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阅读:7851回复:5

[上视][资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有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2-02 15:10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一、儿童话剧
1.表
5幕儿童话剧。编剧董林肯。根据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的同名小说改编。
剧情:流浪儿裴七在拘留所里偷了醉鬼顾大爷的金表,被送进保育院。他对指导员罗世音的关心无动于衷,却企图把所藏的金表取出逃走。不巧,被一起进保育院的独眼龙撞见。第二天顾大爷来向裴七讨还金表,大家为他叫冤,使他良心受到谴责。这时,犯案的独眼龙从狱中逃出躲进保育院。正当他要抢走金表时,被大家捉住。警察送来一个小女孩,她妈妈因无钱治病死了,爸爸就是顾大爷,这使裴七的内心受到强烈震动,终于把金表还给顾大爷的女儿。最后,裴七被选为模范儿童。
民国36年(1947年)4月10日,首演于兰心大戏院。演出顾问:熊佛西、黄佐临。导演:张石流。舞台设计:任德耀。演员由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低年级学生担任。主要演员:赵贵生(钱荪)饰裴七。易枫饰顾大爷。丁宁饰独眼龙。杨滢饰罗世音。公演同时宣告儿童剧团正式成立。宋庆龄观看演出并会见演出人员。后移至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剧场、法国公立学校大礼堂(今科学会堂会场)公演,共演出8场,其中为贫孤儿童义演2场。《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时代日报》、《新闻报》、《联合晚报》、《和平日报》、《大陆报》(英文)等作了报道,《新少年报》出版专页,洪深主编的《大公报》副刊《电影与戏剧》出版特刊。熊佛西、刘厚生、梅朵、尼金等人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儿童剧团的成立和《表》的演出,对推进中国儿童戏剧运动起了积极作用。同年7月30日,宋庆龄为剧本《表》出版题词:“《表》是一出深刻而动人的儿童剧,中国福利基金会办的儿童剧团,曾在上海演出,成绩良好,它不仅对儿童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同时也给予从事儿童教育者一个明确的启示。”
剧本于民国36年11月由立化出版社出版。
2.小马戏班
4幕6场儿童话剧。编剧张石流。
剧情:红鼻子班主为了发横财,骗了一群穷苦孩子,把他们装扮成猴子、老虎、小羊、小狗等,组成小马戏班到处卖艺赚钱。他还狠毒地把一个孩子变成半人半兽的哑巴人头熊。流浪女孩子胡小春来到小马戏班,红鼻子又想把她变成人头狐狸,被人头熊和小伙伴们冒死救出。孩子们从班主的魔掌中逃了出来,躲在破祠堂里,大伙儿决定不再过那半人半兽的痛苦生活,自己组织了一个小马戏班。开张那天,锣鼓喧天,观众踊跃。他们开始过起自由快乐的日子。
民国36年10月18日,首演于兰心大戏院。导演张石流。舞台设计任德耀。演员由育才学校戏剧组学生担任。宋庆龄观看了演出。后移至黄金大戏院(解放后改为大众剧场)免费公演。民国37年4月到各学校为儿童义演。由该团的首届儿童戏剧训练班学员演出。主要演员:陈发奎饰红鼻子班主。刘妩倩饰人头熊。杜荣华饰胡小春。王晖文饰小丑。共演出16场。在报纸的演出广告中写道:“红鼻子班主,手段毒辣,小马戏班里,重重黑暗。为全国孩子们请命,打倒无耻的吸血虫。”《时代日报》评论说:“像在最黑暗的地方亮光还是依旧不会绝迹一样,今天可喜的是,我们又能看见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为孩子们演出了一个新戏《小马戏班》。”
剧本于民国36年11月由立化出版社出版。
3.友情
4幕儿童话剧。原名《祖国的园地》。编剧任德耀。
剧情:初中三年级学生李小蕙,受中队长杜强和团支书陈银弟的委托,帮助迷上足球而拉下功课的赵大畏补课,而赵大畏正为校园一角将开垦荒地的消息而兴奋不已,无意中摔坏了李小蕙进行嫁接试验的花盆,两人为此不欢而散。李小蕙也不愿意担任垦荒设计工作。细心的陈银弟帮助李小蕙重新装好嫁接花盆,并说服李小蕙,使她重又参加了设计工作。在大家的帮助下,赵大畏赔偿了李小蕙的花盆,学习也有了进步。在毕业典礼上,李小蕙代表大家把亲手开辟的园地种植工作移交给新同学,在共同学习和劳动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将使他们终生难忘。
1954年8月28日,以《祖国的园地》剧名首演于曙光剧场。同年9月在长江剧场参加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部主办的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获创作演出奖。公演期间,宋庆龄、谭震林和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及其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先后观看。1955年,由任德耀改编、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更名《青春的园地》,在全国放映,该团演员在影片中担任主角和重要角色。1956年3月,剧本经过重要修改,在北京天桥剧场,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更名《友情》,获演出一等奖。任德耀获编剧、导演二等奖。刘安古、姜自强、沈娴秋获演员三等奖。并获舞台管理二等奖和舞台革新三等奖。1954~1958年主要演职员:导演任德耀。副导演李永铎、任复。舞台设计胡冠时。主要演员:郑振瑶、沈娴秋(特邀)、汪稚君饰李小蕙。康安声、刘安古饰赵大畏。傅延敏饰陈银弟。张秀瑰、姜自强饰杜强。自首演至1958年3月共演出90场。
