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阅读:2436回复:7

[转贴]山坳中的上海话:兴衰背后见证中国社会微妙变化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0-20 08:58
  山坳中的上海话:兴衰背后见证中国社会微妙变化

--------------------------------------------------------------------------------
http://news.tom.com 2005年10月19日09时21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上海人提出上海话需要“保卫”,曾令无数上海人自豪让诸多“乡下人”不爽的方言,其兴衰背后,见证的是中国社会的微妙变化

  时光倒转二十年,以姚明的明显北方普通话的口音,要想获得上海人的认同,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但姚明现在是上海的城市形象大使,也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上海人。

  2005年以来,上海舆论界掀起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上海人说的上海话逐渐不标准,成了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上海话学习班的出现也时有报道,似乎上海话正处在一个上升过程中,正在逐渐强势。

  上海话到底怎么了?现状如何?将会如何?这恐怕不是上海一地正在面临的问题。

  上海话“处境不妙”

  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几位中学生,于2005年暑假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们的调查结论是:“上海话‘处境’不妙”。学生们发现最应该使用上海话的地方,比如城隍庙的商铺,上海老街,通用语言都是普通话。

  参与调查的高二学生朱远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个细节,他在某公园中和几位老人攀谈,发现有的老人在相互交谈之中是用纯正的上海话,而对自己的孙子,却说起了普通话——虽然说得有些吃力。

  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们说,他们在学校上课和课间交流时,都使用普通话,只有回家之后才会和父母说上海话。

  “杜特上海话”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上海大学教授阮恒辉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了沪语授课的现状:“每一期大约十几个学生。到现在为止办了三年,我的学生前后大概是200人左右吧。不过,上海的其他类似培训部,已经全部关闭,只剩我一家了。”

  追究其他沪语培训部倒闭的原因,阮教授回答说,学生数量不足是重要的一条。

  2005年上海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著名沪剧演员马莉莉提出建议,要求对上海话进行保护,因为她发现已经很难招聘到发音合格的年轻沪剧演员了。据说市委书记陈良宇对此做了肯定的批示。

  上海话面临式微,是上海官方、学者和民间共同的观感。

  这一现象不仅上海人正在面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振鹤对本刊说:“这方面上海还算好的。我最恼火的一件事,是发现厦门人之间基本不说厦门话,而说普通话。”

  方言萎缩的政治原因

  语言的变迁,都是随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而形成的。上海话的强势地位直到文革结束才被逐渐打破。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老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斌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的力度空前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有专门条款,上海的相关工作也在此时加大力度。而“保护上海话”的著名提倡者,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说:“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从幼儿园到学校,开始统一用普通话授课,连课外也不准说上海话,甚至厕所里都不准说。很多学校对说方言的行为扣品行分处理。我看到有中学教师撰文说,现在是进了学校门,就到北京城。”

  行政干预的另一个措施,是取消了几乎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节目中的上海话内容。90年代初,完全使用上海话的电视连续剧《孽债》在上海大获成功。但是第二部沪语连续剧在开播之前被叫停,后来只播出了普通话配音版本。从此,再没有人投资拍摄类似的沪语文化产品。

  文化学者朱大可认为,90年代以来,上海的定位被设计为“国际大都市”,握有强大行政权力的设计者对于“地方性”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因而用“国际化”蚕食了“地方性”,“不仅仅是语言。比如建筑,被认为非现代性的建筑大量被拆除,然后用假的仿古建筑代替古建筑。”

  而方言方面,朱大可感觉最突出的是上海话缺少了造词能力。众所周知,上海话中有大量词汇来自英语的音译,比如“沙发”的来源是英文单词“sofa”,上海话使用之后,才被引入了普通话,时至今日,用上海话读“沙发”,发音和英文单词非常接近,用普通话发音则相去甚远。

  类似的词汇还有“嗲”。“这个字是根据英文单词dear的读音生造的,造得非常成功,后来也进入了普通话。但近二十年来,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只出现了一个语式‘不要太……’和‘捣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我认为这一点和上海作家缺乏原创能力有关,而这种匮乏是和强势行政力量同时发生的。精英阶层无法提供具有方言特色的文本,加上方言的传播被钳制,方言萎缩就是必然结果。”朱大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上海学者们怀念上世纪30年代,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钱乃荣教授说,当时英语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新词,上海的作家们就意译或者音译,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进入普通话。

