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895回复:4
朗诵探讨----浅谈朗诵中的“我”
作者:一舟
一个假定的"我".是一种"身份感".朗诵中正确把握作品中的“我”,在心目确立一个"我"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朗诵中是否有"我",是是否真正溶入作品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朗诵者在朗诵中的对"我"的确定的不同,导致其情感和语言处理的不同.如《黄河》: 我眼中咆哮而去的白天和黑夜 我胸中汹涌而来的绿草和黄金 我炎帝的龙袍黄帝的内经 我泥沙俱下的泪水和表情 我奔流不止的青春光阴 我万马齐喑的血脉呼吸 当我手持铜壶烫暖一河热泪 谁是你醉而不归的舟子 压抑怦然心动的胸口 我展望斟满雷声的北斗 黄河 一千张日记被你揭走 一千张日记就是一千帆背影 一千帆背影你是卷土重来的怒吼 以前,我在朗诵中一直把"我"想象成一个带白羊肚手巾的陕北汉子,黄河承载着历史从我身边流过,声音和表演中是一种有着沧桑感的和对黄河的亲切之感的情感表达.后来,有一次演出,我突然想到这个"我"是一尊雕像,千万年的黄河、五前年的文化、历史的尘烟从眼前流过,声音上和表演上偏重于一种雕塑感、冷俊感、历史感和苍茫感。 1、作品中“我”与事件的关系 我和作品中的事件是什么关系? 假设在街上发生一起车祸,我们现在来谈这起车祸,如果你是旁观者,如果伤者是你的亲友,如果你是肇事者,如果你就是受害者,.......那么,与事件的不同关系就会发生不同的意念和情感 在朗诵中,“我”与事件的关系造成我的身份感的不同,有剧中人、相关人和旁观者之分。 如《再别康桥》中的“我”始终是在情境中的剧种人、《大雁河,我的保姆》中的“我”则是相关人,而《青春中国》中的“我”则是一个在读着中国近代史的旁观的智者。这种不同造成朗诵中的情感处理和情感程度的差异。 2、朗诵作品中“我”在干什么 弄清朗诵中我在干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他关涉到朗诵时的基调、表演时的状态等。 “我”在情境中可能在观察、叙述、描述、或在思考、抒情、评论、思念、回忆、议论、感叹或疑问等等。比如,朱自清的〈匆匆》很多人把它读成抒情的感觉了,其实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思考者,他在思考时间和生命。再如,欧震的《青春中国》,里的几段“我”的行为是不同的,所以朗诵时的情感把握和语气也应不同。 A)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他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B)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凌云壮志的丰碑 C) 哦,中国 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 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这里,A)中的“我”是描述者;B)中的“我”是议论者,他在评价这段历史;C)中的我则是一个抒情者。三段的情绪和语气应该是不同的。 3、朗诵过程中"我"的变化 “我”的身份的变化。不同角色的跳进跳出。如《沈园的故事》中几次在叙述者和角色陆游之间的转换。 “我”的行为的变化。“我”还是“我”,但行为变了。如上例《青春中国》中的“我”由叙述者转换为评论者在转换为抒情者的变化。 “我”的状态的变化。我还是我,我存在的状态变了。如歌吟有梦的《大漠长风》一文中,开始的我是一个现实中的站在沙漠边缘遥看沙漠的人,后来,这个“我”,成了进入梦幻中或时间隧道中,在历史的尘烟中被卷进沙漠历史的人。 透过芨芨草、骆驼刺、沙枣花,我向着大漠的深处凝望。 那些驼铃、孤烟、流沙,却把我的目光、我的梦,带向了遥远的历史、带向了遥远的天涯…… (这里,“我”的状态开始变化) 大漠长风吹了一万年,至今还在呜呜地吹。长河落日依旧在大漠的黄昏里落下,又在大漠的黎明中升起。 从凉州词和古边塞诗里飞出的苍鹰,盘旋在大漠的高处。使人感到那些遥远的岁月,在空旷的大漠中,就像一片飘飞的纸、一粒飞扬的沙。 大漠长风吹了一万年,至今还在呜呜地吹。在起伏的沙丘上疾走的漠风如刀,将谁额头上的皱纹雕刻成塞外的古老?我们聆听着呼啸的风涛,犹如聆听着永恒的音韵和历史的歌谣。 一匹孤独的老马,静静地伏卧在大漠的残阳下,在它苍老的嘶鸣声飘远了的时候,就有一朵漂泊的流云,正渐渐地靠近一段古老的神话。 |
|
|
3楼#
发布于:2006-09-02 10:26
顶
还有,就是在理解一篇作品的时候,你会有多个视角的,你要找好一个最佳的视角,那样,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
|
4楼#
发布于:2006-09-04 12:49
说的好,任何艺术符号都给我们提供了多向性理解的可能,也给人们的演绎提供了多角度选择的可能.如您说的,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选择一个最佳角度.
|
|
|