剧本于1956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友情》手稿本和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一等奖奖状,于1957年由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收藏。
4.枪
4幕6场儿童话剧。编剧王世镇。
剧情:抗战时期的一天夜里,王家庄的儿童团团长玉堂,率团员们和乡亲一起欢迎八路军独立营进驻,儿童团员们羡慕侦察员大老李身上挂着的驳壳枪。第二天,玉堂他们配合部队站岗放哨,因没枪而让一个抓到手的小汉奸跑掉了,他们商量向张区长要,区长向他们讲明现在根据地最缺的是枪,大老李的枪是营长借给他使用的。于是,玉堂和团员们乘庙会赶集混入日军据点,把那个跑掉的小汉奸身上的手枪夺走。当据点的日军前来报复时,独立营设伏击圈歼灭了敌人。玉堂等目睹枪在八路军手中更有用,就把夺来的手枪献给了八路军。
1958年2月1日,首演于新落成的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孟远。舞台设计胡冠时。主要演员:张承明、陈海根饰玉堂,董明饰塌鼻子,姜自强饰小牛,袁聪、顾帼一饰五嫚,夏克强饰大老李,姚金石、洪绳之饰黄宝。自首演至1963年2月3日,共演出169场。
剧本于1958年5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3年12月出版摄影连环画。1980年5月,王世镇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剧本二等奖。
5.地下少先队
10场儿童话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集体创作,执笔奚里德。
剧情:民国37年秋,上海一所私立弄堂中学,工人子弟江大成和同学吕小可等为了减免学费和朱校长进行交涉。朱校长根据特务学生吴关根的密告,借口出售《新少年报》把江大成开除。江大成受杨明老师启发,团结小伙伴参加地下少先队,他们秘密收听新华社广播,印发传单,吕小可等为此上课迟到,引起朱校长和敌特吴关根父亲的怀疑。在紧要关头,杨老师掩护了他们。在杨老师向江大成等布置迎接上海解放的任务时,突然吴关根父子前来搜捕。江大成等人巧妙掩护杨老师转移。在隆隆的炮声中,江大成和伙伴们团结全校师生迎接上海解放。
1959年2月7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任复。舞台设计胡冠时、施良骥。主要演员:刘安古、洪绳之饰江大成,宋岚饰杨明,宋捷文饰朱校长,胡德龙饰吴父。1959年3月,参加上海市戏剧会演,并作为上海市庆祝建国10周年献礼剧目演出。12月,参加庆祝中国少先队成立10周年演出。演员刘安古、顾帼一和舞台设计胡冠时,在参加上海市1959年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汇报演出中获奖。1960年经奚里德改编,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自首演至1961年7月23日共演出167场。
剧本于1960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连环画。
6.小足球队
5幕儿童话剧。编剧任德耀。
剧情:初二班学生足球队中锋路阳,在争夺校冠军中个人逞强,被班主任江荔撤换。他在同学吴金宝带来看球的“爷叔”影响下,另组“无名队”并任队长,要和冠军班级队抗争。让表哥黎明当了“无名队”右锋。黎明发现“爷叔”在训练中指使队员暗中伤人,便提醒路阳注意。但路阳固执己见,比赛开始,班级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无名队”纪律涣散,连连输球,路阳、吴金宝胆怯退场。这时,班级队发扬风格,派出两名主力队员支援对方,使路阳等深受感动,重新回到班级集体之中,当场揭穿了“爷叔”的丑恶面目。经过这场风波锻炼的小足球队又朝气蓬勃地活跃在运动场上。
1963年12月19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任德耀、任复。舞台设计胡冠时。主要演员:刘安古饰路阳,刘子枫饰黎明,严丽秋(特邀)、杨玉天饰江荔,宋家琪、吴慈华饰“爷叔”,姜自强饰吴金宝。1964年1月参加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3月赴北京汇报演出,并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1963年以来优秀话剧评奖大会。获剧本奖和演出奖。4月1日,宋庆龄致函任德耀暨全院演职员表示祝贺。周恩来、宋庆龄、贺龙、谭震林、李先念、邓子恢、邓颖超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观剧后对演职员说:“这个戏选择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解决得也很好。”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转播了演出实况。1965年由任德耀与石方禹、林朴晔合作改编,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自首演至1978年4月23日,共演出102场。
剧本于1964年6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7.童心
7场儿童话剧。编剧秦培春。
剧情:1975年秋天,上海某中学班主任童心被迫退休在家,发现邻近孩子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读书无用论”的毒害,童心毅然放弃女儿为他安排的舒适生活,在家里办起了温课小组,为此遭到学校特派员夏文甫的阻挠。童心不顾个人安危,仍然投人争夺孩子的“拔河赛”。他耐心说服动辄打骂孩子的阿祥父亲和讲“实惠”的小刚妈;他激发阿祥、小黑皮的求知欲望;他深夜为好学的小刚“函授”,给偷偷搞试验的青年科学家提供宝贵资料;他教育当教师的女儿忠诚党的事业。最后重心被夏文甫传令隔离审查,孩子们含着悲愤的泪水目送他离开小楼,并唱起歌曲《飞向2000年》。