  社会变迁和上海话

  30年代就像上海的青春期,是一个永远让上海人怀念的时代。但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当时上海不仅仅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大规模移民的目的地。

  30年代的移民是族群聚居。比如在杨浦区的定海路、虹口区的四川路以东、还有闸北区,居住着大量的苏北人。广东人聚集在虹口区四川路一带。

  此次移民在语言上大大影响了上海话。根据学者们的考证,上海话中有大量词汇来自宁波话、苏北话,发音也有了很多变化。

  90年代后期,上海再次成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但是与30年代不同,此次移民大潮对于上海话只有“破坏”作用。90年代末,上海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户籍控制,每年拿到“蓝表”(非上海生源留沪的户口指标)的就有2万人。这一批上海移民带来了劳动力,但是没有带来他们的语言因为他们只能零散地租房生活,以普通话为主要生活交际语言。

  而且,新上海移民相比上海的年轻人更能吃苦,逐渐占据了一批报酬偏低,工作量大的职位,其中一个典型就是中学教师、这一和方言的传播生长有紧密联系的职业。

  大同中学的张根兴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年大同中学新引进的教师,上海人很少,要么是上海各高校毕业的非上海生源,要么是全国各地招聘而来。另一中学领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籍教师会首先挑选进高中工作,因而在各所初中学校,基本是外省人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不准说上海话,课堂外不会说上海话,学生们也很少用上海话交谈,大同中学的一位学生对本刊说:“有外地同学在,我们说上海话是不礼貌的。”

  根据记者的观察,上海的部分职业已经出现了“上海人空心化”。除了中学教师,出租车司机中崇明人越来越多——崇明人在上海人观念中也是“乡下人”;中档以下餐馆和咖啡馆的服务员,基本没有人会说上海话;记者,尤其是上海最为活跃的几份报纸,如《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和《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报纸的上海站中,一线记者几乎没有上海人。

  仍然被上海人控制的职业,主要是银行、会计事务所等。尤其是外资企业,出现了工作语言为英语,交际语言为上海话的双语现象,其他上海人居多的公交系统和便利店的营业员,后者尤以下岗女工为多。

  方言,保存还是保护?

  上海语言文字委员会的张斌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对上海话应该持‘保存’的态度,而不是‘保护’。所谓‘保存’,是留下足够的语音档案资料,以便后人研究。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文字,比如小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读音都流失了。对于这些古文字当然要研究,可是现在难道会提倡用这种文字来书写吗?”

  而从钱乃荣等“保护”派的观点看,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似乎有一种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敌对关系。

  上升一个层次看这个问题,双方都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保存派的依据是宪法推广普通话的条款,还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保护派的依据是联合国提倡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并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在中国,有调查显示,92%的人的母语是方言。”钱乃荣说。

  上海大学教授阮恒辉说:“如果现在的地域方言全部消灭,是不是会产生新的方言?我认为会的,只要有群体的差异,就会有语言的差异,方言是无法消灭的。”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朱雨晨)
 
http://news.tom.com/1988/20051019-2566586.html
1楼#
发布于:2005-10-20 11:10
我觉得 方言 变普通话是大势啊~
就中国的戏曲一样啊~会历史的洪流淹没~最后做为每个地方的特色留下来的!要进博物馆的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2楼#
发布于:2005-10-20 13:15
《中国新闻周刊》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创办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办刊宗旨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是一本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大众读物。以把《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新闻周刊为己任。

最新一期文章标题
2005年10月13日发布
 
[时事新动]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高举“自主创新”的鲜明旗帜
■ [封面故事]
·再向外太空
·从“神五”到“神六”
·中国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期待更好的旅行
·“人类必须开疆拓土”
■ [社会]
·山坳中的上海话
·面对中国的上海话
·仍在伤害中国人的日军遗弃化学武器
■ [专栏]
·今天在美国不能明言的种族主义
·也谈大学收费如何计算
■ [商业]
·住房公积金:房改失败的又一标本?
·贸易纷争年代的救赎
■ [天下]
·和平奖难以驱散核阴影
·爆炸威胁下的纽约
■ [特别报道]
·迪士尼,谁之梦?
·迪士尼的中国之旅
·迪士尼的中国之道
·迪士尼:跨国企业的范本
■ [专题]
·个体叙事时代
·“个人表达”渐入佳境
·个人碎片与叙事空间
■ [戏剧]
·北剧场--找不着北
■ [人物]
·李开复:以前大家把我想得太完美
■ [名刊要览]
■ [读者来信]
■ [目击]
■ [新闻榜]
■ [画中有话]
■ [新闻浮世绘]
■ [读书]
■ [电视电影]
■ [随笔]
■ [潮流新品]
■ [健康新知]
■ [看板]
norwood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5-10-05
3楼#
发布于:2005-10-20 13:17
[转贴]乡土语文重返中学课堂 方言回归折射社会进步
乡土语文重返中学课堂 方言回归折射社会进步

