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厂如家 (黑白,艺术性纪录片,1958) 导演,赵明;编剧:,赵明;摄影,冯四知;演员金焰(工业部长),杨公敏(阿祥),傅惠珍(李妻),二林(刘妻),柳杰(老年女工),中叔皇(造船厂厂长),程引(李金彪),师伟(青年女工),张子良(刘国荣),于鼎(盛家海) ,吴骐(小童),茂路(老年工人),达旭(张孝根),张婉(彭妻),江山(彭师傅),冯奇(设计师),陈志坚(工会主席)。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上海石粉厂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厂长刘国荣积极动员工人们破除迷信,大闹技术革新,提高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厂里的土工程师彭师傅提出改革磨粉机的建议。墨守陈规的职员盛家海认为机器已经破旧不堪,改革缺乏理论根据。刘厂长积极支持彭师傅的建议,将磨粉机翻修改装。第一次试车失败了,盛认为得不偿失,影响正常生产,要求放弃试验,继之,职工们又自己动手盖工房、宿舍。就连原来作风大手大脚的盛家海,也学会了精打细算、勤俭办厂。在“双反”(即反贪污、反浪费)运动中,该厂又提出了更先进的指标,与百年大厂中国造船厂挑战。
典型报告 (黑白,艺术性纪录片,1958) 导演,游龙;编剧,李德复;摄影,曹威业;演员,廖瑞群(燕儿妈),胡庆汉(白支书),梁山(王开发),胡小菡(燕儿),朱莎(演唱者),康泰(小杜),李玲君(金芳),杨蔚如(大贵),富润生(王老爹),高博(张书记)。 某山区雪峰乡支部书记小杜为了响应大跃进的号召,计划将红花农业社的五亩水稻试验田提高到十亩,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为全县跃进的典型,不料在全县跃进大会上作典型报告时,却引起了哄堂大笑。县委张书记批评了小杜的自满情绪,并鼓励他依靠群众,多想办法。小杜回来后就发动群众上山找泉水,找到了久已干枯的龙潭泉眼。他又带着跃进两百亩的新指标到县里汇报,以为这下子可摘掉保守典型的帽子了,岂知更落后了,别的社规划已经不是几百亩,而是几千亩。他懊恼地回到红花社,立即召集各社社长开会,发动各社从红花社的龙潭泉引水改种水稻。这时,张书记来雪峰乡视察工作,启发小杜发动各社再次上山找泉水。与此同时,远近各社都传来找到泉水的捷报。不久,这里满山都种上了水稻。小杜应县委张书记的邀请,带着一万五千亩的新指标,去作典型报告。 钢城虎将 (黑白,艺术性纪录片,1958) 导演,赵明;编剧,吴洪侠,赵玉明,卢芒;摄影,冯四知;演员,黄国林(余志刚),凤凰(林素华),程引(马俊),张鸿眉(小刘),吴江(小吴),傅伯棠(黄工程师),赵汉(小马),包锦芝(小护士),季虹(小王),李农(张师傅),金川(刘厂长),张冀(倪文波),卫禹平(郭书记),刘非(张世诚)。 在大跃进形势鼓舞下,上海钢铁厂党委书记郭坚提出把钢产量翻一番。转炉车间主任马俊及厂里的黄工程师对此表示怀疑,厂党委批判了他们的保守思想,发动群众大闹技术革新。转炉车间老师傅倪文波,在青年炼钢工人余志刚和行车工张世诚的帮助下,改革了转炉,大大提高了炉产量。为解决钢水供应和行车调度问题,余志刚和张世诚提出钢模钢锭“双吊”的办法,图纸设计出来后,黄工程师认为缺乏理论根据,反对试验。余志刚等没有因此被吓倒,在党委郭书记的支持下,他们终于将“双吊”试验成功。 巨浪 (黑白,艺术性纪录片,1958) 导演,刘琼,强明;编剧,艾明之;摄影,沈维康;演员,王琪(高松年),阳华(金工程师),邓楠(邹书记),于飞(徐计划员),王静安(张文英),康泰(曹如桂),章志直(田父),高正(陈金富),富润生(吕文泉),高博(田根宝),夏天(梁大康)。 