1978年6月13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任德耀、刘安古。舞台设计查国钧、马勇民、徐漪文。作曲张鸿翔。主要演员:金安歌、战车饰童心,章安娜、张杰饰小黑皮,胡文杰、刘国英饰顾阿祥,夏克强、蒋锡礽饰夏文甫。1978年7月,参加上海市话剧汇报演出。1979年3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宋庆龄、王震、彭真、康克清等中央领导出席观看演出。宋庆龄在《人民日报》发表《我看〈童心〉》一文指出:“剧本塑造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这是一出好戏,对成人和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该剧1980年5月参加上海市文化局召开的(1976.10~1979.12)创作演出评奖大会,获创作演出奖。宋庆龄致函该院表示庆贺和鼓励。自首演至1979年6月9日,共演出132场,观众184088人次。
剧本首次发表于《上海文艺》1978年第9期,1979年4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摄影连环画。
8.宋庆龄和孩子们
6场儿童话剧。编剧任德耀。
剧情:民国37年,宋庆龄在上海码头安排运往解放区救济物资时,遇到了流浪儿猫儿眼和陈大垛。宋庆龄把这两个苦孩子安置在她创办的儿童剧团里,从此他俩和剧团的小伙伴一起学文化、排节目。宋庆龄经常去看望并指导他们识字,大家都叫她宋妈妈。猫儿眼开始贪玩起来,结果上了敌特秦学礼的当,泄露了宋庆龄委托交通员去解放区的重要秘密。宋庆龄处变不惊,巧妙地骗过敌人,营救了同志,也教育了猫儿眼。敌特抓不到交通员和杰米,就继续在猫儿眼身上打主意。经过一场生死搏斗,猫儿眼终于又回到了宋妈妈的身边。宋庆龄意味深长地对猫儿眼说:“天快亮了,你们的‘亲妈妈’就要来了。”
《宋庆龄和孩子们》的创作演出,首次在儿童戏剧台上成功塑造了宋庆龄这位伟人的艺术形象。1982年9月9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刘安古、康安声、姜自强。舞台设计查国钧。作曲张鸿翔、朱良镇(特邀)。化妆造型吴建安。主要演员:朱静霞、王群饰宋庆龄,顾帼一饰猫儿眼,王祖弥饰陈大垛,胡文杰饰孟欣,毛交康饰秦学礼,章安娜、庄德芬饰杰米。1982年10月,赴江西省南昌市参加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南方片),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11月,赴北京参加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汇报演出。陈丕显、康克清、荣高棠、朱穆之、王光美、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等先后观看了演出。自首演至1984年6月10日,共演出68场,观众97297人次。
9.少女宋庆龄
5场儿童话剧。编剧张久荣。
剧情:少女宋庆龄放学回家,目睹贫苦农家女儿海妹被卖的悲惨情景,想凑钱相助但未成。此时,巡捕告示捉拿她父亲的朋友孙中山,急忙回家。正当她为海妹担忧时,父亲宋耀如把海妹带回了家,原来海妹是被孙中山救出来的。从此,宋庆龄教海妹学文化、懂道理,成了好朋友。当宋庆龄得知孙中山是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党人时,非常敬佩,并以巧妙的方法帮助逃脱追捕,登上舢板。海妹最终被郭老板抓走害死,愤怒的火焰在宋庆龄心中燃烧,她牢记孙中山的教导,决心为追求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人类的光明而献身。
1992年9月16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康安声。舞台设计马勇民。作曲张鸿翔。主要演员:姚培华、黄明媚饰少女宋庆龄,孙宣慰、范蕾颖饰海妹,赵新、阎秋生饰孙中山,杨宝龙饰宋耀如,战车饰清政府官员,宋妙来饰郭老板。本剧依据宋庆龄少年时代的一些事实、经过艺术加工和虚构,抓住历史精神和历史人物的本质进行精心创作。为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00周年,于1993年1月17日举行纪念演出。上海市有关领导和专程从海外来沪参加纪念活动的孙中山、宋庆龄亲属和外宾观看了演出。1992年12月,参加由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1992年全国儿童戏剧(录像)评比调演,获剧目三等奖。姚培华、孙宣慰获表演奖。自首演至1993年5月8日,共演出164场,观众184100人次。
剧本发表于《上海艺术家》1993年第3期。
10.少年邓小平的故事
7场儿童话剧。编剧欧阳逸冰。
剧情: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华巴蜀大地上诞生了一名叫邓先圣(后改名邓希贤)的男孩。贤娃儿自幼淳朴忠厚、聪颖好学,赢得大家信任。他一面对洋鬼子侵略中国忿忿不平,一面又瞒着家人从洋教堂里买来西药救活奄奄一息的小伙伴。他朦胧地感到,外国也有对中国有用的东西。辛亥革命后,贤娃儿一家期盼着光明的未来。然而,革命果实很快被窃取,救国梦落空了。磨难使邓希贤迅速成长起来,他热情勉励好友打消自杀殉国的空想,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反帝运动。16岁那年,邓希贤告别了亲人,赴法国继续寻找救国的真理。他就是中国人民伟大而忠诚的儿子——邓小平。
1997年5月30日,首次试演于杨浦大剧院。导演黄意(特邀)。舞美设计马勇民。作曲伊明五(特邀)。主演:范蕾颖饰童年邓小平,殷超斌饰少年邓小平。1997年9月,赴江西省南昌市巡回公演。10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北京演出。12月,参加上海纪念中国话剧诞生90周年演出。1998年3月,作为’98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参加领袖题材儿童剧展演。黄华、爱泼斯坦、刘德有、何添发、李国光、陈昊苏、陈至立、金炳华、周慕华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自首演至1998年4月,共演出162场,观众163670人次。