作者:清籁


近悉上海市教委组织编写了一部供中预(六年级)学生使用语文课程拓展教材《语文综合学习》,内中一系列反映本地海派文化的篇章,包括介绍并普及吴方言常识的部分。

教材面世后,引发一轮丰富的社会思考和多元的舆论反响。赞成者认为,作为吴方言的一种,上海话历来是本地区江南文化及海派文化的母体与载体;上海话一旦消亡,将导致上海文化失去固有的依托,沦为无根的文化。因此他们站在文化传承的立场上呼吁开展以方言母语教育为核心的乡土文化教育,要让下一代上海人不忘本,继承并发展上海的文化血脉。同时我们也能听到另一些人的意见,他们则站在“推普”的角度,质疑乡土文化教育可能给普通话的推广效果带来的种种冲击或影响。有人则直白地用“退步”一词来评价方言母语教育的社会意义。

感谢发达的当代传媒使我们广泛倾听舆论声音的愿望成为可能。它更帮助我们获得了这样的可能性,来借助于大量的相关事实来试图全面认识这一具体事件身后的广阔背景。

这次将要发到上海中预学生课桌上的这本拓展课程教材,是针对近来一段时间语文教学实践逐步发现的一些薄弱之处而作出的补充与完善。作为试行中的拓展课程,《语文综合学习》的内容每周只占一课时的必修课,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布置回家作业,不作为考试要求。可见相关的方言母语知识学习,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不会对普通话教学构成威胁。学生通过了解母语方言的基本常识,却可以触类旁通地增进对现代汉语体系的立体认识。结合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异同的了解,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学习普通话的效果。因此适量的方言母语教育不仅不会让“推普”效果打折,还能给孩子们的语文知识及普通话知识增添新鲜营养。

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方言母语教育也同样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本市广大的中小学生,无论家乡在上海还是在外省市,当他们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成长、学习,就必然会与这座城市固有的文化氛围发生接触。既然方言及其文化现象是存在于孩子们身边真实的客观事物,并参与构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那么教育者就当然有义务来引导他们去全面、客观地认识这样一种存在。学习了解本地的方言文化,对于帮助本地孩子更好地于家中长辈交流情感、外地孩子更快地适应并融入上海社会,都将发挥实实在在的益处。当学校不再忽视现实社会环境在学生世界观形成中起到的作用,而是主动引导学生去积极地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破除人为造成的交流隔阂,那么孩子们与社会课堂的互动程度与交流层次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他们将来更和谐地参与社会生活铺平道路。孩子们如果从小被教导或者暗示着远离课堂外的本地文化氛围,那他们与家中长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必将平添障碍,这对家庭内的亲子交流、隔代关怀等,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清除这些障碍与隔阂,给孩子们创造与长辈们进行贴心直接的母语交流的可能,亦将是从微观上着手改善全社会人文关怀状况的有效举措。

如同前面提到的,方言不仅是简单的交流工具,也是地方文化的产生根基与传播载体。地方上的各种戏曲、曲艺是通过道地的方言来展示其艺术意蕴的。要使戏曲艺术代代相传,单是详尽记录它们,显然是不够的。而让年轻一代尽量广泛地拥有了解、欣赏它们的可能,才是行之有效的传承之道。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连父辈的方言都说不流畅听不明白,他们又将凭借什么来贴切地领略这些用方言表演的戏曲里面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意味?方言的式微,将直接导致各地戏曲的消亡。试想一下,缺少了评弹、独角戏和越剧的上海,还将保留几分原有的江南风情?为了避免文化断层的扩大与戏曲艺术的失传,方言母语教育的实施更显得刻不容缓。