在大跃年代里,国家交给江南造船厂建造一艘五千吨海轮的任务,原计划十八个月完成,后改为十四个月完成。为了学先进赶先进,厂党委派装配工段段长田根宝到大连造船厂学习先进经验。这个只有八十三个职工的小厂向江南厂提出挑战,逼得江南厂第二次改变计划,一跃而为九个月完成任务,四个半月下水,向“八一”献礼。于是,江南厂的各个车间、各个工段之间展开了友谊竞赛,以致从大连造船厂学习回来的田根宝,几乎一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机械加工段段长陈金富,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事不和群众商量,只知道蛮干,生产效率很低。厂党委邹书记及时帮助陈金富召开了工人的紧急会议,发动全段工人大闹技术革新,提高了工作效率,七天完成了一个半月的任务。装配工段段长田根宝也立即召开工人紧急会议,决定提前上船台,提前大合拢。这时,工人们又提出争取“七一”下水,向党献礼。不料“七一”没有潮水,有潮水的日期是七月四日和六月十九日,最后,在全厂工人的努力和全国各有关厂的协作下,终于在六月十九日顺利下水,仅用七十天时间就造好一条五千吨的大海轮。 油船火焰 (黑白,艺术性纪录片,1958) 导演,毛羽;编剧,毛羽;摄影,李崇峻,赵磊;演员,陈述(俞旭东),韩非(蓝非清),蓝谷(张良材),夏芒(船长),韩涛(刘桐),陆英华(章阿法),毕克(朱小福),高正(孙长松),石寅光(费一新),李镛(何海平),于鼎(包永兴)。 建设三号油船大管轮的张良材为解决油船烟囱冒火事故,和船员包永兴、章阿法等一起查找原因。轮机长蓝非清认为没有办法解决,党支部书记何海平也认为希望不大。不久,蓝非清调到别的船上工作,张良材等和新来的轮机长费一新、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孙长松一起继续探索冒火原因,终于找到消灭冒火的办法。当蓝非清再次调回建设三号油船工作时,他认为张良材等人的解决烟囱冒火的办法缺乏理论根据。他提出一个新的专家方案,得到了海运局俞科长的支持,批准他的方案代替张良材的方案在建设三号船上试行。局党委书记刘桐批评了俞科长迷信专家的错误思想。蓝非清的做法,又引起冒火的明显征兆。建设三号油船党支部决定根据上级的指示,中止蓝非清的做法。与此同时,其他油船采用了张良材的做法,解决了烟囱周期性冒火事故。最后,局党委书记刘桐批评了蓝非清迷信权威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推广了张良材的做法。 还有: 海上红旗,邱岳峰 重要的一课,周瀚 热浪奔腾,周瀚 等。 |
|
1楼#
发布于:2005-10-23 15:58
我中奖了,一个都米有看过,哈
![]() |
|
|
2楼#
发布于:2005-10-23 15:59
汗,我也一部都没有看过
|
|
|
4楼#
发布于:2005-10-23 22:40
非常难得的资料!很多前辈配音艺术家们从艺生涯中的一些细节大都鲜为人知,只能靠配音爱好者们一点一滴地进行发掘、整理了。谢谢楼主!~~
|
|
16楼#
发布于:2005-11-24 06:50
俺们比较土只看过《海上红旗》具体讲的啥意思,也忘了
![]() ![]() ![]() ![]() ![]() ![]() ![]() ![]() ![]() ![]() ![]() ![]() ![]() ![]() ![]() ![]() |
|
|
18楼#
发布于:2005-11-24 10:52
还有<<51号兵站>>里的毕克演一个小特务
|
|
|
19楼#
发布于:2005-11-25 14:09
呵呵,我真是啥都不知道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