二、儿童活报剧
伟大的战士——雷锋
4幕活报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集体创作,执笔宋捷文、安利、王世镇、胡玲荪、杜锡文。
剧情:雷锋从小孤苦伶仃,受尽地主的欺凌,手被狠心的地主连砍三刀。带着血泪深仇,雷锋迎来了家乡的解放。1955年,雷锋被调到县委机关当勤务员,在张书记言传身教下,懂得了要为革命学更多的本领。1960年雷锋参军,在部队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立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办起小图书馆,把存款寄给困难战友的家庭和公社;他雨中送怀抱婴儿的大嫂安全返家;他抱病投身于抗洪第一线;他还担任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成长。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传遍了祖国大地。
1963年4月5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1977年3月5日,为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14周年,经过修改加工重新上演,改名《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导演任德耀、胡德龙、任复、康安声。舞台设计胡冠时、查国钧。作曲严金萱、李国卿、黄佩勤。主要演员:刘国英、刘安古饰雷锋,宋家琪、魏启明饰县委张书记,战车饰高指导员,胡玲荪、蒋锡礽饰谭老三。指挥黄佩勤、汪元琦。伴奏为本院管弦乐队。自首演至1977年4月10日,共演出96场,观众87933人次。
三、童话剧
1.小白兔
1幕4场苏联童话剧。原名《神气活现的小兔子》。原著谢·米海尔科夫。原作曲尤·比柳科夫。翻译任溶溶。改编孙维世。
剧情:兔子们住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常常受到狐狸和狼的欺侮,小白兔差点被抓,幸亏老黄兔救了他。一天,小白兔乘猎人在树荫下睡觉偷了他的枪,夺回了被红毛狐狸霸占的家,从此骄傲起来,夜里,小黑免发现枪里没有子弹。多嘴的乌鸦去告诉了狐狸和狼,两个家伙用计把小白兔骗出来,并想吃掉它。骄傲的小白兔没有察觉,还要和他们交朋友,又是老黄兔一家救了小白兔。猎人醒来后,拿了老黄兔还给他的枪,打死了狐狸和狼。骄傲自大的小白兔认识了自己错误,重新回到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兔子们又开始了幸福平静的生活。
1953年6月15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导演任德耀。作曲编曲马永田、凌安娜、马德连、赵起舜。舞台设计指导周泽。舞台设计胡冠时、苏修洁、陈志秋。主要演员:郑振瑶、童丽娟饰小白兔,沈敏华、唐婷婷饰红毛狐狸,张庆发饰老黄兔,杜锡文、董明饰灰毛狼。指挥陈贻鑫。伴奏为本团管弦乐队。编舞傅延敏、孔小石、康安声、贾璇。
本剧是该院的优秀保留剧目之一,并成为培养儿童剧演员的摇篮,前后共有7批演员演出此剧。自首演至1985年2月23日,共演出655场,观众787960人次。
2.马兰花
3幕10场童话剧。编剧任德耀。
剧情:马兰山上的马郎和小猴等朋友们,辛勤培育了一朵神奇的马兰花。一天,马郎救起摔下山崖的王老爹,请他带回马兰花,送给愿意嫁给他的姑娘。王老爹的两个女儿长得一模一样,大兰嫌马郎贫穷,小兰却爱马郎的勤劳和纯真,答应成亲,他们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生活。一年后,小兰戴上马兰花回娘家,大兰对小兰的幸福忌恨在心,奸诈的老猫乘机夺走马兰花,将小兰推到河里,并让大兰装作小兰随马郎回马兰山。马郎和朋友们发现“小兰”变得懒惰自私,马兰花也不见了。马郎追寻到河边,梦见小兰被害,马兰花被老猫抢走,就率领朋友们打死了凶恶的老猫,夺回了马兰花,迎回了小兰,也教育了大兰,马兰山又恢复了幸福的生活。
1956年9月8日,首演于上海艺术剧场(兰心大戏院)。导演孟远。副导演李永铎。舞台设计周泽。作曲兼指挥张鸿翔。编舞孔小石、傅延敏。主要演员:刘安古饰马郎,陈敏饰小兰,胡思健、沈敏华饰大兰,杜锡文、董明饰老猫。1959年作为上海市庆祝建国10周年献礼剧目演出,在上海儿童剧舞台上首次成功的运用转台。1978年12月再度演出。本剧是该院的优秀保留剧目之一。自首演至1980年7月5日共演出368场,观众373248人次。
《马兰花》在国内首先由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于1956年3月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任德耀获编剧2等奖。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先后3次观看演出,对剧本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不久,沪剧、越剧、江西采茶戏,还有其他剧种和话剧团体相继上演过此剧。1960年经任德耀改编,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在全国和东南亚各国放映。81980年5月,任德耀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剧本一等奖,宋庆龄特致函任德耀表示庆贺和鼓励。