上海文化不仅继承了有千年教化渊源、四百年发达商品经济传统的江南文化,而且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孕育了紧跟世界潮流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兼蓄中西文化的成分,并以“改良色拉”而非“美式熔炉”的形式来组接这些原本迥异的文化元素。从上世纪中叶海派文化鼎盛时代的现象看,本地戏曲与外来戏曲同台献艺,国语文学与吴语文学并肩发展,民族美术与西洋美术各领风骚,江南丝竹与欧洲古典音乐交相辉映。历史上海派文化对各种异质成分的兼容性,同当今世界认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不谋而合。当年海派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兼容,主要出于对多元文化引发社会需求的商业考量,而今我们重提“海纳百川”,又要多看见一层公民文化权利的考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承认“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我国作为《宣言》的起草国之一,也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特性。教育部语用司司长杨光2004年7月25日在于北京召开的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指出:“中国立法机关和各级政府为坚持语言的平等及维护语言的多样化与和谐统一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根本上保障了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使用和发展。”近一年以来,汉语方言的生存状态引起了媒体、学者、大众与政府的广泛关注,一系列旨在促进和谐语言生活的举措也陆续出台,反映了,人们对方言及其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无论舆论提出如何的见解,首先都体现出对事实的关切心态,这同样也是观念意识上的进步。

从多维角度纵观乡土语文随着拓展课程重返课堂的现象,各方面显现的社会进步令人欣喜,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尊重人本价值、提倡和谐交流的时代。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4楼#
发布于:2005-10-20 20:45
谢谢norwoods的简介!《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不俗啊!
speech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9-10-11
5楼#
发布于:2005-10-24 07:41
呵呵,一个一讨论就容易吵架的题目
6楼#
发布于:2005-10-24 10:19
很有兴趣参与这样的讨论。虽然我不是什么语言专家,但由于我特殊的生活背景,使我有机会比较深地接触了很多的地方方言:我祖籍上海,家庭中被强迫使用上海话进行交流,所以我能操一口洋泾邦上海话;我的祖母是宁波人,她的说话带有很浓的宁波口音;我生在河北靠近河南的地区,除了当地话外,周围有大量的河南人群体;在上海读了4年书,周围有大量的上海同学和好几家走动频繁的亲戚;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时已23年有余,妻及妻亲均为北京人,自己也是说普通话,较为标准。

就总体上讲,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保护地方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必须保护地方方言,主要理由是:

1)地方方言是本土文化的一个绝对的不可或缺的载体;

2)不同的地方方言在面对不同文化时呈现出不同的吸纳能力、沟通能力、承载能力、认知能力;

3)地方方言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通用语言的发展,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融合和交流;

4)地方方言的存在和发展能有效地保有古文明文化的存在和研究。

5)就中华文化这个大的文化体而言,地方方言的保存、保护和发展,有助于保持和发展其多样性、丰富性、有源性、可扩展性和弹性。

这是个很大的课题,一下子也说不太清楚的,但有些东西道理其实并不难,如果我们单纯地从文化的保护、发展、交流和进步去看,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就上海话来说,除了普通话推广问题上的误导外,上海人自己的糟蹋也是非常严重的:上海人以上海话为标识歧视持外地方言的人;上海人以上海话作为“同族”“黑话”诅咒和讥讽其它方言;上海人因自身的缺陷而行为失当,造成讲上海方言的人和人群被排挤孤立;由上海人的超乎寻常的优越感而激化的“反抗”在文化大流通的当今,更加的显现出来.......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在推广或者说恢复上海话纯度时,应该特别注意扫除变形的优越感和反抗心理。

至于说到姚明,我的理解,他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形象大使,盖因上海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缺少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形象——粉头粉脸娘娘腔再不是上海男人的形象了。上海在重新塑造新型上海人的形象。这些与语言没有直接关联。

暂时乱侃到这里,工作去了.......
bei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7-07-21
7楼#
发布于:2005-10-24 18:56
很久之前有个什么“废除方言”的讨论,我记得还有人慷慨激昂地高呼“消灭方言”来着,现在又开始保护方言了....

其实方言俺觉着还是不要废除的好,不过,严重到开学习班的程度,好像有点夸张哦....
唐诗宋词万口传, 锅炉爆了冒白烟。 风卷闲尘吹不散, 莫愁湖里看青天。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