得了的,要宣传并无优秀作品得到公众认可的配音工匠/劣角等等一直就是最乏味的,因为本来就写不出什么来的,即无真正够格的艺术水准,也无令人钦佩的个人经历,而硬凑出来的逸闻趣事往往显得很牵强,过于断章取义地拼接老艺术家们的文字、言谈以作他用又需要时刻防止被人看出其间的“端倪”,弄不好反而自找麻烦乃至狼狈不堪,还苦了那一批穷途末路、只能靠拾人涕唾来“苟延残喘”的网络“叫花子”们通过猛翻“垃圾箱”来整版地刷屏,的确是很累人的哟。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