《马兰花》是中国儿童剧走向世界的带头作品。1958年3月~1991年10月,苏联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苏联萨拉托夫城少年观众剧院(改编芭蕾舞剧)、日本东京仲间剧团、日本岐阜市齿轮剧团、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澳大利亚悉尼华人服务社先后演出过此剧。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还应邀参加国际业余戏剧协会在挪威哈尔登镇举行的世界戏剧节演出此剧。
剧本首次发表于1955年《文艺月报》11月号。1957年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连环画。1958年4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63年6月由外文出版社(北京)出版英语版,1986年该社出版斯瓦希里语版。
3.好伙伴之歌
多场次童话剧。编剧任德耀、宋捷文、胡玲荪。
剧情:好伙伴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化身,和小学生形影不离,他请时间老人提醒小红不贪玩,上课不迟到。他在严冬,推动薇薇坚持锻炼。他让残缺的课桌椅现身说法,使小荣、小武爱护公物。他请小花鸡来示范,使李小宝懂得吃饭挑食的恶果。小勤在家里连鞋子都要奶奶脱,好伙伴一直跟他到家里,帮助他改正缺点。为了让小学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他把红头、绿头两条牙虫在小强嘴里钻洞的情景搬演出来。他还带着柳小妹等到树林里去玩,让小朋友从小爱护绿化,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经过不断地工作,他成了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1981年6月6日,首演于上海市宝山县委礼堂。导演任德耀、姜自强、刘子枫。舞台设计封仲华、施良骥。作曲张鸿翔、史真荣。编舞傅延敏。主要演员:赵新饰好伙伴,章安娜饰小强、小勤、小宝,俞红饰小红、薇薇小花鸡,王祖弥饰锻锻、山山、小荣,盛龙慧饰炼炼、小武。1981年12月,参加首届上海戏剧节演出,获演出奖,演员章安娜获表演奖。同月,应国家文化部等单位邀请,赴北京汇报演出,康克清、陈慕华、林默涵、胡德华等观看演出。1982年8月,赴吉林省长春市参加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北方片),获创作奖、优秀演出奖。1991年8月重排,作了新的处理。自首演至1995年11月,共演出694场,观众727877人次。此剧演出后,全国各地儿童剧院(团、队)以及话剧院团约有30家排演此剧,仅四川乐山市文工团就演出了500场以上。
剧本发表于《四川戏剧》1988年第4期。
4.木偶奇遇记
12场童话剧。根据意大利作家科罗狄同名童话改编。改编董明、刘安古。
剧情:穷木匠做了个小木偶皮诺乔,并把它当作自己的儿子,教他走路、说话,还卖了唯一的破外套买回识字课本让他上学读书。可是小木偶贪玩逃学,到处闯祸。他不听仙女劝告,做了许多蠢事:他上了狐狸和猫的当;他被糊涂的猩猩大法官判了刑;他听了坏朋友西瓜皮的话,变成小笨驴,在马戏团里遭鞭打;他险些被大鲨鱼吃掉。最后,他见到了寻找他的穷木匠父亲,并一起从鲨鱼齿缝中逃出,在与海浪的搏斗中,小木偶将父亲救上岸。经历了种种痛苦的奇遇,小木偶在仙女的帮助下,接受了教训,一个调皮贪玩的小木偶,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懂事的好孩子。
1984年5月30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刘安古。舞台设计施良骥。作曲史真荣。编舞钱韵清、傅延敏。主要演员:奚惠华、薛丽娜、谢翔英饰皮诺乔,赵金元、李明芳饰父亲盖比都,肖学远、张茵饰仙女,孙宣慰饰西瓜皮。1984年12月,此剧以选场参加上海青年演员会演。演员奚慧华、薛丽娜获新苗奖,阎丹萍获绿叶奖(音响效果)。1986年6月1日,胡乔木、吴邦国等和中外儿童一起观看了演出。自首演至1987年4月25日,共演出327场,观众373272人次。
5.大森林里的小故事
无场次童话剧。编剧宋捷文、黄懋侗。
剧情:本剧由4个童话故事组成。《猴子的屁股为什么红》:小猴和山羊合伙做饭,森林失火了,小猴不让山羊去救。当锅灶下的火烧着他的尾毛时,他还劝山羊少管闲事多吃饭,结果屁股被烧红了。《狐狸吃老牛》:黄牛水牛本是好朋友,狐狸抓住他们头脑简单的缺点挑动打斗,结果两败俱伤,任狐狸宰割。《龟兔赛跑》:乌龟和小兔赛跑侥幸得胜后,也骄傲起来,他要和兔子第二次比赛,认定兔子还要睡觉,结果输惨了。《百灵鸟之歌》:3只百灵鸟同车去参加比赛,竞相攻击起来,幸亏遇到青蛙评委,让他们各展歌喉,使他们懂得既要保持自己的风格,也要尊重别人的特长。
1985年9月29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院大草坪。导演王又乐。舞台设计施良骥。作曲史真荣。编舞张惠瑜、丁禹雄。演员夏志卿、施静兰、谈勤、黄翊娟、曹克明、顾惠萍。1986年3月,参加第三届上海戏剧节演出,获少年儿童演出特别奖。本剧的舞台美术设计,被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选中,参加1987年6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的国际舞台美术展览。1990年10月,参加’90上海儿童戏剧展演。1991年4月,参加上海市首届少年儿童体育节演出。10月,应邀赴日本国东京都、横滨市、路岛访问演出。1992年5月,应邀赴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夏威夷访问演出。1994年3月,应邀赴新加坡演出,演员:陈浩寅、姚淳、陆薇、黄明媚、范蕾颖。自首演至1994年3月11日,共演出173场,观众104900人次。
剧本发表于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编辑出版的内刊《上海剧稿》1986年第1期。
6.滑稽鬼
日本童话剧。原作实藤明。改编藤田阿佐也。翻译孙维善。
剧情:日本古代有一名叫阿幸的盲女,在人世间得不到温暖,当她到亡母坟前祭祀哭诉时,被滑稽鬼抢去了。这是一个善良的鬼。他关心爱护阿幸,使阿幸得到了幸福和温暖,他们结合了。为了阿幸能见到光明,滑稽鬼在山中女神的帮助下历尽艰辛,找到了龙眼草,使阿幸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了世界。但是好景不长,阿幸的父亲寻找女儿追入深山,用枪击毙了滑稽鬼。父亲以为消灭了厉鬼,拯救了女儿,殊不知他摧毁的正是女儿阿幸的幸福。
1986年9月15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廖向红(特邀)。舞台设计封仲华。作曲周树雄(特邀)。编舞杨威(特邀)。主要演员:曹克明饰滑稽鬼,余姬饰阿幸,夏克强饰父亲,王群饰山中女神。指挥王文池(特邀)。伴奏为本院小乐队。此剧共演出12场,观众12834人次。
剧本译本发表于《外国戏剧》1980年第3期。
7.魔鬼面壳
7场童话剧。曾用名《我一点也不快活》。根据刘厚明的同名童话创作。编剧任德耀。
剧情:年青美丽的猴子灰灰误入陷阱被猎人捕获,后被卖到艺人老窝瓜的手中耍把戏。灰灰同情老窝瓜的凄凉晚景,但更眷恋故土和昔日伙伴,终于戴着耍把戏时的“魔鬼面壳”返回故里。但往日的伙伴们竞不相认,连心爱的女友朵朵也将他视为陌路人。在首领力力指使下,群猴殴打并驱逐灰灰。幸亏小蜉蝣牺牲自己生命保护了他。当群猴追赶灰灰要把他置于死地时,灰灰重新戴上被他扔掉的魔鬼面壳,顿时,群猴拜倒在他脚下,成为他的奴隶。灰灰过起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一点也不快活。最后,灰灰从满天飞舞的小蜉蝣中,看到了前程,他撕碎魔鬼面壳,笑迎未来。
1988年12月21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总导演任德耀。执行导演顾帼一。舞台设计胡冠时、施良骥。作曲史真荣。编舞张惠瑜。主要演员:曹克明饰灰灰,夏志卿、宋汉培饰力力,姚培华、余姬饰朵朵,殷超斌饰银背。1989年8月,任德耀获第二届上海少年儿童剧本创作二等奖。9月,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康克清、黄华、贺敬之、英若诚、陈昊苏先后观看演出。10月,参加’89上海文化艺术节演出,获优秀成果奖。胡乔木、陈至立、谢丽娟、刘振元、胡立教、陈沂等先后观看了演出。1990年11月,任德耀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提名奖。自首演至1991年12月30日,共演出52场,观众45658人次。
剧本首次发表于《剧本》1990年第1期。
8.海的女儿
8场童话剧。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改编宋捷文。
剧情:海底生活着一群美人鱼,15岁的小美人鱼参加了成鱼典礼后便游到海面,在狂风巨浪中救起英俊善良的王子。王子回国后,四下寻找救他的女孩,而小美人鱼也渴望变成人类。她乞求海巫把她的鱼尾变成两条腿,不惜牺牲自己的舌头。当王子找到和她长得一样的公主时,小美人鱼已经不能开口诉说。王子决定和公主结婚了,小美人鱼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要么杀死王子,用他的血使自己变回美人鱼,否则会化为海上的泡沫。她几次举起海巫给她的刀,最终还是跳入大海,化为泡沫,但是她获得了不灭的灵魂,把真挚的爱永远留在人间。
1993年8月9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林荫宇(特邀)。舞台设计施良骥。作曲张鸿翔。编舞张惠瑜、丁禹雄。主要演员:范蕾颖、黄明媚饰小美人鱼,陆毅、傅振华饰王子,夏莲莲、王玉珍饰海巫,殷超斌、姚淳饰侍臣。本剧1993年8月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主办的’93上海新剧目展演,获剧目奖。11月参加由儿童艺术剧场、曲阳文化馆等14家影剧场联合主办的超达杯’93上海优秀儿童戏剧展演。饰小美人鱼的范蕾颖、黄明媚被小观众评为“我最喜欢的儿童剧演员”。自首演至1995年5月6日,共演出383场,观众403064人次。
9.雁奴莎莎
无场次童话剧。编剧秦培春。
剧情:秋天,生活在北方河滩的灰鹅嘎子因贪玩离家,巧遇南飞的雁群,他在蓝雁莎莎的帮助下加入雁群飞往南方,夜晚雁群在雁鸣湖宿营,贪婪的餐馆老板引来猎人,蒙骗了大雁,使他们不再相信担任守望的莎莎,大雁国法庭判她终身为雁奴。当雁群放松警戒时,猎人的枪声响了。受伤的莎莎被牧童救起,灰鹅嘎子目睹餐馆老板斩杀白鹅惨剧后,更向往自由飞翔的生活,他带领鹅群向莎莎学习飞行技术。当莎莎返回雁群时,嘎子也如愿以偿地展开了飞翔的翅膀。
1994年5月30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雷国华(特邀)。舞台设计马勇民、李华(特邀)。作曲刘瑗(特邀)。编舞丁禹雄。主要演员:蔡金萍、孙爱饰莎莎,夏志卿、宋汉培饰灰鹅嘎子,龚力群饰领头雁、谈勤饰牧鹅少年,宋妙来、赵桐光饰餐馆老板。1994年7月,参加’94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演出。10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45周年演出。1995年3月,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文华新剧目奖,夏志卿获文华表演奖,蔡金萍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0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1994年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12月,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特别嘉奖。1996年7月,为响应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的倡仪,剧组深入草原矿区、边陲演出。首演至1996年8月14日,共演出228场,观众202000人次。
11.白马飞飞
无场次童话剧。根据王星泉小说《白马》改编。编剧秦培春。
剧情:抗战时期,一匹名叫飞飞的白马从牧场来到中原,与主人进行一番较量后,成为八路军连长罗成的坐骑。在与日军交战中,屡立战功。在庆功会上,飞飞和他相恋多年的红马“皇后”举行婚礼。飞飞有病,在赛马中失利,一蹶不振。在经历了一段蒙难生涯后,飞飞再次来到连长身边,与罗成的友情更加深厚。并从此重振雄威。在一次寡不敌众的战斗中,飞飞舍生救主,不幸被敌寇捕获。敌酋黑森一生爱马,屡次想驯服飞飞,都被摔下马背。在酷刑和利诱面前,飞飞威武不屈,绝食9日身亡。黑森哀叹:“一匹马尚不能征服,何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1995年11月9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陈薪伊(特邀)。舞美设计顾问胡冠时(特邀)。舞美设计马勇民。作曲董为杰(特邀)。编舞杨威(特邀)、丁禹雄。主要演员:夏志卿、宋汉培饰飞飞,施炯饰皇后,茅伟荣、龚力群饰罗成,殷超斌饰黑森。1995年12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北京演出。黄华、刘延东、高占祥、陈至立、金炳华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1996年6月,夏志卿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9月,赴武汉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96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演出,获一等奖。秦培春获优秀编剧奖,陈薪伊获优秀导演奖,夏志卿获优秀表演奖,马勇民获优秀舞美设计奖,邱艳萍获优秀灯光设计奖,董为杰获音乐创作奖,陆国平获服装设计奖,茅为荣、殷超斌、施炯、顾惠萍获表演奖。同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1996年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11月,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特别嘉奖。1997年3月,参加上海演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97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演员宋汉培被小观众评为“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4月,获1995~1996年度宝钢高雅艺术作品奖。10月,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陈薪伊获文华导演奖,夏志卿获文华表演奖。自首演至1997年4月共演出153场,观众146400人次。
四、儿童科学幻想剧
1.神帽
5幕科学幻想儿童剧。参考李登柱科学幻想小说《神秘的帽子》创作。编剧安利。
剧情:研究脑电波感应的刘工程师以爱幻想的小朋友为本体,制出一个机器人。小明无意中戴上了脑电波遥控器“神帽”昏睡过去,机器人却活了,走出研究所,按小明的意志在公园里做了许多好事。此时,研究所内来参观的外宾误将小明当成机器人,摘下“神帽”,脑电波中断,公园中的机器人突然“死”去。刘工程师发现机器人走失,命小明重新戴上“神帽”召回机器人。躺在医院的机器人遗体又复苏了。机器人在回归途中,遇上工厂毒气泄漏,在小明的意志指使下,他勇敢地冲进火海制止毒气外溢,保住了工厂和工人的生命,获得众人的赞扬。
1980年12月18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王又乐。舞台设计施良骥。作曲史真荣。编舞傅延敏。主要演员:刘国英、顾帼一、张杰饰小明和机器人,胡苏苏、俞红、庄德芬饰楠楠,王群、朱静霞饰刘工程师,郭学鹏、罗祖球、殷超斌饰扒手。自首演至1987年7月25日,共演出163场,观众208842人次。
剧本发表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巨人》1981年创刊号。
五、儿童音乐歌舞剧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7场神话歌舞剧。宋捷文、安利根据浙江省文化局创作的同名绍剧移植。
剧情: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途遇尸魔白骨精。白骨精利用唐僧的天真善良,先后幻化成村姑、老妇、老翁哄骗唐僧上当,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化身被打死。唐僧责怪孙悟空心肠太狠,并在白骨精假传佛旨的挑动下,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孙悟空忍泪拜别,并嘱猪八戒、沙僧力保师傅,可他俩不敌白骨精。唐僧被抓进白骨洞,死到临头还幻想感化妖魔放下屠刀。幸亏猪八戒赶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孙悟空以取经大事为重,化成白骨精的老娘金蟾大仙,混入洞内,打死了白骨精,也使唐僧认识到对妖魔千万不能发善心。于是师徒4人重新登程,向西天而去。
1960年9月26日,首演于儿童艺术剧场。导演孟远。作曲李国卿、严金萱、张鸿翔。舞蹈指导方传芸。舞台设计胡冠时。副导演姚金石、孔小石。主要演员:孔小石、张承明饰孙悟空,刘安古、姜自强饰猪八戒,康安声、黄矛侗饰沙僧,夏克强、战车饰唐僧,徐帼莲、傅延敏饰白骨精。指挥莫天平。伴奏为本院管弦乐队。1980年1月29日,1974届学馆毕业,重排此剧公演。首演至1980年2月6日,共演出164场,观众161704人次。
2.巴塞罗缪·卡宾斯的500顶帽子
美国儿童音乐剧。原著:苏斯博士。改编提摩太·梅森。翻译:蒋锡礽。
剧情:小男孩巴塞罗缪·卡宾斯对出巡的国王脱帽行礼时,另一顶帽子又从头上冒出来,而且源源不断。国王大怒,把他捉进皇宫,并请来了最著名的帽子专家、最聪明的老者、箭法无敌的弓箭手,以及带着黑猫的魔法师,但他们都束手无策。国王令刽子手把他的脑袋砍掉,但按法律规定:戴着帽子的脑袋不准砍去。国王又令巴塞罗缪爬上城堡最高的塔楼,准备摔死他。巴塞罗缪吓坏了,一边爬一边拼命摘帽子,当摘到第500顶时,出现了一顶镶红宝石的帽子,国王看了很喜欢,拿出500块金子来买它。当这顶帽子从他头上摘下就再也没有新帽子长出来了,于是他拿了金子高高兴兴地回家。
1991年5月31日首演于上海商城剧院。导演为美国的强·克兰尼、王又乐。作曲为美国的海兰·梯图斯。指挥为美国的维克多·祖潘多、徐荣(特邀)。舞台设计为美国的杰克·巴克拉、马勇民。主要演员:施炯饰巴塞罗缪·卡宾斯,金效强(特邀)饰德尔文国王,夏克强饰刽子手,夏志卿饰阿拉里爵士。伴奏为上海武警总队乐队小乐队(特邀)。本剧的排练演出,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儿童剧团相互合作交流项目之一。中国福利会主席黄华题词:“祝贺中美儿童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美国驻沪总领事万乐山撰写贺词。共演出12场,观众8100人次。
六、儿童历史剧
1.甘罗十二为使臣
独幕儿童历史剧。编剧宋捷文。
剧情: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12岁的甘罗,主动要求到赵国去当外交使臣。和平谈判秦、赵两国的问题。赵国国王感到奇耻大辱,大将庞暖欲杀甘罗。甘罗从小见多识广,了解列国情势,面对刀斧油鼎,不亢不卑地和赵王展开了外交论争。他善于说理,不怕牺牲,尖锐地指出赵国已处于秦国和燕国前后夹攻的境况。甘罗以过人的胆识征服了赵国文臣武将,迫使赵王心说诚服地答应了谈判。甘罗胜利地完成使命。
1983年11月22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举行的第二届上海戏剧节开幕式上首演。总导演任德耀。导演胡德龙。舞台设计查国钧、王瑞根。作曲周树雄(特邀)。主要演员:顾帼一饰甘罗,孙绍斌饰赵王,吴增炎、汪用桓饰李大夫,杨宝龙饰将军,张玉城饰甘福。参加第二届上海戏剧节演出,获演出一等奖。1984年6月,宋捷文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1990年10月,参加’90上海儿童戏剧展演。自首演至1990年10月23日,共演出39场,观众40751人次。
剧本首次发表于《新剧作》1984年第1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9月出版摄影连环画。
2.花木兰替父从军
独幕儿童历史剧。编剧胡玲荪、宋捷文。
剧情:1500多年前北魏后期,敌国侵犯黄河北岸花木兰的家乡,家家男儿出征杀敌。花木兰想着父亲年迈多病,弟弟年幼,也无心在家里织布。这时朝廷派差官送军帖,催花父出征。木兰急中生智,与小弟商议,女扮男装,试探父亲,恳求替父从军。父亲不忍心让女儿远离故土,拼杀疆场,拒不答应。花木兰自称花家长子,与差官比武对阵,并以精湛的武艺战败差官。最后在父亲的赞许下,与家人告别,奔向战场。
1983年11月22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举行的第二届上海戏剧节开幕式上首演。总导演任德耀。导演张承明。舞台设计查国钧、王瑞根。作曲张鸿翔。编舞张惠瑜、丁禹雄。主要演员:蔡金萍饰花木兰,杜锡文饰花父,施静兰饰小弟,顾政勇饰差官。参加第二届上海戏剧节演出,获二等奖。1984年12月参加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蔡金萍获红花奖。1990年10月,参加’90上海儿童戏剧展演。1994年1月和10月,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参加儿童剧青年演员蔡金萍专场演出。自首演至1994年10月12日,共演出45场,观众43051人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9月出版摄影连环画。
 
2000-2004 © Copyright By www.sht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版权所有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1楼#
发布于:2005-02-02 23:12
[资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有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p.s.
此份资料里可以看到很多后来在配音领域颇有成就的演员名字,如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奚慧华主演的《木偶奇遇记》说不定小时候还看过呢~~:)
2楼#
发布于:2005-02-11 03:25
[资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有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上海的配音演员很多都是从舞台走到后台的。有扎实的台词功底和表演功力才能给角色配好音。
月野兔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4-02-04
3楼#
发布于:2005-02-11 03:57
[资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有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辽宁的配音演员不也一样吗
4楼#
发布于:2005-02-11 23:37
[资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主要剧目 (有奚慧华、夏志卿、姚培华等)
  上海电视台的经常配大陆的电视剧...
  辽艺经常配动画,欧美片...
5楼#
发布于:2006-08-29 09:20
范蕾颖啊!!!海的女儿!!!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